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现阶段农村存在的问题.doc_第1页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现阶段农村存在的问题.doc_第2页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现阶段农村存在的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现阶段农村存在的问题山东地区的农民反映,国产的5斤水果抵不上1斤洋水果的价格还卖不出去,况且洋水果正在降价黑土地的农民反映、几十亩土地的收入供不起一个在城里读高中的学生,这中学为啥都办在城里农民说上了学是放牛娃不上学也是放牛娃还不如不念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这学咱还念个啥加入WTO,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无疑是最大的。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加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城乡二元结构即将终结的今天,为什么农村的孩子考入高中、大学那么难,为什么高中都办在城里,回乡或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为什么无一技之长,农村学生的辍学现象是表象

2、还是本质,农村的孩于是否都回到农村务农才可以称道?对这些问题虽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但可以作一客观、系统的分析p ,可以为研究解决这些难题提供科学依据。一、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的症结土1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

3、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农村孩子升学无望,但农村职业学校又办不下去,导致“有校无生”。根据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p ,在农村自然就业状态下和农村城市化潮流中,农村孩子升学无望,农业收入锐减,就业无路,劳动力过剩那是农业职业教育难以走出低谷的重要原因。2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1986年-1990年以来,全国每年辍学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都在500万以上,88/89学年度接近800万,89/90学年度565.4万(国家课题组)。辍学率一般在小学5年级最高,4年级其次,6年级和3年级较少;初中2年级最高,3年级较低。李建平于1998年1月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

4、,河南某小学辍学率达2.2,初中达9.39。6年后该小学将达到12.1,初中3年后将达到28.17。当地老师反映,初中平均及格率只有66,有的不足50。初中二年级某班63名,期末考试剩39名,辍学率38。其中,因升学无望辍学40,老师严厉惩罚30,学习压力大跟不上20,农忙时家庭缺劳力10。学习困难、压力大造成辍学一般在30以上,加上升学无望的因素达到70以上。可见,农村教育的出口是关键问题,是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和农村教育走不出低谷的本质核心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孩子上学的动力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升学、就业(进城、回乡)、谋生(首选是效益高的产业)。流动人口比流出地人口的年龄低、文化程度高也能说明这

5、一问题。3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分斩现阶段农村社会与教育发展规律,是正确处理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教育专家经研究指出,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1)没有建立农村教育体系。只强调全国教育的统一性、计划性,无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2)教育结构单一,形成普通教育和以升学为主线的金字塔型结构体系;(3)起伏不定。1958年大办农业职业中学,后又大量压缩,1963年又恢复发展,“文革”期间一刀切掉;80年代前期、中期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一道令把普通高中都改为职业中学,招生困难,造成“有校无人”。(4)教育结构、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近期社会调查和研究表明,农村教育没有

6、出口,即升入更高一级学校的出口(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正是农村教育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升学在农村并没有过错,只是农村考生升学的比例太低,而多数学生既考不上,又不被重视,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如果多数农村学生考上高中和大学,少数学生不那么看重升学,而踏踏实实学习和掌握1-2门职业技能,或是进城或是回乡并有所成就,就业后还有机会到高校深造,人人体验成功和成就,发展机遇均等,这应该是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未来型农村教育。农村经济结构是农村教育结构改革的根本制约因素,直接间接制约着农村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等。我国农村经济正从单一产业向多种产业、单一经济向多重经济迅速发展,由传统农业向集约化、现代农业演变,从农业经济向城乡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变。户口制度的变革,将使农村社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