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_第1页
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_第2页
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_第3页
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_第4页
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 崔中芳 SONG Lei CUIZhongfangIIInilmlirmiinnjl|11ITMills生长在公园里的图书馆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设计Library in a ParkDesign of Pudong New Library, Shanghaim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是浦东新区政府为提升区 域文化水平而建设的一项公共设施。文章主要分析了 公共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形式特色以及节能环保等方 面的设计理念C关图书馆;六面体;空中花园;书山;浮云; 藪阅合一Abstract New Library of Pudong is a public facility with which the G

2、overnment enhance regional culture atmosphere 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 by looking back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new library,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function, the form character, energysaving feature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design concept Key Words Library; Hexahedron; Hanging Gardens;

3、Mountain of Books; Clouds; Collection Area Merged wiih Reading Area中图分类号:TU-86(251)文Itt标识硏:B文章编号:10C5684X(2009)06008006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社会越进步, 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重要。相对于传统的 图书馆,现代图书馆的卞涵、外廷及管理都岀现了很 大的变化,包括图书馆*概念、读者群、馆藏载体种 类的变化,读者需求' 克读方式的变化,学术活动和 信息交流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的变化. 等等.这些变化促使国穴各公共图书馆步入旧馆改造 扩建和新馆建设的更新期

4、。将于2010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图书馆新馆(简称 新馆),建饥面积6万总投资8.5亿元人民币, 坐落于浦东新区的中心区域。基地北侧是中国浦东干 部学院,西侧紧临严茂塘河道,南例和东侧与新区文 化公园相邻。这里还将陆续建成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艺术博物馆、时尚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公 园的建设显示了新区政府提升该区域文化聚围和影响 力的倍心。新馆作为现代化.匡际化和智能化的大型综合性 公共图书馆,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文化设施。她将为诗 通市民、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提供文IC'Fc.:.a Ac:idx:iiv Jfiuriol fLkxhAXuc P_hliwiirtv.Al

5、l:1生长在公园矍的图书tl2 总平甄3 外观1 New library located In the park2 She plan3. Exterior view献资源和情报信息服务,推进公众社会教育,开展社 会文化交流,组织协调区域公共图书馆腿务体系的管 理和运行.定新区及上海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又一賣要 标志。11M元康一墓、六体、受肉石紂百叶建筑选址在新区文化公园旁,得天独厚的环境资 源使建筑与环境的互融成为賣要的设计目标以及新馆 造型设计的出发点。如何将建筑与景观更紧密地联系,并且使图书馆 真正融入文化公园的环境?建筑师采用了这样的方 法:整个基地起坡,形成3m高的草坡台地作为建筑 的基

6、座,绵延的草坡与文化公园的"绿"融为一体, 纯净、简约而扱具震撼力的六面体建筑似乎“生长” 于绿色基座上,大面积的草坡衬托着主体建筑,实现 了图书馆和文化公国在视觉和空间上的连贯性,并为 0B书馆及其外邸空间带来了生机。读者步上宽厨的缓 坡,被自然地引向图书馆的主入口,并穿过底层南北 贯通的大厅而进入文化公园的空间。图书馆简洁的立面统一于强调竖向线条的外层条 形百叶,它的表面是浅褐色的花岗岩饰面,粗栃擬重 的竖向石材形成类似“条形码”的构架,与内层平滑 剔透的玻璃祁墙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竖向石材百叶按03m和16m的模数排列.有规律地组合、变化、竖向石材百叶构成了建筑外立面

7、的建阳系统,不 均匀却書有韵律的排列方式隐喻传统书架中摆放的书 本。由此可以联想到指尖轻轻划过的书脊,传达图 书馆的鲜明特质,并賦于建筑音乐般的韵律和2空詡的体大厅、中、空中花、书山、9 云建筑底层贾通南北的入口大厅,使读者无论从前 程路或者文化公园都可以方便地进入图书馆。来到大 厅,读者立刻会被建筑的中庭所吸引。毎个楼展轮康 不一的中庭,上下员穿连成一体。进入一层的入口大 厅,读者就会对贾通6层的整个中庭产生强烈的空间 印欽,并引起深入探索的好奇心。在此间,还可仰整 对称布局、玲珑剔透且绿意盎然的空中花园S从 入口大厅向上,可以登乗自动扶梯而直达位于3层的 读者大厅,这里是进入各个主要阅览区

8、的枢纽,设 了总服务台和闸机出入口。读者大厅所在的中庭贯通 3Y层的图书阅览区域,以空中花园”为视觉核心。 读者在阅览之余,可以走上天桥,步入“空中花园” 稍作休憩。三至六层的图书馆阅览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空间主项目名称:浦东tE书设地点:上W市浦东締区4纽路前帳路项目功IL公共BB书tt用地面积:约3万tn,筑面枳:60 885m'设计/建成时何:2006/2010方及扩初设计(最现.畫内、标识):株武余社日本设计 扩初配合及施工图设计: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厩有限公司 日方设计团队成员方赛征酚段:浅石优、滴水矍司、淄梓方茫优化及扩初设计阶段:千鸟义矣、茅晓东、石林大、 石川周一、加廉

9、庆中方设计团队成员:音中芳、宋、昊博、学一.赵雯怡.叶IBProject: Pudong New library, ShanghaiLocation: Jinxiu Road & Qlancheng Road,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urpose: PuWk librarySite area: 30005m"Total floor area: 60 88SmJDesign/Completion: 2006 /2010Schematic design & design devdopment(Archltecture, Landsca

10、pe, Interiof design): NIHON SEKKEL INCMembers of design team: Schematic desl competition phase: Yu Asalshl, Satoshi SliiniUu, Ziqki Pon. Oplkn山lion W xhenMHk. design & design development phase: Yoshlnori Chidorl, Kyoto Kaya, Rincbl SekL Shulchl Bhlkawd. Kei Katolocal erchltecturdl design fiw. EC

11、ADIlocal architects: Cui Zhongfang. Song Lei, Wu Bo. U Yi, Zhao WenyLYe YingC' J994-20IQ Ctuna /Academic Juumal Eteclrook Publishing (louse. All rigtits reserved, http/wwwxnkt.nel82 时代Jt筑 Time*Architecture 2009/6题D作为图书馆量核心的部分,普通文献阅览区域设 在三层和四层,空间上下贯通,形成独一无二的“书 山空间。“书山有路勒为径”,大阶梯和坡道联系U "山上欄和“山

12、下S四层的録书区宛如书本堆积的山 丘.三层的中心部分境面亦排满书架。在这个开朗而 宽敞的空间里,书箱信手拈来,读者可以随意地恰级 而坐,建筑似乎在这一刻消失了。读者浸润在书箱中, 自由地皐受阅读的乐趣.这种体验是独特而触动人心 的。五、六层贾通区域的“浮云穴是建筑室内空间的 乂一亮点,白由的曲线墙体外挂铜展幕埸,包襄*整 个六层、悬吊在五层专题阅览区的上方,犹如浮动在 空中的云,提供另一种独恃的空间感受。3内部功備布图书馆的地上部共6层,每2层为一段,自下而上、 由动而静分为3个主要功能区域,各区域功能都得到 了有效发挥。一层、二层以学术交流为主.600人多 功能报吿厅和展示厅布量于一层,二层

13、为少儿阅览和 教学培训区。三层、四层为普通文欹阅览,也是图书 馆的核心部分。五层以专越阅览为主六层西側、北 侧为咅像和数字化阅览室,南侧设置责宾室和图书馆 办公及活动用房等。图书馆的地下一层央层可克通室外,西巒靠近入 口处设置餐厅和职工食堂等餐饮服务区,读者在用餐 的同时,可以通过延伸而下的草坡庭院欣赏悦冃的绿 化景观。地下一层夾层的中部和南侧为密集书库、馆 内职员、物业用房.地下一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等。作为21世纪高水准的新型图书馆,该馆实行藏、 借.阅一体化的现代脛务方式,有利于读者对所需的 文献进行査询.阅觅或借阅。与传统图书馆u大书阳 小阅堕室”相比.'蔵阅合一”是新馆最重要的

14、特色。 馆内没有集中设大型藏书库,而仅在地下一层夹层 中部设有一处面积不大的密集书库.大开间、通透的 空间更适合这种新型的阅宽方式,绝大多数书架陈列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i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Ml rights reserved. ki.nei时代TtaneArchitecture 2009/6 S3时代TtaneArchitecture 2009/6 S3» ADWT1 BT> .AWT104立面转角4. Detail of the comer5三5.3rd floor plan6 二厲平茴6.

15、2nc floor plan7 屋平3B7.1st Floor plan8六JI平茴8.6th floor plan9五*平9.SthAocx p<i n0.4th floor plan11.MISBYI.Gionnide on the 1st floor. 1994-2&1& (Llu:KiJuurnol 匚Urclnxuc Putlisliing Ekiusu. Allccsv:vcd. IfUpxrx wx:nk(.riv(84 %代建筑 Time-* Architecture 2009/6Section12.浮云五层专爼阅览区书山一三层咎通文献阅览区14. 中质和

16、空中花因15. 入口大厅16. MS12. Xkxjds": special reading area on the 5th floor13. *Mountain of books": public reddir>g jrea on the 3rd floor14. Atrium and hanging gardensEntrance hall84 %代建筑 Time-* Architecture 2009/684 %代建筑 Time-* Architecture 2009/684 %代建筑 Time-* Architecture 2009/684 %代建筑 Time

17、-* Architecture 2009/6k.:.u A:iCv:mv Jvmn-;* 匚 amIioc.c P-3lij»:iinv. I:-cijsu. Allit>u:vcJ. :e.v:jki.riv为代Tinfie+Architecture 2009/6 *5为代Tinfie+Architecture 2009/6 *5为代Tinfie+Architecture 2009/6 *5为代Tinfie+Architecture 2009/6 *5在三至五层的各阅览区域。平面上自由灵活的组合书 架和座位,为读者使用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同时减 少了图书馆内部的业务分割,体现

18、了新馆"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4费|环一料和技术新馆的建设对建筑的节能环保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要求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要最大限度地节约 资源一节览、节能、节材、节水,保护环境和减少 污染。采用整体集中的布局形式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建 筑占地,尽可能小的建筑密度使得大部分基地得以还 原为绿色植被。简洁而严说的六面体造型既是对图书 馆意义的有力诠释,更是减小体型系数,是实现围护 结构喪好节能效果的有效形式。乗承减轻环境负荷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新 馆在设计和施工中主动采用了多项有利于节能和节材 的技术措施。庄賣而自笊的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朴 素的建筑语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主和建筑师所接 受。建筑环采用混農土这种低廉的建筑材料,通过権 细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控制,力图表现建筑朴素天 然的品位。浦东图书馆新馆的堰、板、柱等尽可能多 地采用了清水混麦土技术,省去了大的内外装修材 料,在体现品位的同时实现了材料的节约。此外,建筑还采用了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