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加强耐久跑教学_第1页
在教学中加强耐久跑教学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教学中加强耐久跑教学打通中学 - 侯聪我国对中学生体质进行了调查, 国家教委、 体委、卫生部联合公布的数据表 明,学生近几年来近视率居高不下,其它生理健康指标在发展方面有高有低,没 有显著差异,而唯有代表青少年体质相关密切的耐久力指标,明显有连年下降趋 势。这是令人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对耐久跑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生理医学研究发现, 有的长跑运动员左心室肥大, 而左右心室均见增大的约 占百分之二十, 这种增大是由长期的进行耐久力训练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 因而 心室腔发生了适应性增大, 使心容血量增多, 它的每搏输出量增加, 以保证途中 跑对肌肉有更多的血液供应。 科学工作者应用超声心

2、动图等技术对马拉松跑运动 员的心脏进行检查,证实这些运动员心室壁并无显著肥厚。 但心室腔较显著增大, 所以说,要获得良好的耐久力, 那么首先就要锻炼强大而有力的心脏。 生理医学 研究表明,耐久力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常人大1-3倍,肌肉内有氧代谢场所, 肌糖元较一般人增加一倍, 氧气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和磷酸肌酸量也增加。这些是 保证耐久运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矗这种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除了有赖强大的 心肺功能使每分钟最大吸氧量增加外,肌肉中有氧代谢的酶活的提高,肌糖元,肝糖元贮量增多,动员脂肪供能能力的改善,都是保证耐久力运动的能量供应充 足的生理基础。 而人体的肌肉运动与协调是神经系统协调的结果。

3、神经系统一旦 疲劳,工作能力下降,对各器官的协调指挥不力,其它器官机能也随之降低,就 无法耐久了。神经系统是人体要求最高的系统,它对血液及氧的供应十分敏感。 以体重120斤的人为例,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四十分之一,但安静时脑的耗氧 量占全身耗氧量的百分之二十, 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百分之十三。 在长时间耐 久运动中, 由于全身耗氧的增强及心脏工作的繁重, 一旦对脑的供血供氧略有降 低,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协调指挥能力的下降。 所以,神经系统对不利因素的耐受 能力,对各器官系统和肌肉的活动保持较长时间协调调节的能力, 也是耐久力运 动的重要保证。一、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耐久力的训练为耐久力间歇跑每次距离应

4、在8003000米。1、要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向学生讲解对耐久有力有氧运动锻炼身体的好处, 要让学生认识到耐久力比赛不单纯是名次的比赛, 而真正的是指人体重要器官的 较量,要让学生认识到锻炼可利用心肺使血液大量吸收氧气,它可使头脑清楚, 工作学习效果加强; 再之在大量吸气过程中, 它的深吸深呼过程就是隔饥助间饥 腹饥肩带肌和背肌参与活动的过程,尤其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 可促进胸部增 长和内脏发育;利用大量业余训练的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身高、胸围、肺活量、心 脏每搏输血量等数据的变化, 从生理基础原理向学生进行讲解, 从而提高学生重 视耐久力锻炼的意识。2、在耐久力锻炼中要遵循 “由易到难,由慢到快,

5、由近到远 ”循序渐进的原 则。在中长跑教学中应首先强调呼吸节奏问题,即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并在教 学中设计一些意念导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跑步时让学生默念 “两步 呼吸练长跑,心情愉快成绩好 ”;又如学生在 “极点 ”过后让学生自己心里默念 “脚 下生风,越跑越轻 ”等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3、要有较长时间的匀速跑练习,因为有氧代谢是耐久跑的核心,这是让人 体各器官系统适应耐久练习,锻炼强大心脏工作能力的好办法。在匀速跑时,心 率应在每分钟150次左右,这种匀速的长时间的跑不易疲劳但又使心脏长时间 维持在一定水平工作,能得到很好锻炼。4、要有较长距离的间歇跑练习,在匀速跑时心率总维持

6、在一个中等水平, 这是一个不足, 而间歇跑可使强度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心率跳动次数来 控制自己的运动量, 如配备心率接收器更为方便, 在一个距离跑完后心率要求达 到每分钟170 180次,然后休息至心率恢复到每分钟120次左右再跑第二次,这样心率再达到180次的高限,它和匀速跑交替配合使用可互补不足,作5、锻炼要全面,要注重横向提高耐久力的效果,耐久力的锻炼不应只限一 个项目,应安排一些其它所喜爱的项目, 安排合理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足 球、篮球、游泳等项目,它们都能为提高耐久力起到良好的效果。二、为提高耐久力的一些看法和建议1、应在学校大力宣传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自觉锻炼意识,把提高全 民素质当成百年大计来抓,为青少年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2、加大提高耐久力教学课时数的比例。3、在学校要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要给青少年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多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 要让人们认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