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高效分离提取清洁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1页
稀土高效分离提取清洁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2页
稀土高效分离提取清洁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3页
稀土高效分离提取清洁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4页
稀土高效分离提取清洁化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可研报告(之一)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 稀土高效提取分离制备稀土洁净材料 清洁化生产项目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2008.01.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稀土高效提取分离制备稀土洁净材料清洁化生产项目第一章 总 论1.1 概述1.1.1 项目研究概况我国是世界知名的大型稀土资源和原料基地,其中内蒙古包头稀土矿为伴生矿,随着铁矿的开采,每年稀土采出量近100万吨(按REO计,下同),稀土精矿的选矿能力在10万吨/年。稀土冶炼产品正在向规模化、高纯化、精细化、系列化等应用领域发展。稀土是国家的重要

2、战略物资,稀土产业又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近两年来,随着稀土应用领域不断发展,国内外稀土市场营销形势较好,对稀土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较快,为适应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稀土资源为依托,进一步调整结构,立足稀土资源延伸下游产业。对稀土产品进行高深度、高精度、长链条的规模开发,并带动稀土应用产品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顺利实现稀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包头稀土资源优势,根据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托公司现有的科技实力、人才资源和资金的优势,以循环经济为根本,完成稀土提取分离清洁化生产工艺产业化,提出年处理1000

3、0t混合碳酸稀土高效提取分离清洁化工艺产业化的工程项目。本工程项目完成后,生产高纯单一稀土系列产品及稀土洁净材料,工艺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清洁化生产,符合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前产业发展序列的鼓励类产业。1.1.2 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1)改善稀土产品结构,满足高新技术领域不断增长的需要。本项目的产品全部为高纯稀土产品,对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稀土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稀土作为本世纪的功能材料,全世界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高新技术领域的需求正在高速增长,稀土产品只有以高纯度的各种形态,才能在

4、高新技术领域应用。(2) 高稀土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本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更加合理和灵活,同时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使产品规模化、高纯化、单一化、系列化,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促进稀土资源优势转化,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经济效益,实现稀土资源的科学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本项目实施后,能将每年10000t一般稀土产品加工形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系列产品。一是适应了稀土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稀土资源优势,实现了绿色的清洁化生产;三是进一步提高稀土行业的经济效益。1.2 项目内容根据该项目的内容如下:(1) 工艺流程:采用混

5、合碳酸稀土(氯化稀土)为原料,以P507为萃取剂,在RECl3-HCl体系中经高效萃取分离清洁化工艺提取单一稀土,再经过后处理加工制取不同规格和要求稀土化合物产品;(2) 项目规模:年处理混合碳酸稀土10000t;(3) 稀土市场分析、制定产品方案;(4) 项目主要设备的确定;(5) 提出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6)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研究。1.3 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先进,工艺成熟,设备装备水平高,经济效益好。本项目充分利用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优势,采用先进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和设施使产品高纯化、单一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增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了呼和浩特市

6、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内蒙古包头稀土资源的优势。从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看,投资利润率35.02%。第二章 稀 土 产 品 市 场 分 析2.1 稀土工业现状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我国资源特点的稀土工业体系。根据资源特点和国内外稀土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目前已形成我国南北两大稀土生产体系,北方以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为主,四川冕宁稀土资源为辅形成轻稀土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稀土精矿、稀土合金、混合稀土化合物、富集物和金属,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以及稀土抛光粉、永磁体等.稀土精矿的生产能力已达10万t(

7、REO);南方以江西、广东等省的风化淋积一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为主,形成中、重稀土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各种高纯单一稀土化合物和中间富集物、单一稀土金属和合金、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荧光材料等。我国稀土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作为处于世界稀土产业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我国,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稀土不仅与传统产业相关,尤其是与世界先导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高,稀土产业因而有良好发展前景。世界稀土产业在中国稀土的指导下,将进一步转移和重组,美、日、法等国稀土资源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依赖性,我国的稀土资源回收量将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冶炼提取加工能力将随之扩大,而国外因受生产成本和环保问题的

8、困扰将逐步缩小开采规模,以致全部停止开采,转而依赖我国生产的稀土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稀土工业依靠拥有世界最大稀土资源的优势迅速崛起,以平均年增长率大于20%的速度增长。自1986年起,我国稀土产量就超过居世界第一的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目前,我国已能生产500多个不同品种、1000多个不同规格的稀土产品,其产品结构逐步由初级产品向高纯、高附加值、单一稀土方向发展,纯度由工业级到6N,占世界总流通量的65%(70%),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品级、规格稀土产品的国家。我国部分稀土金属的生产技术及主要设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可生产16种单一稀土金属(La,Ce,Pr,

9、Nd,Sm,Eu,Tb,Dy,Lu,Y,Sc等),纯度TREO99%,单一REO/TREO达99.99%99.999%,其中纯度大于5N的氧化钇、氧化铕、氧化镧已经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可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2.2 稀土的生产情况与市场情况2.2.1 产业结构我国稀土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和结构调整,根据资源和市场走向, 基本形成了北、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以包钢稀土高科公司为轴心,构成了以包头稀土资源为主、四川资源为辅的轻稀土产品生产体系。南方以江西、广东两省离子型稀土矿为主要资源,构成了以江苏、广东两地稀土冶炼加工企业为主体的中重稀土生产体系。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矿为原料形成了包钢稀土高科、华美稀土

10、、甘肃稀土公司为骨干的北方稀土生产基地,有企业80多家,内蒙古的稀土精矿年处理能力可达7万多吨REO,单一稀土化合物10万吨。内蒙古骨干稀土冶炼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全分离,高中低档产品均有。四川省稀土冶炼产量近几年增幅很大,但是主要以四川氟碳铈矿为原料生产镨钕氧化物、低档氧化铈、低档抛光粉为主,全分离为辅。共有企业20家,年产2万吨稀土化合物。南方以江西、江苏南部稀土企业群为龙头,构成了以处理江西、广东两省离子型稀土资源为主的中重稀土生产体系。江西省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稀土金属的开发和生产,在全国,其单一稀土金属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江西、广东两省都拥有大量的稀土资源,发展空间和余地都很大

11、。其他省份显然受稀土资源的限制,稀土企业增减不大,产能变化也不显著,主要致力于内部挖潜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中国稀土矿资源约占世界稀土资源的70%,其中76%的稀土资源在内蒙古。1978年,中国整个稀土产业的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稀土产业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厂家已超过10家。骨干企业的人均产值达2030万元,最高的近1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0.7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5.25亿元。2.2.2 生产能力目前,我国处理稀土精矿能力大于140000吨(REO)/年,中国精矿的生产能力接近130000吨/年(REO),2002年我国稀土矿山产

12、量88400吨(REO),占世界总产量的87.8%,比第二位的美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9%)高出83400吨(REO)(见表2.1)。全国共有大小稀土冶炼企业近170多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在20005000吨的超过15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大于5000吨(REO)的有6家(包钢稀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稀土公司、包头华美稀土高科公司、中国稀土控股公司(宜兴新威集团)、溧阳方正罗地亚稀土有限公司和江阴加华公司)。2006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3.25万吨(以REO计,下同),比2005年增长11.62%(见表2.2)。2006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15.70万吨(其中包括有关企业处

13、理部分库存和回收利用钕铁硼加工废料4.04万吨),比2005年增长51.10%(见表2.3)表2.1 世界稀土矿山产量(吨氧化物)*国家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2年占世界比例/%中国53300670007000078000806008840089.4美国1997500050005000500050005.1前苏联2000200024002000200020002.0巴西3254658502002002000.2印度9006004002700270027002.7马来西亚2203502504504504500.5斯里兰卡1201201201201201200.1世界

14、总计78325 7353579020884709107098870100. 0*资料来源:Mining Annual Review,2003表2.2 19902006年我国稀土矿产品构成(REO,吨)年 份混合型稀土矿离子型稀土矿氟碳铈矿总 计1990164801992900229205230(63)213321993920029208330(1650)2210019941574358558458(594)3065019952690697699454(1896)48025199634359747313451(90)55373199735000600012200(50)5325019986700

15、01999700002000406001950012500730002001466001920094008060020025540020000130008840020035400023000150009200020044660030000217019831020054900044000257091187092006503774512937000132506表2.3 2004-2006年我国稀土产品构成(REO,吨) 年 份品 名2004年2005年2006年氯化稀土980046264188碳酸稀土380055484846稀土合金145001240012657混合稀土金属132007213916

16、6镝铁合金/13561855其它初级产品730040006790氧化钇520055919027氧化镧84001875019730氧化铈96301558022579氧化镨35024702297氧化钕2200209611343氧化镨钕/6918氧化钐9227391586氧化铕208342368氧化钆1706834625氧化铽69388607氧化镝1201282311氧化铒180967954其它氧化物12035344090金属镧38011842034金属钕390069807032金属镨钕/824214502金属钐350184489金属镝780621280金属铽/4745其他金属/7805650合 计

17、867041038901569692.2.3 区域分布中国稀土冶炼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江西省、江苏省、甘肃省和广东省,这6个省拥有全国80%以上的稀土冶炼生产能力。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江西省3个稀土资源大省拥有全国稀土冶炼产能的60%,江苏省虽然没有稀土资源,但其稀土冶炼产能约为全国的20%,且主要以分离产品为主。2.2.4 稀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2.4.1 资源浪费严重江西、广东等南方五省的离子型稀土资源,是世界上罕见的中重稀土资源,至今仅在我国发现,经济价值极高,十分宝贵,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实行国家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然而由于资源产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人急于脱

18、贫致富,1980年以来,乱采滥挖、采富弃贫、丢矿压矿现象严重,资源利用率仅15%20%。1990年后,由于国家采取了一些行政和经济手段,使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由于原地浸矿技术还不够完善,还不能适应一些特定地质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的矿山,资源浪费现象在一些矿山还未有根本好转。四川冕宁县是我国第二大稀土资源产地,是一个易采易选的氟碳铈矿资源。该地情况与离子矿产地相仿, 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矿山资源易采易选,也存在较严重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和漏采压矿等现象。再由于选矿厂装备和工艺粗放,选矿收率一般不足50%。包头稀土资源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生产是最为现代化的,相对而言资源保护问题解决得较好,然

19、而目前回收利用的稀土不足开采量的10%11。2.2.4.2 重复建设严重,企业综合水平低由于稀土行业相对别的行业来说,利润率较高,效益较好,所以盲目跟进企业较多、较乱,除了几家顶尖企业外我国稀土产业存在大量规模偏小、装备落后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大多能力相当,处理资源相仿,产品雷同。这样不仅导致恶性竞争,产品价格下滑,大批生产装备闲置,还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另外,与国际知名稀土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存在装备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弱点。2.2.4.3 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按我国现有工业“三废”排放标准要求,我国几乎所有的稀土生产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有一定的排放物达不到国家标准。尤其是COD(化学耗氧

20、量),BOD(生物耗氧量)、氨氮及其总盐量等大量超标。此外一些处理独居石的稀土厂的含微量放射性元素的废渣等排放物也未得到妥善处理,造成天然放射性对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要开发稀土冶炼的洁净生产工艺,实现稀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2.2.4.4 稀土应用新材料发展基础滞后2.2.4.5 稀土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竞争无序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基地,上中游产品占世界的40%。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创新技术,产业水平低下,产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低的原料型产品,深加工产品和材料性产品还不多。据悉,日本每千吨稀土加工产品的产值为2500万美元,欧美平均为1100万美元,而国内平均仅为815万

21、美元。2.3 稀土应用状况稀土元素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新材料领域,稀土元素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技术领域,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稀土新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及其他稀土新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巨磁阻材料、磁致冷材料、光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等。因而,稀土元素被称为“21世纪的材料”。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稀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除了传统工业领域外,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城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稀土在农业中的应用对于发展我国高效、无毒、无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家族是一组神奇的元素,它们在众多

22、新材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稀土新材料在能源、环境、信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稀土研究涉及许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也有一部分实现了产业化。但在稀土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许多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处于跟踪模仿状态。我国的稀土产量近5年来增长了3倍,但应用量只增长了1倍左右。在应用方面,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我国的速度赶不上日本,比如我国北京大学杨应昌教授首先发现Sm2Fe2N系间隙型稀土永磁体并进行开发应用,但日本比我国的产业化速度快得多,日本TDK公司已于1999年底前批量生产SmFeN粘结磁体,

23、虽然我国拥有专利,但却拿不出产品。这证明,产业化的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稀土行业的整体发展。我国出口的稀土产品中应用产品较少。虽然在某些领域,我国的研究水平已达到外国同等水平,但是,许多外国公司已先期拥有了这些应用产品的专利,由于专利等的限制,我国产品很难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稀土元素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元素,稀土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是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从某种角度讲,稀土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应用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也是一种综合国力的象征。因此,提高我国开发稀土新材料的技术水平,加快稀土应用的产业化进程是当务之急。自2001年起,我国稀土在新材料领域的消费量已成为拉

24、动我国稀土产业的最大力量。2001年我国稀土在新材料领域消费量达6300吨,占总消费量27.9%;2002年我国稀土在新材料领域消费量达9000吨,占总消费量34.9%。2006年,我国稀土新材料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的势头。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41350吨(实物量),同比增长17.47%,其中:烧结钕铁硼磁体39000吨,同比增长18.18%;粘结钕铁硼磁体1900吨,同比增长5.56%;钐钴磁体400吨,与上年持平;其它磁体50吨。稀土荧光粉产量为5871吨(实物量),比上年增长3.91%,其中:灯用三基色荧光粉3200吨,同比增长28%;彩电荧光粉1300吨,同比减少21.21%;长余辉荧光粉

25、1195.37吨,同比减少20.33%;其它荧光粉产量为175.60吨,同比增长36.54%。另据统计,2006年我国生产各类车用稀土尾气净化器产量约1000万套,比上年增长19.05%。贮氢合金产量达到15000吨(实物量),比上年增长15.38%。稀土研磨材料产量为6091.79吨(实物量),同比增长36.67%,其中:液晶抛光粉2036吨,同比增长68.34%。2006年国内稀土应用快速增长,稀土应用总量由上年的5.19万吨增加到6.28万吨(见表2.4),增幅达20.99%。在冶金/机械、玻璃/陶瓷、石油/化工和农轻纺等传统应用领域,稀土消费量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6、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达到18368万吨,进口原油约13884万吨,原油加工量30650万吨,消费稀土约5500吨;我国农林牧业应用稀土4800吨,使用面积约9000万亩。在新材料领域,稀土用量增长迅猛,占总消费量的比例由2005年的47.52%提高到48.89%。尤其是在永磁材料、贮氢材料和催化净化材料中的应用形势喜人,稀土消费量分别由上年的15404吨、4333吨和2100吨增加到18095吨、5000吨和2500吨,增幅分别达17.47%、15.39%和19.05%。另据统计,2006年我国生产稀土永磁电机3745万台,其中:大中型节能电机(30万千瓦以上)5万台,微特电机3000万台

27、,自行车电机740万台,应用稀土2233吨;生产稀土镍氢电池13亿支,出口9.13亿支,应用稀土4356吨;生产各种稀土节能灯24219.50万支,出口193万支,应用稀土3800吨。表2.4 2006年国内稀土应用结构(REO,吨) 年 份应用领域20052006增长率(%)应用量占比(%)应用量占比(%)冶金/机械 973818.761008516.063.56石油/化工600011.56680010.8313.33玻璃/陶瓷650012.52760712.1117.03农轻纺50009.63760012.1052.00稀土新材料荧光材料28255.4431064.959.95液晶抛光/2

28、0003.19/永磁材料1540429.681809528.8217.47镍氢材料43338.3550007.9615.39催化材料21004.0525003.9819.05合 计519001006279310020.99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世界稀土工业也将相应快速发展。受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拉动,对稀土新材料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不但将继续主导稀土原料市场,而且将在新材料的供应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我国稀土出口情况我国稀土产业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还不间断地进行着产品结构的调整,现在我国不仅是数量上的稀土生产、出口大国,而且也是单一、高纯、高附加值稀土产品的生产

29、、出口大国。稀土产品已由初级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产品结构也向深加工方向调整。2006年我国稀土产品累计出口量为5.74万吨(含稀土磁体),出口金额达到7.81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加3.80%和41.49%。出口到78个国家和地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情况2006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到5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为5.33万吨,较2005年增加2.90%,出口金额4.78亿美元,同比增加52.72%(见表2.5)。表2.5 2006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情况年 份 种 类20052006数 量金 额数 量金 额(REO吨)占 比(%)(万美元)占 比(%)(REO吨)占 比(%)

30、(万美元)占 比(%)氧化稀土2175241.971423145.462158140.48 2259447.25 稀土盐类1438527.76581218.571520228.51 665313.91 金属及合金1569030.281126035.971653031.01 1857638.84 合 计51827100.00313031005331310047823100从海关提供的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钕类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比上年增加27.39%和101.96%,铈类产品出口数量较上年减少41.13%,但出口金额却比上年增加16.59%,混合碳酸稀土出口数量与上年相比减少35.65%,但

31、出口金额增加56.78%。2006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见表2.6),特别是氧化钕、金属钕、金属镝、金属镨钕等与钕铁硼永磁材料相关的稀土产品数量和均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必须指出的是,与2005年相比,氧化铈、氧化钇、氧化铕、氧化镧等产品由于库存压力大,价格涨幅不大,扣除原辅材料涨价等因素,甚至出现跌价趋势。尤其是氧化钇和氧化铕,尽管出口数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37.72%和37.69%,但价格却下降了1.96%和8.93%,市场前景堪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稀土产品的发展很不均衡,由于钕铁硼磁体发展较快,在加大镨、钕、铽、镝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生产的同时,致使更多的其他元素

32、同时也被分离出来,形成了大量库存。给市场带来了较大压力,增加了行业风险。表2.6 2006年和2005年我国部分稀土出口产品对比 年 份品 名实物数量(吨)均价(美元/kg)20062005变化率(%)20062005变化率(%)氧化铈41056972-41.132.021.7316.59氢氧化铈119911147.633.012.865.30碳酸铈132501137016.531.511.3412.90氧化镧66536775-1.812.752.1826.14氧化钕92572627.3914.887.37101.96氧化钇2555185537.728.808.98-1.96氧化铕624537

33、.69246.91271.13-8.93其他氧化稀土7283538135.3420.3015.1234.23金属钕330230667.7116.509.8267.99金属镝4618156.3366.1343.651.68其他稀土金属30013321-9.6417.7512.8538.142006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金额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台湾省、韩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见表2.7)。对日本、美国和法国的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加72.84%、28.03%和39.81%,对意大利、台湾省、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的出口有较大增长,对韩国的出口有所减少。我国对

34、日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额的40.34%,日本对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程度仍在进一步加强。表2.7 2006年按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金额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排序国 别数 量金 额吨(REO)百分比()万美元百分比()1日本25883.8848.5531542.2465.892美国10214.8719.164067.678.503法国4034.157.572529.015.284荷兰2538.794.762831.685.925意大利1878.073.52658.631.386台湾省1423.332.67540.191.137韩国1411.742.651113.432.338德国1189.42.231

35、743.313.649英国9911.86632.71.3210比利时677.271.27319.160.67稀土磁体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稀土磁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性能逐年提高,日渐进入高端技术应用领域,世界最大稀土磁体生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对世界稀土磁体市场的影响力愈加明显。2006年,我国稀土磁体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到6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达到11248吨,出口金额达到3.03亿美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28.46%和26.76%。出口金额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见表2.8。表2.8 2006年按稀土磁体出口金额排在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序 号国家(地

36、区)数 量金 额吨比 例(%)万美元比 例(%)1香港2770.1024.638858.7429.242新加坡923.818.214438.7414.653美国1767.8115.723684.4512.164日本1224.6510.892032.546.715韩国568.555.051821.186.016德国509.004.531286.754.257意大利442.643.94982.863.248泰国256.652.28941.403.119台湾省206.751.84865.352.8610荷兰426.293.79838.552.77另外,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进口稀土产品5035吨

37、,同比增加6.15%,金额16823万美元,较上年增加49.80%。其中冶炼分离产品3937吨,金额4985万美元,分别较上年增加15.15%和28.02%;进口稀土磁体3657吨,金额11838万美元,较上年分别增加10.45%和61.37%。今后需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克服主要依赖出口的市场倾向。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增加,在出口配额的调控下,出口价格将会回升,我国仍然是世界稀土产品供应大国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因此稀土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2.5 主要产品市场浅析钕系列产品中的氧化钕主要用作金属钕的原料和航空工业用镁合金添加剂,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发展,需大量的氧化钕,钕铁硼广泛用于音响器件

38、、高效永磁电机、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机、音圈电机、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仪器仪表、耦合器、传感器等各种应用方面,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机床、医疗器械、纺织器械等诸多领域也被广泛应用。而钕铁硼永磁材料以20-30%速度增长,钕在有色玻璃、红外玻璃、激光玻璃中的应用、在玻璃光纤中的应用已广泛用于通讯、计算机、交通、电力、广播电视、微光夜视及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当今氧化钕已成为单一稀土中的支柱产品这一,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随着高纯氧化钕等化合物的市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其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大。本项目钕产品主要作为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中下游产业钕铁硼项目的原料,以及满足高纯钕系列产品的需求。

39、铈系列产品目前主要用途是作稀土三基色灯粉,汽车尾气净化剂,稀土抛光粉等。铈系列产品在玻璃制造业中较为成熟的应用有:玻璃脱色澄清剂、着色剂、光学玻璃、玻璃抛光、特种玻璃。另外,铈化合物还可以用来制造其它新型玻璃,如着色感光玻璃、光敏微晶玻璃、光致变色玻璃、旋光玻璃、有色玻璃、红外玻璃和防辐射玻璃。近30年来,由于信息、通迅、原子能、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的发展,铈元素已成为玻璃、激光玻璃、光学纤维、耐辐射玻璃等光功能玻璃的重要成份。近年稀土三基色灯粉的发展促进了高纯氧化铈的迅速增长。另外非稀土杂质较低的铈系列产品,市场份额逐步增大。氧化铈用作稀土催化剂,从1993年以来,国内外需求不断增长,在汽车尾

40、气净化过程中的成功运用,近两年进展迅速,需求量较大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在未来3-5年内,由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抛光粉、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等应用的快速发展,铈的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铈在日用陶瓷和新型陶瓷中用量稳步增长。随着高纯氧化铈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世界消费量逐年增加而且价格看好。本项目中铈系列产品主要为高纯、洁净铈的化合物。镧系列产品中的氧化镧多年来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剂、含镧光学、玻璃添加剂、电子、陶瓷材料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镧化合物产品还被世界发达国家用在超导和功能材料方面。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发展,镧产品的市场多少年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但新型能源材料

41、的发展,尤其是绿色电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储氢合金材料大量生产,镧产品市场进一步看好。从去年开始,产销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高纯氧化镧产品需求量进一步增大。本项目镧产品主要作为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中下游产业绿色电池项目储氢合金的原料,以及满足高纯镧系列产品的需求。镨系列产品主要用于永磁材料、陶瓷颜料及金属镨。随着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镨产品的用途会进一步增大,镨黄用于高陶瓷装饰材料及民用陶瓷,消费量日益增加;用于各种合金的金属镨,近年来也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应用技术的进步,金属镨及镨化合物的用量也随之增加。本项目镨产品主要作为稀土新材料绿色产业化项目中下游产业钕铁硼项目的原料,以及满足高

42、纯镨系列产品的需求。SmEuGd富集物作为生产Sm、Eu、Gd等产品的原料,尤其Eu2O3作为荧光材料的重要成份之一,多少年来,市场一直稳步看好,目前供不应求。随着稀土在高新技术方面应用的不断发展,本产品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业,确立了资源第一、生产规模和生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和应用量第一。我国稀土已经成为国内产业中少有的,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抗衡的产业之一。我国稀土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作为处于世界稀土产业主导和支配地位的我国,展望未来,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可谓前景辉煌。世界

43、稀土产业在中国稀土的主导下将进一步转移和重组,美、日、法轻稀土资源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依赖性。由于包头的轻稀土资源是从选铁尾矿中回收的,故生产成本较国外要低出50%以上。今后几年我国的稀土资源回收量将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冶炼加工能力亦随之扩大。而国外受生产成本和环保问题的困扰,将逐步缩小开采规模,以致全部停止开采,转而依赖我国生产的稀土中间产品。稀土永磁、稀土荧光等高技术材料产业的天平向我国倾斜。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国,同样,彩电荧光材料、电脑终端显示荧光材料的稀土原料也集中在我国生产,日本近几年已经出现将彩电等荧光材料的生产向我国转移的趋势。目前世界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剂

44、、充电电池、超导材料、可擦重写光盘等孕育着新的增长,国外高新技术市场将增加对我国稀土产品的需求,未来5年消费量可望翻一番,主要供应者当然离不开我国。所以本项目实施后,呼和浩特市科元胜力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0000t混合碳酸稀土高效提取分离清洁化工艺产业化的工程项目的产品结构合理,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质量稳定,市场前景看好。第三章 冶 炼3.1 产品方案1.La系列:La2O3/REO99.99-99.999%La2O3REO99%La(NO3)3REO39%LaCl3REO45%La2(CO3)3REO48%La(OH)3REO75%La(Ac)3REO41%2.Ce系列:CeO2/RE

45、O99.99-99.999%CeO2REO99%Ce(NO3)3REO39%CeCl3REO45%Ce2(CO3)3REO45%Ce(OH)4REO58%Ce(OH)3REO75%Ce(SO4)2REO25%Ce(Ac)3REO41%(NH4)2Ce(NO3)6REO30%3.Pr系列:Pr6O11/REO99.9-99.95%Pr6O11REO99%Pr(NO3)3REO35%PrCl3REO45%Pr(OH)3REO75%Pr2(CO3)3REO42%4.Nd系列:Nd2O3/REO99.9-99.99%Nd2O3REO99%Nd(NO3)3REO35%NdCl3REO45%Nd2(CO3

46、)3REO42%Nd(OH)3REO75% 5.SmEuGd富集物Eu2O3/REO8%3.2 工艺技术要求:生产工艺采用P507 煤油 / RECl3/HCl/HNO3体系,以混合氯化稀土为原料进行Nd/Sm、Pr/Nd、Ce/Pr、La/Ce萃取分离,然后,经除杂、纯化、沉淀、结晶、浓缩、灼烧、筛分等后处理手段,得到镧、铈、镨、钕、铕系列化合物。生产线组成: 前处理车间; 萃取车间; 后处理车间。3.2.1 工艺参数1. Nd/Sm分组(1) 主要原料 以每年300个工作日计,年处理包头混合碳酸稀土或氯化稀土10000t。 有机相:1.5M P507,皂化度为0.54N;料液:CF = 2

47、80 g/L PH = 2-2.5;洗液、反液:6.0N HCl皂化用碱液:NH3.H2O溶液(2) 工艺条件 fA = 0.027 fB = 0.1553 fC = 0.0525 fD = 0.488 fE= 0.2825 = 8.0混合时间:4min 萃取槽混合室容积:V混 = 300 L V混:V澄清 = 1:2.5(体积比)(3)出口情况 水 相:C1 = 275.5 g/L 出口有机:Cnm= 10.68 g/L 反 出 液:CSm= 300 g/L(4)级数安排(皂化+稀土皂)+萃取+洗涤+反萃+水洗+澄清 = 60级2. Pr/Nd原料:Nd/Sm分组余液(1)主要原材料料 液:

48、CF = 275 g/L;有机相:1.5M P507,皂化度为0.54N;洗液、反液:6.0N HCl皂化用碱液:NH3.H2O溶液(2)工艺条件 fA = 0.1528 fB = 0.05366 fC = 0.4988 fD = 0.2888 = 1.49混合时间:4min 萃取槽混合室容积:V混 = 1200L V混:V澄清 = 1:2.5(体积比)(3)出口情况 水 相:C1 = 271.8 g/L 出口有机:Cnm= 4.48 g/L 反 出 液:CNd =300 g/L(4)级数安排(皂化+稀土皂)+萃取+洗涤+反萃+水洗+澄清 = 120级3Ce/Pr原料:Pr/Nd分离余液(1)主要原材料料液:CF=271.8g.l 有机相:1.5MP507-煤油溶液,皂化度0.54N洗液、反液:6.0N HCl皂化用碱液:NH3.H2O溶液(2)工艺条件fA=0.06379 fB=0.5929 fC=0.4988 fD=0.3433 =2.2混合时间4min,萃取槽混合室体积V混=1200L,V混:V澄=1:2.5(3)出口情况水相:C1=270g/L出口有机相:Cnm=2.53g/L反出液:CPr=245.4g/L(4)级数安排(钠皂+稀土皂)+萃取+洗涤+反萃+水洗+澄清=120级4 La/Ce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