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_第1页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_第2页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_第3页
维修电工技师论文PL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高 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单位 :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者: 许学军日期:2014年12 月4日:根据本公司的设备离心机讲解提高 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单位: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者:许学军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程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机技术跟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 并已成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装置。 用 PLC 来控制系统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要比单纯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大大提高。就三菱的 F 系列,据称其平均无故障时间已达 30 万小时。所以,整个 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 PLC 的外围设备,比如输入器件中的行程开关、输出器件中的接触、

2、继电器和电磁阀等。另外,从软件程序的编制来考虑,如果能编制出一个带有监控的程序,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也有很大好处。下面就如何提高 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一些探讨。简述了影响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并就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环境、 电源的要求、接地和连接线的方式、 降级操作设计、 控制系统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与可编程序控制的软件程序编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外围设备;软件程序;可靠性。目录1PLCPLC51.1.51.2.51.3.51.4PLC I/O.61.5I/O .6 PLC .72.1.72.2. 82.3.82.4.9.9

3、前言可编程序控制器(以下简称PLC)是在程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机技术跟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 PLC 是一种计算机系统, 比一般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并已成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装置。 PLC 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汽车、轻工等行业中,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和接触的逻辑控制。用PLC 来控制系统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要比单纯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大大提高。就PLC 本身而言,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已可达3 万5 万小时:而三菱的 F 系统,据称其平均无故障时间已达30 万小时。所以,整个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PLC

4、 的外围设备,比如输入器件中的行程开关、按钮、接近开关,输出器件中的接触器、继电器和电磁阀等。离心机上面带的外围元件主要有:按钮、磁力开关、接近开关、继电器和电磁阀; 维护保养好这些外围元件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另外,从软件程序的编制来考虑,如果能编制出一个带有监控的程序,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也有很大好处。下面就如何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一些探讨。第一章从 PLC 外围设备来考虑提高PLC 的可靠性PLC 是专为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控制设备 ,当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如电磁干扰较强,湿度高、电源、输入和输出电路等易受到干扰时,会使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受到影响。11 工作环境的要求一般 P

5、LC 工作的环境温度应在 00 C-550C 的范围,并要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安装时要远离的热源, 保证足够大的散热空间和通风条件; 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 85%,不结露,以保证 PLC 的绝缘良好。 PLC 应避免安装在有振动的场所;对振动源允许的条件则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安装减振橡胶垫或采取其他防振措施。空气中有粉尘和有害气体时,应将 PLC 封闭安装 .。1.2 电源的要求不同的 PLC 产品 ,对电源的要求也不同 ,这里包括电源的电压等级、频率、交流纹波系数和输入输出的供电方式等。对电磁干扰较强、而对 PLC 可靠性要求以较高的场合, PLC 的供电应与动力供电和控制电路供电分开

6、,必要时,可采用带屏蔽的隔离变压器供电、串联LC 滤波电路等。在设计时,外接的直流电源应采用稳压电源,供电功率应留有20%-30%的余量。对由控制本身提供的真流电源, 应了解它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防止过电流造成设备的损坏。1.3 接地和接线(1)PLC 的良好接地是正常运行的前提 ,在设计时 ,PLC 的接地应与动力设备的接地分开 ,采用专用接地 ;如不能分开接地时 ,应采用共用接地 ;绝对禁止采用共通接地方法 .如图 1 所示 ,接地点应尽可能靠近 PLC,接地线的径应大于 4mm,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 10 欧姆PLC外设备PLC外设备PLC外设备(a)专用接地( b)共用接地(c)共通接地

7、图 1接地方法(2)PLC 的接线包括输入线和输出接线。输入接线的长度不宜过长,一般不大于 30m;在线路距离较长时, 可采用中间继电器进行信号的转换。输入接线的 COM 端与输出接线的 COM 端不能接在一起。输入接线与输出接线的电缆应分开设置。必要时, 可在现场分别设置接线箱。 集成电路或晶体管设备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接线必须采用屏蔽电缆, 屏蔽层的接地端应为一点接地, 接地点宜在控制器侧。1.4PLC 的 I/O 电路(1)由于 PLC 是通过输入电路接受开关量 |、模拟量等输入信号的,因此输入电路的元器件质量的好坏和连接方式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比如:按钮、行程开关等输入开关

8、量的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接线是否牢固等。 设备上的机械限位开关是比较容易产生故障的元件, 在设计时,应尽量选用可靠性高的接近开关代替机械限位开关。 此外,按钮的常开和常闭触点的选择也会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现以一个简单的起动、 停止控制线路为例, 图 2 和图 3 所示的是两个控制线路和它们对应梯形图,这两个控制线路的控制功能完全一样,按下起动按钮,输出动作;按下停止按钮,输出断开;但它们的可靠性不一样,假设输出断开为安全状态,那么图形3 的可靠性要比图2 的高,这是因为SBI、SB2 都有发生故障的可能,而最常见的现象是输入电路开路。当采用图3 电路时,不论 SBI、SB2开关本身开路还是接线

9、开路,输出都安全状态,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和可靠。X001X001X002X002图 2起,停控制线路图 3起,停控制线路(2)在输入端有感性负荷时 ,为了防止反冲感应电势损坏模块 ,在负荷两端并接电容 C 和电阻 R(交流输入信号 ),或并接续流二极管 D(直流输入信号 ).如图表 4 所示,在采取交流输入方式时, CR 的选择要适当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试验装置的测试,当负荷容量在 10VA 以下,一般 0.1 微乏 +120 欧姆 ;负荷容量在 10VA 以上时 ,一般选 0.47 微乏 +47 欧姆较适宜 .要采取直流输入方式时 ,经试验得知 ,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应选为 IA, 额定电压要

10、大于电源电压的 3 倍 。PPLLCC(a)交流输入方式(b)直流输入方式图 4输入端有感性负荷时的方式(3) 在输出端有感性负载时 ,通过试验得知 ,若是交流负载场合 ,应在负载的两端并接 CR 浪涌吸收器 ;如交流是 100V、200V、电压而功率为 400VA 左右时, CR 浪涌吸收器为 0.47UF+47 欧姆 ,如图 5 所示 .CR 愈靠近负载 ,其抗干效果愈好 ;若是直流负载场合 ,则在负载的两端并接续流二极管 D,如图 6 所示 .二极管也要靠近负载 ,其反向耐压应是负载电压的 4 倍.PPLLcc图 5输出端交流感性负载图 6输出端直流感性负载1.5离心机 I/O 点及影响

11、可靠性因素(1)下图为 PLC 接线图:PLC图 7 PLC 接线图X0 为升降阀上限位, x1 为升降阀下限位, x2 为刮料阀前限位, x3 为刮料阀后限位, x4 为紧急停止, x5 油泵旋钮, x6 为手自动旋钮, x7 为启动按钮, x8 为复位按钮, x9 为上料按钮, x10 为刮料按钮, x11 为料位信号, y0 为中速, y1 为低速, y2 为液压电机, y3 为刀转阀, y4 为刀上下阀, y5 为进料阀, y6 为刀退阀, y7 为料位阀, y8 为自动指示, y9 为手动指示, y10 为复位指示。工作原理:油泵旋钮旋转x5 接通,手自动旋钮旋转x6 接通,启动按钮

12、按下x7 接通,程序在自动运行状态。按下上料按钮X9 接通,设备中速运行,转速稳定后开始进料,料满后关闭进料阀,开始脱液。按下刮料按钮x10 接通,设备转为低速运行,转速稳定后, 刮刀旋进并下降开始刮料, 刮刀下降到底完成一个循环,按下复位按钮 x8 接通,刮刀返回原位设备停止转动。(2)影响可靠性因素:因环境原因,刮刀上下限位传感器与前后限位传感器经常坏,造成卸料不能运行。料位传感器经常坏,进料阀不能关闭跑料。从以上因素来看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第二 章 :从 PLC 的软件程序来虑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2.1 运行状况超时检测为了提高 PLC 控制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可以专门

13、设置一个定时器 ,作为监控程序部分 ,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若程序运行能正常结束 ,则该定时器就即被清零 ,若程序运行发生故障 ,如出现死循环等 ,该定时器在设定的时间内就无法清零 ,此时 PLC 发出报警信号 .在设计应用程序时 ,使用这种方法来实现对系统各部分运行状态的监控 .如果用 PLC 来控制某一对象时 ,编制程序时可定义一个定时器来对这一对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 ,该定时器的设定时间即为这一对象工作所需的最大时间,当启动该对象运行时,同时也启动该定时器, 若该对象的运行程序在程序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工作,发出一个工作完成信号,使该定时器清零, 说明这一对象的运行程序正常,否则属运行

14、不正常, 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信号。 监控程序的梯形如图 8 所示,图中定时器 T1 为检测元件,X001 为控制对象动作信号,X002 为动作完成信号, M2 为报警或停机信号。 假设被控对象运行程序完成一次循环需要 50s,则定时器 K, 值可取 510(T1 为 100ms 定时器)。当 X001=1 时,被控对象运行开始, T1 开始计时,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被控对象的运行程序能正常结束,则 X002 动作, M1 复位,定时器 T1 被清零,等待下一次循环的开始;若在规定时间没有发出被控对象运行完成的动作信号,则判断为故障, T1 的触点闭合,接通 M2 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信号。图 8动作

15、超时检测程序2.2 逻辑错误检测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输出信号和内部信号(如辅助继电器的状态)相互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如出现异常的逻辑信号, 则说明出现了故障。因此, 可以编写一些常见故障的异常逻辑关系,一旦异常逻辑关系为NO 状态,就应该按故障处理。例如某机械运动过程中先后有两个限位开关对应的 PLC 输入地址分别为X001,X002,在两个信号不会同时为NO 状态,如果他们同时为 NO 状态,就说明至少有一个限位开关被卡死,应该停机处理。如图9梯形图中,这两个限位开关对应的输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X001,X002 串联,来驱动一个表示限位开关故障的辅助继电器 M0 ,当

16、M0 为 NO 状态时就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信号图 9 逻辑错误检测程序2.3 开机初始化程序与特殊辅助几点起的作用(1): 利用另一款离心机程序截图介绍开机初始化程序,如图10:图10开机初始化程序PLC 上电后,初始化脉冲辅助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区间复位动作,使y000-y013(包括 y000 与 y013)输出全部断开。区间复位动作,使m400-m499(包括 m400 与 m499)辅助继电器全部断开。使数据传送块MOV传送给 D150。使计数器 C1 复位,使状态继电器复位,使计数器动作,将常数 1 C15 复位,使设备达到初始化状态。运行监控辅助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 使运算块 SU

17、B 动作,数据存储器 D220 内数据减去常数 1 存入 D222。使数据传送块 MOV 动作,将常数 -1 传送给 D1。使数据传送块 MOV 动作,将常数 -1 传送给 D2 。比较块动作,当 D8030 内数据大于常数 100 时 M200 动作。紧急停止按钮 x005,油泵热机故障出点x006,变频器故障触点 x007,时间继电器 t40 常开触点,任何一个闭合 m112 动作,数据传输块 MOV 动作将常数 7 传送给 D150,设备停机;复位按钮 x015,时间继电器 t40 常开触点,任何一个闭合 m215 动作,设备停机; M215 常开触点闭合, m109 复位, C1 复位

18、,区间复位块动作,状态继电器 s0-s50复位, C15 复位;手动旋钮 x12 闭合, y016 动作,手动指示灯亮; x12 常开触点闭合, 常闭触点断开, y015 不动作,自动指示灯灭;刮刀上限位 x000 闭合,刮刀前限位闭合或m200 不动作, y017 动作,复位指示灯亮。( 2)特殊辅助继电器的功能: m8000 运行监控,运行时常开; m8001 运行监控,运行时常闭;m8002 初始化脉冲,运行后输出一个扫描周期的开;m8003初始化脉冲,运行后输出一个扫描周期的关;m8004 出错发生; m801110ms时钟; m8012 100ms 时钟; m8013 1s 时钟; m8014 1min 时钟; m8015 计时停止和预置; m8016 停止显示时间; m8018RTC 检出; m8019RTC 出错 m8034 全输出禁止; m8035 强制运行模式; m8036 强制运行指令; m8037 强制停止指令; m8038 参数设定。2.4. 降级操作设计降级操作是指在设计时,将手动操作包括在内的设计,例如,紧急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