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的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2、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3、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中,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和创新,并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2、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2、,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农业经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2、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3、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教
3、学重难点】重点 :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完成学案。2、教师的准备:(1) 、编写并分发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本课内容。(2) 、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3) 、收集学生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解决。【教学过程】展示片 1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新课导入】师:今天我们将进入必修二经济史的学习,首先我们先学习古代中国的经济。展示片2:师: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师: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呢?下面大家看一组材料:农
4、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 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景帝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民间俗语由此可见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引出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把其看作是立国之本。展示片3: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讲授新课】学习目标、重难点(略)展示片4:下面我们就从从农业起源、耕作技术的演进、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沉重的赋税和力役、水利工程方面来进行学习。展示片 5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代又称什么?炎黄子孙。炎黄: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
5、作“黄炎子孙”。课件展示:神农图片及“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白虎通义展示片 6:耒 l i 耜sì此外,传说中的炎帝还曾经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并且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之一,与黄帝一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在中国,除神话传说外,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那么,农业在我国古代的地位怎样?(学生回答)农业的地位(1) 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2)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6、对于古代的中国,要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哪个因素最关键呢?(改进生产技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展示片 7: 二、古代农耕技术的演进问题一:阅读教材第二目“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回答,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经历了怎样的演进?(学生回答)1、耕作方式的演进:刀耕火种(“火耕”)铁犁牛耕 ( 以牛田 ) (展示图片8)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 ”(“火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2、生产工具的革新(展示一组图片9)原始社会;骨器、石器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质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
7、及播种工具耧车出现。东汉:耦犁在某些地方被一牛挽犁所取代。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展示一组图片10)在唐代,曲辕犁是标志性的农具。而且不仅在唐代。可以说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都是标志性的农具。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结论:铁犁牛耕影响了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几千年。(1) 材质:石、木青铜铁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铸造牵引动力:人力畜力对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演进,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呢?展示片 11:3. 评价阅读下面材料,看能得出什么认识?;(展示)战国时期粟的亩产大约将近今天的80 市斤,西汉时提高到93 市斤,高产田能达到 117 市斤。 唐宋时, 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 多市斤,明清大约达
8、到400 多市斤,高产田能达到500 多市斤。中国历史通论农业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展示片12:古代社会的农耕与现代社会的农耕图片上图说明了什么问题?传统步犁定型,并成为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没有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展示片 13: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即小农经济展示片14: 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小农经济的形成和特点小农经济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形成的条
9、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根本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那么小农经济有何特点呢?展示片 15【重、难点探究】1、根据歌词总结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生讨论)“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黄梅戏天仙配歌词答案: 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少有交换。生产分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力量弱小:生产工具简
10、单,生产力水平低下,容易破产。)评价:优:自给自足,生活稳定生产积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缺: 分散性: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封闭性:自给自足,少商品交流脆弱性:天灾人祸容易破坏生产落后性:难扩大生产、提高技术,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是影响农业发展的生产力方面的因素,那么影响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生产关系又是什么呢?它对农业生产起着什么作用呢?展示片16: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1、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展示表格,指导学生阅读P6“贫者无立锥之地”第一段填表回答。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 土地所
11、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然而这种历史的进步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也就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带来了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投影),请问这是什么问题?展示片17: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学生回答:土地兼并问题。展示片18: 2. 土地兼并问题思考: 1、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问题?(通过材料解答)井田受之於公,毋得鬻卖。秦商鞅开阡陌,废井田,遂得卖买。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
12、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矣。秦法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买卖的合法性2 、土地兼带来的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请问会有什么社会问题。总结: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3 、面对这种问题,请你为统治者想想办法,怎么解决?结果如何?农民又是怎样做的?方案: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结果: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封建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暴动,提出平均、均田。同学们都会背诵(唐)·李绅的悯农诗 展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秦代
13、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答:农民辛勤耕耘,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农民生活困苦,没有保障。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呢?答:繁重的赋役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 、表现( 1 )赋税:赋税指 田赋 及各种 捐税 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保障的主要手段。内容:田亩税和人头税(主要形式)。特点:各朝代征收比例和数额不同;名目繁多,征发无度。秦朝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导致赋税沉重,农民生活贫困。(
14、 2)徭役:1)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2)分类: (按用途划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二是兵役;3)特点: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恶劣,劳役人员死亡率高。过度征发的徭役,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激化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2、影响( 1)积极:农民缴纳的赋税 ,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农耕者的艰辛劳动是古代帝国富强和繁荣的基础。(2)消极: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的直接原因。兴修水利是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活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展示:五、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指导学生阅读最后一目,找出并回答。(展示)1、传说:大禹治水2、战国:都江堰和郑国渠3、汉代:西汉井渠法,东汉王景治黄河4、灌溉工具的改进:戽斗、翻车、立井水车、高转筒车(隋唐五代)水转翻车(宋代)、风力水车(明清)【重、难点探究】2、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学生讨论)( 1 )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 2)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心理疏导咨询课件
- 硅集成电路芯片工厂设计规范2025年
- 加气员工作总结
- 患者手术风险评估
- 地龙的炮制方法
- 颈椎病常见症状及护理技能
- 2025高中语文第1单元5人应当坚持正义试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
- 介绍我的家乡沿河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工高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 高一英语完形填空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 客舱与驾驶舱安全规则讲解
- DL∕T 1052-2016 电力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 输液港的使用及维护(精制手工图文)
- DL-T-5743-2016水电水利工程土木合成材料施工规范
- 常用生化检查
- 冬季绿化养护工作计划
- 2024中国绿色甲醇产业研究与前景展望-云道资本
- 项目干系人管理与沟通计划
- 政府基金公司招聘笔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