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导学案3_第1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3_第2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3_第3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3_第4页
晏子使楚·导学案3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晏子使楚·导学案3?晏子使楚?导学案学习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进步文言文解读才能。2、体会晏婴机智的辩才,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沉着应对的谈吐机智。学习重、难点:1.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2.难点: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沉着应对的谈吐机智。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资料链接 学习提示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大夫。公元前556年,开场辅佐齐灵公,后又辅佐庄公、景公,堪称“三朝元老。他主张诛不避贵,赏不遗贱,重视消费,提倡蚕桑,反对厚赋重刑。在我国劳动人民心目中晏子是智慧的化身,他以足智多谋和能言善辩为世人所称道。战国时,有人将他的言行编成

2、?晏子春秋?一书。二预习提示 1、读课题:“使的意思是: “晏子使楚的意思是: 2、翻译以下词语或句子 习辞 避席 为其来也:何坐 实 熙 反取病焉: 左右 所以曷为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齐人固善盗乎?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能独立复述这两个故事二、新授课导入: 辩论使人睿智,睿智使人语言犀利。“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政治家、外交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同时也表现出他们敢于斗争和蔼于斗争的优秀品质。晏子正是这样的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一、检查预习:字词句子、课文内容二、自主学习请大家看课文。

3、请你将认为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号,能用自己的话将课文翻译成文考虑 :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故事。2、在楚强齐弱的态势下,晏子出使楚国,遭到楚王的侮辱,就缺乏为怪了。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都被晏子巧妙地还击了。考虑:、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反驳的?、晏子的哪些话说得很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3、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楚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从楚王的身上,我们又应该获得哪些警示?三、合作交流1、小组讨论:1、各自的疑难,仍不能解决的派代表上台板书出来。2、每人口译一遍课文,互相订正。2、各小组板书出的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3、小组研读课文1、小组内一生读课

4、文,其他学生就他的断句、读音、语气、语调等进展评议、订正。可全组齐读全文。2、小组内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只有一个要求: 尽量忠实于原文。其他学生评价,修订。四、品析研讨一全文描写了楚王与晏子的问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语言的运用,颇符合人物的身份。试找出传神的语句分析之。二晏婴保护了自己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靠的是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根据吗?小组学习,课堂交流五、课堂检测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 的著作。2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缚一人 酒酣 诣王 曷为 3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齐之习辞者 今方来,吾欲辱之 吏二缚一人诣王 齐人

5、固善盗乎 圣人非所与熙也 六、拓展进步1、请你谈谈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看到的关于机智幽默的人物巧妙的摆脱困境,还击对方的,充满睿智的,逻辑推理很强的话语和事例。2、同类文言文比较阅读南文子为国忧智伯欲袭卫,故遗wè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壁,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前兆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南文子: 智伯: 卫君: 3从这那么

6、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后作业: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教后反思:在?晏子使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物的评价上让我颇感欣慰:这那么短文中的人物形象应该说是很鲜明的,尤其是“晏子,他的机智善辩给人留下了深化的印象。而对“楚王的形象却颇有异议。学生从资料中查阅到,晏子使楚时正值楚国强盛之时,齐虽雄风犹存,但较楚已处于优势,假如说楚王是一个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昏庸无能的君主,与实际情况不符。他们认为楚王固然有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言谈举止,但说他昏庸无能那么不对,原因有二:其一是,假如说楚王昏庸无能,那么楚国为什么能比齐强大,楚王又为什么能采纳手下的意见;其二,楚王在被晏子羞辱后,假如他真的昏庸无能,那么他应该恼羞成怒才对,可他反而“笑曰,尽管他的笑很为难,可他非但没有不智之举,反笑称晏子是“圣人。由此不难看出楚王的另一面:他是一个擅长识别人才,尊重人才,这也正是楚王强大的原因之所在。从学生的手头资料中是找不到这样的观点的,这个观点不仅新颖,而且很有道理,这是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学生的这些探究成果,让我欣慰之余又多了几许压力,它鞭策着我,鼓舞着我,在研究教材与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时,要擅长推陈出新而绝不能产生思维定势,不能落于俗套,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