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TJ KE SIGI ZITO Yf TANG TAXGQING一、选择题(20102010 肥模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 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 12 2 题。1.1.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A.资金B.B.劳动力C.C.信息D.D.观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之间的联系。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答案:B B2.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
2、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A.A.矿产品B.B.粮食C.C.工业制成品D.D.技术解析: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答案:A A阅读材料,回答 3 36 6 题。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3.3.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 ) )A.A.纬
3、度差异巨大B.B.空间距离遥远C.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D.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解析: 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而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区别明显,故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答案: D D4.4. 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B.B. 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C.C. 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D.D. 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转型期解析: 分析两地的农业发展,可知两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答
4、案: A A5.5. 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A. 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B.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C.C.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D.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解析: 太湖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旱涝气象灾害多发,影响农业生产。而吐鲁番盆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 D D6.6. 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B.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C.
5、C.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D.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解析: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答案: B B读图,回答 7 78 8 题。7.7. 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A.A. 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B.B.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C.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D.D. 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8.8. 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 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B.B. 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C.C. 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D.D. 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解析:根据经
6、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为德国,为我国湖南省。第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区域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地势高,北部低,区域煤炭资源贫乏。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8 8题,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发展速度较慢;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答案:7.B7.B8.C8.C(20092009 上海高考)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 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回答 9 91111 题。9.9.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加大城市人口剧增水域面积扩大市
7、郊农业发展A.A.B.B.7 7 题,区域北区域西部和南部C.C.D.D.解析: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交通工具增多,消耗能源增加,释放的热量增多,会造成城市热岛。而水域扩大、市郊农业发展,都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答案:A A10.10.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A.A.防止洪水泛滥B.B.扩大湿地面积C.C.开发旅游景点D.D.提供优质水源解析: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再加上水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城市。青草沙水库是为上海提供优质水源的水库之一。答案:D D11.11.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8、上游输沙量降低风暴潮频发长江径流量加大海平面上升A.A.B.B.C.C.D.D.解析:上游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长减缓;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答案:C C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结合下图,回答 12121313 题。12.12.关于该省产业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A. 第一产业产值降低,说明农业地位下降B.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越第一产业 旨第二产业 HDD第三产.业2002 年产业结构2006 年产业结构JC.C.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D.D. 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解析:由图可知,
9、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下降,但产值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产值降低。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上升,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上升,产值比重略有上升。说明该省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答案:A A13.13.关于该省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A. 扭转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局面,突出农业的主导地位B.B. 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C.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改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的局面D.D.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限制第一产业,压缩第二产业,扶持第三产业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产值的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因而在今后的经济
10、发展过程中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发展三大产业。答案:B B(20102010 马鞍山模拟)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 14141515 题。14.14.关于本地区人口流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A. A A 省份为人口流出区,流动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B.B. B B 省份为人口流入区,大量人口流入该省份的主要原因是地处沿海,经济发达C.C. C C 省份是人口流出区,流出的原因是为了经商、务工D.D. D D 省份是这一地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所以是人口流入区解析:由图可知, A A 是贵州、 B B 是广西、 C C 是云 南、D D 是四川,四个省区都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迁移表现为净
11、迁出, 迁移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务工、经商为主要目的。答案:C C15.15.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A. 边境线漫长,对外联系不便B.B. 地表崎岖,交通不便C.C. 资源贫乏,能源紧缺D.D.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解析:制约“大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相对落后,资源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致。答案:B B二、非选择题16.1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 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甲乙(1)(1)下表反映甲、 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 试分析这
12、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 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2) 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 C、D D 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3) 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解析:第(1)(1)题,甲图中 A A 代表了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 B 代表鄱阳湖平原;乙图中C C 代表松嫩平原,D D 代表三江平原,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产生的主 要自然原因就是自然条件的差异。第(2)(2)题,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特别是春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
13、技,培 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还可以做好农业灾害气象预报, 提前做好抗寒防冻的准备工作,如灌水保温,放烟防冻等。第题,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1)主要原因是水热( (或气候) )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莱、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2)(2) 低温( (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3)(3) 热量条件优越,
14、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17.17.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 7 7 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082008年,中国又评选出了十大 “新天府”( (如下图) )。(1)(1) 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2)(2) 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都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3)(3) 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15、的区域。 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主要是考虑_。(4)(4) 三江平原从解放初“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佃 9999 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解析:(1)(1)题,由题干知“老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2)(2)题,由“老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 “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选“新天府”。(3)(3)题,结合古人对天府的描述和专家对新天府的评选标准, 可以看出人地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是 “新天府”的共性。第 (4)(4)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 “北大荒 ”成为“北大仓 ”。随着开发的进行,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 护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退耕还湿地,使生态环境好转,最终三江平原地区人地协调发 展成为新天府。答案: (1)(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主治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 承揽服务合同
- 2025年超声医学副主任医师真题解析含答案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 赤峰市中医院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考核
- 2025年港口建设项目建议书
-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科研骨干基金申请能力考核
- 2025年江苏省泰州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通路物理检查考核
- 【MOOC】创新思维与创业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秋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终考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1-5答案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应急预案
- 高尔夫主题酒店项目方案及设计要求
- 苏宁易购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DB13-T 5997-2024 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处治施工技术规范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12D401-3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
- 急诊科骨髓腔穿刺及输液技术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同步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