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技术规程_第1页
青贮技术规程_第2页
青贮技术规程_第3页
青贮技术规程_第4页
青贮技术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65.120B 46备案号 :16664-20052005-01-31 发布DB15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34 2005代替 DB15/T34-92Silage Technical Regulations2005-04-01 实施发布本标准代替DB15/T34-92 。与其相比主要变化:1. 对原标准的内容、格式及操作方法作了修订,细化了规程内容及对操作的描述。2. 增加了名词解释的内容。3. 增加了青贮窖模式图。4. 增加了附录A。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目录。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永志、邢旗、

2、张大柱、王庆国、于强、松梅。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青贮饲料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青贮原料、青贮设施、青贮的填装与封顶、青贮窖的管理、青贮品质鉴定及青贮料的饲喂。本标准适用于青绿饲料作物、牧草、秸秆以及其它可青贮的原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15/T364-2001 玉米青贮饲料3 名词解释3.1 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将可青贮的原料,经过微

3、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的一种具有酸香气味、适口性好、多汁、耐贮、营养丰富的饲料。3.2 青贮技术青贮技术是把青贮原料揉碎切短后,装入青贮容器内压实、密封,在厌氧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和营养特性的饲料加工、贮存技术。3.3 青贮设施青贮设施是用于贮存发酵青贮原料并可以密封、抗压、承重、防腐的容器或设备。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塔、青贮池、青贮袋、青贮箱、青贮壕等。3.4 青贮形式青贮形式是根据青贮原料品种的特性而选择的贮存方式,主要有: 常规青贮、混合青贮、半干青贮、添加剂青贮等。4 青贮原理5 青贮是复杂的微生物发酵的生理生化过程。是在原料具有一定的水分、糖分及厌氧的条

4、件下,利用其自身存在的乳酸菌进行发酵,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贮料中的淀粉和糖分解成以乳酸为主的小分子有机酸,当有机酸积累到一定浓度,pH 值下降到4.2 时,即可抑制丁酸菌、霉菌等有害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当pH 值下降到3.8 以下时,乳酸菌自身繁殖也被抑制,青贮饲料中所有微生物都处于被抑制状态,停止活动,基本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经过30 天左右的时间,青贮发酵即告完成。青贮原料5.1 含糖量饲料青贮的含糖量因原料品种不同而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要求青贮原料含糖量宜为鲜重的1%1.5%。5.2 水分5.2.1 水分含量一般青贮原料的含水量宜为65% 70%。但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应达到70% 7

5、5%,而幼嫩、细软60% 65%为宜。5.2.2 水分现场判断取切短的青贮原料,用双手挤压后慢慢松开,指缝见水不滴、手掌沾满水为含水量适宜;指缝成串滴水则含水量偏高;指缝不见水滴,手掌有干的部位则含水量偏低。5.2.3 水分 调节原料含水量过高时,可晾晒蒸发至适宜的含水量;原料含水量过低时,可加水补充至适宜的含水量。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的原料,相互混合调节至合适的含水量。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C原料C理W加原料 理 W原料C理C 加式中:W加 拟加入原料量,kg;C原料 青贮原料的含水量,%;C理 拟调节到的理想原料含水量,%;C加 拟加入原料的含水量,%;W原料 青贮原料的量,kg。5.3 刈割

6、时间5.3.1 一般禾本科牧草应在抽穗后结籽前收割。5.3.2 青贮玉米、高粱、谷类植株收割的最佳时期是乳熟期至腊熟期。5.3.3 块根块茎类及各种饲料瓜类最佳收割期为成熟期。5.3.4 豆科牧草最佳收割期是孕蕾期或开花期。5.3.5 一般牧草最佳的收割时间是下午。玉米可以在全天任何时候刈割。5.3.6 去穗后的玉米秸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去穗后应立即刈割,及时青贮。5.4 常见饲料的含糖量和青贮需糖量青贮原料因生长期和品种不同,含糖量和青贮需糖量也不同。原料中实际含糖量高于青贮最低需糖量的属易青贮类型;实际含糖量低于最低需糖量的属于难青贮类型。在青贮时可按原料的含糖量选择青贮种类。以调整青

7、贮原料中的含糖量。在调整时需参考表中的含糖量和需要量进行计算按比例调整。青贮前要做小量的试验,验证后再大量青贮。常见作物的青贮难易程度见表1 。表 1 常见饲用作物青贮含糖需要量和贮存难度饲草品种生长期实际含糖量(%)最低需糖量(%)相差贮存 难度玉米全株乳熟期4.351.49+2.86易玉米全株蜡熟期2.411.09+1.32易高粱乳熟期3.130.95+2.18易燕麦3.852.03+1.55易燕 麦 +毛 苕 子开花期2.02.00易红三叶再生草开花期1.901.37+0.53易红三叶再生草营养期1.440.94+0.50易蚕豆荚成熟期4.351.49+2.86易豌豆开花期1.931.6

8、2+0.31易表 1 常见饲用作物青贮含糖需要量和贮存难度( 续 )紫花豌豆开花期1.471.260.21易向日葵开花期4.352.75+1.60易甘蓝3.360.63+2.73易饲用甜菜全生长期3.091.35+1.74易胡罗卜成熟期3.320.67+2.65易油菜茎叶5.351.39+3.96易毛苕子1.412.0-0.59难白花草木犀2.173.09-0.92难苜蓿3.739.50-5.78难苋菜1.441.85-0.41难马铃薯茎叶开花后1.462.12-0.66难直立蒿花蕾期1.311.36-0.05难5.5 混合青贮原料有些糖分高的原料可与糖分低的原料进行混合青贮,根据原料中糖分的

9、高低按比例混合,通过糖分互补,得到适合青贮的含糖量。例如,沙打旺加玉米秸秆按1 1;苜蓿与玉米秸秆按1 2或 1 3,燕麦加毛苕子按2 1 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青贮。5.6 半干青贮原料半干青贮可在低水分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水分含量宜为45% 55%, 对含糖量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青贮。有些由于含糖量低而难以青贮的原料品种,用半干青贮的方法也可贮存成功。如苜蓿、草木樨等豆科牧草都可用半干青贮技术得到优质的青贮饲料。6 青贮设施本规程以青贮窖作为设计模式。6.1 选址条件6.1.1 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相对干燥,距圈舍近,远离污染源,利于排水的场所。6.1.2 地带宽阔,运输方便,有相应

10、的电源和水源。6.2 青贮窖的设计结构6.2.1 窖型的选择根据地势、地类和环境选择地下、半地下或地面等形式的青贮窖。地下水位低且土质层好的地方,可建成地下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半地下窖,窖底应比地下水位高出50cm以上。不宜挖窖的地方可以修成地上青贮窖。根据场地的大小、位置和土质层的情况,可选择方形、长方形、圆形等窖型,一般以长方形为好。6.2.2 窖的坡度设计窖型应设计为上宽下窄,长方形青贮窖窖底要有一定的坡度,坡度向渗水孔方向微倾,窖的周壁要设计成微倾斜式,倾斜度为每深1m,上口向外倾5cm 7cm,坡比为10 0.5 10 0.7 ,窖挖成后纵剖面成倒梯形。6.2.3 窖的深度和大

11、小地下青贮窖的深度一般在2m 3m为宜,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要挖的浅,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可挖的深。半地下青贮窖地下部分一般在2m 2.5m, 地上部分0.5m 1m。 可根据地下水位、土质、气候状况灵活掌握。6.2.4 渗水孔设计窖底应根据窖的大小设计适当的渗水孔,一般在窖的纵向中心,每 2.5m左右处设置一个渗水孔,孔径一般在20cm 30cm,孔深在50cm以上,各孔要均匀分布。6.2.5 大型窖的设计超过 100吨的大型窖,除要符合以上条件外,最好分格进行设计,按青贮饲料的月用量计算每格的大小,然后将窖分成若干独立格。6.3 青贮重量的计算6.3.1 常用青贮原料的容重常用青贮原料的容重如下:

12、青贮切碎的全株玉米、向日蔡,容重为500kg/m 3 550kg/m3。3去穗的玉米秸秆,容重为450 500kg/m3。一般牧草,容重为550kg/m 3 600kg/m 3。薯秧类,容重为700kg/m 3 750kg/m3。菜叶类,容重为750kg/m 3 800kg/m 3。6.3.2 贮存容量的计算6.3.2.1 圆形窖2贮存容量= 半径 3.14 深度容重6.3.2.2 梯形窖贮存容量= 长度(上口宽+下底宽)/2 深度容重6.3.2.3 长方形窖贮存容量= 长度宽度深度容重示例 : 有一青贮窖宽度为3m,深度为2.5m,长度为4m的青贮窖,用来贮存玉米秸秆,其重量按每立方米500

13、kg 计算,问可贮存多少kg 玉米秸秆?代入式:贮存容量= 长度宽度深度容重=4m 3m 2.5m 500kg/m3=15000kg即这个窖可贮存15 吨玉米秸秆。6.4 青贮窖的典型设计以饲养 10头奶牛,200天饲喂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为例,建造长方形的青贮窖。6.4.1 青贮窖容量的计算按每头产奶牛每天饲喂青贮料22.5kg 计算,则:200 天需用青贮料量为:22.5kg 10 200=45000kg=45T全株青贮玉米按每立方米550kg 计算,所需青贮窖容积为:45000 kg 550 kg/m 3 = 81m36.4.2 窖形规格设计按 81m3容积设计长方形青贮窖,设计规格为:长

14、10m宽2.7m深3m=81m3窖设计为半地下式,地下部分深为2.5m, 地上部分高为0.5m, 窖的上口和下底平均宽为2.7m,上口和下底平均长为10m,作业通道长6m,宽1.8m, 坡比6 2.5,可进车拉料。规格尺寸见设计模式图1 。单位:mm1000095200*,开口线取料通道。湾2O港J坡比6:2.560007000图1青贮窖平面图 00XZONE L图17A-A剖面图图1-2 B-B剖面图6.5 青贮窖的建设要求6.5.1 青贮窖四周墙壁采用24砖墙堆砌。6.5.2 窖底厚度150mm,夯实,用混凝土沙浆浇平。6.5.3 渗水孔为砖混结构,孔径220mm,孔深500mm.6.5.

15、4 取料通道用100mm的混凝土浇平抹面。6.5.5 渗水口网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筋焊制。6.5.6 底部和四周棱角全部为圆曲面。6.5.7 青贮窖应不漏水、不透气、不导热、四壁和窖底光滑、无死角、可密封、坚固结实、清洁卫生。7 青贮的操作程序1.1 揉碎与铡切青贮原料入窖前应进行铡切。选择新鲜干净的原料,剔除霉烂、污染的原料,铡切的长度因原料的一般粗硬的玉米、高粱等秸秆切成2cm一 3cm, 细秸秆和薯藤等铡切成3cm 5cm,牧草可切成5cm 7cm。除长度外,还应有一定的细度,粗硬的原料要经过碾压揉碎,铡切长度也要适当短些。饲喂1.2 装填与碾压铡短的青贮原料入窖应及时,边揉碎、边切

16、短、边装窖。装填前要在青贮窖四壁铺上塑料薄膜,装每层20cm 25cm厚,压实后继续装填,特别是四角和靠壁部位要注人畜踩踏或机器夯压,靴、 蹄或轮箍都应清洗后操作,整个操作过程要减少杂质和污物的污染。装窖时限要短,从装窖开始到结束,要减少中间停顿的时间,原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短越好,3天,窖装满压实后,青贮原料应高出窖深的20%左右。如果是添加剂青贮,在装填原料时应与原料同时分层均匀地加入。根据贮存所需,参照附录A选择所有青贮原料入窖后都要经过碾压夯实。窖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装紧,重踩重压,压实程度要达到或高于6.4.1 中相应青贮品种的容重。当青贮发酵完成后饲草料下沉不超过深度的10为宜。

17、1.3 封顶1.3.1 覆盖塑料薄膜青贮原料的最上面要铺盖塑料薄膜,薄膜的厚度一般在0.7mm以上。当原料装到距窖面50cm左右时,在窖壁的一侧先铺好塑料薄膜并拉平,然后继续装料,直到原料高出窖面相应的高度。把塑料薄膜从窖壁的一端顺拉到另一端,压好。1.3.2 盖土盖土时要从窖的最里面开始盖,逐渐向窖口方向延伸,覆盖土层的厚度要达到50cm以上,边覆盖边拍实,顶部成半圆形。要求压土后的表面平整,有一定的坡度,无明显的凸凹。 7.3.3 留排气孔中、 大型窖封顶盖土的同时,要在窖的顶部留出排气孔,以利排出窖内的空气,尽快形成厌氧条件。排气孔要留在窖顶的中线上,根据窖的大小,一般每隔4m 5m留一

18、个排气孔,排气孔的直径为20cm30cm。 留排气孔时,要将顶部的塑料薄膜剪开直径为20cm 30cm的洞,然后将玉米秸秆扎成捆插在上面,并在玉米秸秆的周围培土压紧。1.3.4 封排气孔封顶后5d 7d,空气基本排尽,要将排气孔封死。用大于排气孔径2倍的塑料薄膜将排气孔盖好、覆土、压实、拍平。做到不漏气、不漏水。8 青贮窖的管理8.1 挖排水沟距窖四周lm处挖排水沟,防止积水向窖内渗入。8.2 检查补露对青贮窖应经常检查,发现窖顶有裂纹和漏洞时,应及时覆土压实,防止透气和流入雨水。8.3 防鼠害窖顶上面不能堆放柴草,以防老鼠打洞。发现有老鼠和洞时应及时灭杀和添堵,以防进水、进气、进鼠,影响青贮

19、质量。8.4 安全措施为保证青贮用完后空窖不受损害和人畜不致跌入窖内,窖边要设栏杆9 开窖取用9.1 开窖开窖取料,应在青贮40天以后进行,随取随喂,取后及时盖好封口。 启 窖时要先从一个角开始,根据青贮料的用量决定开启口的大小,取料时应垂直从上向下取料。 启 窖时窖口不宜开的很大,切忌窖顶全部启封,以防顶部的青贮料暴露在空气中,使青贮料 发热、发霉、变质。 启 封时应避免污染。将启封口表面清理干净,去除污物,防止污染物透入下层,造成青贮料霉烂扩散。9.2 取用9.2.1 根据每天青贮料的用量,计算取料面的大小。每天的刨面取料厚度不应小于15cm,刨取时要直取窖底。取出的料必须在当天用掉,防止

20、二次发酵后变质。9.2.2 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取完料后用草帘、塑料膜覆盖。要防止冰冻、雨淋和霉变。9.2.3 发霉变质的青贮料应及时剔除,不能饲喂。9.2.4 取料时应尽量避开特别寒冷或高温天气。10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10.1 玉米青贮饲料鉴定标准玉米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参照DB15/T364执行。10.2 其它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其它青贮饲料质量主要通过感观指标、气味、色泽和质地来进行鉴定。10.2.1 色泽青贮饲料颜色越接近原料本色的,青贮品质越好。青贮料为绿色或黄绿色为品质优良;青贮料呈黄褐色或褐绿色为品质中等;青贮料呈褐色或黑色为劣质品。10.2.2 气味青贮料味道酸香,略带水果香味,气

21、味柔和,为品质优良。酸味较浓、略刺鼻、稍有酒味和香味的品质为中等。霉烂腐败、带有臭味、霉味、手抓后长时间仍有臭味,不易用水洗掉,为劣等品质,不能 饲用。10.2.3 质地品质好的青贮料在窖里压的坚实紧密,但拿到手中却比较柔软松散、略带潮湿,不粘手,原料茎、叶、花等基本保持原状。品质中等的青贮料茎、叶、花仍能辨认,水分适中。品质低略的青贮料结块,发粘、粘手、质地坚硬,干燥。10.2.4 pH值鉴定青贮料可在现场通过用pH 试纸测试其pH值来鉴定青贮饲料的品质(青贮时加尿素的除外)。 pH值在 3.8 4.5 为上等,pH值在4.6 5.3 为中等,pH值在 5.4 6.0 为下等,pH值在 6.

22、1 以上为劣质品。11 青贮饲料的饲喂11.1 初次饲喂青贮饲料时,要有一个由少到多,由搭配饲喂到定量饲喂的适应过程,开始时可少喂或搭配其它饲草料共同饲喂,待习惯后可定量饲喂。11.2 不能用青贮料代替全部日粮。应根据日粮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饲喂。11.3 要保持青贮饲料和饲槽的清洁卫生,采食剩下的青贮饲料要清理干净,防止污染。11.4 冬季应防止青贮料冻结,已冻结的青贮饲料应溶化后再饲喂,否则会引起家畜疝痛或孕畜流产。11.5 用青贮饲料喂奶牛应在挤奶后饲喂。11.6 切忌在挤奶区堆放青贮饲料。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青贮添加剂A.1 常用青贮添加剂种类A.1.1 营养添加剂营养添加剂主要是具

23、有提高青贮饲料糖分、蛋白质和无机盐等成分的添加剂。常用的营养添加剂有糖蜜、酱渣;尿素、氨等非蛋白氮;碳酸钙、无机盐等。A.1.2 菌类接种剂这类添加剂主要用于改进发酵类型或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其主要菌种有乳酸类菌、球菌、 粪链球菌、乳酸足球菌等乳酸球形菌;及植质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菌、酵母类菌、短乳杆菌等乳酸杆菌等。A.1.3 酶制剂酶制剂主要是指对多种细胞壁具有降解作用的各种生物酶。这类添加剂具有分解植物细胞的作用。青贮中常用的酶制剂有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以及这些酶的复合物等。A.2 青贮添加剂的作用与用法A.2.1 营养类添加剂制作青贮饲料时加入营养添加剂,不但可提高青贮饲

24、料的品质,还可缓冲酸碱度,使青贮发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酸。在青贮料中添加醋酸尿素、硝酸尿素、盐酸联氨及甲酸联氨、氯化铵等非蛋白氮,既能增加氮素营养又能防病。添加碳酸钙等矿物质,不仅可调节青贮过程的pH值,而且还可有效地增加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添加糖蜜、酱渣等可使青贮料中的含糖量和可利用营养物质增加,为乳酸菌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A.2.1.1 尿素及非蛋白氮尿素类非蛋白氮应在青贮料入窖时加入,尿素添加量为青贮重量的0.5%左右。添加的方法是将尿素全部溶于水中,均匀喷洒在青贮料中,铺一层料喷洒一层尿素,然后压实。粗蛋白的增加量相当于氮元素含量的6.25 倍。尿素不可随意添加,用于饲喂猪、禽等非反刍动

25、物的青贮饲料中不宜添加尿素。A.2.1.2 石粉及矿物质无机盐石粉(碳酸钙)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矿物质无机盐混合使用。一般添加量为0.5% 1.5%,每吨青贮原料中加石粉(碳酸钙)10kg,可使钙含量增加0.35% 0.4%,并能提高有机酸在青贮中的含量,保障发酵过程过渡到理想酸度。硫、磷、钙等无机盐也可添加在青贮料中,玉米青贮料中加入0.2% 0.3%的硫酸钠,可使含硫氨基酸 在饲料中的含量增加2倍。在青贮料中添加0.5%的磷酸和1.0% 1.5%的骨粉,可以满足牲畜生长发育对钙、磷的需要。石粉和无机盐要在入窖时加入,要求细度在40目以下。添加时用40目的筛网逐层均匀筛入原料中,不可手抓洒入,

26、以免造成局部含量过高,使酸度调节失控。A.2.2 菌类接种剂制作青贮饲料时添加菌类制剂,使所加入的接种剂菌群很快占有优势,改变青贮的发酵类型,抑制其它杂菌的生长繁殖,使 pH值降低。如在 青贮原料中加入乳酸菌,可迅速地产生大量乳酸,有效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加速发酵,保证青贮饲料的品质。菌类接种剂的用量一般在0.5 1.5 。为了使菌种在青贮料中接种均匀,接种剂应以液体形式使用。使用前先将菌种复活,用水制成悬浮菌液,均匀洒在青贮料中,边装填边洒。A.2.2.1 菌种复活及菌液使用先把活性菌种放在10倍量的水中,也可加入适量白糖,在常温下放置1 2h进行活化。将活化好的菌液根据原料中的含水量加适量水稀释。刚刈割的、水分较高的原料,每吨原料按50kg左右的加水量调节稀释。水分较低的原料,可适当增加水量。加菌液后的原料含水量不应高于70%。稀释后的菌液应充分搅拌,均匀喷洒到青贮原料上。复活及稀释后的菌剂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A.2.2.2 影响菌剂使用效果的因素A.2.2.2.1 原料种类青贮原料种类不同,其加入菌剂后的效果也各异。禾本科牧草的效果要优于豆科牧草,难以青贮作物的效果优于易于青贮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