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6 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60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自由组合C.染色体交叉互换 D .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来源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 交换,AC D三项均错误,B 项正确。【答案】B2.怀化期末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采用的方法是()A.基因工程 B .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 D .单倍体育种【解析】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抗性作物,即向普通棉花中导入苏
2、云金芽胞杆菌抗虫基因获得的,A 正确。BCD 得不到新的基因,错误。【答案】A3.潍坊期中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 D .杂交育种【解析】 诱变育种有可能产生出抗病的基因,A 正确;本身没有抗病基因,用单倍体育种只是使它的基因很快纯合,还是没有抗病基因,B 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其他品种或种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此品种上,C 正确;杂交育种可以将其他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D 正确。【答案】B4.金丽衢联考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A.能
3、稳定遗传 B .单倍体C.有杂种优势 D .含四个染色体组【解析】 杂合的二倍体植株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基因型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即能稳定遗传,A 正确;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成为纯合的二倍体,B 错误;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不具有杂种优势,C 错误;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答案】A5.长春质检匚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4、B. 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D. 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解析】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可获得单倍体植株,A 正确;杂交育种能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B 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C 错误;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D 正确。【答案】C新品种丙部分架色怵及 业佰体上圧网示盘图6.奉贤区调研 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
5、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B. 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 DNA 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C. 该育种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D. 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 1/2 个体能稳定遗传【解析】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 正确。根据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A、a)可知,DNA 分子上发生过基因突变,B 正确。根据亲本的基因组成,该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 错误。丙品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融:胡 FE : aaEE= : 9 : 1,其中 AAEE 和 aaEE 能稳定遗传,占
6、 1/2 , D 正确。【答案】C7.20 由上饶模拟 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 A、a 和 B、b 表示分别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A. T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B. 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D. 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解析】分析图示可知,T过程是杂交育种,需要连续自交并纯化,才能获得AAbb 的新品种,所以,该育种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A 项正确;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为多倍体育种,其变异为染色体变异,B 项错误;过程得到的是单倍体,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
7、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 项正确;过程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过程因为导入了外源基因C,所以是基因工程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D项正确。【答案】B8.襄阳期中联考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B. 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C. 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D.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解析】 基因突变具不定向性,诱变获得的突变体一般具有多害少利性,A 错误;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处理生物可以提高基因的突变率,B 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 C
8、错误;二倍体生物与四倍体生物杂交可以获得三倍体生物, 受精时发生染色体变异也有可 能形成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三倍体生物,三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 错误。【答案】B9. 关于育种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 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C. 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D. 杂交育种的育种周期长,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解析】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不会大幅度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 A 项错误;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二倍体,排除 显隐性的干扰,提高了选
9、择的准确性: 只要选得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二倍体植株,即可繁殖推广,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B 正确;多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与二倍体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 有所增加,C 正确;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 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D 正确。【答案】 A10.余姚质检 以二倍体植物甲(2 N = 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 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 Fi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i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
10、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i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 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i幼苗, 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但产生的后代不可育,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物种,A 错误;Fi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 n, B 错误;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i幼苗,可使染色体加倍,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 正确;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四倍体,D 错误。【答案】 C11.大
11、庆模拟 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将两个各具有期望的优点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i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再经过选育就可能获得符合需要的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B. Fi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行重组C. Fi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杂交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进程较快【解析】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A 正确。Fi形成配子时,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行重组,B 正确。F
12、i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 正确。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进程较快,D 错误。【答案】 D12.赣州摸底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 40 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 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 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B. 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 X 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单倍体植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多含有 40 条染色体【解析】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为单倍体植株,
13、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后代,A 项错误;紫外线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大豆的进 化方向,B项错误;依题意可知,筛选出的植株X 为杂合子,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C 项错误;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20 条染色体,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为40 条染色体,D 项正确。【答案】 D13.某农科院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高品质小麦新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A. a 过程使用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B. a 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 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D. b 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自交
14、来提高纯合率【解析】 秋水仙素可以作用于萌发的种子和幼苗,A 错误。a 过程使用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不诱导基因突变,B 错误。a 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 错误。b 过程为杂交育种,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D 正确。【答案】 D14. 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 D .环境条件的改变【答案】 B15. 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等育种方法相比,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15、)A. 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B. 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C. 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D. 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解析】 诱变育种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具盲目性,与其他几种育种方法相比其独特之处就是能够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性状类型。【答案】 C16.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是()A.优良性状 B .隐性性状C.显性性状 D .相对性状【解析】 纯合子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而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所以一旦出现即可稳定遗传。【答案】 B17. 2009
16、年春晚,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捧“太空花”展现于国人面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培育“太空花”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 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植物并非都如愿开出美丽的“太空花”C. “太空花”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D. “太空花”的出现丰富了自然界的基因种类【解析】 “太空花”的出现是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丰富了自然界中基因的种类,而并未产生新物种,只是个别性状的改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所以实验植物并未都如愿开出“太空花”。【答案】 C18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够产生新基因的是()A. 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杂交B.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
17、得到四倍体C. 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小麦植株D.用 X 射线处理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解析】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用 X 射线处理后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是基 因突变,而选项 A 的原理为基因重组,选项 B、C 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答案】 D19.潍坊质检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A. B .C. D .【解
18、析】 自交法使后代纯合子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错误;培育无子番茄的原理是利用生长素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生理功能,错误;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错误;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正确;培育无子西瓜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错误;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正确;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二者不相同,D 错误。【答案】 B20.邛崃月考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 水稻 Fi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 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 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19、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 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解析】 水稻 Fi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所获得的基因型纯合新品种的过程中,用到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 项错误;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的范畴,B 项错误;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用到了转基因技术,C 项正确;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人工诱变育种,D 项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1. (7 分)科学家将培育的异源多倍体的抗叶锈病基因
20、转移到普通小麦中,育成了抗叶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见图。图中AB、C、D 表示 4 个不同的染色体组,每组有 7 条染色体,C 染色体组中含携带抗病基因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_ 异源多倍体是由两种植物 AABB 与 CC 远缘杂交形成的后代,经 _ 方法培育而成,还可用植物细胞工程中 _方法进行培育。(2)_ 杂交后代染色体组的组成为 _,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个四分体,体细胞中含有_ 条染色体。(3)杂交后代中 C 组的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易丢失,这是因为减数分裂时这些染色体22. (10 分)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 小偃麦。相关的实验如下,请回
21、答有关问题:(1)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 F1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 _ 。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 F1不育,其原因是 _ ,可用_处理 F1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 2E), 40W 表示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 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 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其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成为蓝粒单体小麦(40W+ 1E),这属于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 (1 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失),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 体组成分别为 _ ,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的染色体组成是_。(3)为了确
22、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取该小偃麦的_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 _期的细胞染色体最清晰。【解析】(1)长穗偃麦草为二倍体,普通小麦为六倍体,两者杂交产生的后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 1+ 3 = 4(个)。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高度不育,原因是子一代细胞中无同源 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子一代,可使子一代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可育品种。(2)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后成为蓝粒单体小麦,此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3)小偃麦根尖和芽尖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故可以选择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小偃麦染色体组成的实验材料。 有
23、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此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答案】(1)4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秋水仙素染色体数目20W 和 20W+ 1E 40W根尖或芽尖 有丝分裂中TA _hb I-AAt*O(4)为使杂交后代的抗病基因稳定遗传,常用射线照射花粉,使含抗病基因的染色体 片段转接到小麦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 _。【解析】 此题考查多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相关的知识。异源多倍体 AABBCC1 由两种植物 AABB 与 CC 远缘杂交产生的后代 ABC 再经过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在生 产中还可由 AABB 细胞与 CC 细胞
24、通过诱导融合产生。后代的基因组成为 AABBCD 杂交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分裂时,由于 C D 组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配对,因此只形成 染色体由于无同源染色体配对,故减数分裂时易丢失。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裂断,而后又重接到普通小麦的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1)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3)无同源染色体配对(4)染色体结构变异亲本 AABBC(和 AABBD杂交,杂交7X6= 42 条,该个体减数7X2= 14 个四分体。(3)C 组(4)射线照射有可能引起 C 组携带抗A 或 B 组染色体上,这种变异称为易位,植物体细胞杂交AABBCD 14 42产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23. (1
25、0 分)假设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 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_ 由 品种 AABB aabb 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 ,其原理是此过程中会出现 _ 。这种育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 _。(2)若经过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 株, 则其中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株。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经过过程, 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3) 过程常采用_技术得到 Ab 个体。(4) 过程的育种方式是 _ ,与过程 比较,过程 的明显优势是 _。【解析】(1)由品种 AAB
26、B aabb 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杂 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的不足之处是育种时间长、受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限制。(2) 过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自交, 其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在后代中所占比例为 1/4X1/4= 1/16)的个体在理论上有 1552X1/16 = 97 株;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经过过程, 即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 :1。(3) 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得到Ab 个体。(4) 过程是诱变育种;过程是基因工程育种,与过程比较,过程的明显优势是过程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答案】(1)杂交育
27、种 基因重组育种时间长、受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限制 (2)97 | : 1 (3)花药离体培养 (4)诱变育种 过程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或:基因工程育 种转入的基因是已知的,或基因工程育种目的明确)24.(10 分)香味性状(基因用Aa 表示)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1) 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 _ 上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_。(2) 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 _
28、 ,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 _ 。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解析】(1)用分解法来看,无香味和有香味的比值为: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 和 Aa,抗病和不抗病的比为:1,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Bb 和 bb,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xAaBb,子代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分别自交得到 aa 的概率为3/8 ,子代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 和 1/2bb,所以自交得到 BB 的概率为 1/8,所以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X1/8 = 3/64。(2)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
29、部遗传信息,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秋水仙素发 挥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幼苗时期有丝分裂活跃,因此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幼苗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答案】(1)Aabb、AaBb 3/64(2)愈伤组织 全部遗传信息 幼苗25.黄山质检一(13 分)下图表示由甲、乙两种植物逐步培育出戊植株的过程,请据图回答:v DB IJ(1)通过I过程培育出丙种植物的方法有以下两种:现有 AABB aabb方法一:将甲、乙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基因型为_的植株,在 _ 期用_(化学物质)处理,从而获得基因型为bbDD 的丙种植物。方法二:先取甲、乙两种植物的 _ ,利用_ 处理,获得具有活力的_ ;然后用_方法诱导融合、筛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辽宁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凯城镇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缴费成功人数与招聘岗位人数达不到31比例岗位截止2025年9月21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地勤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菏泽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公开招聘教师(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绍兴市本级卫生健康单位第二次招聘硕士博士研究生、高级专家1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金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旅发集团广西自贸区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招聘6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燃气校园招聘(河北315人岗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巴中市恩阳区产业发展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农村农业局招聘4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研学导师培训课件模板
- 食品新产品开发 课件 第三章 食品新产品开发配方设计
- DLT817-2014 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上海西门妇孺医院研究(1884-1952)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二课 璀璨的星空
- 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样表)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表
- 公司员工考勤表模板竖版
- 模电ppt课件 第1章绪论
- 水处理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幼儿园红色故事绘本:《闪闪的红星》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