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_第1页
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_第2页
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_第3页
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_第4页
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上林县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14年,属桂林郡管辖。汉代属郁林郡领方、潭中县管辖。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从领方析分无虞、上林两县。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隶属南宁专区,2003年划归南宁市。下辖辖7镇4乡, 总面积为1890平方公里,总人口 48. 26万,其中壮族约占80%是一个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聚居地。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不断的衍生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 禳灾祈福的狂欢节-渡河公渡河公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较大的传统节俗之一,除了吃粽子、洗药浴、插香艾、喝雄黄等传统习俗外。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人家重点祭祀的不

2、是屈原, 而是他们信仰的人类先祖“救世神主”一一渡河公。渡河公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集体禳灾祈福 的节俗仪式活动。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具有丰富壮族文 化内涵的民间传统节俗,以其历史悠久、寓意深刻、魅力无穷而远近闻名。2006年6月被列 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作精美的渡河公,寄托着对平安的祈福轻巧的船,承载着厚重的希望二 崇尚和美的盛会-灯酒节灯酒节是环大明山一带壮族民间传统祭社习俗,是乡村以社为单位集资,在每年的正月十一,民间自发组织举行祭社祀祖、镶灾祈福的盛大信仰仪式活动。其主旨是祭祀社神, 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传统的灯

3、酒节祭社这天,村庄里凡头年头胎 生男孩的“灯主”,要给村社献出一只羊,其他本年出生男孩的家庭,要献出一个“猪头” 生女孩则献出一只鸡,各家各户也要按人丁筹资备办祭品,全村老少一起到社坛前祭拜,之 后集体就餐。丰厚的祭品庄严的仪式三善孝文化的载体-龙母节龙母节,源于一个寡妇收养一条蛇的传说故事。据说,“乜特屈”在三月初二仙逝,次日“特屈”呼风唤雨,借风雨之神力,将养母棺材送上村后岜仙岩洞的峭壁上安葬。每年农 历三月初三前后一两天,“特屈”都回来扫墓,风兵雨将一路随行护驾,风雨交加,呼啸而 过,那凄凄啸啸声便是“特屈”对养母的哀思和感恩的诉说。龙母崇拜活动,是对龙母乐善好施与“特屈”知恩图报高尚品

4、德的缅怀、传承和发扬。龙母金身像虔诚的信众前往龙母洞朝拜龙母节文艺表演四 信仰习俗的传承-木山庙会据上林县志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木山乡群众就自发组织了民间庙会活动,在每年 的春节期间举办。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 20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当 地经济的发展,庙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游客可以看到斗牛、斗鸡、 斗狗、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等。山歌对唱7观看斗牛表演I五信仰感恩的节俗-万寿节Jlfl韦厥,世称万寿公王,是唐高祖时人。唐武德七年 (625年),韦厥从唐朝繁华的京城不 远万里来到澄洲,开拓这片蛮荒之地。当时这里山峦叠嶂,豹狼出没,人烟稀少。韦厥将

5、中 原先进的汉族文化与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用“仁”治人,以“德”治邦,做了大 量造福于民的事,使得上林有一个蛮荒之地变成一个讲礼节、积德行善、团结友爱、乐于助 人的礼仪之邦。 后世的人为纪念 韦厥的丰功伟 绩,尊称韦厥为 万寿公王,每年 都举办万寿节以 彰其功德。历代 以来,上林壮族 百姓都自发于每 年的农历2月11 日举办万寿节活 动。'V六三声部民歌壮族三声部民歌,又叫“三顿欢”或“三跳欢”。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上林、马山、忻 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包括三个声部,代表主旋律的第一、第二声部又主唱者演唱, 第三声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声附唱,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 部的独立性及完美结合,在国内外的民歌中比较罕见。山歌对唱山歌对唱底蕴深厚的上林传统文化习俗,是长期生活在上林这块土地上的包括汉 族、壮族、瑶族等在内的十几个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