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饲料研究-20130708_第1页
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饲料研究-20130708_第2页
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饲料研究-20130708_第3页
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饲料研究-20130708_第4页
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饲料研究-2013070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高原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思考程志斌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摘 要 “十二五”初云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特点及自身优势,提出了促进畜牧业大发展的云南特色山地牧业宏伟蓝图。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云南畜牧业发展瓶颈,找出了云南省发展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并为云南特色山地牧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关键词 云南省 高原特色山地牧业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饲料营销学课堂教学与考试方法创新研究”第一作者:程志斌,男,1977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畜产品科学研究。通讯地址: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

2、学院,TelE-mail:chengzb99。2012年3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针对云南地理气候条件及现有畜牧业基础,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特色山地牧业”发展是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式启动了云南特色山地牧业发展的“九个一百”工程,同时建立健全保障发展的“四大产业服务体系”,规划到2020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千亿。为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云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云南畜牧业发展瓶颈及优势,为云南特色山地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1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

3、发展情况为了全面评估近年来云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突出云南省发展特色山地牧业的优势,尤其是明确云南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以便更好地为云南省发展特色山地牧业“献计献策”。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云南省畜牧局的权威数据(见表1),总结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表1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1畜牧业统计数据12005年2010年全国2云南云南/全国云南在全国的排名全国2云南云南/全国云南在全国的排名存栏量生猪(万头)50334.82601.75.17%746440.02766.85.96%4牛(万头)14157.5802.15.66%510626.4746.77.03%3羊(万头)

4、37265.9976.92.62%1428087.9877.93.13%11家禽(亿只)353.331.102.06%53.522.324.34%出栏量生猪(万头)66098.62733.64.14%1066686.42961.84.45%9牛(万头)35287.6207.43.92%4716.8328.06.96%羊(万头)330804.5570.01.85%27220.2700.02.58%家禽(亿只)398.651.241.26%110.052.202.00%畜产品产量肉类总量(万吨)7743.1298.63.86%117925.8321.44.06%12猪肉产量(万吨)5010.624

5、4.24.87%84890.8242.54.96%8牛肉产量(万吨)711.521.73.05%11635.529.94.70%9羊肉产量(万吨)435.510.12.32%12389.412.93.31%9奶产量(万吨)2864.832.71.14%153575.650.41.41%15禽蛋产量(万吨)2879.519.00.66%222762.720.80.75%21畜牧业与农业产值畜牧业产值(亿元)13310.8339.72.55%1620825.7588.82.83%15农业总产值(亿元)439450.91068.62.71%1669319.81810.52.61%19注:1. 数据主

6、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网络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网址2. “全国”畜牧业数据包含我国大陆22个省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3. 由于这些指标在中国统计年鉴未统计,这些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畜牧局内部资料云南省畜牧业发展资料选编(内部资料),为了保证数据统一性、可比性,因此这些项目未进行排名;4. “农业总产值”包含农、牧、林、渔业的总产值。1.1 草食家畜优势明显云南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多山地、丘陵、草坡的农业经济省份,据此“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府将加快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工作,并获得了明显成绩1。2005年2010年,云南省草食家畜存栏量明显增加,牛

7、、羊存栏量分别从全国第5、14位稳定提升到第4、11位,牛肉、羊肉产量从全国第11、12位同时提升到第9位。在当前我国牛羊养殖量持续下降、价格暴涨的今天,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畜牧业的前瞻性,也为“十二五”发展特色山地牧业积累了成功经验。1.2 生猪养殖发展平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将稳定生猪养殖作为工作的第二重点常抓不懈。生猪存栏量从2005年的全国第7位跃居2010年的第4位,猪肉产品稳居全国第8位。然而,在看到生猪养殖“数量”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生猪养殖“质量”的劣势。以出栏率指标为例(通过表1计算),2005年和2010年云南省分别为105.7%和10

8、7.5%,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31.3%和143.6%,且在全国生猪出栏率提高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五年中云南省生猪养殖水平几乎没有提高。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云南省生猪养殖发展平稳,但整体水平仍较落后。1.3 畜牧业动力不足2010年云南省畜牧业产值588.8亿元,较2005年的339.7亿元有较大增加,虽然出色完成了“十一五”云南省畜牧业规划的既定目标(畜牧业产值500亿元以上),但畜牧业产值位居全国15位,在全国中等水平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2010年和2005年云南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分别为31.8%和32.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没有显著变化,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省遭受严

9、重旱灾导致总体农业总产值全国排名倒退的情况下。这一数据惊醒我们,当前云南省畜牧业发展动力不足,特色山地牧业的规划任重道远。2 云南省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以上分析显示,“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牧业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及经验,但显然发展速度和水平有待加快。找出制约云南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有助于为云南特色山地牧业的打造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2.1 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云南省种畜禽场普遍存在规模小、生产设施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多数种畜禽场繁育手段落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没能力系统开展选育工作。种畜禽场普遍存在“重引进、轻选育”的现象,造成“引种一维持一退化一再引种”的生产恶性循环,导致种畜禽质量难

10、以提高,商品畜禽生产性能低下1。以猪为例,云南省的能繁母猪年平均提供出栏肉猪只有10.35头,全国平均为14头,国外养猪业发达国家丹麦已经平均达到23头。种禽、种牛和种羊场建设更加滞后,供种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种禽苗市场缺口大,每年云南省需要从广东、山东等省外调进大量的禽苗,这严重制约了云南省家禽养殖业发展,表1显示云南省鸡蛋产量仅位于全国21位。2.2 养殖规模、养殖方式落后“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大,但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低。2010年云南省畜牧局统计数据显示:年出栏生猪50 头以上的规模户(场)占总养殖户(场)比例,云南为2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60%

11、;这直接导致云南省生猪存栏量居全国第4位,出栏量却大幅下滑到全国第9位。没有规模化就难以实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云南省生猪养殖生产效益及水平落后集中表现在较低的出栏率数据。2.3 畜牧业产业结构仍不合理2010年云南省肉、蛋、奶产量比例为81.9 : 5.3: 12.8(经表1计算),肉类产量占绝对主导;猪、牛、羊肉比例为85.0 : 10.5 : 4.5(未统计禽肉),猪肉比例很高,占肉类总产量的75.4%,远高于全国61.7%的水平。云南可耕地资源稀缺,食用粮与饲料粮紧缺,每年均需从省外大量调入豆粕、玉米、麦麸等饲料原料,以满足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生产需求。由此可见,相对耗粮较高的生猪

12、养殖业,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有利于云南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这也是云南发展特色山地牧业的理论依据。然而,当前云南省草食家畜牛羊肉的比重仅占肉类总量的13.3%,虽略高于全国水平的12.9%,但显然与云南广阔的山地、丰富的饲草资源及较高的牛羊存栏量等产业发展条件不相符。因此,云南省发展草食家畜有巨大的产业空间。2.4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从全国畜牧行业企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来看,云南省畜牧企业(包括养殖、兽药、饲料、畜产品加工领域)产业化经营水平仍然偏低。截止2011年12月,国家农业部共认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253家,云南省只有7家,比例极低。且这7家企业均在省内经营,无论是“企业”、

13、“产品”还是“品牌”都未能真正走出“云南”,参与全国市场竞争。虽然,总体上云南畜牧业规模较小是限制企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但企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这正是云南畜牧企业发展的瓶颈2。3 云南发展特色山地牧业的优势虽然,当前云南省畜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急待突破的瓶颈,但我们无需妄自菲薄,因为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畜牧业发展既有“传统优势”、亦有“当前亮点”,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提出“特色山地牧业”的依据。3.1 云南地方畜禽种质资源丰富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云南特色山地牧业的“传统优势”之一。据上个世纪80年代云南省畜禽品种资源

14、调查3,云南地方畜禽品种共172个,其中家禽43个、猪32个、山羊22个、黄牛21个、绵羊15个、水牛14个、奶牛2个4。2008年以来,槟榔江水牛、兰坪乌骨绵羊等17个云南特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通过国家鉴定。2011年弥勒红骨羊、高黎贡山猪、独龙鸡、瓢鸡等18个云南畜禽遗传资源新增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加上过去已进入名录的品种,云南省成为我国进入名录最多畜禽品种的省份。“谁拥有畜禽种质资源优势,谁就掌握了畜牧业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共识。新颁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中,国家明确扶持地方畜禽种质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3.2 云南生态良好饲草供应

15、充足云南省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高原丘陵地貌明显。境内河流纵横,山地、山坡草场丰富。气候类型多样,从热带、亚热带至永久性冰雪覆盖的寒带都有,适宜各类牧草生长4, 5。目前,云南省已发现各种草地植物199科4958种,其中可供草食家畜饲用的草种3200多个,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质饲草近800种。2010年云南省畜牧局统计显示,全省天然草地1531万公顷,占云南省土地面积38.86%,居全国第7位。其中,宜牧草地1193万公顷,占草地面积的77%,理论产草量55亿吨,相当于870万个黄牛单位。全省约生产农作物秸秆2000万吨、薯类160万吨、糠麸164万吨。优质的生态环境、充足的饲草及农副产品资源、

16、良好的牛羊养殖基础,为云南省进一步加快节粮型草食家畜提供了必备条件,是发展云南特色山地牧业的“传统优势”之一。3.3 云南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响应中央精神,2010年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提出了“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推进云南“两强一堡”战略的“四轮驱动”之首。虽然当前云南出口东盟的主要农产品为烟草、蔬菜、花卉等6,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零关税的逐步实施,这一政策优势为云南品牌畜产品进入东南亚、南亚市场,发展外向型畜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可以成为云南畜牧业发展

17、的“当前亮点”。4 云南省特色山地牧业发展重点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就云南省发展特色山地牧业谈点拙见。4.1 加快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充分发挥云南生态环境、饲草饲料和牛羊存栏基础的优势,加快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的养殖及畜产品加工。养殖方面,从本地肉牛、肉羊品种改良入手7,以肉牛杂交繁育、肉羊本品种选育和杂交繁育技术为核心,实施标准化肉牛肉羊生产8;同时,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积极发展特色奶水牛、奶山羊养殖,将云南打造成中国南方鲜奶供应基地。畜产品加工方面,基于云南省牛羊存栏基础的优势及少数名族传统文化特色,重点开发云南特色奶酪、乳扇、山羊奶、水牛奶、牛羊肉旅游食品等加工制品。4.2 突出云南特色畜禽

18、养殖将云南独有、丰富、优质的地方畜禽资源优势,转化为山地牧业发展的“亮点”。围绕全国知名的乌金猪、武定鸡、奶水牛、黑山羊等云南优质畜种资源,依靠科技开展资源保护、选育开发与利用7,揭示及突出这些优质畜禽产品的云南特色,培育一批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产业化联盟,凝聚云南畜牧企业与科技的力量,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2。4.3 稳步提高畜牧业养殖效率重点围绕云南省规模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生猪、家禽养殖,以扶持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集中政策、资金与技术,提升养殖龙头企业的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水平8, 9。树立行业标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在行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实落实“九个一百”工程。4.4 积极引导外向型畜牧业充分利用云南“桥头堡”区域及政策优势,以省外和海外(东南亚、南亚)市场为目标,积极引导外向型畜牧产业,走出云南,创响云南高原特色优质、安全畜产品的品牌5, 10。重点考虑以下工作重点:其一,养殖环节加强动物防疫,严格饲料及兽药投入品的管理,保障畜产品安全性8;其二,注重品牌意识,加快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以获得市场准入;其三,按照省外、南亚、东南亚市场消费习惯和需求,以云南地方畜禽产品为原料,通过精深加工,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