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_第1页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_第2页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_第3页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第一节概述颗粒剂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颗粒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颗粒剂原称冲剂或冲服剂,其中单剂量颗粒加适宜润滑剂压制而成的块状物习称为块状冲剂。中药颗粒剂是在中药汤剂和干糖浆等剂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已成为中成药主要的固体新剂型之一,20XX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 收载了中药颗粒剂51 种。近年来,国内业已生产应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实为单味中药颗粒剂。无糖型颗粒剂的面世,不仅进一步缩小了剂量,而且能满足不宜多食糖患者的需要。颗粒剂的特点: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均较方便,深受患者欢迎;适于工业生

2、产,可制成色、香、味俱佳的制剂,且产品质量稳定;吸收较快、奏效较迅速;必要时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某些品种具一定吸湿性,包装不严易吸湿结块;少数品种颗粒松散,细粉较多。二、颗粒剂的分类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 颗粒剂可分为可溶颗粒剂、 混悬颗粒剂和泡腾颗粒剂。 可溶颗粒剂又可分为水溶颗粒剂和酒溶颗粒剂。按成品形状,除颗粒状外,尚有块状冲剂。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处方药材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提取、纯化、浓缩成规定相对密度的清膏;采用适宜的方法干燥,并制成细粉,加适量辅料医 学敎育网搜 集整理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 也可将清膏加适当辅料或药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因

3、中药的有效成分不同,不同类型颗粒剂对溶解性的要求也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一、水溶颗粒剂的制备水溶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药材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辅粒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 。1. 药材的提取水溶颗粒剂一般多采用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也可采用渗漉法、 浸渍法及回流等提取方法, 含挥发油的药材则宜采用“双提法”。新的浸提方法尚有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双向逆流提取法等。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动态浸提新工艺。2. 提取液的纯化颗粒剂生产中提取液的纯化以往多采用乙醇沉淀法,即将水煎液浓缩至一定浓度(相对密度1.05 左右或浓度1: 1) 后,除特别规定外,加入等量乙醇,充分混合均匀,静置冷藏12

4、小时以上,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再继续浓缩至稠膏 相对密度为1.30 1.35 (50 60) ,或继续干燥成干浸膏备用。目前也常采用高速离心(或与醇沉法联用 ) 、微孔滤膜或超滤膜滤过、大孔树脂吸附、絮凝沉淀等方法去除杂质。精制液也可直接喷雾干燥后,再行湿法或干法制粒。3. 辅料水溶颗粒剂目前最常用的辅料为糖粉和糊精。糖粉系蔗糖结晶的细粉,是水溶颗粒剂的优良赋形剂,并有矫味及黏合作用。一般经低温(60) 干燥,粉碎过80 100 目筛,备用。糖粉易吸湿结块,应注意密封保存,用前应过筛。糊精系淀粉的水解产物,宜选用可溶性糊精。 本品 1 份能在 3 份热水中溶解成胶体溶液,在醇中不溶。 使用前

5、应低温干燥,过筛。其他如乳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羟丙基淀粉等,因大多具有吸湿性低、性质稳定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 环糊精可将芳香挥发性药物制成包合物,再混匀于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中, 使液体药物粉末化,且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和颗粒剂的稳定性。为防潮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颗粒剂也可包衣, 包衣材料可参阅片剂包衣物料。4. 制颗粒 制颗粒是制备颗粒剂的关键技术, 直接影响到颗粒剂的质量。 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有挤出制粒、湿法混合制粒和流化喷雾制粒等方法。( 1) 挤出制粒法将辅料(混悬颗粒则为部分药材细粉,或加辅料) 置适宜的容器内混合均匀,加入药物稠膏(或干膏粉) 搅拌混匀

6、,必要时加适量适宜浓度的乙醇调整湿度,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再以挤压方式通过筛网(板) ( 10 14 目 ) 制成均匀的颗粒。辅料的用量,可根据稠膏的相对密度、黏性强弱适当调整,一般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 1: 3:1,也可单用糖粉为辅料。辅料总用量一般不宜超过清膏量的5 倍。若采用干膏细粉制粒,辅料的用量一般不超过其重量的2 倍。挤出制粒, 小量制备可用手工制粒筛,大生产多用摇摆式制粒机,而黏性较差的药料宜选用旋转式制粒机制粒。颗粒质量与软材的质量、过筛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若软材过软, 制粒时易黏附在筛网中或压出来的颗粒成条状物,可加入适当辅料或药物细粉凋整湿度;若软材过黏则

7、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 可适当加用高浓度乙醇调整并迅速过筛;若软材太干, 黏性不足, 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可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如低浓度淀粉浆等) 增加黏度。同时,过筛用筛网应松紧适中,加料量不宜过多,压力亦不宜太大。( 2) 温法混合制粒法将固体辅料或药物细粉与稠膏(直接或由送料口加入) 置快速搅拌制粒机的盛器内,密闭。开动机器,搅拌桨以一定的转速转动,使物料形成从盛器底部沿器壁抛起旋转的波浪,波峰正好通过高速旋转的制粒刀,使均匀混合的物料被切割成带有一定棱角的小块, 小块间互相摩擦形成球状颗粒。通过调整搅拌桨叶和制粒刀的转速可控制粒度的大小。( 3) 流化喷雾制粒法又称沸腾制粒

8、、 “一步制粒”, 目前多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 该法系将一定粒度的制粒用辅料置于流化喷雾制粒设备的流化室内,通入滤净的加热空气,使粉末预热干燥并处于沸腾状态。再将经预处理的药液或黏合剂(润湿剂) 以雾状间歇喷入,使粉末被润湿而凝结成多孔状颗粒,继续流化干燥至颗粒中含水量适宜即得。制成的颗粒大小均匀,外形圆整,流动性好。( 4) 干法制粒法将喷雾干燥等方法制成的干浸膏粉,加入适宜的干燥黏合剂等辅料,用干挤制粒机压成薄片,再粉碎成颗粒。这种干法制粒新工艺,可防止有效成分损失,提高颗粒的稳定性、崩解性和溶散性,并进一步减小剂量。5. 干燥湿颗粒制成后,应及时干燥。久置,湿粒易结块变形。干

9、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 干燥时温度应逐渐上升,否则颗粒的表面干燥过快,易结成一层硬壳而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 且颗粒中的糖粉骤遇高温时会熔化,使颗粒变得坚硬;尤其是糖粉与柠檬酸共存时,温度稍高更易黏结成块。颗粒的干燥程度应适宜,含水量一般控制在 2以内。生产中常用的干燥设备有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等。6. 整粒 湿粒干燥后,可能会有部分结块、粘连。因此,干颗粒冷却后需再过筛。一般过一号筛筛除粗大颗粒(研压后再过 ) ,然后过五号筛除去细粉,使颗粒均匀。筛下的细粉可重新制粒,或并入下次同一批号药粉中,混匀制粒。处方中的芳香挥发性成分, 一般宜溶于适量乙醇中, 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 密闭放置

10、一定时间,待闷吸均匀后,才能包装。也可制成 - 环糊精包合物后混入。7. 包装 整粒后的干燥颗粒应及时密封包装。生产上一般采用自动颗粒包装机进行分装。因颗粒剂中含有较多的浸膏和糖粉,易吸湿软化,以至结块霉变,故应选用不易透气、透湿的包装材料,如复合铝塑袋、铝箔袋或不透气的塑料瓶等,并于阴凉干燥处贮藏。二、酒溶颗粒剂的制备酒溶颗粒剂所含有效成分及所用辅料应能溶于白酒,通常可酌加糖或其他可溶矫味剂。应用时加入一定量的饮用白酒即溶解成为澄清的药液,可替代药酒服用。原料药的提取, 一般采用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等方法,以60左右(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 的乙醇为溶剂,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

11、备用。制粒、干燥、整粒、包装等制备工艺同水溶颗粒剂。三、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是将处方中部分药材提取制成稠膏,其余药材粉碎成细粉加入,必要时添加适宜辅料制成的颗粒剂,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而成混悬性液体。粉料药物通常兼有赋形剂作用。制备时通常将含热敏性、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药材及贵重细料药等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备用;一般性药材,以水为溶剂,煎煮提取,煎液(必要时精制) 浓缩至稠膏备用;将稠膏与药材细粉及糖粉适量混匀,制成软材,然后再通过一号筛制颗粒,60以下干燥,干颗粒整粒后,分装即得。四、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泡腾颗粒剂是由药物与泡腾崩解剂制成,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而呈泡腾状

12、态的颗粒剂。 由于酸、 碱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使颗粒快速崩散, 具速溶性。 同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呈酸性, 能刺激味蕾, 因而可达到矫味的作用, 若再配以芳香剂和甜味剂等,可得到碳酸饮料的风味。常用作泡腾崩解剂的有机酸有枸橼酸、酒石酸等,弱碱有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其制法为将处方药料按水溶性颗粒剂提取、精制得稠膏或干浸膏粉,分成两份。 一份中加入有机酸及其他适量辅料制成酸性颗粒,干燥备用; 另一份中加入弱碱及其他适量辅料制成碱性颗粒,干燥备用。再将两种干颗粒混合均匀,整粒,包装即得。应注意控制干燥颗粒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五、块状冲剂的制备块状冲剂的制法有两种,一是模压法, 一是机压

13、法。 两法均系将中药提取物或药材粉与糖粉或其他辅料,充分混匀,制成颗粒。模压法用模具将颗粒(控制一定含水量) 压制成块,干燥即得。 而机压法为干颗粒中加水溶性润滑剂后,采用压力较大的花篮式单冲压块机冲压成块制得。第三节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一、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具一定硬度,无吸潮、结块、潮解等现象。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超过6.0 。粒度检查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15。溶化性检查可溶颗粒剂加20 倍热水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 并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泡腾颗粒剂加水后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

14、。单剂量分装颗粒剂的装量差异,每袋(瓶) 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 袋,并不得有1 袋超出限度1 倍。多剂量包装颗粒剂的装量、微生物限度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二、颗粒剂的质量检查1. 溶化性取供试品1 袋(多剂量包装者取10g) ,加热水医 学敎育网搜 集整理 200ml,搅拌 5 分钟,立即观察。2. 水分 按照 20XX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 附录 H 水分测定法测定。3. 粒度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 30g,称定重量,置规定的药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 边筛动边轻叩 3 分钟。取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及粉末,称定重量,计算所占百分比。4. 装量差异

15、(单剂量分装的颗粒剂)取供试品10 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物的重量,每袋装量与标示装量(标示装量1.0g 或 1.0g 以下、 1.0g 以上至 1.5g 、 1.5g 以上至6g、 6g以上装量限度分别为10、 8、 7和 5 ) 相比较。5. 装量(多剂量分装的颗粒剂)按照 20XX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 附录 C 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6. 微生物限度按照 20XX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 附录 C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第四节颗粒剂典型品种举例例 1小青龙颗粒【处方】麻黄154g桂枝 154g白芍 154g干姜 154g细辛 77g甘草(蜜制 )154g法半夏 231g五味子 154g【

16、制法】以上8 味,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蒸发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白芍、麻黄、五味子、甘草加水煎煮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和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 ;法半夏、干姜粉碎成粗粉,按照现行中国药典(一部 ) 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 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与上述药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 1.38 ( 80 ) 的清膏,加入蔗糖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细辛、桂枝的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即得。【功能与主治】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用法与用量】开水冲

17、服,一次13g,一日 3 次。例 2山楂泡腾颗粒【处方】山楂300g陈皮 50g枸橼酸 250g碳酸氢钠250g香精适量糖粉 2500g【制法】取山楂、陈皮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0 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50ml 备用,取糖粉 1250g,加入上述浓缩液,混合均匀,制成颗粒,70鼓风干燥。另取糖粉1250g,碳酸氢钠250g,喷适量蒸馏水,混合均匀,制成颗粒,70鼓风干燥。将上述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喷入适量香精,再加入枸橼酸混合均匀,过12 目筛 3 4 次,分装于塑料袋内,每袋 30g。【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助消化及清凉解渴。用于夏季高温作业时防暑,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高烧病人当饮料

18、用。也可当清凉汽水。【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 袋。例 3葛根汤颗粒【处方】葛根400g麻黄 300g大枣 300g桂皮 200g芍药 200g甘草 200g生姜200g【制法】 以上 7 味共 1.8kg ,加水 20L,于 100提取 1 小时,离心去渣, 得提取液16L,2分子质量大于50000 的杂质。于40减压浓缩至5L,喷雾干燥得干燥物210g。于干燥物中加入乳糖90g,硬脂酸镁1.5g ,混匀后压大片(片重2g,直径为2cm),将此预压片在摇摆式颗粒机中破碎,整粒,得二至三号筛(20 50 目 ) 颗粒280g。用铝塑复合膜分装,每袋1g。【功能与主治】辛温解表,生津,舒筋。用于麻黄汤证而表寒稍轻,津液消耗而项背部肌肉强硬者。地黄【用法与用量】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