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实践习作教案_第1页
XX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实践习作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含实践习作教案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学习本学科的知识 水平、习惯、能力、兴趣等)本班学生一共 40 人,学生能 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已初步学会了听懂别人讲述的事,能 复述主要内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 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 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 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 连贯的话,学会了写日记、作文,但也有个别学生未能很好 地掌握。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差,一是书写不是很规范, 二是习作水平,缺乏表达技巧,不能把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优 美词句运用到习作当

2、中去。因此本学期应该着力于学生书写 和习作水平的提高。二、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教学目 标、重难点、各单元主题解读等)一、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 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词语盘点、语文园 地。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 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 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 习和活动中, 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1认字 200 个,会写 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 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

3、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 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 课文的大意。 6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 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 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 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 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措施1、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要坚守不 移地引导

4、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要明确本册课本 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习作教学。4、 要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5、要妥善安排 教学时间。四、教学进度项目月周时间教学进度备注 九 月 一 9.1-9.61 、 观 潮 3. 号 假 期 二9.7-9.132 、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三 9.14-9.204 、火烧云语文园地一四 9.21-9.275 、古诗两首 6 、爬山虎的脚 7 、蟋蟀的住宅五六 9.28-10.11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国庆”假【国庆节】十月七 10.12-10.189 、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 去年的树八

5、10.19-10.2512 、小木偶的故事 语文园地三九 10.26-11.113 、白鹅4、白公鹅5、猫十一 月十 11.2-11.816 、母鸡语文园地四一 11.9- 11.11517 、长城8、颐和园9、秦兵马俑十二 11.16-11.22 语文园地五20、古诗两首十三 11.23-11.2921 、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十二 月十四 11.30-12.624 、给予是快乐的 语文园地六十五 12.7-12.13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十六 12.14-12.202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十七 12.21-12.272

6、9 、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十八 12.28-XX.1.3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语文园地八一 月十九 1.4- 1.10 期末复习二十 1.11-1.17 期末复习二十一 1.18- 1.24 期末复习二十二 1.25- 1.31 期末考试二月二十三 2.1- 2.3腊月廿五附表 1:四年级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计划(形式、内 容参照规范中相应学科要求制定)时间活动内容要求备 注 9 月 9 日口语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班级量化细则 1、在家、在校、在公共场所如何做文明 少年。2、从生活实际出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对提出意见合理的, 口齿表达流畅同学的予以表彰

7、。 9 月 23 日 家乡的秋天手抄报比赛 1、突出我爱家乡的中心。 2、色 彩搭配合理。 3、择优奖励。 4、选择最佳的报,张贴在班级 专栏。 10 月7 日在学校我们应该这样做 1、遵守纪律,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2、讲究卫生,文明入厕,大 小便入坑。 3、安全游戏,不在校园追逐打闹。 10 月 21 日作 文竞赛:一件的事 1、全班同学参与。2、在规定的时间 内完成。 3、老师主持在全班利用一节课时间完成习作;另 一节课通过听读的形式评出优秀习作,其作者获奖。 11 月 4 日古诗文诵读比赛 1、个人准备一首古诗或古文。2、小组演 练(互相评议推选代表) 。 3、班级诵读比赛(代

8、表诵读,全 班评议,选出表现突出的 10 人受奖)。 11 月 25 日钢笔字竞 赛 1 、全班同学都参与。小组推荐,全班评选。 2、由老师带领小评委评出最佳。 3、推出全班 1 0 名最佳写字能手参加学 校竞赛。 12 月 2 日口语交际:讲童话演童话 1 、自己准备道 具。 2、小组内练编演童话,组长主持评议。3、各组选代表 在全班讲,全班评出优胜者,并予以适当的奖励。 12 月 16 日自我鉴定举办一次“自我鉴定”活动,让学生当众总结自 己本学期在校表现情况,并流利地表达出来,同学之间相互 评价,把结果填在报告册上。附表 2:习作教学计划一、 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要求和重点:本册“习作”共安

9、排了8 课次。这 8 次习作,有 4 次与口语交际和并安排。结合课 文的学习,安排了 4 次小练笔。其特点是: 1,在习作的类 型上,兼顾的写实和写想象。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 拘形式地自由。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4,注意引 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表达“以贴近学生生活, 注重实践、 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 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 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 意识。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 信心。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 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

10、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从内容、 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 号。4、学习从内容、 词句、 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5、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 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6、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7、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习作教学安排: 周次起讫时间习作主题习作准备小练笔(周记)309.14 09.20 神奇的大自然观察自然奇观或搜集 有关奇观的资料1、仿写火烧云 片断 2、日落奇观 509.28 10.04 观察日记X则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观察中发现的 新奇

11、事情。秋天的校园系列 810.19 10.25 写童话读童 话名著,搜集童话材料 1 、幸福是什么补白 2、自命题童 话 1011.02 11.08 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引导认真观察自己喜 欢的小动物, 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1 、 小金鱼 2、自选 动物 1211.16 11.22 撰写导游词收集导游词,发现导游词 的特点。积累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 1、家乡的一处 景观 2、导游楠溪江 1411.30 12.06 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注 意关注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1 、发生在教室中的一 件事 2、爱心系列广告故事 1612.13 12.20 书信了解书信格 式 1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2、给同桌的一封信 1812.28 01.03 想象作文了解有关的科技知识,发现生活中不如人 意的方面。 1、未来的 2、我的梦想三、提高习作水平措 施:1. 坚持每天一段话 (字数不限, 自由表达, 清楚即可, ), 每周两作文(课堂作文和周记)的制度,格外重视习作交流 点评。 2、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教育,结合课文布置 片段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