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_第1页
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_第2页
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_第3页
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_第4页
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院贫困生抑郁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研究*宋 慧1 卢静霞2(1.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系;2.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 广东 广州 511450)摘 要:为探讨我院贫困生的抑郁状况,了解我院贫困生的心理特征,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笔者采用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使用了SDS抑郁量表,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的问卷,对我校280名贫困生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与210名非贫困生进行比较。经调查分析显示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社会支持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抑郁倾向与社会支持、自尊程度均显著负相关(p0

2、.01);贫困生的抑郁倾向表现特征复杂:自卑、依赖、窘迫感等。因此高校应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努力形成一个包括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关键词:贫困生;调查;抑郁;心理特征;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符:A 文章编号:1309(2004)01-0005-05贫困大学生这一生活在中国高等学府里的特殊群体,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的出现,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肃话题:如何关心和关爱贫困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心理学上,抑郁作为一种不良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有损人们的心理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而且容易导致疾病。因此,了解贫困生的抑郁倾向对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SS社会支持量表和SES自尊量表及自编问卷对我院贫困生进行调查,借以了解她们的心理现状,并进行分析和讨论。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我们抽取了我院280名申请助学贷款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又从各系随机抽取了共210名非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对照。(二)研究方法1.调查工具调查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法。心理量表采用了SDS抑郁量表,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ES自尊量表和自编的“我校贫困大学生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采用统一发放量表和问卷,在统一时间内填写的方法,共收回

4、问卷490份,有效问卷485份,其中贫困生问卷280份,非贫困生问卷205份。2.评分和数据统计方法SDS抑郁自评量表是由William W . K. Zung于1965年编制的,可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每一条目相当于一个有关症状,按14级评分。SDS量表的评定标准为:抑郁严重度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最高总分)。Zung氏等指出:显示指数在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1S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是肖水源在1986年设计的,并于1990年进行了修改。包含了主观支持分、客观支持分和对支持的

5、利用度三个部分。2SES自尊量表的评分方法同SDS量表。此次调查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用的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二、研究结果(一)贫困生的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抑郁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见图1所示。1 代表无抑郁者 2 代表轻度抑郁者 3 代表中度至重度抑郁者 4 代表重度抑郁者由图1和表1可看出,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且在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精神情感反应因子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躯体性反应因子和精神运动性障碍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干扰因子无显著差异。表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抑郁倾向比较(X±SD)类别特困生(n

6、=280)非特困生(n=205)t值精神情感反应躯体性反应精神运动性障碍心理干扰抑郁总分4.27±1.4614.66±3.893.89±1.3712.80±4.0035.60±8.953.65±1.2413.7±4.183.64±1.2912.35±3.1233.40±7.165.02*2.47*1.97*1.403.03* p0.01 * p0.05(二) 贫困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

7、下的个体提供保护。3调查表明,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主观支持分都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结果见表2。(三)贫困生的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自尊均呈显著相关在社会科学中,自尊是一个可以被定量的假定概念,它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具有适应性和自我保护功能。4由表3相关距阵可知,贫困生的抑郁总分与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其自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在SES量表中,总分越高,其自尊程度越低,所以贫困生抑郁状况与其自尊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即抑郁程度越高的学生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低,其自尊程度越低。 表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X±SD)类别特困

8、生(n=280)非特困生(n=205)t值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7.89±2.3719.47±7.098.54±1.8935.90±8.469.14±2.1320.32±4.028.86±1.6538.32±5.39-6.00*1.54*-1.94-3.59* p0.01 * p0.05表3:贫困生的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相关距阵q社会总q自尊总q抑郁总q社会总-0.2182*0.6233*-0.1697* p0.01 * p0.05(四)调查问卷结果贫困生的抑郁倾向表现1.交往中的自卑

9、感。有抑郁倾向的人往往具有过分的自责和过多的否定性自我评价,以致表现出自卑甚至自尊的降低。调查中约47%的贫困生在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中感到有压力。如:“信心不足,自己没有能力,感觉比别人低一等。”等。2.对家人的歉疚感。所调查的贫困生有85%来自农村,其中38.9%来自偏远山区。在“家人对你们贷款读书的态度”调查中,约96.5%的家人比较或非常支持。这些学生也大多非常理解父母的艰辛,从而产生对家人的歉疚感,因此,“为了摆脱贫困,为了让爸妈生活的更好。” 成为她们学习的最大动力之一。 3.依赖心理。面对困难,有的贫困生过分地依赖学校和社会,在心理上坦然接受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缺乏发扬自立自强精神的意

10、识。比如有些学生一再恳求老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认为自己实在没有办法。4.麻木、自我封闭与软性自卫并存。有些贫困生常常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有些学生很少把自己的困难和感受向别人倾诉,以独来独往的方式进行一种软性自卫,以此来捍卫她们认定的所谓的“尊严”。5.生活、学习中的不安、窘迫感。 84.6%的贫困生感到贫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学习资料、电脑、活动费、考证费等生活、学习上需要的东西不能及时买到,从而影响了她们的学习;其次是思想包袱过重,影响学习。很多同学“上课不能集中精力,老是想着贷款能不能贷到。”三、对贫困生教育对策的启示及建议(一)完善助学贷款管理,做到既贷款又育

11、人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精神解困的前提和基础。助学贷款是党和国家为了帮助大学生克服经济困难而向其提供的低息贷款,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由于其额度大,无担保,利息低,还款期长,所以普遍为贫困生所接受。我校也已把助学贷款作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申请助学贷款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8%。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助学贷款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贫困生工作后还款不积极,拖欠利息,导致学生的信誉下降,银行不愿继续为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5所以高校在助学贷款工作中应注意:第一,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学生做到有借有还;第二,注重强化助学贷

12、款的“育人”含量,努力做到既贷款又育人,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信心,有助于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二)鼓励勤工助学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与培养自尊、自立意识相结合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调查结果来看(表3),抑郁倾向越高的贫困生,其自尊意识越低,越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导致其自信心越低。因此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特征的重要内容。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贫困生的经济条件,更能促使其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

13、和自信。我校在校园内设立了近200个勤工助学岗位,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费。但由于贫困生人数较多,而勤工俭学岗位少,稳定性差,无疑是杯水车薪。在所调查的280名贫困生中,仅约47.5%的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同时她们也认为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少,工作的内容比较单调;占用时间太多;与社会联系较少等。因此,要充分发挥特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减轻经济压力和改善生活质量。比如边求学边做家教,既解决了自己的困难,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自立意识。(三)创设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由表2可知,社会支持调查的结果是贫困生获得

14、的客观支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即贫困生所获得的客观的、可见的、实际的支持低于非贫困生。因此,学校应加大对贫困生的支持力度,这不仅包括物质的,还包括创设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首先,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调查访谈中很多贫困生表示与消费高的同学难以沟通和交朋友。“贫困”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意义的词语,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种比较。因此在解决贫困生物质困难的同时,也应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在校园里营造鄙弃奢侈、崇尚俭朴的舆论环境,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和自卑意识。其次,改善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人际关系。这方面的工作往往由于过

15、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她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女校,女性心理特征的细腻和敏感度较男生高些,女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往往更复杂,更微妙些。因此,女校更应重视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生的自卑情绪,开启她们封闭的心灵,降低她们的抑郁性和增强她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再次,加强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良

16、好的心态去面对别人,并注意发现和肯定自己纯朴、上进、能吃苦的优点,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消极心理,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密切同学关系,帮助贫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发动全院师生扶助贫困生,形成全员助困的良好氛围。在全院师生中倡导爱心助困活动,从各方面帮助贫困生,包括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要联系师生员工筹集爱心基金,并尽可能联系社会、企业,广泛宣传,唤起全校、全社会对特困生的关注和支持。做到“三心”:“师生献爱心,社会多关心,教育贫困生树信心”。(四)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由表1的调查结果可知,贫困生的主观支持分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对支持的利用度也

17、不高。而心理学认为,主观感受的支持比客观具体的支持更有意义。调查中只有16.4%的贫困生有困难时经常向家人、亲友、组织求援;仅有43.6%的学生在遇到烦恼时主动倾诉。这表明贫困生主观感受的心理支持较少,倾诉的对象也较少。“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正确的心理引导,尤其要帮助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从而使贫困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个性、健全的心理素质。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贫困生掌握心理调节办法。高校应将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安排为实用课程,使大学生(包括贫困生)从中学到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其身心发展规律,掌

18、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最终树立起稳定的情绪,乐观、进取的态度和健康成熟的心理。6第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度和力度。高校应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充实心理学师资,开设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信箱,帮助贫困生及时解决心理困惑。对“作为一名贫困生,你还有哪些方面的困难或少与人倾诉的感受?”一题,她们的困惑主要有: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学习、感情、家庭中少与人诉说的矛盾、就业压力等等,而很多心理压力她们不愿向自己熟悉的同学诉说,因此她们非常需要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我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网和学生心理自助协会都已逐步完善起来。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

19、针对性相结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但为了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学校对贫困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当然,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她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她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四、结论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她们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

20、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查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而且不应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要努力形成一个包括经济资助机制、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教育环境。参考文献1234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5.129.318.5 盛友兴.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重庆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3,(5),18(2):76.6 谈传生, 贺星辉.特困大学生心理障碍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1,(1):89-91.Survey and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in Education to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Depressed Status of our CollegeSONG Hui ,LU Jing-xia(1. Dept. of Education Guangdong Womens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Students Section Guangdong Womens Professional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