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卷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卷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卷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卷一 仔细分析后再填空22分1 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 做单位,称较轻的物体一般用 做单位。2 1枚2分硬币大约重 克,6个苹果大约重 千克。3 1千克= 克 7000克= 千克9千克= 克 3千克50克= 克4 请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1一只 重3 ,所生的 中,其中一个重50 。2一个 重150 ,一个 重5 。3小明身高143 ,体重33 ,他的脉博1 跳动80下。5 在里填上 或 =。900克1千克 45克45千克3千克2999克 8千克8000克6 看图填空。每只重70克 每个重5千克 每听重500克4只重 克 个重15千克 听重2千克二 用心推敲后再选择将正确答

2、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5分1 5克重的口香糖和5克重的棉花糖 。A 口香糖重 B 棉花糖重 C 一样重2 要称一元硬币的重量,应该选用 来称。A 磅秤 B 天平 C 弹簧秤3 一辆汽车载重量约为 千克。A 40 B 400 C 40004 一袋洗衣粉重500克,2袋洗衣粉的重量是 。A 500克 B 1千克 C 1克5 一只鹅重3千克,2只鹅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一只鸡重 。A 4千克 B 3千克 C 2千克三 反复区分后再连线12分2千克 300千克 500克 25千克四 运用生活经历估计9分1号 2号 3号100克 200克1 1号杯中装了 克的果汁。2 估计一下,2号杯中的果汁重 克,3

3、号杯中的果汁重 克。五 认真审题后解决问题 40分1 家乐福超市准备采购一些蔬菜:名称茄子扁豆辣椒黄瓜青菜重量千克6003005007004001 假如需要1000千克蔬菜,该怎样选择?4分方案一:方案二:2 一辆载重3000千克的货车能一次将这批蔬菜全部装下吗?5分2小学生每天需要米饭 馒头等谷类食物375克 小学生每天需要牛奶200克小学生每天需要蔬菜250克1小学生每天需要谷类和牛奶一共多少克?5分2 小学生每天需要的谷类比蔬菜多多少克?5分3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请你再提两个写在下面。4分问题一:问题二:我的体重54千克。我的体重36千克。3 妈妈的体重54千克。 小明的体重36千克。

4、小明出生时才3千克!1 如今妈妈和小明的体重一共多少千克?5分2 小明比刚出生时体重增加多少千克?5分3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分问题:仔细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聪明的你一定会战胜它!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公斤 斤和两表示物体的重量: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1斤=10两想一想:5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

5、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1千克= 斤= 两 1斤= 克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6、,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 斤=2千克 1两= 克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