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WARE》教学大纲_第1页
《AUTHORWARE》教学大纲_第2页
《AUTHORWARE》教学大纲_第3页
《AUTHORWARE》教学大纲_第4页
《AUTHORWARE》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双语专业教学大纲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一、 教学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概况1、课程代号:2、开课教研室:数学教研室3、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4、开课时间:第一、二、三、四学期5、总学时: 220学时6、修课方式:必修7、考核方式:第一、三学期考试,第二、四学期考查8、使用教材:高等数学辽海出版社,2003 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二)本课程的特点、性质和意义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骨干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研究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可积性等分析性质,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使学生掌握一元多项式及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并

2、为研究以及应用创造了系统的、有效的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思想方法对于整个数学的思考、理解、探讨与应用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刻的意义。(三)教学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着重讲授微积分、高等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的一些基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较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处理中小学教学的有关问题。(四)教学要求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学。2、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充分重视和突出能力的培养。3、结合课程特点对学生适时地适当地进行思想教育。 (五)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

3、容可由学生自学讨论,学生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教师课后要进行适当辅导答疑。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六)选择教材的原则和依据1、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特点。2、切合学生实际情况。3、被数学专业普遍认可的国家正式出版的较有影响的教材。教材名称:高等数学(七)课程学时数分配情况学期章次内 容学时第一学期第一章函数12第二章数列的极限及函数的极限16第三章函数的连续性12第四章导数与微分20总计60第二学期第五章中值定理10第六章导数的应用14第七章不定积分14第八章定积分16第九章定积分的应用10总计64第 三学期第十章行列式10第十一章矩阵10第十二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形方程组12第十三章空间直角坐标系与

4、向量代数8第十四章曲面方程与曲线方程4第十五章空间平面和直线12第十六章二次曲面10合计64第 四学期第十七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2第十八章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4第十九章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分布8第二十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8合计32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函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函数的意义、性质、运算,及初等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相关的理论与计算方法。(二)教学重点1、函数的概念,几种特性。2、复合函数。3、基本初等函数。4、初等函数。(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题,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实数概述。1、实数的主要特性。2、实数的绝对值。3、区间。4、邻域。第二节 函数的概

5、念。1、常量和变量。2、函数的概念。第三节 函数的几种特性。第四节 函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及复合函数。1、函数的四则运算。2、反函数。3、反函数。第五节 初等函数。1、基本初等函数。2、初等函数。第二章 数列的极限及函数的极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极限的概念、性质及运算法则。(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极限的概念。2、极限的性质。3、极限的运算法则。(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数列及其简单性质。1、数列的概念。2、数列及性质。第二节 数列的极限。1、数列的极限的描述定义。2、数列的极限的精确定义。第三节 函数的极限。1、自变量趋向于有限值时

6、函数的极限。2、自变量趋向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第四节 无穷小与无穷大。1、 无穷小。3、无穷大。2、 关于无穷小的几个性质。第五节 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第六节 极限存在的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第七节 无穷小的比较。第三章 函数的连续性(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函数连续性及间断点的定义、连续函数的性质、初等函数连续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函数连续性概念。2、间断点的定义。3、初等函数连续性。(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函数连续性的概念1、 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2、左连续及右连续的定义。第二节 函数的间断点。1、间断点的定义。2、间断点的分

7、类。第三节 连续函数和、差、积及商的连续性。第四节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第五节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第六节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第四章 导数与微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导数的概念、求导数的方法及微分的概念、微分的求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导数的概念。2、复合函数的导数。3、微分的概念。(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第二节 函数的和、差、积及商的导数。第三节 反函数的导数。第四节 复合函数的导数。第五节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与求导法则第六节 高阶导数。第七节 微分的概念。第八节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的运算第九节

8、 法则第五章 中值定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三个中值定理及洛必达法则。(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个中值定理。2、洛必达法则。(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值定理 1、 罗尔中值定理的内容及应用。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内容及应用。3、 柯西中值定理的内容及应用。第二节 洛必达法则1、 洛必达法则的内容及应用。第六章 导数的应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函数单调性、凹性的判定法,极值、最值、拐点、渐进线的求法,函数图形的描绘方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函数单调性、凹性的判定法。2、极值、最值、拐点、渐进线的求法。3、函数图形的描绘方法。(三

9、)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第二节 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第三节 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求法。第四节 曲线的凸凹性极其判定法。第五节 曲线的拐点极其求法。第六节 曲线的渐进线。第七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方法。第七章 不定积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函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求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不定积分的概念。2、不定积分的求法。(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第二节 不定积分的性质。第三节 基本积分表。第四节 换元积分法。第五节 分步积分法。第八章 定积分(

10、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定积分的及求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定积分的概念。2、定积分的求法。(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第二节 定积分的性质。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第四节 定积分的换元法。第五节 定积分的分步积分法。第九章 定积分的应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用定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求立体的体积、求平面曲线的弧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求曲边梯形的面积。2、求立体的体积。3、求平面曲线的弧长。(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定积分的元素法。第二节 平面图形的面积。第三

11、节 体积。第四节 平面曲线的弧长。 第十章 行列式(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列式的概念和性质, 熟练应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并会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线性方程组和行列式、排列、n阶行列式、克拉默规则(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的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n阶行列式2、行列式的性质3、行列式按某一行(列)展开4、克莱姆法则第十一章 矩阵(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矩阵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矩阵的各种运算(加、减、数乘、乘、求逆等)包括分块矩阵的相应运算; 熟练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运算。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矩阵的运算、可逆矩阵的求法、矩阵的乘积、(三

12、)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的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矩阵的定义2、矩阵的运算3、分块矩阵及运算4、逆矩阵第十二章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向量、线性空间、线性关系、基和维数、子空间等概念; 理解线性空间的基和座标的关系, 基变换和座标变换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向量空间的定义和例子、子空间、向量的线性相关、基和维数、坐标、矩阵的秩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的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矩阵的初等变换2、初等矩阵3、矩阵的秩4、线性方程组的解法5、线性方程组的解的讨论第十三章 空间直角坐标

13、系与向量代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透彻理解有关向量的基本概念;2、熟练地利用向量的坐标进行计算; 3、会利用向量代数的知识解决某些初等几何问题。(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法2、向量的线性运算。3、向量的内积,外积,混合积及其应用。(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学生的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空间直角坐标系2、向量及其加减法 向量与数的乘法3、向量的坐标4、数量积 向量积 第十四章 曲面方程与曲线方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透彻理解曲面及曲线的基本概念;2、熟练求曲面及曲线方程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曲面及其方程 2、空间曲线及其方程(三)教学方式课堂讲

14、授,学生的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 1、曲面及其方程 2、空间曲线及其方程第十五章 空间平面和直线(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平面和三元一次方程之间的相互关系;2、能够熟练地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导出平面和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3、掌握并会运用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有关距离、夹角、平行、垂直的公式,进行某些几何量的计算。4、与平面解析几何有关知识进行对照比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平面与空间直线的各种形式方程、相互之间的互化及其应用2、根据条件来判别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与交角等度量关系(三)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

15、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平面的点法式方程2、平面的一般方程3、平面的截距式方程4、点到平面的距离5、两平面的夹角6、直线作为两平面的交线7、直线的方程8、两直线的夹角9、直线与平面的夹角10、直线与平面的交点11、杂例第十六章 二次曲面(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曲面与方程之间的联系,了解曲面的参数方程形式;2、理解空间曲线方程的形成,知道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球面、柱面、锥面、曲面的形成规律及应用(三)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辅导答疑,学生做习题。(四)教学内容1、椭球面2、单叶双曲面3、双叶双曲面4、椭圆抛物面5、二次锥面第十七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率(一)

16、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随机事件的直观意义及其运算;古典概率、条件概率、独立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古典概率计算;2、条件概率、独立性的理解运用。(三)教学方式讲授为中心,多做练习。学生多演题。(四)教学内容1、随机事件2、时间的关系和运算3、时间发生的概率及性质4、古典概型5、条件概率与乘法法则6、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7、事件的独立性8、贝努里实验模型第十八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随机变量的直观意义及定义,掌握重要分布模型的建立,掌握一维分布,掌握随机变量函数分布。(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随机变量定义的建立,重要分布概率模型。2、离散型与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三

17、)教学方式讲授为中心,学生多演题。(四)教学内容1、随机变量2、随即变量的离散分布和连续分布3、随即变量的分布函数4、多个变量的联合分布第十九章 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分布(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二维随机变量的及定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的定义。2、二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三)教学方式讲授为中心,学生多演题。(四)教学内容1、二项分布2、正态分布3、二维随机变量4、二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第二十章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数字特征的实际意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数字特征性质并会运用性质计算数字特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期望与方差意义2、期望与

18、方差性质3、协方差及相关系数定义及性质4、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三)教学方式讲授为中心,应用实例分析。学生多演题。(四)教学内容1、数学期望与方差2、重要分布的数学特征3、协方差和相关系数4、中心极限定理C语言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4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一学期)5 总学时:60H6 修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试8 教材:参考教材:1) (美)Brian W.Kernighan/Dennis M.Ritchie著/徐宝文/李志译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 (美)Clovis L.Tondo/Scott E.Gi

19、mpel著/杨涛等译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习题解答机械工业出版社3) 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4) 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5) 谭浩强等著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 谭浩强等著C语言习题集与上机指导(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 谭浩强著C程序设计(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任务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的重要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是数据结构、数学建模、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

20、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维方法,能熟练使用选择、循环、分支等语句的使用及C语言中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应用;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同时,使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会根据算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并初步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巧,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u 理解计算机和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和特点,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规律。u 理解C语言数据结构及运算,具备独立编程的能力。u 理解C语言的实践环境,掌握C语言编程与上机调试。u 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结构,为综合程序设计打下初步基础。3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u 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

21、练习。u 主讲教师需要有比较熟练的编程经验,对Turbo C2.0环境比较熟悉。u 针对所留习题,可以组织两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4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u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知道所学内容u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u 领会: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应用,并且具备一定分析和判断能力三、distribution of the periods Total period:32,theory/practice period:32content of coursestheory periodpractice period1A Tutorial Intr

22、oduction442Types, Operators and Expressions443Control Flow444Functions and Program Structure445Pointers and Arrays666Structures447Input and Output44Total period3030四、content of courses (一)A Tutorial Introduction content of courses1.1 Getting Started 1.2 Variables and Arithmetic Expressions 1.3 The f

23、or statement 1.4 Symbolic Constants 1.5 Character Input and Output 1.6 Arrays 1.7 Functions 1.8 Arguments - Call by Value 1.9 Character Arrays1.10 External Variables and Scope(二)Types, Operators and Expressionscontent of courses2.1 Variable Names2.2 Data Types and Sizes2.3 Constants2.4 Declarations2

24、.5 Arithmetic Operators2.6 Relational and Logical Operators2.7 Type Conversions2.8 Increment and Decrement Operators2.9 Bitwise Operators2.10 Assignment Operators and Expressions2.11 Conditional Expressions2.12 Precedence and Order of Evaluation(三)Control Flow content of courses3.1 Statements and Bl

25、ocks3.2 If-Else3.3 Else-If3.4 Switch3.5 Loops - While and For3.6 Loops - Do-While3.7 Break and Continue3.8 Goto and labels(四)Functions and Program Structurecontent of courses4.1 Basics of Functions4.2 Functions Returning Non-integers4.3 External Variables4.4 Scope Rules4.5 Header Files4.6 Static Var

26、iables4.7 Register Variables4.8 Block Structure4.9 Initialization4.10 Recursion4.11 The C Preprocessor(五)Pointers and Arrays content of courses5.1 Pointers and Addresses5.2 Pointers and Function Arguments5.3 Pointers and Arrays5.4 Address Arithmetic5.5 Character Pointers and Functions5.6 Pointer Arr

27、ays; Pointers to Pointers5.7 Multi-dimensional Arrays5.8 Initialization of Pointer Arrays5.9 Pointers vs. Multi-dimensional Arrays5.10 Command-line Arguments5.11 Pointers to Functions5.12 Complicated Declarations(六)Structurescontent of courses6.1 Basics of Structures6.2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6.3 A

28、rrays of Structures.6.4 Pointers to Structures6.5 Self-referential Structures6.6 Table Lookup6.7 Typedef6.8 Unions6.9 Bit-fields (七)Input and Outputcontent of courses7.1 Standard Input and Output7.2 Formatted Output - printf7.3 Variable-length Argument Lists7.4 Formatted Input - scanf7.5 File Access

29、7.6 Error Handling - Stderr and Exit7.7 Line Input and Output7.8 Miscellaneous Functions五、实验内容和实验安排实验要求1 注重体现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2 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所布置的习题,能够正确地按照要求完成程序设计。3 写出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及原因,做好实验报告。实验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时上,所以实验安排与理论课同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计算机教研室3 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4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5 总学时:606 修课

30、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查8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Windows98中文版使用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Win98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Word200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Excel2000中文版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Excel2000中文版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二、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双语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根据计算机双语教学的特点,增加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的教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8的使用,文字处理

31、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使学生逐步掌握Windows98,Word2000和Excel2000的基本操作。2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Word2000和Excel2000的基本操作。3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该课程实践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练习。主讲教师需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经验。对使用Win98和Wrod2000和Excel2000非常熟悉。针对习题,可以组织二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加深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4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生能够知道所学内容。三、 学时分配学时分配

32、: 教学总学时数为60学时。其中课内学时为30,实验30。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一、计算机基本知识22二、Windows98的使用66三、Word2000的使用1010四、Excel2000的使用1010五、复习22合计6060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 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键盘,指法。教学要求了解:1)计算机发展史和计算机的用途。 2)数制及转换 3)计算机系统组成4)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Windows98的使用教学内容1) Windows98概述和基本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与管

33、理。3) 控制面板与软件盘操作。4) Windows98的附件。教学要求掌握:1) WINDOWS98窗口的组成与操作。2)“我的电脑”和文件、文件夹的使用。了解:1) 控制面板的功能与应用。2) Windows98的附件的功能与应用。3、Word2000的使用教学内容1) WORD2000概述和文档的建立与保存。2) 文档的输入与编辑。3) 文档的格式化。4) 表格处理。5) 图形处理。6) Word 2000的其他功能。教学要求掌握:1)WORD2000的启动与退出。 2)文档的建立与保存方法。 3)文档的输入与编辑方法。4)WORD2000中表格的处理方法。5)WORD2000中图形的处

34、理方法。了解: WORD2000的其他功能。4、EXCEL2000的使用教学内容1) Excel2000中文版的基本操作2) 工作簿文件的建立与管理3) 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4) 格式化工作表5) 公式与函数的运用6) 数据库管理7) 图表和图形教学要求掌握:1) Excel2000中文版的基本操作2) 工作簿文件的建立与管理3) 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4) 格式化工作表5) 公式与函数的运用6) 数据库的管理7) 图表和图形的使用五、实验内容和实验安排实验要求 学生应独立完成新布置习题、在上机前,应做好预习,保证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安排 共安排15次实验:每次上机2学时。第一次

35、:熟悉键盘键位,练习指法,练习英文打字。第二、三、四次:练习WIN98的使用,掌握WIN98的基本操作。第五至九次:练习WORD2000的使用,掌握WORD2000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第十至十四次:练习EXCEL2000的使用,掌握EXCEL2000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第十五次:复习。 实验课安排表 教学内容实验学时一、计算机基本知识2二、Windows98的使用6三、Word2000的使用10四、Excel2000的使用10五、复习2合计60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4. 开课时间:一学期5. 总学时:

36、606. 修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查8.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Windows98中文版使用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Win98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Word200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Excel2000中文版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Excel2000中文版基础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二、 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双语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根据计算机双语教学的特点,增加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的教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9

37、8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使学生逐步掌握Windows98,Word2000和Excel2000的基本操作。2、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98,Word2000和Excel2000的基本操作。3、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该课程实践较强,需要学生多作上机练习。主讲教师需要有熟练的实验操作经验。对使用Win98和Wrod2000和Excel2000非常熟悉。针对习题,可以组织二到三次讨论,以便学生加深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4、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要求学生能够知道所学

38、内容。三、 实验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实验学时一、计算机基本知识2二、Windows98的使用6三、Word2000的使用10四、Excel2000的使用10五、复习2合计60四、实验内容和实验安排实验要求 学生应独立完成新布置习题、在上机前,应做好预习,保证在统一安排的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安排 共安排15次实验:每次上机2学时。第一次:熟悉键盘键位,练习指法,练习英文打字。第二、三、四次:练习WIN98的使用,掌握WIN98的基本操作。第五至九次:练习WORD2000的使用,掌握WORD2000的基本操作和主要功能。第十至十四次:练习EXCEL2000的使用,掌握EXCEL2000的基

39、本操作和主要功能。第十五次:复习。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大纲#Flash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专业4 开课时间:一学期(第二学期)5 总学时:64H6 修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查8 教材参考教材:Flash MX 2004 创意与设计实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Flash MX 2004 基础入门培训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Flash MX 2004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中国铁道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Flash 动画制作是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

40、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如下知识:Flash的基本操作和图像处理功能、对象的操作和位图的应用、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使用动作脚本制作交互式动画、Flash动画的导出和发布。2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讲课当中应以精讲多练为原则,加强实践环节。课堂讲授以实例为主。3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门课程的重点是动画的制作、动画的交互功能实现、为动画添加声音及输出和发布动画。动作脚本语言只掌握常用语句即可。三、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实验学时1Flash MX 2004应用基础42Flash贺卡创意与设计实例43Flash广告创意与设计实例84Flash网站片头创意与设计实例45Flash相册创意与设计实例

41、46Flash课件创意与设计实例87Flash MTV创意与设计实例88Flash游戏创意与设计实例49Flash动画短片创意与设计实例410Flash小型网站创意与设计实例411课程设计12总计64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1章 Flash MX 2004应用基础1.1 Flash动画设计基础1.1.1 计算机动画概述1.1.2 Flash MX 2004简介1.1.3 Flash 动画的应用1.2 Flash工具应用基础1.2.1 选择工具1.2.2 图形处理工具1.2.3 文本工具1.3 图层和帧的应用1.3.1 图层1.3.2 帧1.4 Flash动画基础1.4.1 动画的分类1.4.2

42、 渐变动画的制作1.5 影片的发布Flash MX 2004基本操作实训第2章 Flash贺卡创意与设计实例2.1 Flash贺卡设计基础2.1.1 认识Flash贺卡设计2.1.2 Flash贺卡的特点2.2 Flash贺卡创意与设计实例情人节贺卡设计2.2.1 设计实例分析2.2.2 制作详解2.2.3 影片的发布2.2.4 实例小结Flash贺卡创作实训第3章 Flash广告创意与设计实例3.1 Flash广告设计基础3.1.1 网络广告设计基础3.1.2 Flash广告的分类3.1.3 Flash网络广告的优点3.1.4 Flash广告的特点3.2 Flash广告创意与设计实例1手机广

43、告设计3.2.1 设计实例分析3.2.2 制作详解3.2.3 实例小结3.3 Flash广告创意与设计实例2GPS导航系统3.3.1 设计实例分析3.3.2 制作详解3.3.3 实例小结Flash广告创作实训第4章 Flash网站片头创意与设计实例4.1 Flash网站片头设计基础4.1.1 网站片头设计的内容4.1.2 网站片头的特点4.2 网站片头设计实例4.2.1 设计实例分析4.2.2 制作详解4.2.3 实例小结Flash网站片头创作实训第5章 Flash相册创意与设计实例5.1 Flash相册设计基础5.1.1 Flash相册设计的内容5.1.2 电子相册的优点5.2 Flash相

44、册创意与表现实例5.2.1 设计实例分析5.2.2 制作详解5.2.3 实例小结Flash相册创作实训第6章 Flash课件创意与设计实例6.1 Flash课件设计基础6.1.1 课件设计的步骤6.1.2 课件元素6.1.3 课件设计原则6.2 Flash课件创意与设计实例初中化学课件设计6.2.1 制作点拨6.2.2 制作详解6.2.3 实例小结Flash课件创作实训第7章 Flash MTV创意与设计实例7.1 Flash MTV制作基础7.1.1 Flash MTV常见表现形式7.1.2 Flash MTV设计过程7.2 Flash MTV创意与设计实例同桌的你7.2.1 制作点拨7.2

45、.2 制作详解7.2.3 实例小结Flash MTV创作实训第8章 Flash游戏创意与设计实例8.1 Flash游戏设计基础8.1.1 常见的Flash游戏种类8.1.2 Flash游戏规划与制作8.2 Flash游戏创意与设计现实例五子棋的制作8.2.1 设计实例分析8.2.2 制作详解8.2.3 实例小结Flash游戏创作实训第9章 Flash动画短片创意与设计实例9.1 动画短片设计基础9.1.1 动画的原理9.1.2 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9.1.3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9.2 动画短片创意与设计实例星际外传预告片设计9.2.1 设计实例分析9.2.2 制作详解9.2.3 实例小结Flas

46、h动画短片创作实训第10章 Flash小型网站创意与设计实例10.1 网站设计基础10.1.1 网页设计的内容10.1.2 布局结构10.1.3 网页设计的原则10.1.4 Flash网站和一般Flash作品的区别10.2 小型网站创意与设计实例经典电影珍藏网10.2.1 设计实例分析10.2.2 制作详解10.2.3 实例小结小型网站创作实训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 课程概况1. 课程代号:2. 开课单位:理工系3. 适用专业:计算机双语教育专业4.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5. 总学时:64学时6. 修课方式:必修7. 考核方式:考试8. 参考教材:1)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吴伟民著 清华大学

47、出版社2)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著 高教教育出版社3) C语言习题集与上机指导(第二版)谭浩强、张基温 高教教育出版社4) 数据结构(C语言版)黄国瑜 叶乃菁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5) 数据结构许卓群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6) 数据结构(第二版)严蔚敏 吴伟民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7) 数据结构习题解析与上机实验指导宁正元 易金聪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9.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二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双语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介绍如何组织各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

48、括: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图、查找、排序。另一方面,通过对本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后续的相关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数据结构及其分类、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密切关系。 熟悉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学会根据实际问题要求来选择数据结构。 掌握设计算法的步骤和算法分析方法。 掌握数据结构在排序和查找等常用算法中的应用。3. 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该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注重上机实践。4.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掌握

49、: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做简单的分析。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的所学内容。三 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内32学时,实验32学时。教 学 内 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绪论 2学时线性表 4学时4学时栈和队列 4学时4学时树和二叉树 6学时6学时图 6学时6学时查找 4学时4学时内部排序 4学时4学时课程设计2学时4学时合 计32学时32学时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绪论【教学内容】1) 什么是数据结构2) 基本概念和术语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4) 算法和算法分析 算法 算法设计的要求 算法效率的度量 算法的存储空间需求【教学要求】掌握:1)数据

50、、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2)算法的概念和特性。了解:1)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2)算法设计的要求。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2.线性表【教学内容】1)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线性链表 循环链表 双向链表【教学要求】掌握: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定义。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特点。3)线性表的插入与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表示时的实现方法。4)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及特点。5)单链表的插入、删除、合并算法。了解:1)线性表的插入与删除操作在顺序存储表示时的时间复杂度。2)单链表的插入、删除、合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3)静态单链表的存储结构及特点。4)循环链表的特点。5)双向链表的存储结构及特点。3.栈和队列【教学内容】1) 栈 抽象数据类型栈的定义 栈的表示和实现2) 栈的应用举例 数制转换 括号匹配的检验 行编辑程序 迷宫求解 表达式求值3) 栈与递归的实现 Fibonacci函数 Hanoi塔问题4) 队列 抽象数据类型队列的定义 链队列队列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循环队列队列的顺序表示和实现【教学要求】掌握: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2)栈和队列的结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