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复习重点_第1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重点_第2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重点_第3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重点_第4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纤维第一节 纤维及其、和发展一、纤维定义与要求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 1000 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纺织纤维: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挠产纺织制品的纤维。和一定的服用性能,可以生二、纤维的与命名第二节 各类常用纤维简介一、天然纤维素纤维 Natural cellulosic fibers 1棉 Cotton(1)棉纤维的组成与特征棉纤维长于棉籽上,先生长变长(增长期),后沉积变厚至成熟(加厚期)的单细胞物质。棉纤维为多层状带中腔结构,稍端尖而封闭,中段较粗,尾端稍细而敞口,呈扁平带状,有天然的扭转,称“转曲”。截面常态腰圆形,中腔呈干瘪状。

2、(2)棉的Cotton Classification :陆地棉, 海岛棉, 粗绒棉。三种棉纤维的比较长度(mm) 陆地棉(细绒棉)2333海岛棉(长绒棉)3364亚洲棉(粗绒棉)1524细度(tex) 0.150.20.120.140.250.4强度(km) 2125>3012棉纺确定工艺参数时采用品质长度2.麻 Bast fibers(2)苎麻 Ramie苎麻为原产地麻纤维,称为“草”,也称白苎、绿苎、线麻和,为多年生宿根植物。苎麻单纤维较长,可单纤维纺纱。Ramie is one of the oldest vegetable fibers and has been used for

3、 thousands of years.主要产于我国的长江流域,以,湖南,江西居多,尼西亚,巴西,菲律宾等有种植。苎麻纤维品质优良,单纤维长,主要用于夏季服装面料,装饰用布等。苎麻可每年收割三次。(3)亚麻 Flax(linen)亚麻也称鸦麻、胡麻,分纤用、油用、纤油两用三类,均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主要产地在黑龙江。麻织物特点二、天然蛋白质纤维 Natural protein fibers毛是指主体支撑的毛发较长和1绵羊毛 Wool,绒是簇生的纤维较短和细软。纺织用毛纤维最主要的是绵羊毛,通常称作羊毛,或者称毛纤维。(1)与特征羊毛为角蛋白物质,分为高硫角蛋白、于羊毛的无序和基质部分;低硫角

4、蛋白,于原纤有序结构中,为典型的 a 螺旋角蛋白分子。羊毛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外向内分为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2特种动物纤维(1)山羊绒(2)马海毛(3)兔毛(4)骆驼绒(6)牦牛绒与牦牛毛(7)羊驼毛3丝纤维(1)桑蚕丝桑蚕又称家蚕,由桑蚕茧缫得的丝称为桑蚕丝。桑蚕茧由外向内分为茧衣、茧层和蛹衬三部分。其中茧层可用来做丝织原料,茧衣与蛹衬因细而脆弱,只能用做绢纺原料。一根蚕丝由两根平行的(2)柞蚕丝(3)蜘蛛丝三.再生纤维(丝素),外包丝胶。截面呈三角形。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纤维。1再生纤维素纤维(1)普通粘胶纤维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粘胶(吸湿)是素纤维

5、,由溶液法纺丝制得,由于纤维芯层与外层的凝固速率不一致,形成结构横截面切片可明显看出。粘胶是普通化纤中吸湿最强的,染色性很好,穿着舒适感好,粘胶弹性差,湿态下的强度,耐磨性很差,所以粘胶不耐水洗,性差。比,织物重,耐碱不耐酸。(2)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3) Lyocell 纤维Lyocell 纤维是以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用干湿法纺制的再生纤维素纤维。Tencel(4)铜氨纤维(5)醋酯纤维2再生蛋白质纤维目前已使用过的蛋白质有:酪素奶制品蛋白、牛奶蛋白、蚕蛹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和明胶等。四、普通普通的主要是指传统的六大纶纤维: 即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

6、纤维。1涤纶(挺括不皱)2锦纶(结实耐磨)3腈纶(膨松耐晒)4丙纶(质轻保暖)5维纶(价廉耐用)6氯纶 (阻燃耐腐)五、差别化纤维1基本定义与获得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纤维(1)物理改性(2)化学改性(3)表面物理化学改性2差别化纤维(1)变形丝(2)异形纤维(3)复合纤维(4)超细纤维细度<0.9dtex 的纤维,(5)高收缩纤维(6) 第三节 纤维的一、天然纤维的初1棉的初细度为 0.01dtex 0.5dtex 的纤维。色纤维(7)吸水吸湿纤维(8)混纤丝传统的棉花初是指将籽棉上的纤维(俗称衣分)与棉籽分离的,也称轧花

7、或轧棉。原棉供纺织厂作纺纱原料等用的皮棉。皮棉籽棉经轧棉机,除去棉籽所得的纤维。籽棉从棉铃中拾取的带籽的棉瓣。衣分(率)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率。剥桃棉从非自然开裂的棉铃中剥取的棉花。棉花棉植物上的纤维,籽棉和皮棉的 统称。(有时亦做为棉植物,棉植物开的花的名称)2麻的初1)苎麻苎麻的初(2) 黄、红麻(3) 亚麻三个过程:剥皮刮青脱胶,制成可纺用的精干麻。初主要步骤为:脱胶干燥碎茎打麻。打成麻同样需经过梳麻分离成可纺用的工艺纤维,才能纺纱。3毛纤维的初羊毛的初是去除非纤维类物质和不适于纺纱纤维的过程从原毛到洗净毛的各个生产工序,其工艺过程为原毛选毛开毛洗毛烘干洗净毛。4蚕丝的初蚕丝初主要是

8、指蚕茧分选与缫丝。蚕茧的工艺:剥茧选茧煮茧缫丝二、化学纤维概述1. 纺丝融体或纺丝液的2. 化学纤维的纺丝成形(Melt spinning)3化学纤维的后整理第二章 纤维的结构特征第一节纤维结构的概念一、纤维的各级微观结构(1)原纤结构特征纤维中的原纤(fibril)是大分子有序排列的结构,或称结晶结构。纤维的原纤按其尺度大小和堆砌顺序可分为基原纤微原纤原纤巨原纤细胞。 单分子:直链状大分子(proto fibril)(microfibril)d=1-3nmd=4-8nmd=10-30nm d=0.1-1.5m基原纤微原纤原纤 (fibril)巨原纤(macrofibril) 纤维(fiber

9、)二、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具体所指纤维高聚物的结晶与非晶结构、取向与非取向结构 .1. 纤维的结晶结构将纤维大分子以三维有序方式排列,形成点阵,形成有较大内聚能和密度并有明显转变温度的点阵结构,称为结晶结构。1)结晶区:纤维大分子有规律地整齐排列的区域。2)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区占整个纤维的百分率。重量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p48 式 2-9)体积结晶度:纤维内结晶区的体积占纤维总体积的百分率。 (p48 式 2-8)结晶度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晶度 纤维的拉伸强度、初始模量、硬度、性、密度;纤维的吸湿性、吸着性、润胀性、柔软性、化学活泼性。2. 纤维的非晶结构纤维

10、大分子高聚物呈不规则聚集排列的区域称为非晶区,或无定形区。3. 纤维的取向结构取向度:大分子排列方向与纤维轴向符合的程度.取向度与纤维性能间的:取向度大大分子可能承受的轴向拉力也大,拉伸强度较大,伸长较小,模量较高,光泽较好,各向异性明显.结晶与取向是两个概念,结晶度大不一定取向度高.三、纤维的大分子结构说来,结晶度高,取向度也高。1.()m:纤维大分子的基本化学结构单元。2.聚合度 n:纤维大分子的的数目,或一个大分子中的重复的次数。三、纤维大分子链的内旋性及柔内旋性 纤维大分子内的的特性。之间在键长键角保持不变条件下,相邻可绕单键旋转柔性。纤维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内旋转或振动而形成各种

11、形状的难易程度的特大分子间各作用力第二节 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一. 典型天然纤维的结构与特征1. 棉纤维的结构与特征(1) 分子及分子间结构棉纤维和麻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分子式为(C6H10O5),化学结构式为:(2) 羊毛纤维的组织结构羊毛纤维是多细胞结构体,有两类细胞:鳞片细胞和皮质细胞。2. 蚕丝的结构特(1)分子蚕丝是昆虫及结构的纤维,无细胞结构。大分子也是氨基酸结第三章 纤维的形态及表征第一节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纤维长度:指纤维伸直而未伸长时两端的距离。 (伸直长度)棉型化纤:30-40 mm化纤:70-150 mm 中长纤维:51-65 mm 纤维长度指标:用棉纺用毛纺纺纱 纯

12、纺或混纺纺纱 纯纺或混纺用棉纺或化纤专纺纺纱 仿毛织物1、主体长度Lm:纤维中含量最多的纤维长度。(1) 根数主体长度:纤维中根数最多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2) 重量主体长度:纤维中重量最重的一部分纤维的长度棉的手扯长度主体长度。2、平均长度:纤维长度的平均值(1) 根数平均长度 Ln:各根纤维长度之和的平均数。(2) 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B:各组长度的重量加权平均数(3) 截面加权长度 H纤维长度的测定:常用的纤维长度测试有:1.2.3.4.式长度分析仪法(适用于棉纤维的长度测定)梳片式长度分析仪法(适用于羊毛纤维、苎麻、绢丝或不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 中段切断称重法(适用于等长化纤的长度测定)排

13、图法(适用于棉或不等长化纤、羊毛、苎麻、绢丝等长度分布的测定)5. ALMETER 电容测量法(适用于毛条、棉、麻纤维条子的长度测定)第二节 纤维的细度一、纤维细度的指标两种表示直接法:直径、截面积间接法:用纤维长度与重量之间的表示,如特数 Ntex、分特 Ndtex、旦数 Nden、公制支数 Nm等。1tex10dtex1 Ntex=10 Ndt ?直接细度指标(直径 d)与间接细度指标的换算d = 0.03568 Ntexgd = 0.0113 Ndengd = 1.129Nm · g马克隆值 M (用于棉)本身无量纲,相当于长度(英寸)的重量(微克); 反映细度、成熟度的综合指

14、标。M×Nm25400;Nt0.0394M; Nd0.354M品质支数 (用于毛) 沿用下来的指标,曾表示该羊毛的可纺支数,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二、纤维细度不匀指标纤维的细度不匀主要的粗细不匀。1. 细度不匀的概念2. 细度不匀指标及分布(1)不匀率指标二层含义,一是纤维之间的粗细不匀,二是纤维本身沿长度方向上直径均方差和变异系数 CVd(2)纤维间细度不匀的分布1.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criterion regain)Wc100 +WcG = Gc01002.公定回潮率 Wk100 + Wk100 + WkG = G= GkWa实际回潮率Wk公定回潮率Ga称见重量Gk公

15、定重量3.平衡回潮率a 100 + W0100a100 + Wa(p88)G = Ga0100100 + WkG = Gk0100平衡回潮率是指纤维材料在一定大气条件下,吸、放湿作用达到平衡稳态时的回潮率。4.2 Relation between regain and relative humidity吸湿平衡回潮率与空气相对湿度的4.2.1hysteresi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gain吸湿滞后现象(湿历史)在同一空气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比放湿平衡回潮率小的现象叫吸湿滞后性(或叫吸湿保守性,吸湿滞后现象)。回潮率/%vd1< va1v

16、d1放湿vd2> va2 vd2Wde滞后值 eWaeva2va1吸湿实际滞后值 tM = G - G0 ´100(%)G4.2.3 影响纤维吸湿的因素 一. 内在因素二. 外界因素1温度的影响1. 亲水基团的作用2相对湿度的影响2. 纤维的结晶度3. 纤维原来回潮率大小的影响3. 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内部空隙 4. 纤维中的伴生物和杂质4.3 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4.3.1 对纤维重量的影响纤维材料的重量随吸着水分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100 +W100GG =0 = G0100 + M1004.3.2 对几何的影响S- S= DL SDfs同一纤维,可根据吸湿膨胀后各向异性的大

17、小,来大分子的取向度。4.4 吸湿性的测试方式4.4.1 直接法:箱内热称:箱外热称:箱外4.4.2 间接测定法第五章 纤维的力学性质:描述纤维拉伸性质的指标;影响纤维断裂强的测试条件;粘弹体的基本力学特征;纤维弯曲、扭转、压缩破坏的形式及基本指标。第一节 拉伸性质一、拉伸断裂指标:(一)绝对强力 P (Pb):(二)相对强力指标:1、断裂应力 (b ):2、断裂强度(相对强度) p0(pb):3、断裂长度 L(Lb):(三)断裂伸长率:a(b) 二、拉伸变形曲线及有关指标(一)应力应变曲线(负荷伸长曲线)拉伸图(二)拉伸图上的有关指标:1、断裂点的指标(前面已经的 b 点)2、初始模量:纤维

18、材料拉伸曲线的起始较直部分伸直延长线上的应力与应变之比,即s起始段的斜率。3、屈服点 Y 的应力、应变- e 曲线在拉伸曲线由伸长较小部分转向伸长较大部分的转折点(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点)求取屈服点的作图(1)角平分线法;:(2)兰(Coplan)法;(3)曼列(Meredith)法.4、断裂功指标(1)断裂功 W(2) 体积断裂比功 Wv()重量断裂比功 Ww ()功系数(充满系数)第三节 粘弹体力学特征粘弹体:对以高分子为主要组成物质的纤维来讲,它不仅具有弹性,而且也具有粘性,这种粘性 与弹性的组合即为粘弹性,具有粘弹性的物体即为粘弹体一、 粘弹性的概念:虎克变形:变形:;-应力,E

19、-模量,-应变; 粘滞系数,t-时间二、 蠕变与应力松驰蠕变:在一定(固定)的拉伸(负荷)条件下,纤维的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加的现象。应力松驰:当纤维被拉伸到一定变形值,保持恒定时,其内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 纤维的蠕变及蠕变回复曲线三、 三种变形(一)、急弹性变形(二)、缓弹性变形(三)、塑性变形四、 纤维的弹性与疲劳(一) 弹性:纤维的弹性是指纤维承受负荷后产生变形,负荷取除后,具有恢复原来 的能力。(二)、疲劳:小应力长期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就叫疲劳。第四节 纺织纤维的弯曲、扭转和压缩一、纤维的弯曲和形状(一)、概念:纤维是极易变直为弯的,有的本身就是卷曲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弯曲则是指外力作

20、 用下的弯曲变形。(二)、影响因素: 形状,粗细,模量(三)、破坏形式: 弯断,实质是弯曲外缘的拉断或内缘的挤裂。(四)实用指标:抗弯刚度 RB=EI二、纤维的扭转(一)、概念: 纤维在剪切扭矩作用下,产生的扭转变形。(二)、影响因素:(三)、破坏形式:(四)、实用指标:形状,粗细,模量纵向劈裂断裂捻角,常用圈数表示。第六章 纤维的表面性质第一节 纤维表面的内涵一、表面的基本概念纤维表面的表达与物理或物理化学所述表面一致,第二节 纤维的摩擦性质表面结构、表面性质和表面状态。 一、 基本指标:(一)、切线阻力 (cN)F= N= F1 + F2(二)、摩擦系数 ff= F2 /N( 静摩擦系数

21、fs,动摩擦系数 fD )(三)、抱合力 F1(四)、切向阻抗系数(五)、抱合系数 hh= F1 /l(六)、抱合长度 LhLh =(F1 /Nt)·1000Lh =F1·Nm二、 影响摩擦的因素:(一)法向(二)温、湿度(或张力)(三)表面润滑剂状况(四)表面粗糙度第七章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常用热学指标; 纤维的热力学性质、热定形及抗热破坏性质(耐热性、热性、燃烧性、熔、热收缩等);第一节纤维的色泽、双折射、耐光性、紫外荧光; 纤维的电阻、静电。热学性质一、热学指标(一)Q/克·度(J/g· ) C =比热 C: 质量为一克的纺织材料,温

22、度变化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 ×DT比热值的大小,反映了材料(二)导热系数、贮存热量的能力。或者温度的缓冲能力。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场条件下,热能通过物质本身扩散的速度称为导热系数 。其含义是,当纤维材料的厚度为 1m,两端间的温差为 1ºC 时,1 秒内通过 1m2 纤维材料传导的热量焦耳数。:焦/米·度·时 (/m·ºC )Q × dl =DT × t × S(三)热阻和绝热率 TR = 1l热阻(m·ºC / )T = Q0 - Q1 ´100(%)绝热率 TQ0

23、它们反映的是材料的隔热能力保暖性,值越大,说明材料越保暖。二、纺织材料的热力学性质对结晶区来说在热的作用过程中,它的热力学状态有两个:一个是在热的作用下,结晶体解体形成熔融态,另一个是结晶不被破坏呈结晶态。对无定形区来讲,热力学状态大致有三个: 热力学指标来表征和区分。两个转变区:态、高弹态和粘流态,这些状态可用以下的1化转变区2 粘弹态转变区三、热定形(一)概念:热定形则是指在热的作用下(以热的定形。进行分子之间的切断或重建)进行(二)热定形的效果: 暂时定形,半永久定形与永久定形(三)热定形的条件(1) 湿度(或定形液):降低 Tg(2) 热:加热到 Tg 以上, Tf 以定形(3) 力:

24、施加外力达到我们所需的外观形态(4) 时间:大分子间的联结只能逐步拆开,达到比较完全的应力松弛,需要时间。重建分子间的联结也需要时间四、耐热性和热性(一)耐热性: 指在热的作用下,抗破坏的能力。可用破坏温度来表示,或受热时性能的恶化来评价。(二)热性: 指在某温度持续作用下,多长时间会破坏的性能。五、熔(一)概念(二)测量六、阻燃性(一)定性表达:根据纤维在火焰中,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况分为:1、易燃:2、可燃:就燃,离火仍燃,且燃烧迅速,可造成火灾。能燃,离火后仍曼延,但速度慢。3、难燃:在火焰中可燃,离开火则自熄。4、不燃:与火接触亦不燃烧。(二)定量表达1、点燃温度2、火焰最高温度3、燃烧

25、速度4、极限氧指数极限氧指数 LOI(Limit Oxygen Index):第二节 光学性质纤维的色泽纤维的双折射纤维的耐光性二、色泽:色泽颜色与光泽,不可分的统一体。(一)颜色:材料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结果。(天然纤维的白度反映其质量)(二)光泽:反射可见光的能力。影响双折射大小的因素(1) 取向度取向度,各向异性显著,双折射率。当全部大分子与纤维轴平行排列时,双折射最大。 当大分子排列紊乱时,双折射为 0。(2) 大分子本身的不对称性三、耐光性耐光性是纤维抵抗日光破坏的能力。纤维耐光性的大致排序为:腈纶羊毛麻棉粘胶涤纶锦纶蚕丝。第三节 电学性质一、导电性质VLOI = O2 

26、0;100%VO + VN22(一)定义 1体积比电阻:长度(1cm)上所施加的电压 U,相对于截面(1cm2)上所流过的电流 I 之比, 二、介电性质介电常数三、静电纤维的鉴别与品质评定纤维的鉴别纤维品质评定第一节 纤维的鉴别·cm 。第九章鉴别纤维就是根据纤维的外观形态、内在质量和基本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或化学来区别。常用的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化学溶解法、着色法、红外光谱法等。感目测法手感目测法主要是根据纤维的长短、粗细、卷曲、色泽及其不匀性,含杂与否及类型,纤维的刚柔性和弹性等,来区分棉、麻、毛、丝及化学纤维。特点:鉴别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等不同品种的简便天然纤维

27、与化学纤维手感目测比较之一,但其准确性较差。各种天然纤维手感目测比较纤维品种观察内容棉苎麻羊毛蚕丝手感柔软弹性好,有暖感柔软、光滑,有冷感长度(mm)1540, 离散大60250,离散大20200,离散大很长细度()1025208010401030含杂类型碎 叶 、 硬籽、僵片、软籽等麻屑、枝叶草屑、粪尿、汗渍、油脂等清洁、发亮纤维类别观察内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长度、细度差异很大相同品种比较均匀含杂附有各种杂质几乎没有色泽柔和但欠均一近似雪白、均匀,有的有金属般光泽二、显微镜观察法原理:根据各种纤维的向形态特征来鉴别纤维。是最广泛采用的法。显微镜还可用来确定是纯纺织物(由一种纤维及混纺织物中的纤

28、维种类或大类。)还是混纺织物(由两种或多种纤维的)以常用纤维的向形态特征三. 燃烧法原理:根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其燃烧特征也不同来区分纤维的种类。:通过观察纤维接近火焰、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特征,散发的气味及燃烧后的残留物,可将常用纤维分成三类,即纤维素纤维(棉、麻、粘纤等)、蛋白质纤维(毛、丝)及(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一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不适用于混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纺织品。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三大类纤维燃烧特征纤维类别接近火焰在火焰中离开火焰后残留物形态气味纤维种类纵向形态横截面形态棉天然转曲腰圆形、有中腔苎麻竖纹腰圆形,有中腔,胞壁

29、有裂纹亚麻竖纹多角形,中腔较小黄麻竖纹多角形,中腔较大竖纹不规则圆形或多角形,内腔呈线形、椭圆形、扁平形绵羊毛鳞片大多呈环状或瓦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有毛髓山羊绒鳞片大多呈环状,边缘光滑, 间距较大,较小多为较规则的圆形兔毛鳞片大多呈斜条状,有单列或多列毛髓绒毛为非圆形,有一个中腔; 粗毛为腰圆形,有多个中腔桑蚕丝平滑不规则三角形柞蚕丝平滑扁平的不规则三角形,内部有毛细孔粘胶纤维多根沟槽锯齿形、有结构醋酯纤维12 根沟槽腈纶平滑或 12 根沟槽圆形或哑玲形涤纶、锦纶、丙纶等平滑圆形氨纶平滑不规则圆形或土豆形复合纤维一根纤维由两种高聚物组成,其截面呈、双边形或海岛形等涤纶中空纤维根据需要可制成

30、一孔、四孔、七孔或九孔等异形纤维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异形截面,如三角形、扁平形、哑铃形、L 形等学溶解法原理:根据各种纤维在不同试剂中的溶解性能的差异来鉴别纤维的。适合范围:各种纺织材料,五.药品着色法染色纤维或混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原理:根据各种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着色性能不同来迅速鉴别纤维品种。适用范围:未染色纤维或未染色的纯纺纱线和织物。几种纺织纤维的着色反应六.七.八.熔点测定法密度梯度法荧光法第二节 纤维的质量要素与评定一. 原棉的的品质检验与评定棉纺织厂往往还需用手感目测、仪器检验及单唛试纺三结合对原棉进行综合检验。手感目测:通过人的感官如手摸、手扯、眼看、耳听等,来感知棉纤维的成熟

31、度、长度及整齐度、抱合力、色泽、含杂多少及杂质类型等。仪器检验:测试原棉的长度、线密度、强力、成熟度、含水、含杂等。单唛试纺:将单一批号(唛头)的原棉少量试纺成纱,根据试纺生产正常与否,来了解原棉的情况。纤维种类1 号着色剂着色碘-碘化钾溶液着色纤维种类1 号着色剂着色碘-碘化钾溶液着色棉灰不染色涤纶红玉不染色麻(苎麻)青莲不染色锦纶酱红黑褐羊毛红莲淡黄腈纶桃红褐色蚕丝深紫淡黄维纶玫红蓝灰粘胶纤维绿黑蓝青氯纶不染色铜氨纤维黑蓝青丙纶鹅黄不染色醋酯纤维桔红黄褐氨纶姜黄纤维素纤维(棉、麻、粘纤等)不熔不缩迅速燃烧继续燃烧细腻灰白色烧纸味蛋白质纤维(丝、毛等)收缩渐渐燃烧不易延烧松脆黑灰烧毛发臭味*

32、(涤纶、锦纶、丙纶)收缩、熔融熔融燃烧继续燃烧硬块各种特殊气味 细绒棉的品级条件和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品级条件: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七个级,即一级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七级以下为级外棉。 细绒棉的长度细绒棉的长度以 1mm 为级距,分级如下:25 毫米,26 毫米,27 毫米,28 毫米,29 毫米,30 毫米,31 毫米,25.9 mm 及以下; 26.026.9 mm; 27.027.9 mm; 28.028.9 mm; 29.029.9 mm; 30.030.9 mm;31.0 mm 及以上;其中 28 mm 为长度标准级;五级原棉长度大于 27 mm,按 27 mm 计,六、

33、七级原棉长度均按 25 mm 计。 马克隆值马克隆值分为 A、B、C 三个级别,其中 B 级为标准级。具体的分级范围是:3.74.2 为 A级、3.53.6 和 4.34.9 为B 级、3.4 及以下和 5.0 及以上为 C 级。 回潮率与含杂率细绒棉的公定回潮率为 8.5%;回潮率的最高限度为 10.5%。细绒棉的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 3.0%,锯齿棉为 2.5%。 原棉中的危害性杂物原棉质量标识按原棉类型、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原棉中,所占比例 80%及以上的品级)、长度级、主体马克隆值级的顺序指示。六、七级原棉不标示马克隆值级。类型代号:以字母“Y”标示;灰棉以字母“G”标示;白棉

34、不作标示; 品级代号:一级至七级用“1”、“7”标示; 长度代号:25 mm 至 31.0 mm 用“25”、“31”标示; 马克隆值级代号:A、B、C 级分别用 A、B、C 标示;皮辊棉、锯齿棉代号:皮辊棉在质量标示符号下方加横线“”,锯齿棉不作标示231A,Y625,G525C,327B二. 麻纤维的品质检验与评定三. 毛纤维的品质检验与评定支数毛:属同质毛,按细度(品质支数)分 70 支、66 支、64 支、60 支;级数毛:属基本同质异质毛,按含粗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甲、四级乙、五级。四. 桑蚕丝(生丝)的品质检验与评定桑蚕丝品质的优劣,是根据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分为 6A,5

35、 A ,4 A,3 A ,2 A ,A,B,C,D,E,F 级和级外品。五化学短纤维为了满足不同型、中长型、的性能要求,往往将同品种化纤的细度、长度设计成不同规格类型。有棉等。六化纤长丝第十章 纱线的第一节 纱线的一、依结构和外形分与结构特征二、依纤维长度分三、按纱线的粗细四、依纤维种类分五、依纺纱(一) 传统纱(环锭纱)(1) 粗梳纱(2) 精梳纱(二) 新型纱(1)端纺纱:气流纱、静电纱、尘笼纱、涡流纱等(2)非端纺纱:自捻纱、包缠纱、喷气纱等(3)无捻纱六、依用途分第二节 纱线的与发展一、纱线的基本原理1. 短纤纱的过程为:纤维开松(除杂和混合)梳理形。2. 长丝纱的3. 线绳的并条混合

36、牵伸加捻成纱卷装成第十一章 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第一节 纱线的细度与不匀一、纱线的细度指标直接指标(直径 d)、间接指标(特克斯、纤度等) 1线密度 Nt (俗称号数、tex)股线细度的表示:单纱公称细度乘以股数来表示。如:14×2。若合股线中单纱细度不同,则用公称号数相加表示如(18+14)。2.公制支数股线的公制支数:以组成股线的单纱公制支数除以股数表示,如 28/2。(注意不同细度纱的合股, 24/26)3 英制支数 Ne常表示:21s、32s、45s 、60s/2 45. 直径6 重量偏差7. 纱截面中的纤维根数 n8. 复合纱的细度计算第二节纱线的细度不匀一、基本概念截面面积

37、或直径的粗细不匀,或截面内纤维根数变化或 不匀的危害:内在质量外观质量长度纱线重量的变化。N= (100 + Wk )/100 × 590.5 = Ce(100 + W )/100NNettd = 0.03568N td工艺性短纤维纱细度不匀的起因:(1)纤维在纱中的随机分布(随机不匀)(2)周期性不匀:、皮辊、齿轮等旋转件的偏心、缺齿、表面损坏等(3) 偶发性不匀:飞花、接头等操作不良(4) 纤维细度不匀二、不匀率指标1、平均差系n1 åx - xinU =i-1´100%x2变异系数 CV= snånåi×100s =CVs =(

38、 x - x)2 /(n -1)( x - x)2 / niixp = 100R /ix 极差系数三、产生不匀的主要(一)极限不匀 CV(二)附加不匀1纤维集结及工艺不甚完善引起的不匀(机械随机不匀)2. 牵伸波(纺纱的牵伸机构所造成附加不匀)3. 周期性不匀(机件状态不良所造成的一粗一细周期性不匀)(三)偶然引起的不匀四 纱条细度均匀度的测量1、测长称重法2、目光检验法(黑板条干)3、电容式均匀度试验仪4 光条干均匀度测量法五、纱条不匀的分析1、 不匀指数:的纺纱能力。(I 值小于 1)实际不匀率与极限不匀率的比值。反映2、 变异-长度曲线(1) 纱条片段内不匀 CVI(l)(2) 纱条片段

39、外不匀 CVB(l)3、 波谱图S(log)logS(log)(b)正常不logS(log)(c)牵伸波不(a)理论不V=CV2I(l)B(l)第三节 纱线的捻度一、加捻指标(一)捻度 T:长度的捻回数。捻向: Z 捻向、S 捻向(二) 捻回角:纱表面纤维对纱轴的倾斜角称捻回角。(三) 捻系数: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相对指标。(四)捻缩: 纱线因加捻而引起的长度的缩短,叫捻缩。三、 加捻对纱线性质的影响(一)加捻对纱线强的影响使纱线在某一捻系数时达到强力最高值,继续加捻,纱线(二)对纱线体积重量和直径的影响(三)对纱线耐磨性的影响(四)纱线其它性质的影响(1)光泽;(2)手感;(3)条干均匀度等

40、。四、 纱线的结构特征(一)、内外转移下降。此时的捻系数叫临界捻系数。因加捻作用宽度逐渐收缩而形成的三角形过渡区,我们叫它加捻三角区。处于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因受纺纱加捻的影响,使处于不同部位的纤维产生不同的向心,最外层纤维,向心最大,最内层最小,甚至为零。所以外层纤维将克服纤维间的阻力向内部挤去,即内转移,而被挤出纤维的,称为外转移。同时,被挤出的纤维又会因产生了大的向心,又挤向内部,以此反复进行。在加捻三角区,有剧烈的内外转移现象,一根纤维不但可能反复发生多次转移,而且一根纤维的不同部位转移的剧烈程度也是不同的。纤维的两端露出纱身,成为(二)、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尤其是尾端。指数 M指数

41、是以计算纤维在纱截面中的分布矩为基础,求出两种纤维中一种的转移分布参数。(内)第十四章 织物及其第一节 织物的一、织物的(一)、按用途分及应用(二)、按纤维原料分(三)、按工艺原理分(四)、按色相分(五)按风格特征分(六)按纱线的类别分(七)按织物的幅宽分(八)按织物的厚度分二、织物的应用1.2.3.织物作为衣着类的材料织物作为装饰类的材料织物作为产业类的材料第二节织物及名称一、机织物1. 棉及棉型织物(1)(2) 细纺(3) 府绸第十五章织物结构与基本组织第一节 机织物的结构与组织 机织物组织参数经、纬纱的起伏规律称为“织物组织”。1组织点当经纱在纬纱之上组织点,以方格表示;当纬纱在经纱之上为纬组织点,用方格表示。2. 组织循环:3. 纱线循环数:在织物中重复出现时的单一组织单元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