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孟子二章 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_第1页
18孟子二章 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_第2页
18孟子二章 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_第3页
18孟子二章 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二章知识点整理与练习答案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知识要点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现存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争。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2、孟子,名_轲_,是战国时期著名的 思想 家, 教育 家。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

2、 孔子 以后 儒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 “ 孔孟 ” ,有 “ 亚圣 ”之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畎亩(qun) 傅说(yuè) 孙叔敖(á) 拂(fú)乱 法家拂(bì)士 胶鬲(gé)动心忍(rèn)性 衡(héng)于虑 亲戚畔(pàn)之 空(kng)乏 域民(yù)(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围攻)(表转折)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 ) 4、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5、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

3、制 )(凭借)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意义:背叛。)9、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1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举用,被选拔)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 14、空乏其身 (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5、舜发于畎亩之中。 (指被任用) 16、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17、百里奚举于市。 (市井) 18、苦其心志。 (使痛苦)(四)、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亲戚畔之。 畔 通“ 叛 ”, 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 通 增 , 增加 。3、困于心,衡

4、于虑。 衡 通 横 ,梗塞,不顺。4、入则无法家拂上。 拂 通 弼 ,辅弼 。5、所以动心忍性。 忍 通 韧 ,使坚韧。(五)、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此,这。 今:作判断词。2、所以动心忍性。 古:“用来的”。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七里之郭。 古: 外城 。 今:仅用作姓氏。4、池非不深也。 古:护城河 今:水池,池塘5、委而去之。 古:离开 。 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6、亲戚畔之。 古:内亲外戚。 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人。)7、舜发于畎亩之间。 古:被任用。 今:送出、交付、发现。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被举用。 今:举起。9、管夷

5、吾举于士。 古:狱官 。 今: 士兵 10、征于色。 古:征验,表现。 今:征讨,出征。11、而后喻。 古:明白,了解,知晓。今:比喻,比方。(六)、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各句中的不同意思。(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动词。) 兵革非不尖利也。 (锐利,锋利,形容词。)2、发:舜发于畎亩之间。 (发迹,被起用) 发于声。 (表现出)3、士: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 (贤士)4、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得道者多助。(仁政) 伐无道,诛暴秦。(道义)5、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6、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池塘)

6、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7、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都)(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1、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词用作动词:环绕,这里有包围的意思。)2、人恒过,然后能改。 (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定居。)4、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5、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害怕,威服)6、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5、劳其筋骨。 (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6、饿其体肤。 (饿:动词使动用法:使饥饿)7、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

7、动用法:使贫困、痛苦)8、行拂乱其所为。 (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9、所以动心忍性。 (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10、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11、行拂乱其所为。 (行:名次用作状语,用行动)(八)、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翻译: 。2、兵革非不尖利也。 ( ) 翻译: 。3、舜发于畎亩之间。 ( ) 翻译: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翻译: 。5、所以动心忍性。 ( ) 翻译: 。6、舜发于畎亩之中。 ( ) 翻译: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翻译: 。(九)、重点句子翻译。1、天

8、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翻译: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4、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多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

9、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6、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在一个国内如

10、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十)、问答题。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答:(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

11、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例: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家和万事兴。 人心齐,泰山移。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8、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

12、,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十一)、重点句子背诵、默写: 1、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4、分析亡国条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成才的客观条件: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

13、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5、主旨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中考真题体验】【文段一】:2008年浙江金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3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

14、1词词义例句入在国内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映入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进入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3分)答: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文段二】:2008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一3题( 9 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

15、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 3 分)A、委而去之 (到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2、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16、助。 ( 4 分)3、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文段三】:2008广西百色市: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5题。(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委而去之(委:放弃)(去:离开)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 (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