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2_第1页
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2_第2页
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2_第3页
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2_第4页
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细则为保证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质量,规范验收程序、内容和方法,按照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办法(甘国土资籍发201214号),结合国土资源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办法,制定本细则。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自查、验收和抽查。各地可根据本细则制定具体的自查、验收、检查方案及办法。二、验收依据(一)土地调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8号);(二)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三)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四)国土

2、资源部 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五)国土资源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178号);(六)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241号);(七)国土资源部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59号);(八)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九)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十)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宗地统一编制规则(试行)的通知(甘国土资发2011

3、57号)(十一)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甘政发20124号)(十二)关于印发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3号)(十三)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的通知(甘国土资籍发201214号)(十四)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十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三、验收的组织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采取四级逐级验收制度,即县级自查、市州级验收、省级检查和国家抽查。具体工作由本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4、室负责组织。(一)县级自查1、县级自查应覆盖所有成果,并编制成果自查报告。2、县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申请市州级验收。申请时应提交县级成果自查报告。(二)市州级验收 1、市州验收要覆盖所辖全部县(市区)。2、市州验收的外业抽查率不小于10%,内业抽查率不小于15%,并形成验收报告。验收后,被验收单位应按照验收报告的要求进行成果整改,编制整改报告,并提交市州级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3、各市州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向甘肃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市州成果验收结论和申请抽验报告。(三)省级抽验1、省

5、级抽验以市州为单位开展。2、省级抽验要在听取市、州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汇报后,随机抽取1-3个县(市、区)进行现场检查。省级检查的外业抽查率不小于5%,内业抽查率不小于8%,并形成检查报告。3、省级抽验完成后,及时将省级验收报告报全国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做好接受国家级抽查的准备。(四)国家抽查全国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省级成果进行抽查。抽查后的评价意见,逐级下发。(五)验收成果处理 1、自查、验收、检查、抽查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技术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规定的成果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被验收单位进行整改。对验收不合格的,被

6、验收单位应抓紧组织整改后再申请验收。2、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后,建立检查验收工作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验收申请、验收通知、各种检查表、检查报告或验收报告、整改报告等。四、验收资料验收资料由县(市区)、市(州)、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准备。具体包括下列资料: 1、宗地档案资料。主要包括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宗地图、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等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资料。凡9月1日前进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只提供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不提供土地权属调查表,9月1日前进行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可使

7、用原地籍调查表,9月1日以后进行调查的严格按照地籍调查规程表格执行。2、地籍调查资料。主要包括控制调查成果、地籍图、界址点调查成果、面积分类统计汇总成果等。3、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主要包括数字化档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数据库、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数据库等。4、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工作报告、技术报告、验收文件、工作简报、检查记录、整改记录、工作日志,各类通知、意见、纪要等工作组织实施和技术政策规范性文件。5、数据库成果五、精度要求(一)按点位埋设界桩的精度级别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相邻界址点间距误差/cm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

8、.0±10.0二±7.5±15.0三±10.0±20.0注1: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可选择一、二、三级精度。注2:我省所有权选择三级精度。(二)按界址走向描述的界线精度序号项 目图上中误差/cm图上允许误差/cm1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0.3±0.62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3±0.63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点位误差±0.3±0.6所有权权属调查在“二调”成果基础上进行界线核实、调整。未进行解析法测量界址点的,可不提供控制资料,但必须对“二调“成果进行复核并满足以下条件,同时

9、提供复核资料。1、现状地物界址走向位置必须在线状地物的实际控制范围内(如:“二调”成果中的公路等线状地物实测上图后的中心点不能偏离公路范围)。2、为使所有权与使用权调查成果不发生矛盾,所有权界线穿过密集居民区的地区,使用权实测的界址点必须在所有权控制范围内。六、 验收的方法与内容验收采用外业核查、外业抽样检测、室内查看的方法开展,重点检查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一致性。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权属调查成果、地籍测量成果、土地登记成果、文件资料、数据库成果等。(一)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内业统计,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填写表1。(二)权属调查成果通过内业资料查看检查权属调查成果,填写表2。 (三)

10、地籍调查成果采用外业实地查看和内业资料比对查看的方法进行地籍调查成果检查,填写表3-1和表3-2。 (四)土地登记成果通过内业资料查看的方法检查上地登记成果,填写表4。 (五)文件资料内业查文件资料,填写表5。 (六)数据库内业检查数据库,填写表6。 (七)有下列情形终止验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合格,验收组可决定终止验收:1、地籍调查没有全面完成。2、土地权属争议情况不清。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未全面完成。4、无技术设计书(技术方案、工作方案)或作业过程和方法不符合技术设计书(技术方案、实施方案)要求。5、起算数据错误或界址点测量存在系统性错误。七、验收程序验收组按照验收准备、内外

11、业检查、形成验收报告、验收总结的步骤进行验收。(一)验收准备1、验收组到达验收地点后,进行验收准备工作。(1)推荐确定验收组长;(2)确定内、外业小组组成人员;(3)确定外业巡查、抽样检测的区域、内容、线路、方法和所需的仪器设备;(4)确定内业资料检查的重点和方法。(5)告知项目承担单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2、召开验收工作布置会议。会议内容包括:(1)宣布验收组成员。(2)验收单位做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检查报告。(3)验收组质询。(4)被验收单位答疑。(5)布置内外业检查工作。(二)内外业检查1、外业小组按验收规定进行巡视对照、检测、审查成果资料,并做好检查记录。2、内业小组按验收规定审查成果资

12、料,并做好检查记录。3、对数据库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全面检查。(三)形成验收报告1、验收组进行内、外业验收情况汇总,形成验收报告。2、验收报告的主要内容:(1)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时间、验收对象。(2)验收依据。(3)提交验收的成果资料。(4)验收数量。(5)总体评价。工作评价。组织领导、经费落实、工作计划安排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在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中的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管等方面的情况。成果评价。整改意见。列出对所发现的问题或缺陷,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验收结论。确定是否通过验收。(6)验收组签名。(四)验收总结形成验收报告后,召开验收总结会。会议内容:(1)介绍内外业检查情况。(2)宣读验

13、收报告。(3)被验收单位负责人发言。(4)领导讲话。附表1 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检查记录表单位:公顷、宗行政区名称:行政区总面积: 其中集体土地面积: 国有土地面积:序号权利主体指标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乡镇农民集体合计备注面积宗地数面积宗地数面积宗地数面积宗地数1地籍调查的总面积(总宗地数)2应发证的面积(宗地数)3已发证的面积(宗地数)4未发证的面积(宗地数)5只调查不发证的面积(宗地数)6争议地的面积(宗地数)7登记发证完成率(面积、宗地数)结论(得分)检查员: 检查日期:注:1=3+5+6,2=3+4,7=3÷2.本项满分20分,登记发证完成率100%为200分,每降1个百分

14、点扣2分,低于90%为0分。18附表2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表行政区名称:序号检查内容分值得分评价1宗地代码编制是否正确,是否有重复现象12土地权利人与土地权属来源资料是否一致23集体土地权利主体及主体代表的认定是否正确14认定界址的法律手段是否完整、规范、有效25双方指界人及调查人员签字、盖章手续是否齐全、指界人身份是否依法依规等26界址点和界线描述与附图(宗地草图)标绘是否一致、界线所在图幅、位置的注记是否齐全,字迹是否清晰,附图(宗地草图)标注权属单位名称是否正确27界址点线的设置、界址线描述与实地是否一致,界标设置是否规范28附图、宗地草图内容是否齐全、清晰易读、完整正确29表格填写是否完

15、整、清晰,文字描述是否简练、准确,结论是否清楚,手续是否完备、无漏项210土地权属争议原由是否清楚,争议范围是否准确211地籍图与调查表、土地权属协议书、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的描述是否一致212合计20结论检查员: 检查日期:说明:本项满分20分,各子项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评定,分别按分项分值权重的0.8-1.0、0.6-0.8分、0.6以下打分。附表3-1 地籍调查成果检查表行政区名称:序号检查内容分值得分评价1坐标系统的选择、地图投影、分带是否符合要求12控制测量资料是否完整规范13施测方法是否正确,各项误差有无超限14起算数据是否正确、可靠,数据处理是否正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规定15各

16、种观测记录手薄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16地籍图上地籍、地形要素有无错漏27图式使用是否正确,图面整饰是否清晰完善,各种符号、注记号是否正确18图廓整饰及图幅接边是否符合要求19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内扣除国有土地面积是否正确210在地籍图上地籍区和地籍子区表示是否合理、规范111合计14结论检查员: 检查日期:说明:本项满分14分,各子项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评定,分别按分项分值权重的件0.8-1.0、0.6-0.8分、0.6以下打分,对于没有进行界址点解析测量的地区,坐标系统和作业方法正确,符合当地实际,则24项各得0.9分。附表3-2 界址点精度检查表行政区名称:序号检查对象实测坐标检查坐标

17、X值Y值X值Y值XYLL21合计中误差结论检查员: 检查日期:说明:1、本项满分6分。2、埋设界桩的必须进行解析测量,中误差为±10cm, 中误差1/3限差,为6分,1/3限差中误差2/3限差,为5分,2/3限差中误差限差,为3分。3、经验证,二调成果满足调查进度要求,图解的界址点坐标提取方法正确,按界址走向描述的界线精度要求检查,图上中误差为±0.3mm, 中误差1/3限差,为6分,1/3限差中误差2/3限差,为5分,2/3限差中误差限差,为3分。附表4 土地登记成果检查表行政区名称:序号检查内容分值得分评价1是否使用国家规定的土地登记表格12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8、、规程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土地确权登记13土地登记资料是否缺失、不规范或存在错误14土地登记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公示15土地登记薄填写是否齐全并加盖人民政府印章或土地登记专用章16土地证书填写是否规范27土地登记申请书、审核表、登记卡、归户卡、土地证书是否一致,填写规范28土地登记审批表审核意见是否填写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书号19合计10结论检查员: 检查日期:说明:本项满分10分,各子项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评定,分别按分项分值权重的0.8-1.0、0.6-0.8分、0.6以下打分。附表5 文件资料检查记录表行政区名称:序号检查内容分值得分评价1组织机构是否健全12项目经费是否足额并及时到位13各种管理文件是否齐全14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的规定15技术设计书是否经过审核16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作业程序、质量控制是否与技术文件具有一致性27填写的各类质量控制文件是否齐全真实18填写的检查记录和检查结论是否真实29过程检查、质量检查比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10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