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贸易壁垒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期贸易保护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影响的实证检验兼论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传导机制杨培强张兴泉摘要:文章首先构建一个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的异质性企业固定出口成本的理 论模型,分析贸易保护政裟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影响。针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现 状,运用美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验证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 和美国国内同一行业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彭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美产业 内贸易摩擦发生的动因。同时,结合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解析在“企业”路径下 美国国内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集团竞争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形成的传导机制, 并捉出相关对菟建议°关键词:贸易保
2、护政城;异质企业;利益集团;产业内贸易摩擦一、引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美贸易发展遭遇寒流,双边贸易急剧下降。与 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措施则趣来越频繁。据统计.从中国加入WT() 至2007年底,美国对华共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51起; 而近三年来.美国对华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特保措施的立案调查髙达30起。 其中,金属制品、化学化工和纺织产品成为涉案产品的重灾区.2011年涉案产品 出口总额达到1()0多亿美元,同时.近年来美国贸易救济也呈现出反倾销、反补贴 合并调查的新特点.仅在2(X)9年美国就对中国产品发起合并调查案10起。通过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
3、易摩擦发生的行业领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2002-2010年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立案数量),有约1/3 (28起)发生在 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中,包括化学化工制品、塑料塑胶制品、纸制品、 公路交通产品以及机械和机电产品等。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发起的25起贸易救 济措施中有21起发生在这些行业中。因此,本文将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行 业中的贸易摩擦划分为产业内贸易摩擦;相应地,将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行 业中的贸易摩擦划分为产业间贸易摩擦"通过对两者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领域,中国对美国出I基全项目I浙江育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ZXKGJ17)、浙
4、江省科技,亍较科学项目 )1氏30()08) 杨培强:浙江大学经济学曉、嘉兴学晓商学晓 电子值箱:YpqG18;张兴泉:嘉兴学曉商学曉-120 -口产品大多不具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贸易压力相对较小,而产业间贸易摩擦则 相反;产业内贸易摩擦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反倾销,而产业间贸易摩擦则是以“衣 反”和特保措施为主;同时,两种类型贸易摩擦形成动因以及贸易摩擦的形成机制 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二者分类研究有益于中国涉案企业和行业组织在应对贸易 摩擦发生时依据摩擦形成的动因和机制对症下药,采取更为积极合理的策略目前,现有文献对贸易摩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析对象是产业间贸易摩擦类型. 而对产业内贸易摩擦类型
5、进行分析的文献比较少见实际上.单纯利用传统贸易和 经济理论已经无法完全解释产业内贸易摩撩的形成原因,经济学家开始引入贸易的 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即在公共选择理论的范式下.从政策决策过程的角度.来分 析贸易摩擦的产生过程,对“利益集团”的研究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学者们 对利益集团的研究主要是从要素、行业和企业等三条路径来展开的。“企业”路径 主要解决“企业异质性”问题,Milner (1988)认为那些最少依赖出口的企业或企 业利益集团往往通过要求贸易保护以回应进口商品的竞争,那些出口型企业或企业 利益集团对待贸易增长的政治游说偏好则会阵营分化一有些倾向贸易保护而另一 些希望自由贸易,出口及
6、跨国经营性公司则偏好贸易自由和增长。现有文献大多是 在传统留易理论或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从“要素”或“行业”路径来解析利益集 团对贸易摩擦形成的影响.而从“企业”路径来解释这一问题的文献则不多见。从企业层面来分析贸易摩擦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而将企业异质性理论融入产 业内贸易模型则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前沿,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提出 了新的见解。Schmitt和Yu (2001)将异质性的企业出口固定成本运用于产业内贸 易模型,证实了产业内贸易量和贸易产出比随着规模经济程度递增;Melitz (2003)通过赋予企业不同的边际成本分析产业内资源重新配置,证明了贸易利得 的增加源于由贸易带来
7、的企业效率改进;Falvey等(2004)构建的生产率非对称国 家间的产业内留易模型.发现留易开放会提高戏边产业的平均收益率、利润率以及 生产率,但高效率国家从中获益更多;Jorgenson和Schroder (2006)建立的异质性 企业固定出口成本的取边产业内贸易模型,得出与传统模型相反的结论认为贸易 双边在一定幅度内同时提升关税可能会导致两国福利的提升,本文的创新在于以贸易保护政策,分析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的动因;并以异 质企业为视角.基于“企业"路径探讨代表国内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的政治集团 影响贸易政策进而导致贸易摩擦产生的传导机制。二、贸易保护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影响的理论模型
8、对贸易保护政策进行理论分析一般可以通过添加贸易冰山成本、从价税或者额 外的出口固定成本等三方面的变量来进行。为了从“企业”路径研究产业内贸易与 贸易摩擦之间的联系,本文建立一个产业内贸易条件下在戏边同时征收关税(从价 税)对异质性企业影响的理论模型1. 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在标准的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模型(Krugman, 1980)基础之上,引-121 -A Schmitt和Yu (20()1)异质性企业固定出口成本这一特征,并借鉴Jorgenson和Sch- roder (2006)模型的推导方式假定本国和外国在某一行业各企业生产相似产品,且 生产规模相似,两国初始衣边贸易平衡,消费者对本行业
9、产品偏好相同且都热衷于 消费的多样性,也就是说.对于本行业所有的消费品c,消费者的效用可表示为: g叫NfU=为 + 工佥 + 工 cefif,处(0,1)(1)0卩1在这里.C“表示本国非贸易品/的消费量.表示本国出口贸易品力的消费量, G.表示本国进口贸易品/的消费量;Nd,厲和侃表示本行业两国各种产品的产量之 和,以*表示外国的变量,根据模型奴边贸易平衡的设定,可以得出nrgif*。根据企业异质性的假定,企业出口与否是内生的,非出口企业的产品只关注国 内市场,而出口企业则兼顾本国和外国两个市场假设每个企业都以固定成本", 恒定的边际成本0进行生产,劳动力厶是生产的唯一要素,成本
10、函数以整个经济体 的平均工资率3表示,将其标准化为1;每个企业都可以选择出口或者不出口,取 决于各企业面临的不同固定出口成本匹(0, a A其分布函数以F()表示。另 外,假定两国同时对本行业出口产品征收同等的从价关税 疋(0, 1)固定出口成 本和关税两因素的追加会导致非出口和出口企业之间之前均衡被破坏,因此.对于 具有不同生产率的企业来说,新的利润函数就变成:兀产几心一9+0£/知(2)兀:+(l-T)p:x.-(a + ai +0(召 +x:)co(3)其中.儿表示非出口企业的产量,兀和X,分别表示出口企业本国和外国市场的 产品投入量,在产品市场出清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其中,进
11、口贸易品/;和出口贸易品/代表相同的产品种类。同样.外国也存在 着相同的模型,2. 对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在产量足够大的条件下,通过求解方程(2)利润最大化结果.可以得到留易 品的逆需求方程:Pd = 0 °(5)在Krugman模型设定的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进出本行业是自由的。为了 进入本行业,新进入企业会产生一定的沉没成本f,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建立企业所 需的门槛费用(注册企业及承担风险等产生的费用),另一部分来自运行企业所需 的劳动力要素成本另外,存在两个代表性的心和分别表示出口和非出口企业 的固定出口成本,企业进入该行业之后,假定该企业为出口企业的概率为了。因 此.新企业进入该
12、行业的临界点在于预期利润和沉没成本,也就是:M(気兀+ (1 - F(気)耳+ (1 -刃尸(石兀+ (1 "佝)応】=/( 6)由于出口企业的预期固定出口成本为072,而企业出口固定成本一旦大于 d,企业必将退出出口。因此,将方程(2)和(3)代入方程(6),可以得到:-122 -y(Ptxi +(l-r)p.X. (a+y +0(兀 + X.) + (1-壬)("dxd -(a+0") =f要求解出方程中非出口企业征税后的销售量血 首先要求解出征税后出口企业 在国外和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X和&。对出口企业来说,由于在国内市场面临同样 的竞争,因此其在国内
13、市场上的销售量和非出口企业相同,也就是说,人=心°由于对出口企业来说,征收关税会使得出口产品的价格变为P产P:=P/U T), 也就是说本国出口产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等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且高 于本行业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在新的均衡中,要使得消费者效用(方程1) 达到最大化,就必须使得增加一单位本国和外国产品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用比率等于 产品在国内和国外的价格比率,也就是、在产品市场出清 条件下,可以推导出:x. =x*:=xd(l- r)1(8)将方程 代入方程(7).可以得出征税后非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加(1 - &)0 2(a + a/l(l-r)l
14、u_)(9)©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贸易壁垒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期从方程(9)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出口企业的销售量与关 税税率成正比。关税税率提髙.非出口企业的销售量会増大 而由方程(5)可知, 征收关税对非出口企业产品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不产生影响,因此征收关税短期内能 增加非出口企业销售和利润额,使非出口企业在双边同时征收关税的过程中获益,3. 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分别对方程(3)中的兀和上求利润最大化的解,可以得到以下
15、两个逆需求方程:P严阿(10)p. =/3/(1 - t)0(11)(12)"和P分别代表出口企业产品在本国和外国市场上的价格.由于P尸E因此. 单个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销量与非出口企业相同:齐=£ =(1翩2© +気(1川可)结合方程 可知,由于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价格更高,因此 出口产品的多样 性和销售量都会出现下降.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出口企业的出口利润受到损害。由于不同出口企业的固定出口成本,当代表性企业的固定出口成本为a时企业 出口利润为()此时企业就会选择停止出口,即从方程(3)中可以得到 (1 - T)p:x. -(a= 0,由此推导出:a =
16、a(l-r)W-(代表性企业出口固定成本d E(O,g,因此,当本行业内任意企业/的出口固定 成本a.EfO.a时.该企业就能从出口中获得利润;当任意企业啲出口固定成本力,E "4)时,该企业就会成为非出口企业。由于与关税税率丁成反比.可以推断,随-123 -着关税税率的上升,低效率企业会逐渐从出口企业行列淘汰,转而只关注国内市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征收关税増加了其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利润额,但同时 也减少了其在外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和利润,因此总利润额的变化取决于其在国内市 场上利得与外国市场上的损失的差额。一般来说.企业生产率趣高.在外国市场上的 销售额越大.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征
17、税偏向于造成髙生产率企业总利润的损失。从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贸易保护政策最终使得非出口企业得利,而出口 企业受损,本文的模型从数理关系上一定程度地验证了 hlilner (1988)提出的观 点。在双边进行产业内贸易的条件下,对非出口企业而言,只要游说成本低于关税 利得.由各种非出口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就有动力在贸易政策制定时进行游说.由 此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出台;对出口企业而言,只要游说成本低于征收关 税带来的利润损失.由出口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就有游说动力以阻止本国贸易保 护政策的出台,比如在欧盟对华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中.众多欧盟内部企业如欧洲平 价太阳能联盟等就对该决议进行抵制。因
18、此,可以推断,由非出口与岀口企业各自 组成的利益集团为维护各自利益会围绕留易政策进行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便是产 业内贸易摩擦发生与否的动因。三、贸易保护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影响的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表明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贸易保护政策会对异质性企业产生 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由非出口和出口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围绕贸易政策的竞争 是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的动因。然而,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下关税水平却是不断 下降的,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各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等) 实施数量正逐渐增加。单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统计结果来看.从中国改革开放到加 入WTO的23年间,美国累计对华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8
19、7起,平均每年3.78起;而 从中国加入WTO到2()10年的9年间.反倾销立案调査总量则为61起.平均每年 6.78起。表面上,美国对华采取这些贸易救济措施是为了实现“公平贸易”;实际 上.从企业异质性的角度分析,这些措施实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本国非出口 企业的利益。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提出的观点.本文运用美国企业层面的面板 数据,检验反倾销等留易保护措施对美国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TFP)是否具 有不同的影响.并由此验证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的动因。在数据样本的选择上.由于本文的假设是建立在产业内贸易基础之上,考察反 倾销措施发生后的若干年内其对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此,
20、在截面数 据的选择上,由于本文主要考察中国入世后的产业内贸易摩擦,因此,本文选取 2()02-2007年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产业中,并且执行了终裁的19例反倾销案 例;在时间序列的选择上,为了便于比较,本文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分别在查找各产 业内贸易摩擦发生前后几年(2001-2010年)的行业和企业数据。1. 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够响为了验证理论模型的结果,首先从行业层面分析美国特定行业(产业内贸易水 平较高的行业,下同)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借鉴Lileeva和 -124 -Trefler (2007)的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建立如下模型:In pries =兔 + A A
21、D_PRICE_EFFECT+氏 YEAR_DUMMIES+%(14)其中,0表示产品层面的固定效应;代表进口产品的单位价格,以涉案 产品IIS6位码的进口价格表示;AD_PRICE_EFFECT代表反倾销的价格效应,反映 受保护产业价格变化的特征,它是一个虚拟变量,其中反倾销发生前表示为(),摩 撩反倾销发生后表示为1,对于重叠行业的反倾销行为,在回归时以第一起反倾销 作为观测量;YEAR_DUMMIES用于观测价格的时间效应。为了进一步分析反倾销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本文将中国出口和世界其他地区出 口产品价格作为因变量分别回归,用以比较反倾销对两者影响程度的大小.出于数 据连续性的考虑.进一步
22、筛选出了其中的15项反倾销案例作为样本.并以HS6位 码作为产业的统计口径.时间序列上选择2(X)1-2010年的数据。价格数据来自联合 国商业贸易网站上美国从中国进口的CIF价格,未将反倾销税包含其中。考虑到价 格具有很强的惯性,其变化存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应将价格的滞后项作为解释 变量添加到模型中来。因此,分别运用AR (1)模型和动态面板SYS-GMM模型对 方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1。表1美国特定行业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和其他地区对美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ChinaWorldexceptChinaAR (1)SYS-GMMAR (1)SYS-GMMConstant0.583水(7.673)
23、0.194* (2.71)1.073* (12.81)0.179* (2.85)l.nprice (-1)0.547* (2.59)0.823* (12.77)AD-PRICE0.286* (3.333)0.284* (3.39)0.035 ( 0.327)0.061 (1.12)YeareffectsYesYesYesYesAR (1)0.398* (4.294)0.675* (7.891)AdjustR-squared0.9230.959Sargan15.54 (0.997)34.37 ( 0.45)observations120120120120注: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后面的括号内数值为(值
24、;Sargan检脸值后面的括号内数值为相应的P值;*. *分别 表示该估i十量在1%、5%的水平上显著从表1显示的结果来看.面板数据一阶自回耳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均表 明.进口产品的价格具有较强的惯性,而且世界其他地区对美出口产品的价格具有 更强的连续性。显然.美国特定行业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冲击更强;同 时,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对美出口产品的价格存在较为显蓍的影响.反倾销的发 生使得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正向变动(系数分别为()羽6和0.284);而在同期.其 对世界其他地区对美出口产品的价格的影响不大(0.035和0.061),且估计量均不 显著。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使得中国对美出口
25、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地上涨,中-125 -国出口产品竞争压力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美国国内相关企业的竞争压力。2. 反倾俏对美国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彩响在企业样本的选择上.由于涉案行业中的企业包括多生产部门企业(跨行业生 产)和单生产部门企业(只生产该行业产品).而多生产部门企业生产率的计算需 考虑更多因素,因此.在研究时剔除了多生产部门企业,在时间序列的选择上,由 于在一定年限内存在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基于数据连续性的考虑,也只分析在此年 限内数据无缺失的企业样本。为简化研究.按S1C四位码筛选出以上反倾销涉案行 业中的854家美国单生产部门企业2(X)1-2010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
26、。在进行数据 处理时,由干反倾销发生的行业在SIC四位码上存在重叠,因此,最终纳入本文统 计范畴的行业只有11个。行业层面的数据来自联合国商业贸易网站(uncomtrade. com);企业层面的数据来源于标准普尔北美企业数据库()o在对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的划分方面,由于受到企业数据分类层面的限制.贸易 保护措施对非出口企业与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很难测算,因此,在实证分析过程 中将髙生产率企业等同于出口企业(Melitz, 2(X)3)。对于企业生产率(TFP)的测 度,则采用Konings和Vandenbussche (2008)提出的方法,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满足C-D生产函数的形式:儿=几+
27、人+0孙”+久(15)其中,儿表示企业/在/期的増加 值,在取值时以2005年为基期,按行业 PPI指数进行平减;/'表示企业,在f期的 劳动雇佣量;乩表示企业/在/期的固定 资本量,在取值时,以2005年为基期按 行业资本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运用 2001-2010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对方程 (15)进行回归得出0/和02的拟合值 以及方程的残差.也就是(巾,表示为:表2 2001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涉案行业企业TFP统计信息/MlfirmsExjx>rt firmsNon-export firms平均道1.762.211.32中间值1.522.131.18标准差1.891.731.46
28、企业数«54386468血=儿-如-B虫(16)根据()1$的回归结果,按2()01年的TFP将企业划分为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将TFP髙于平均值的企业划分为出口企业低于平均值的划分为非出口企业(见表2),根据方程(16)得出的回归结果和表2的统计信息,在企业层面建立面板数据 模型检验美国对华反倾销对其国内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模型构建如下: =«,-+ alAD_EFFECTJ + azYEAR_DUMMlES+Eit(17)其中.g表示企业层面的固定效应;YEAR_DUMM1ES用于观测TFP的时间效 应;AD_EFFECT是模型的主要解释变量,用于观测被保护行业j
29、中被观测企业反 倾销前后产出和生产率变化,以虚拟值表示,其中反倾销发生前为(),反倾销发生后为1被解释变量表示行业丿中的被观测企业,在/年的生产率)同样地,分别 运用AR (1)模型和动态面板SYS-GMM模型对方程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回归结果表明,面板数据一阶自回归估计和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均较为显著,TFP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从全体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回归结果来看.美国特定行 业对华反倾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国涉案行业整体企业(3.2%到4.3%)和非出 口企业(5.6%到6.7%)的生产率。也就是说,由反倾销带来的保护性政策有利于 本行业整体生产效率的提升。这是因为保护性政策的实施为生产率
30、较低的企业提供 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使得他们有机会提升企业生产率,而从出口企业的回归 结果来看,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国涉案行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2.1%到 2.3%),表明由贸易摩擦带来的保护性政策反而不利于髙生产率企业生产效率的提 升。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有可能会导致中国报复性措施. 从而使得出口企业海外市场开发受阻;另一方面.实施贸易保护会减少处于价值链 上端的美国企业对华中间产品的出口 °表3美国特定行业对华反倾销对美国不同类型企业TFP的影响AllfirmsExportfirmsNon-exportfirmAR (1)SYS-GMMAR (1)SYS
31、-GMMAR (1)SYS-GMMCons0.433*(2.36)0.223*(6.35)0.522*(4.13)0.243*(10.a3)0.385*(1.89)0.178*(1.78)tfp (-1)-0.623(8.78)-0.736*(2.66)-0.589*Ad_effects0.032*(4.63)0.043*(2.65)-0.023*(1.73)-0.021*(3.56)0.056*(2.55)0.067*(223)YeareffectsYesYesYesYesYesYesAR (1)0.396*(3.56)0.352*(6.69)0.401*(2.63)AdjR-sqrd0.1
32、36-0.142-0.138-Sargan-7.66(1.00)-9.53(1.00)-14.36(0.99)obs683268323088308837443744注: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后面的括号内数值炽值;Sargan检验值后面的括号内数值为相应的P(t; . *分别 表示该估计量在1%、5%的水平上显著,3. 小结从实证检验的结果来看.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大幅度提高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 从而会使本国受保护行业中的企业受益,同时,贸易保护措施会提升非出口企业的 生产率但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贸易保护 政策给出口与非出口企业带来不同的贸易利得是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产
33、生的动因,四、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的传导机制尽管贸易保护政策会给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带来不同的贸易利得,但是一国是否-127 - 实施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的决策是由国内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的游 说行为决定的一般来说,国内的出口企业利益集团会游说政府实施偏向自身利益 的自由贸易政策,从而会对偏好自由贸易政策的政党进行游说;国内的非出口企业 利益集团则会游说政府实施偏向自身利益的保护性贸易政策.从而也会对偏好保护 性贸易政策的政党进行游说;最终贸易政策的实施取决于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集 团的动态博弈,将Findlay和Wellisz的关税形成函数模型和Helpman的“保护待售”模型运用 到美
34、国国内企业利益集团对对华贸易政策的竞争当中.可以引申出这样的观点:在 中美产业内贸易较高的行业中,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TC)针对中国进口产品 提出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时,代表非出口企业的利益集团和代表出口企业的利 益集团将会围绕终裁进行游说.而最终的贸易政策则由利益集团双方的游说能力和 游说支出决定"实际上,企业集团是美国利益集团中资源雄厚且极具影响力的集团,建立于 1895年的“全国制造商协会”至今在利益集团中占据重要地位,实际上,许多大 型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利益集团。同时,小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 不断扩大,“全国小企业联台会”拥有50万会员,并建立了下属的“小
35、企业立法委 员会”,代表小企业的利益去游说国会。这些企业集团在政府和国会的游说中贏得 了越来越多的成功o在“要素”和“行业”利益集团分析路径下,贸易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 与贸易受益者相比.利益受损者常常是一个更知情、更团结、更有组织的集团,其 呼声更高.对政府的压力强度更大,政府政策也必然会更多地反映这些受损利益集 团的诉求。然而,在“企业”路径下,这一观点并不尽然,在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作为贸易保护政策受益方的非出口企业利益集团专注于 国内市场.一巳可以通过非市场竞争或策略摄升自身的福利水平他们更愿意进行 游说且游说能力较强。同时.由于低生产率企业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更为敏感.这也 使得政府更
36、愿意为这一利益团体提供贸易保护政策作为贸易保护政策利益受损方 的出口企业会偏向贸易自由政策但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涉案行业中.并没有发现 具有超强游说能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因此出口企业利益集团尽管偏好自由贸易 政策,但对贸易政策的游说能力偏弱。美国出口利益集团和非出口利益集团在游说 能力上的悬殊,使得后者在贸易政策的竞争更容易占据优势.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更 易于偏向非出口企业利益集团。因此.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极易发生,且更多做出 倾向于非出口利益集团的肯定性裁决,在2002-2010年美国对华发起的28项贸易 救济措施中,最终得到否定性终裁的只有4项,通过分析,可以清晰地阐释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形成
37、的传导机制:美国某家企 业出于非市场竞争或非市场策略的考虑针对某项竞争性中国进口产品向ITC提出申 诉.ITC会根据申诉的内容进行立案调查,在调查期内,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集 团围绕各白的利益对国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游说,根据衣方游说支出和力量的对 比,ITC做出最终裁决)一旦出口利益集团的游浣力量小于非出口利益集团,肯定 -128 -性的终裁结果则会出台,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出台,中美贸易摩擦由此产生:,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分析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对美国出口与非出口企业的影响,从企业利益集 团的角度解析产业内贸易摩擦的形成机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贸易保护政策带来的政策效果不同,非出口企业偏
38、向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出口企业偏向贸易自由化措施 非出口与出口企业各自组成的利益集团为维护各自利 益会围绕贸易政策进行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便是产业内贸易摩擦发生与否的动因(2)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大幅度提高从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会使本国受保 护行业中的企业受益.同时.贸易保护措施会提升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但也会一定 程度上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3)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利益集团围绕各自的利益进行游说.最终的贸易政策是 双方游说支出和力量对比的结果.“企业”路径下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贸易利得者获 胜,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由此产生。针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擦的特点,本文提出两点应对建议。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采取更
39、为积极的贸易摩擦应对措施。政府间针对贸易政策 的谈判为化解贸易摩擦提供了一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取决于该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程度,依赖程度趣高,谈判的筹码则趣小,通过谈判解决贸易摩擦的可能性越小。此 外,在谈判调解不成功的前提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对美国同一行业的进口产品实施反倾 销调查,以此给美国的出口企业利益集团形成压力,促使其对本国政府进行游说从行业或行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应重视利用第三方力量所谓第三方力量.是 指贸易摩擦发起国国内的各种非直接利益关联者,包括进口商品的代理商和销售 商、遭遇贸易摩擦方聘请的国外律师以及进口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由于第三方 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而发生摩擦必然
40、导致其利益受损.游说动机增强。同 时他们对本国环境更为熟悉.对政府的游说效率会更髙,效果更好,因此.利用 好第三方力量也是缓解中美产业内贸易摩撩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程国强.(2004) “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管理世界第11期宫桓刖,(2010) 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实施反规避措施的历史回顾与评析”国际商务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报第1期,黄晓凤.(2010) 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国际贸易率據的化解国际经贸探索第3期 雷达、干春海.(2004)-内外均衡.结构调整和贸易摩據泄界经济第只期 柳剑平、张兴泉,(2009) “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与中美贸易睾捺经济评论第4期 马常娥,(2005) 论
41、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路与技巧财贸经济第10期 宋国友.(2004) “贸易增长、利益集团与国家间冲突”现代国际关系第6期 尹翔硬、李春顶(2009) “国际贸易率據的成因及化解途径.“复旦大学出版社。赵建.(2004)-国际贸易摩據背丘的产业结构和政治因索,泄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幣3期张学敏、徐靖,(2010) 浙江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研究”倣漁与产业第4期-129 -Dixit,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7) "Common Agency and Coordination: Gener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Gover
42、nment Polic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5.Falvey, Greenaway and YU. (2004)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Asymmetric Countries with Heterogeneous Firmc/*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Research PaperFindlay and Wellisz, ( 1982) "Endogenous Tariff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Restrictions, an
43、d Welfare/* Chapter fiom hnpoit Competition and Response ” Umvcisity of Chicago Press.Jorgeason and Schroder(2006) "Tariffs and Firm-Level Heterogeneous Fixed Export Costs/* 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Vbl. 5.Komngs and Vandenbussche., (2008) 'Heterogeneous Responses
44、of Firnr; to Trade Protection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bl 76.Lileeva, A.and Trefler. D., (2007) "Improved Market Access tc Foreign Markets Raises Plant-level Pproduc tivity.0 NBER Paper W13297.Melitz,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iiometiica Xbl. 71.Milner. (1988) "Resisting Protectionism: Global Industrie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Schmitt and Yu. (2001) &qu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安全IDE标准制定-洞察及研究
- 食品溯源平台优化-洞察及研究
- 赛事数据实时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凹片形端头结构在有限空间内的散热效能提升方案
- 基于AI算法的减速阀故障预测与自愈控制架构创新
- 地理空间制图与智慧城市BIM系统对接的语义鸿沟修复策略
- 国际标准差异导致的出口设备适应性改造技术路径
- 可降解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研究
- 反射型陶瓷金卤灯在植物补光应用中的光质调控与生物效应关联性研究
- 洪恩识字识字卡(001-100)可直接打印剪裁
- 小学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课件设计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表
- 麻醉学科建设与管理
- 底流式消能池水力计算
- 矿山越界采矿调查报告样板(19.05)
-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表
- 智能会议系统施工方案及方法
- 成都某市政道路竣工总结及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 雾都孤儿读书笔记3000字(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