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_第1页
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_第2页
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_第3页
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_第4页
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本汽车工业协会降低汽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自主举措1 何谓VOC VOO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VOC (Volatile Orga nic Compou nd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状态 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较常见的有: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醛、甲苯、苯、 二甲苯等,此外还有乙 醇类和酮类等多个种类。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易挥发(易 干燥)和亲油(易于去除油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等溶剂以及 洗涤剂等工业领域。关于VOCi际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目前最常见的是 WHQ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分类方法,它根据沸点对VOC进

2、行了分类 (见表1)0在此我们将其统称为VOC表1. WH时VOC勺分类沸点名称VOC举例与沸点沸点v 50C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Very Volatile Orga nic Compo unds甲烷(-161C)、甲醛(-21C)、 甲硫醇(6C)、乙醛(20C)、 二氯甲烷(40C)50CW沸点v 260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 nic Compo unds乙酸乙酯(77C)、乙醇(78C)、苯(80C)、甲 乙酮(80C)、甲苯(110C)、 三氯乙烷(113C)、二甲苯(140C)、苧烯(178C)、 烟碱(247C)260CW沸点v 400

3、6;C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emivolatile Orga nic Compo unds毒死蜱(290C)、邻苯二甲 酸二丁酯(340C)、邻苯二 甲酸二(2-乙基)己酯(390C)400CW沸点颗粒状有机化合物(POMParticulate Orga nic MatterPCB苯并芘2. VOC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影响 VOC的影响VOC是导致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物(SPM等二次污染物生成的主要物 质,同时还被认为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如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水质等。另一方面,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日益受到关注。 进入新居或新装修过的房 子、大楼时,会出现眼睛或鼻子刺痛、咽喉不适等症状,

4、VOC被认为是造成上述 症状的原因之一,其对人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VOC室内浓度指导值鉴于上述情况,厚生劳动省通过“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研究会”,针对以甲醛为首的13种物质制定了室内浓度指导值(表 2)。V解释厚生劳动省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综合症的参考定义由于住宅的高度密封性以及释放化学物质的建材和装修材料的使用,在新建建筑及装修后的大楼中生活的居民出现种种身体不适。由于症状各有不同, 症状 发生机理等很多原因还未探明,被认为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 此被称之为室内空气污染综合症。表2 厚生劳动省规定的13种物质室内浓度指导值(2002年1月规定)物质名室内浓度指导值主要来源甲醛31

5、00 卩 g/m (0.08ppm)胶合板、壁紙等的 粘合剂甲苯260 卩 g/m3 (0.07ppm)室内装修材料、家 具等的粘合剂、涂 料二甲苯870 卩 g/m3 (0.20ppm)对二氯苯240 卩 g/m3 (0.04ppm)衣物防虫剂、厕所 芳香剂乙苯3800 卩 g/m3 (0.88ppm)胶合板、家具等的 粘合剂、涂料苯乙烯220 卩 g/m3 (0.05ppm)隔热材料、浴室组 件、榻榻米里材毒死蜱1卩g/m3 (0.07ppb )儿童则为0.1 卩 g/m3 (0.007ppb)防蚁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20 卩 g/m3 (0.02ppm)涂料、颜料、粘合 剂十四烷330

6、卩 g/m3 (0.04ppm)煤油、涂料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20 卩 g/m3 (7.6ppb)壁纸、地板材料、电线护套二嗪磷0.29 卩 g/m3 (0.02ppb)杀虫剂乙醛48 卩 g/m3 (0.03ppm)建材、壁纸等的粘合剂3.降低汽车内VOC勺自主举措在考虑车厢内环境的基础上制造汽车各汽车厂商积极应对防止地球变暖、大气环境改善、建立循环型社会等各种 环境课题。同时,也在考虑车厢内环境的基础上,推动汽车制造。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将汽车内空间视为居住空间的一部分, 集合行业整体的力 量开展研究,并从汽车不同于住宅的特点出发,制定了汽车内 VOC检测方法 和降低汽车内VOC勺自

7、主举措。汽车内VOC勺特点汽车内使用的材料,与住宅、家电等日用品所使用的材料相同, 这些材料挥 发产生的混合物即构成汽车内 VOC汽车内VO(有以下三个特征。1. 历时变化一般来说,汽车内VOC浓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但不同物质 其降幅有所不同(图1、2)。图1.甲醛浓度历时变化汽乐内酿度制壇后膚煙天敷1002M)300制址儿斯经天数图2甲苯浓度历时变化A乍内敞零他设呵曲猷度为-'2. 温度依存性汽车内VOC浓度与车厢内温度有关。停放在烈日下的汽车其车厢内浓 度可能会上升(图3、4)。图3 甲醛浓度的温度依存性汽车内嵌喪为二汽牟内就度暇识重溢狀鑫下为匚图4 甲苯浓度的温度依存性5

8、.0LP3D3. 通风效果行驶过程中打开车窗或空调进行通风,可以大幅降低汽车内VOC浓度 (图 5、6)。图6通风对甲苯浓度的影响图5通风对甲醛浓度的影响1.08 6 4 2 0Qo-e 0 O 汽车内戡度慣说初蛤瑕,'4肯L>102030龜时IW (分)/<车内淋厦宀锻设初始瑕曳为二20 3大特征总结如上所述,在高温、圭寸闭状态下新车内VOC浓度可能会升高,而在乘车和行 驶状态下,由于通风性能好,浓度会大幅降低。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自主举措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为将舒适的汽车提供给用户,对汽车使用方法以及对环境 友好的最佳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和实际调查后,制定出了降低汽车内VOC勺

9、自 主举措。“降低汽车内VOC勺自主举措”对于厚生劳动省规定室内浓度指导值的 13种物质,乘用车是从2007年度 发售的新车型、货车和客车等商用车是从 2008年度发售的新车型开始,需达 到指导值的要求。而且,此后各公司也要继续努力降低汽车内浓度。探以日本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为对象。V解释1. 厚生劳动省室内浓度指导值是指, 厚生劳动省“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研究会” 工作报告中的室内浓度指导值(参照表 2/13种物质、2002年1月规定)。2. 关于检测方法,根据上述“研究会”制定的“室内空气中化学物质的捕集和 测定方法”,由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开展研究,并作为兼顾到乘用车使用方法及 环境保护的检测方

10、法制定出汽车内 VOC佥测方法(参照图7及4汽车内 VOC检测方法)。图7 汽车内VOC佥测方法概要标准状态下.打开车门和车窗 通风30分钟以上.1*预处理Z测宦封闭放遅模试卜的浓度(甲醛)关闭车门.车蔚*用照射灯对封 闭状态下的乍辆进行加热*将车 厢内温度卿至409(客车为35D 将上述状态保持4. 5小时后,采集 车厢内空气30分钟。3.测宦乘牟模式F的浓度(甲醛除外采集完毕后,起动发动机(开动空 调,九此状态卜采策牡厢内空气 15分钟(货车为30分供、客车为 120分钟)4 汽车内VOC佥测方法i 检测车辆经一般的制造工序制造、组装和检查后所经时间在4周以内(14日后到28日之内为宜)的

11、车辆或相当于此的车辆。II .检测方法检测依照检测时间表(图1)进行。各种物质的捕集和分析方法列于(表1)。检测槽内及车厢内空气捕集依照捕集条件(表 2)进行。但该捕集条 件只是推荐条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确保同等精度的条件。另外,厢式车(从乘 用车派生而来)及微型货车适用乘用车检测时间表及捕集条件。图1 检测时间表预处理封闭磁餐模式F百2匸小时丁厢内温惟V预处理封闭磁餐模式卫I申 «A平且集钟 状和钟釆分 准门分肩30 林¥30此约仞m定空弭车料内痕一脸圖桦内_L2采集完甲后梟 动发动机开 动空调)并在 此状态卜'按斶 捋定时间采集 丰關内空.(除甲僵以外)检测条件

12、乘用车货车客车封闭放置时间A:温度40°C± 2°C40C± 2C35C± 2CE:时间4.5小时【1】:预处理检测槽内30分捕集时间【2】:封闭放置模式 车厢内30分【3】:乘车模式车厢内15分30分120分【4】:乘车模式检测槽内15分30分120分表1各种物质的捕集和分析方法(注1)捕集和分析方法甲醛固体吸附、溶剂抽提乙醛高效液相色谱法(DNPJtT HPLC甲苯二甲苯乙苯固体吸附、加热脱附苯乙烯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仪十四烷(TENAX/GCM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二氯苯毒死蜱因只存在于住宅中,故不予捕集和分析。

13、二嗪磷仲丁威表2捕集条件捕集管预处理 及封闭放置模 式下(捕集30分钟)乘车模式下乘用车(捕集15分 钟)货车(捕集30分 钟)客车(捕集120分 钟)捕集量12L以上DNPH捕集速0.4L/mi n-1L/0.8L/mi n-1L0.4L/mi n-1L/0.1L/mi n-1L/mi度min/mi nminnTENAX捕集量3L以上(TA或 GR捕集速0.1L/mi n-0.20.2L/min0.1L/mi n-0.20.025L/mi n-0.2度L/minL/minL/min(1)预处理为使初始的车厢内空气质量与检测槽内空气质量相同,进行预处理。同时, 为进行检测槽内和车厢内的空气捕集

14、和车厢内温度控制做好准备。步骤如下。1)检测槽充分进行通风,并保持23± 2C的温度(直至检测结束)。2)将车辆放入检测槽,关闭发动机,直到车辆温度与检测槽温度相同。此后, 打开所有车门,放置30分钟以上。其间,进行如下操作。*安装用于捕集检测槽内空气的探针:安装在距离检测车辆30100cm高度100cm的位置上。*安装用于捕集车厢内空气的探针以及用于控制和监控车厢内温度的热电偶:v乘用车捕集位置接近驾驶员鼻部。比如,将驾驶席的座位及方向盘固定在通常的乘 车位置上,在方向盘上部和头枕支柱的连接线上、距离方向盘约50c m的位置进行安装(图2)。图2 车厢内空気捕集探针及热电偶安装位置

15、(乘用车)货车、客车捕集位置接近驾驶员鼻部。比如,将驾驶席的座位及方向盘固定在通常的乘 车位置上,在方向盘上部和头枕支柱的连接线上、距离方向盘约60c m的位置进行安装(图3)。图3 车厢内空気捕集探针及热电偶安装位置(货车、客车)衣空调设定:自动空调手动空调空调ON/OFF内外空气切换风量ON内部空气循环自动最小刻度和最大刻度自动的中央*风向自动或头部模式温度23 C最低温度刻度为偶数时,取比中间数小一侧的刻度3)在不启动发动机的状态下,关闭所有车门,使汽车处于封闭状态4)捕集检测槽内的空气30分钟。(2)封闭放置模式为测定刚刚坐入封闭车辆时的空气质量而进行。步骤如下。1) 用照射灯提高车厢

16、内捕集位置附近的温度,测定乘用车、货车时为40C,测 定客车时为35°C (到达设定温度的时间与设备能力有关,最好选择能在0.5 2个小时内达到设定温度的设备)。2)控制车厢内的捕集位置附近温度并放置车辆,测定乘用车、货车时为40±2C,测定客车时为 35±2C。(注2)3)达到指定温度经4.5小时后随即开始捕集车厢内的空气, 捕集30分钟。但捕 集前需空抽*10分钟。(3)乘车模式为测定行驶中的车厢内空气质量而进行,步骤如下。1)捕集完封闭放置状态下的车厢内空气后,立即换成用来捕集各种化学物质的 捕集管。2)打开驾驶席的车门,启动发动机和空调,立即关上车门(在乘

17、用车及货车中, 10秒之内关闭车门。客车同样也需要在 10秒之内关闭车门,但如果因结构 上的原因需要10秒钟以上的时间时,则采取乘车后先关闭车门等措施,尽量 缩短车门打开时间)。3)关闭车门后,立即对车厢内空气和检测槽内空气进行捕集,测定乘用车时捕 集15分钟,测定货车时捕集30分钟,测定客车时捕集120分钟。(注3)(4)分析个别物质分析方法以厚生劳动省“室内空气中的化学物质采集方法和测定方法”为准。但对甲醛以外的VOC采用固体吸附、加热脱附的方式。(5)处理测定结果1)以同一条件下捕集的个别物质浓度分析值的平均值为测定值。2)甲醛以封闭放置模式下的浓度、其他物质以乘车模式下的浓度为汽车内浓

18、度(注 4)。但预处理的检测槽内浓度测定值和乘车模式下的检测槽内浓度测定值相差较 大时,或乘车模式下的汽车内浓度大大超过封闭放置模式下的汽车内浓度时, 可能是由于尾气泄漏等检测条件不合格所致,如有必要则重新进行测定。(注1)汽车内VOC中,厚生劳动省“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研究会”规定室内浓 度指导值的13种物质当中,以下物质属于防蚁剂和防虫剂,是只存在于住宅 中的物质,故不列为捕集对象。毒死蜱二嗪磷仲丁威对二氯苯(注2)针对使用频率较高的白天对封闭放置状态下的年温度频率进行分析, 从而设定了能够涵盖大部分使用情况的温度。(注3)根据乘用车每月行驶距离、一周平均使用天数(出处:日本汽车工业 协会2001年度乘用车市场走势调查)以及日本道路高峰时间平均出行速度 (出 处:国土交通省“日本全国道路交通形势调查” 1999年度)计算出乘用车的平 均乘车时间为15分钟。另外,根据小型货车的每月行驶距离(出处:日本汽车工业协会2002年度小型、微型货车市场走势调查)、一周平均使用天数(会员厂商调查)以及 上 述平均出行速度,计算出货车的平均乘车时间为 30分钟。客车方面,根据 针对企业实施的问卷调查,确定乘务员平均乘车时间为120分钟。(注4)厚生劳动省“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研究会”在规定指导值时对甲醛和其 他VOC是根据不同依据来制定的,即甲醛是基于短期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