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古代“体育”的逻辑学审视 兰诚作者简介:兰诚(197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E-mail: nnlancheng1.5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5300031599434420607713850264广西南宁市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nnlancheng兰诚(197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兰诚LAN Cheng兰诚1.51.51.51.51.51.51.51*
2、|*专著*|*韩铁稳.普通逻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9.2*|*专著*|*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3*|*期刊*|*胡小明.胡说体育文化J.体育学刊,2010,17(3):1-6.4*|*专著*|*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5*|*专著*|*蔡俊生等.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6*|*专著*|*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55.7*|*专著*|*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3.8*|*期刊*|*胡小明.一种基于当代现实的体育理
3、论眺望J.体育文化导刊. 2003,(12):47-50.9*|*专著*|*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M.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123.*|1|兰诚|LAN Cheng|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兰诚(197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广西南宁市明秀西路100号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530003|nnlancheng|07713850264国古代- 5 -(广西财经学院体育教学部)摘
4、要:通过对“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指出体育的文化本质。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和划分中国古代的各种身体活动,从体育文化的三层面来进一步剖析,得出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仅是体育萌芽的结论。关键词:体育;身体活动;体育文化;逻辑学中图分类号:G80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in Logic TheoryLAN Cheng(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5、 concep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logic theory, then determined the culture natur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t not only generalized the ancient Chinese various bodily activitie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ut also analyzed these bodily activities in three cultural layers theory. In conclusion, it
6、 pointed out that the ancient Chinese bodily activities various are only a bud of physical education.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body activity; sports culture; logic theory0 引言“体育”一词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体育一词,却有类似体育之事,即身体活动。例如,养生的身体锻炼、军事的练武活动以及竞技的游戏娱乐等,都曾经在我国广泛的开展过。纵观中国数千年来的身体活动发展史,其源流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方式方法之完备,开
7、展之广泛,堪称举世无匹。然而,如何在历史的传承和文明的进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各种身体活动,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古代身体活动发展演变的轨迹,而且也是辨析中国古代有无真正体育的逻辑依据。1 “体育”概念的逻辑分析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质,它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最基本方法是“属加种差定义法”。1虽然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体育尚无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基本取得的共识,认为体育是“有目的地通过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2在这里体育的“属概念”是“教育或文化”,即体育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又
8、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的“种差”则体现出体育的本质,即“通过运动来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体育做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人类为发展自己身体而创造的文化,其精髓是培育身体的价值体系”。32 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历史渊源一般认为中国的“古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时间段,按时间顺序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封建社会前期(秦汉至隋唐五代)、封建后期(宋、元、明、清朝中叶)。纵观我国古代社会的各种身体活动,它们较多的产生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军事战争、社会风俗和文化交流中。2.1 物质生产起源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满足了人
9、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且还是人类结成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由物质生产活动演变而来的古代身体活动就非常多。例如:投壶、射箭等都是在生产力大发展后,逐渐将狩猎武器的弓箭变成游戏工具。西周时就已经有了大量的射箭比赛,并有明确的级别划分,其主要功能是施行礼乐教化。投壶在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非常流行,是宴席间进行的一项寻求乐趣的活动形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产生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有着很深的渊源。2.2 军事战争起源军事战争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在战争中赢得胜利,人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军事训练,很多军事训练的内容在其军事性逐渐消退之后都发展演变成了身体活动。唐宋时期盛行的角抵戏,就
10、是由军事训练活动演变而来的。唐宋时期的角抵戏不仅流行于宫廷,而且还流行于民间,且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规则,还专门设有进行角抵比赛的“相扑朋”。蹴鞠又名踏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近似于现代足球的身体活动,其原型也是来自于军事训练内容。“汉代兵书兵伎巧十三家中就有蹴鞠25篇(已佚)。刘向别录中说:踏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4 此外,像古代围棋、象棋、放风筝等项目,都与军事战争有渊源关系。2.3 社会风俗起源中国古代许多风俗活动一开始只是具有宗教、伦理等属性,但伴随社会文化的发展,其宗教、伦理属性逐渐趋于淡化,而消遣性、娱乐性、游戏性等因素逐渐得以加强,并最终演化成为极
11、具游戏性质的身体活动。广泛流传于中国社会的舞龙、舞狮、划龙舟等大型民俗体育游戏活动,都是由祭祀庆典中演变而来的。2.4 文化交流起源中国古代汉民族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多,随着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诸多其他民族的身体活动也随之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内容。风靡于唐朝宫廷的马球,又称击鞠,就是由西域传入的。另外还有射柳、射兔等活动,都是由北方的契丹、金、满、蒙古等民族在入侵中原的过程中带入的,并逐渐在汉人中广泛普及开来。3 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分类分类是解释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显著特征来揭示概念外延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各种身体活动划分为:力
12、量对抗型、技巧性、智力比斗型、养生保健型和节令活动等类型。3.1 力量对抗型主要是那些依靠身体力量进行竞争和较量来分出胜负的身体活动。如:角抵戏、相扑、拔河、举鼎、抱石头等,形式有单人、双人以及多人。这种类型是较为原始的身体活动形式,通过对自身力量的发泄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与人的基本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3.2 技巧型与力量对抗型体育游戏不同的是,技巧型体育游戏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来进行竞争较量,而不是借助身体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较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在长久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也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因此,技巧型身体活动在中国古代身体活动中所
13、占的比重也较大。如:投壶、射箭、蹴鞠、秋千、毽球、捶丸、木射等都属此类。这类身体活动充分显现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文明程度,但由于在活动中赋予了过多的伦理道德意识,也导致了很多身体活动中的竞技性未能充分发展。3.3 智力比斗型智力比斗型较之力量对抗型和技巧型来说发展较晚。智力比斗型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依靠智力上的竞争和较量来决定游戏的胜负,它是人类智力活动高度发展的产物。上古时代人类的智力发展水平还较低,所以智力型身体活动还不多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智力水平逐渐发展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时,各种智力比斗型身体活动也开始大量出现。先秦时期,围棋就已经开始出现并流行于社会。社会发展至唐宋时期时
14、,各种智力比斗型身体活动开始大量出现在社会当中,且竞赛规则也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围棋、象棋、弹棋、双陆棋、骨牌、纸牌、马吊牌、以及后来由骨牌演化而来的麻将等智力比斗型身体活动不仅风靡于民间,而且还流行于宫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3.4 养生保健型以中国传统养生和体疗方法中的导引术为代表,由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相结合,其功能是锻炼身体、治疗疾病、促使人体身体健康。3.5 节令活动型多数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中重要活动内容,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习俗紧密关联。例如:龙舟竞渡、抢花炮、摔跤、荡秋千、踢毽子,以及踏青、登高等。此类身体活动多以观赏娱怀、休闲为主要目的,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身
15、心健康,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友谊。4 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文化剖析在文化学理论中,文化是“有共识符号系统载荷的社会信息极其生成和发展”。5这个“共识符号系统”包括:人类的语言、知识、思想、意识、情感以及活动等,它们虽然是人们主观确定的,但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又是得到公认而不能随意改变的。“社会信息”则表明了它是由人类的认识成果(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组成的具有严密完整的结构体系,并且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向自然开放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信息控制机制就是文化。那么根据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将文化的结构从外向里分解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外层次(物质形态)、中间层
16、次(制度及行为)和核心层次(思想及精神)。6借助文化三层次理论来剖析中国古代身体活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还原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文化本质。4.1 物质形态层分析中国古代的诸多身体活动单纯从物质形态上看并没有明确的体育意识,并不是以“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7只是单纯的为满足生存和生产需要。如:在西周的教育中的“射”是练习射箭;“御”是驾御战车的练习,还有例如蹴鞠、马球、武艺、跑跳等活动,都是被作为一种实用手段引进练兵习武的活动中,以适应战争需要的练武强兵为目的的。人们在开展身体活动对所使用的器械的材料、长短、轻重等都没有专门的规定,很多投掷用的器械都是使用石制的、而一些青铜器械如:举
17、鼎等是用来增加人的力气,有些器械其实就是用于生产劳动的工具或军事武器。另外从所需的场地来看,也没有对开展一项活动需要的场地进行规定,人们可以在田间、屋前或河流中广阔的天地里随意的进行活动,即使象蹴鞠这样在当时开展得很红火的活动,在军队和皇宫玩蹴鞠的场地,也和普通平民玩蹴鞠的场地是截然不同的。4.2 制度层和行为层分析中国古代在各朝代的官府中并没有设置管理人们各种身体活动的专门机构,没有完整的组织体系,而且对于各种身体活动也没有明确权威的规则。例如手博,它没有对参与对抗的双方人员的各种动作进行明确的规定,指出那些具体的动作将是被禁止的;而且对抗中也没有裁判,不存在犯规或惩罚手段,人们在活动过程中
18、的随意性很强。再来看一下“射礼”,虽然它也有了一套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但是它主要强调的是“礼”,是统治者进行礼仪道德教育的形式,等级森严,完全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的地位,至于在“射”的过程中能否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能否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却是极不重要的。8古代中国由于地处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域,人们世代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造成了人们崇尚中庸的思想和性格,提倡礼让、宽厚、平和,身体活动中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所以在古代社会中不利于那些带有强烈对抗、个性鲜明的活动的开展。人们普遍注重身体活动过程中的娱乐性,表演性、游戏性。同时人们往往注重那些以意念来控制呼吸的活动,如:气
19、功、导引等。百戏的出现,也是由于秦汉时期,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禁止民间习武,导致了原先流行于民间或军队中的两人徒手角力,又不断的增加娱乐和表演性,并在宫廷里与杂技、魔术、歌舞等同台演出,变成了“角抵戏”,后来娱乐的内容不断增多,又演变成为“百戏”。4.3 思想层分析我国古代的各种身体活动都深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民俗等紧紧相关。古代巫术、阴阳五行说和周易理论,都影响着中国古代医学和武功技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人们对人体生命的探索;封建社会中的道、佛、儒、玄等宗教唯心主义的发展,无不对人们的活动造成巨大的影响。儒家的孝经中提到:“天地之性人为贵。
20、”9受这种“人贵论”的影响,人们想方设法地增进身体健康、祛病延年,注重养生。受 “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身体活动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并力求使身体和精神的和谐发展。如:古代武术中的动静、虚实、刚柔、进退等体现了天人感应、阴阳互补的哲理。受“礼”文化的影响,统治阶级向人们灌输儒家学说的宗法制度和人伦道德,整个社会都受到“礼”文化的约束。人们的各种活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浓厚的礼仪化的色彩,如:“十五柱球戏” 就充分表达了娱乐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随着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古代各国非常重视军队训练和军事武艺的发展,因此人们的各种身体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军事思想的影响。如:春
21、秋时期的管仲提出的“寓兵于民”的思想,提倡人们习武练兵,提高军队素质,巩固国防的实力。古人亦有通过身体活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娱乐活动,从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自娱自乐,到为填补余暇的寻乐,都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在生活中休闲娱乐,修身养息的愿望。5 结论与反思纵观我国古代的各种身体活动,它们是历史和时代塑造的结果,是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中一直顽强地生存着的人类身体文化,它们因独特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等作用而为不同的时代所重视,同时它们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无不体现了古人的生命观、健康观、健美观、寿夭观、娱乐观、文化观。但是体育终究是一种建筑在身体活动基础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应该有着明确的体育意识,即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身心的强健。从我们对中国古代身体活动的文化剖析中,可以明确的看到,中国古代身体活动包含更多的是人们为了求得生存、繁衍后代、强大民族,在同自然环境斗争中所练就的各种技能的成分,它们崇尚强健身心的作用,却没有明确的强健意识;古人推崇的健康、长寿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幕墙工程监理细则与实操指南
- 小学英语期末水平测试卷
- 钢梁吊装安全操作流程
- 义务教育数学各单元教学目标表
-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化流程
- 钢笔练字模板与美化技巧
- 购物中心岗位职责说明书合集
- 公务员考试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 城市绿化带设计规范与维护标准
- 职业中专英语职场应用技能测试题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爱科学-第5课-《走近科学家》教学课件
- 乳品领域:认养一头牛企业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宠物乐园方案
- 2022智慧园区设计、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 自备车补贴申请表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完整全套课件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