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作为放大镜的应用例 1 1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 A 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 B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C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D D .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解析: 放大镜是凸透镜, 由凸透镜成像实验可以看出,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也可从成像原理得出结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不变,而随着物 体的远离透镜,过光心的光线越来越平缓,所以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就离透镜越远, 像就越大。也就是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所以答案为B B
2、。例 2 2 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 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 B .像一定是虚像C C.像一定是倒立的D D .像一定是放大的解析: 放大镜是凸透镜, 在手拿凸透镜, 并伸直了手臂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远大于两倍焦 距,所以会成像在手内侧稍大于一倍焦距处。 而人的眼睛在一个手臂以外, 所以进入人眼的 光线肯定是折射光线汇聚成像后再分开的光线, 我们看到就好像是从像发出的。 这个像肯定 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答案是C C。而选项 A A 中并非所有进入人眼的光线都是从像发出来的。二、作为放映机镜
3、头的应用例 3 3 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A A .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 B .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C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 D 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解析:这是一道凸透镜的应用题,电影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根据凸透镜 成像规律,胶片距透镜焦点的距离越近,屏上成的像越大,同时,屏离透镜越远。凸透镜成像,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此时像离凸透镜越远(实像、虚像都有这个规 律)。反过来,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实像越小,像越靠近焦点。凹透镜成像,物体体离 凹透镜越远,所成的
4、像越小,像越靠近虚焦点。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B。三、作为照相机镜头的应用例 4 4 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 A .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B B 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C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D D .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镜头后是暗箱, 胶片装在暗箱底部, 胶片相当于光屏; 当拍完合影后,再拍单身像,像要变大。成像时要使像变大,物距应减小,同时增大像距, 即拉长暗箱或使镜头前伸。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
5、为B B。例 5 5 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 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 ,则有水时( )A A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B B .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C 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D D .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解析: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要在胶片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应 将暗箱适当拉长一些,同时,胶片上的像将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本例中, 池底的物体在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下, 相对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是不同的; 由于光 的折射作用,池中有水时相当于物距减小了。根据成
6、像原理可知,正确选项为C C。例 6 6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 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 50mm50mm ,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 A 10mm10mm 之外B B 略小于 50mm50mmC C.略大于 50mm50mmD D 等于 50mm50mm解析: 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上向地面拍照, 由于物体距离凸透镜非常远, 可以看成从无限远 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应当略大于焦距。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C。【评注】 解决有关照相机、 幻灯机和放大镜应用的问题都离不开凸透镜成像规律。而掌握这些规律的最好方法就是画图, 因此, 同学们在课下应反
7、复画物体在凸透镜不同位置的成像光 路图,在这个基础上熟练掌握知识点分析中所列的表格,再做这种问题就得心应手了。四、作为眼镜的应用例 8 8 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 100100。请设计一个粗测老花镜度数的最简单方 法。要求写出所用器材、操作步骤和计算公式。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可先不用管“度数”的概念是什么,应首先测出镜片的焦距。(1 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2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斑)最小、最清楚;(3 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 f 表示。计算公式,镜片度数。光学作图及典型题一、成像知识回顾1.1. 成
8、像的主要原因a a .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b b.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c c.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透镜成像等。2.2. 成像的性质像的性质主要有:虚与实、倒与正、放大与缩小或等大。实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会聚形成的,不仅能用眼睛看见,还能用光屏接收并保存下来;虚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反射或折射后反向延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倒与正”、“放大、缩小或等大”都是物体所成的像相对物体而言的。3.3.像的动态变化当物体相对光学器件运动时,所成的像的大小、 像离光学器件的距离都有相应的改变,初中阶级主要考查平面镜与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其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整理成口 诀:
9、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像同侧虚像正,物像异侧实像倒;物近像远像变 大,物远则像近像小,像距物距唱反调。即: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 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虚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同侧;实像相对于物 体是倒立的,且和物体在透镜的异侧;物体向焦点运动,所成的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二、作图要点1 1 .光的反射作图要点:a a.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b b .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c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 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10、。2.2. 光的折射作图要点:a.a.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有三条特殊光线。b.b.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3.作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三、热点问题分类精析1.1.平面镜成像问题例 1 1 如图 1 1 所示,S S为点光源 S S 在平面镜 MNMN
11、中的像,SASA 为光源 S 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 MNMN 并完成光线 SASA 的光路。图 1 1精析:本题关键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即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接SSSS并作其中垂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如图问题迎刃而解。答案如图 2 2 所示。2 2 所示),其它S图 2 22.2. 凸透镜成像问题例 2 2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A. 正立、放大的虚像;B.B. 正立、放大的实像;C.C. 倒立、放大的虚像;D.D. 倒立、放大的实像。精析:“正立”与“倒立”是相对的,是相对一定参照物而言的。放映幻灯片时,大
12、家在屏幕看到的确实是“正立”的像,这里说的“正立”是以日常生活中处于常态的景物为 参照物而言的,而光学中说的“倒立”与“正立”是以物为参照物而言的。像与物同向为“正 立”;像与物反向为“倒立”。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是倒(以常规景物为参照物)插在幻 灯机的光源与镜头之间的,屏幕上的像相对于幻灯片上的图而言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组成,否则为虚像。幻灯机屏幕确有光线会聚,故是实像。正确答案为应为Db3.3. 动态的成像问题例 3 3 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 4545角,一小球以 1m/s1m/s 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如图 3 3 所示),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A. 以 1m/s
13、1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B.B. 以 1m/s1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C.C.以 2m/s2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上运动;D.D.以 2m/s2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运动。精析:解题关键是判断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是怎样运动的。如图4 4 所示,设小球从桌面 A A 滚动到 B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分别作出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A A和 B B,可以知道A和 BB位于竖直方向,且有 A A BB= ABAB 所以小球在镜中的像以1m/s1m/s 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选 B B。图 4 4四、典型题练习1 1.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14、反射角或折射角。2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或镜前的物体)。/Ai/53 3.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点。FPPU:Sa4 4.有一束光通过stA A 点射到镜面,反射后过光源S S 的成像光路图 B B 点,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丿AW AW BA*5.5.完成下列各透镜的光路。6.6.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7.7.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乙:8 8如图是束光在空气与某种透明物质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图中_为分界面;界面的_ 边是空气;/ _ 为入射角; /_ 为反射角;/ _为折射角。CG9.9.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
15、当物距为3 30 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15 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A.A. 放大实像B.B. 缩小的实像C.C. 放大的虚像D.D. 缩小的虚像10.10.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 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 1616 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A. f f = 4 4 厘米B.B. f f = 8 8 厘米C.C. f f = 1212 厘米D.D. f f = 1616 厘米弄懂眼睛之理 应对眼镜考题从近几年全国中考试题来看,由于眼睛和眼镜这部分内容和我
16、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中学生视力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所以成为中考的热点、 重点。这部分知识主要考查眼睛结构及其成像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例(0909 年成都)图 1 1 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 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囹1A.A.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B.B. 图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C.C. 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D.D.图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精析:此题多次出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形式各异,但要正确解答此题,
17、 必须掌握以下知识:1 1 正常眼成像原理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主要是靠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如图2 2。远观圏2近观2 2 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现象:看不清远处的景物, 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 3 3。矫正: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适当的将光发散,如图4 4。成因:晶状体太偉,折光太逼眼球前后方向太长光銭会聚在视网膜之前(3(3)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现象: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调节
18、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 网膜的后面,如图 5 5。矫正: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如图6 6。经过以上分析,我们来看每幅图对应的物理意义。图说的是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说的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给的是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图说的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答案:A A、D D点拨:给“眼睛”配“眼镜”类考题,弄懂成因是解题法宝,搞清凸透镜、凹透镜对光 线的作用是关键。,变式一:明理类(0909 年河南七地市联考)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 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 些(选填“强”或“弱”)。解析:人们发现
19、佩戴眼镜在舒适性、 方便性等方面的缺点,于是,近视的人们期待的“一 劳永逸”解决近视的方法应声而出激光手术。我们知道近视眼是指光线进到眼睛后不能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面,因此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所以通过激光来“消融”凸起的角膜,也就是说让“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系统变薄些,使它们对光的偏折 能力减弱。答案:弱变式二:探究类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太弱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0909 年衢州)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 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 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
20、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正常水瓶做实验时,约为 8 85 5 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 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B. 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D.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解析: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可以看作是焦距,从前面的分析可知近视眼的焦距较短, 远视眼的焦距较长。答案:A A巩固练习:1 1.( 0909 年雅安)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 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
21、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为 1313 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为力。2 2如图 8 8 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向 _ 移动(选填“左”或“右”)。3 3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 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加醛丙烯酸(HEMAHEMA 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 0 0. 05mm05mm 近视眼患者戴的 HEMAH
22、EMA 超薄镜片的边缘厚 _ 0 0. 05mm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 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习题答案:1 1 近视眼凹;2 2右;3 3大于 发散。从“规律”中寻找“规律”一一凸透镜考点全解析初中阶段的光学知识总体来说是三类:光的直线传播,如影子的形成;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如凸透镜成像。这三类光学知识尤以光的折射知识在考试中出现的最为频 繁,而凸透镜成像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了,另外还有很多同学觉得凸透镜成像也是一个难点。下面我们就想通过对一些经典例题的分析,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归纳, 希望能给同学们在今后的考试遇到这类知
23、识的题有所帮助。在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考点之前,我们必须熟练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因为它们才是真正做题的基础。这些特点我们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1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大于 2 2 倍焦距时(或说 2 2 倍焦距以外),能成倒立的缩小 的实像。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2 2 倍焦距时(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能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焦距以内),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其实我们在实验中还能得出这些结论:4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两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5当物距大于 2 2 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在 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当物距 在 2 2
24、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像距在 2 2 倍焦距以外。6做实验时,如果用纸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不过像变暗了些。另外,从凸透镜成像特点中还可进一步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焦距以内成虚像, 焦距以外成实像;2 2 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2 2 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简单地说成:7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根据 2 2 倍焦距分大小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又可以推出:成实像时,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会越大,像距就会越大;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就会越小,像距就会越小。为了便于 记忆,我们可以简单地记成:8实像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像小像距小物距大。找到凸透镜成像的这八个规律之后,不管出现
25、什么样的题型,我们都能轻松应对,不信?我们举例来说明吧。例 1 1 凸透镜焦距 f f 等于 15cm,15cm,当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距光心31cm31cm 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A. 缩小倒立的实像B.B. 放大倒立的虚像C.C. 缩小正立的实像D.D. 放大正立的虚像分析:这是直接套用知识点的题型,物距31cm,31cm,大于 2 2 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为 A A例 2 2 如图所示:B B 为 ACAC 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 小的像,则凸透镜()f;A.A.应该放在 BCBC 之间某处B.B. 应该放在 ABAB 之间某处C.C. 应该放
26、在 B B 点D.D. 可能分在蜡烛的左侧某处分析: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那肯定是实像。根据前面得到的知识点可知凸透镜应在ACAC 之间。成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 2 2 倍焦距,结合知识点,物距大于 2 2 倍焦距时,像 距应在 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也就是说 A A 到凸透镜距离应该比光屏到凸透镜距离远,所以应在 BCBC 之间地,答案为 A A。例 3 3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15cm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当蜡烛距透镜 18cm18cm 时,所成的像()A.A. 定成放大的实像B.B. 定成缩小的实像C.C. 可能成缩小的实像D.D. 可能成放大的虚像分析:物距是
27、 15cm15cm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说明 15cm15cm 是在 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我们把它写成 fu2ffu2f,这样可推出 7.7. 5cmf15cm,5cmf15cm,也就是说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在7.5cm7.5cm 到 15cm15cm之间,那么 18cm18cm 就有可能在 2 2 倍焦距以外(比如焦距是 8cm8cm), ,也有可能在 2 2 倍焦距和焦距 之间(比如焦距是 10cm10cm),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可能在焦距以内,两个一结合可知可能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也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答案应为C Co例 4 4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
28、把烛焰放在a a、b b、c c、d d 和 e e 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 1)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 2) 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 3)把烛焰放在 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O-( 4 4)如果把烛焰从 a a 移动到 b b 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_,像的大小 _(变大,变小,不变)分析:这道题考察的主要是知识点,成实像时,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像小像距小物距大。所以 a a 点像最小,d d 点像最大,e e 在焦点以内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从a a 移动到 b b时,物距变小,像要变大,像距也会变大。例 5 5 在做“凸透镜成像”
29、时,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15cm 的地方,在距透镜 30cm30cm 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是 _, _ 的实像。分析: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物距和像距, 根据总结出的知识点, 物体在 2 2 倍焦距以外时, 像在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物体在 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像在 2 2 倍焦距以外。15cm15cm 小于 30cm,30cm, 15cm15cm 应该是 2 2 倍焦距和焦距之间,30cm30cm 应该在 2 2 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比较多, 但都是可以用我们总结归纳出的知识来解决。 根据 凸透镜成像特点,我们发明了很多诸如照
30、相机之类的光学元件。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 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 头的 2 2 倍焦距以外。幻灯机、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这时幻灯片,胶片就要放在2 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 幻灯片就要倒 放在幻灯架上。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例 6 6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A. 缩小的倒立的实像B.B. 放大的正立的实像C.C. 缩小的正立的实像D.D. 缩小的倒立的实像分
31、析: 这种题相对简单,照相机就是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选例 7 7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10 cm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A. 大于 1010 cmcmB.B. 小于 10cm10cmC.C. 大于 20cm20cmD.D. 在 10cm10cm 和 20cm20cm 之间分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 10cm10cm 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些透镜的焦距 为 10cm10cm。用它来观察较小的物体,就是说把它当成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是,物 体在凸透镜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答案是B
32、B。对于这种直接套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对这些元件考察的,我们不再举例分析, 还有一些稍微复杂的,需要我们结合我们所归纳出的知识来推理。例 8 8 班里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拿着相机为另一位同学拍照时,由于疏忽,镜头盖恰好 遮挡了相机镜头的一半,那么这张照片洗出来后()A.A. 照片上没有景物B.B. 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C.C. 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D.D. 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摄的暗些分析:根据知识点,我们知道,挡住进入镜头的部分光后,会使像变暗一些,因此答 案为 D D。还有更复杂的一些题型,如:例 9 9 放映幻灯片的时候,银幕上的像太小,想让像变大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A. 将幻灯
33、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B.B. 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远离镜头C.C.将幻灯机移近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D.D.将幻灯机远离银幕,同时使幻灯片移近镜头分析: 做这道题时首先要明确: 银幕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是像距, 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 是物距。当像有些小而想使像变大一些,根据我们推出的知识点:像大像距大,物距小, 可知, 要使像变大一点, 要减小物距而增大像距。 幻灯片靠近镜头而幻灯机远离银幕, 答案 选 D D。在这里对知识点一定要很熟练, 如果知识点都不熟练, 就谈不上去分析了。 我们再举 一例来对这一知识点加以理解吧。例 1010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
34、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 身像,则应该()A.A.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B.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C. 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D. 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分析: 先拍的是全身像,又拍了半身像,同样大的底片上,半身像相对于全身像来说, 像是变大了,根据知识点:像变大时像距变大,镜头向前调节,远离底片。物距变小,照 相机靠近该同学。所以答案应是 A A像这类如何调节物距, 像距的题型, 在考试中可以说是一个难点, 很多学生在这个方面 都觉得无所适从,通过我们的分析,不知道你是否有些理解了呢?用两组凸透镜组合能够制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 显微
35、镜中先用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 像,再通过目镜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经过两次放大,远远提高了放大的倍数,使我们看到了 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体。 望远镜中物镜先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再把这个像 放大,从而看清远处的物体。人的眼睛中, 眼球也好像一个照相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就是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在视网膜前就会聚,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光斑了, 这时配戴凹透镜 (近视镜) 就能矫正这个 问题。而远视眼则是因为晶状体太薄, 折光能力太弱, 来自近处的一点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 就达到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也形成了一个
36、光斑,这时配戴凸透镜(老花镜)就能矫正。关 于眼睛和眼镜的考察在中考也很多,比如:例 1111 如图甲是远处物体在某人眼睛成像的示意图,请在图乙的虚线框中填上适当的 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分析:根据图可以看出光还没有到达视网膜时就已经会聚,这是近视眼的特征, 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经过这些分析,你觉得你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吧!小练习:1 1 某同学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15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 9cm9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A. 10cm10c
37、mB B. 8cm8cmC.C. 6cm6cm D.D. 4cm4cm2.2.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以在距透镜 20cm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前 10cm10cm 处,则可得到的像为()A.A. 倒立放大的实像B.B. 倒立缩小的实像C.C. 正立放大的虚像D.D. 正立缩小的实像3.3.某同学在郊游时,用照相机拍照时,一只苍蝇刚好落到镜头上,所拍出的照片()A.A. 不能成像B.B. 成苍蝇的像C.C. 成一半像D.D. 成所拍的景物像,不过像会变暗一些4.4. 用一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集体照,发现两边有部分同学未能进入镜头,若想使每位同学都能进入镜头
3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A.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B. 照相机远离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C. 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D. 照相机靠近同学,镜头向后调节5.5.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 在凸透镜中一侧离凸透镜10cm10cm 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0cm10cm 处,所成的是()A.A. 倒立缩小的实像B.B. 倒立放大的实像C.C. 正立放大的虚像D.D. 正立等大的虚像6.6.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 a a、b b、c c、d d 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 F 为焦点, P P为二倍焦距处)(1)_ 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
39、 _ 点上。(2)_ 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 _ 点上。(3)_ 当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时,蜡烛放在 _ 点上。(4)_ 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点上。(5)_当蜡烛放在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6)_若把蜡烛入在 C C 点上,能成倒立、_ 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_ 的、倒立的实像。7 7当物体从较远处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逐渐变 _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逐渐变_。& &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80mm 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_ 80mm80m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为缩小 _ 、_像。
40、9 9当凸透镜焦距为 20cm20cm 时,要在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 蜡烛可在距凸透镜 _移动,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 _ (填“远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应 _ (填“近”或“远”)些。10.10.根据图示来回答:(1 1)表示近视眼成像图的是哪一个?应配戴什么眼镜(镜片类型)进行矫正?(2 2)为了保护视力,我们应注意哪些?参考答案:1.1. C C2.2. C C3.3. D D4.4. B B5.5. B B6.6.( 1 1) c c;( 2 2) b b;( 3 3) a a; ( 4 4) d d; ( 5 5)焦;(6 6)放大,缩小7.7. 大,大&
41、amp; &大于,倒立,实9 9. 40cm40cm 外,靠拢,远1010.( 1 1)第一个,凹透镜;(2 2 )不要长时间的看书写字,看电视等。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光现象检测题、选择题 (每小题有 4 4 个选项只有 1 1 个正确答案,每题 2 2 分,计 3030 分)1 1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A.A. 频率不同B.B. 振幅不同C.C. 频率和振幅都不同D.D. 响度不同2 2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A. 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B.B.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C.C. 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D.D. 老
42、牛的音调高,响度小3 3.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A.A.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B.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C.C. 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D.D.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4 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A.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C.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 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 的两侧架设具有
43、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A. 堵塞感受噪声器官B.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6.6. 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A.A. 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B.B. 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C.C. 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D.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
44、.B.光与镜面成 30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30C.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D. 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3 3 点整D.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9 9 点整9.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 P 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A. 向左移动后静止B.B. 向右移动后静止C.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D.
45、 仍在原来位置10.1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A. 减小 2020B.B. 减小 4040C.C. 增大 2020D.D. 增大 404011.11.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A. 高一些B.B. 低一些C.C. 不变D.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12.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 “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 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A.A.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B.B. 验钞机
46、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C.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D.D.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13.13.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141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 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 一次快些, 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A. B.B. C.C. D.筷子变弯折C汽车观后镣D15.15.如图所示,CDCD 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 A 处的
47、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 B B 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A.A.Z1 1B B.Z2 2C.C.Z3 3D.D./4 4二、填空题(每空 1 1 分计 2020 分)16.16. 春光明媚,春意昂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地面上有一些小圆斑。小芳来到波平如镜的湖边散步,她看到岸边的柳枝和天上的白云倒映在湖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仿佛中,鱼儿好像穿梭在柳枝和白云之间小芳看到湖中的鱼儿是- -_ (物还是像)是 _(实像还是虚像)是 _ 形成的。小芳看到湖中 的柳枝和白云是 _形成的。地面上的一些小圆斑 _ 形成的。它是太阳的 _ (实像还是虚像)17.17.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 _ 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_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 _ 后形成的彩色光谱,红色光弧的后面是_ ,紫色光弧的后面有一种看不见的光是 _ 。18.18.如图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_ ,折射角是_。入射角 _ 入射光线_。反射光线 _ 。界面是_ 。 光进入玻 璃后偏折角度的大小是 _。19.19. 小芸从示波器上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比较,如图 a a、b b 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机械的远程运维技术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玻璃行业技术创新趋势考核试卷
- 纸板容器广告视觉策略考核试卷
- 羽绒服设计与都市生活融合考核试卷
- 毛皮制品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考核试卷
- 国际货代与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考核试卷
- 矿山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考核试卷
- 环保意识培养与环保行动实施考核试卷
- 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策略考核试卷
- 化疗患者饮食指导
- 2025年重庆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 《服务营销双主动》课件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备考资料2025
- 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
- T∕CSRME 016-2021 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工程技术规范
- 员工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点清单
- 山东省危废处理名录
- 班组安全安全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