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 ?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 ?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 个学习园地。单元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 素养。1、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 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单元教学难点:本单元教学按搜集资料、初步感知 课文具体解读 读练综合

2、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单元教学安排 :10 14课时21 、乡下人家课型 : 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4带着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 : 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课前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教学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两组投影片:第一组:林立的高楼

3、、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3 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纯绰穡拷裉炀腿梦颐且黄鹄囱暗?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指导: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2 练习将课文读通顺。3 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或者这样设计问题:

4、“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1 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饰不要读成“ sh 1,“巢不要读成“ cdo ,冠 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 gu cn 。2 指名局部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3 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学生讨论后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 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这 样吗?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

5、独特的美吧。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七、指导书写生字。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拟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二、自由读课文, 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忆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 准备。三、全班交流: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 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表

6、达出来吗?生交流过程中, 师适时点拨, 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 迷人的美, 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1 “别有幽默的装饰1 理解“别有幽默、“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2在这里“别有幽默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幽默的装饰呢?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缺乏在哪里?你还能比 他读得更好吗?2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 市里2闭上

7、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 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3通过比拟,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4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 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忆,想象拓展。1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 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确实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 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3 想

8、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4 全班交流。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1 读了这篇课文, 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方案。4 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六、课外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后的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下来。在课内简单介绍一下著名诗人戴望舒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段落。3小练笔:

9、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板书设计:21 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无论何地无论何时屋前:瓜、藤、叶别有幽默春天院子里:花、竹、笋朴素中带着华美四处:鸡悠闲自得小河:鸭快乐游戏门前:吃晚饭和谐自然 夏天瓜架上:纺织娘快乐歌唱秋天教学反思:22 、* 牧场之国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 8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4. 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德育目标 :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教学重点 :积累词句教学难点 :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课前准备

10、 :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荷兰2. 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 料说一说。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二、整体感知1. 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把喜欢的词句画下来再读一读。3. 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碧绿草原、黑白花牛成群骏马,膘肥体壮绵羊猪群,悠然自得晚霞满天、牛羊歇息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

11、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 哪儿没有读懂。2. 小组交流。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 懂的问题。讲述时可以参加自己的想象。3. 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大家相互评议四、拓展迁移,开展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荷兰是“牧场之国。我的祖国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五、体会荷兰牧场白日的生动和谐师问: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a 我从“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 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中感觉到的。给人感觉是,

12、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视线能看到的 地方,就全都是黑白花牛,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在没有人的低地上,老牛像一个威严 的家长似的,管理着草地上的牛群。整个低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天下。b 我从“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儿感到的。“赞许的 意思是因为感到好而加以称赞。他肯定是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自由、快乐、满足才赞许的吧师过渡:你体会得真好。那如果猪会说话,它会怎样加以赞许啊?c 他一定会点着头说:“多么广阔的绿草地啊,你是我们快乐的家。d 它也许会说“在这里,没有人类来打搅我们,也没有敌人威胁到我们的平安,我和朋 友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多么幸福啊 ! e 它可能没说那么多,只是

13、一个劲儿地像个粗汉子似的嘟囔:“哦,我的家,我的家师过渡:你为什么认为他会这么说?F、因为书上不是说:“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 “呼噜就和我们人喃喃自语差 不多吧!师总结: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到猪的快乐,也看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 一,真是一幅生动和谐的家畜家禽游憩图呦 !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要让我们能从你的朗读 中体会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教学反思:23 、古诗词三首课型 : 古诗词教学目标1. 认识 7个生字,会写 8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

14、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习诗词的内容,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 :结合诗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课前准备:1. 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2. 课文插图。教学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过程: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 板书课题。2. 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 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 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

15、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 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 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 全班交流,讲讲诗意。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 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 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四、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 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 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 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

16、背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渔歌子?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 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 ,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 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 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3. 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1. 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2.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3. 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4. 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 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

17、讨论。5. 全班交流: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1. 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 氛宁静又充满活力。2. 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3. 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4. 指名朗读,教师指导。5. 同桌互读,相互欣赏。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1. 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 背一背你喜欢的词3. 默写两首古诗板书设计:热爱大自然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鳜鱼肥 不须归 教学反思:24* 麦哨课 型: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 认识 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体会作

18、者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3、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德育目标 :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拟,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课前准备 :?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教学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二、初读

19、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2. 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乡村孩子淳朴可爱, 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 孩子的情感热烈活泼。 3.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 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局部,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a.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 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b.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

20、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 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 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c.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 这里运用比照、 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 柔软, 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 的语气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局部读给大家听。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课外拓展,丰富语言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 文章。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 力。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 实物投影仪。教学安排 :4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 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二、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