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只有一个地球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只有一个地球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只有一个地球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只有一个地球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只有一个地球1.会写“晶、莹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恩赐、枯竭、威胁、目睹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课文说明事理的方法。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通过联络实际考虑问题,加深对课文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2课时一、谜语导入,提示课题1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板书:地球2出示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3今天学的课文题目,不是“地球,而是“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为什么呢?读

2、了课文,我们就能全面解开这个谜。二、据意读文,随文学词,解决问题1老师:1组织学生相机学习生词。出示词语卡片:璀璨遨游纹痕和蔼晶莹渺小资源恩赐大方滥用枯竭目睹感慨威胁2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棒,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3明确读文要求:1根据段意朗读相应的段落。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地球在宇宙中非常渺小,而人类的活动范围更小。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号召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4要求学生根据段意找到相应的段落,用“ /表示。三、老师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

3、们初步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假如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四、布置作业1填空。我是资源,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难,如。2讨论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是怎样不断再生的?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随意破坏这些资源的?导致了怎样的一系列生态灾难?一、复习提示1听写词语。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地球的?二、重点探究1学习第一部分:美丽而渺小1阅读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地球的美丽?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

4、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织,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球的渺小?出示: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2学习第二部分:自然资源有限1从“不是而是甚至和“假如必将这两组关联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提示:“不是而是甚至强调了地球上矿物资源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且是有限的。“假如必将警示人类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贪心,要珍惜地球上的矿产资源。2“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奉献的。中“本来一词如何理解?提示:“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

5、、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如今的不可再生性。3学习第三部分:不能移居1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出示: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合适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提问:这里去掉“至少一词行不行?提示:不行。因为“至少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表达了说明文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间隔 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合适人类居住的星球。2如何理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居住呢?提示: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强调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实

6、现,也不可能有很多人去居住,所以人类更应该精心保护地球。4学习第四部分:保护地球1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得意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提示: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慨,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得意,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而且不能移居别的星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7、?板书:保护地球3你们觉得应该怎样保护地球。学生交流,老师点评4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三、辨析讨论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1打比方。例句: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亲密联络。比喻的运用使句子在表达上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2列数字。例句: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句中用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地球的大小,从而突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更有说服力。3举例子。例句: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

8、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举出详细的例子,而下文说明人类无法移居,更有力地突出“只有一个地球让人赖以生存。说明: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安排此环节,让学生能更深化地感受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四、联络实际,提升情感1老师:文中宇航员感慨到:“我们这个地球太得意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的,所以有人唱出了“拯救地球的公益歌曲,请欣赏?拯救地球?MTV。2学生欣赏后,以“,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说心里话。例:

9、1地球妈妈,我想对你说:相信您的孩子,我们会保护您,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2人啊,我想对你说:珍惜能源,善待自己。3学生联络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今后应该怎样从小事做起。如:节约每一张纸;拧紧水龙头;不用塑料袋五、老师总结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是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爱地球,珍爱生活,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地球妈妈的心愿,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让我们为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尽一份微薄之力吧。六、布置作业1抄记生字词、好词好句。2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有哪些实在可行的方法呢?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宣传标语、写一篇环保作文、设计一份环保手抄报等请进展环保理论活动。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

10、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

11、,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