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_第1页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_第2页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钱梦龙与导读艺术读后感踏上工作岗位已有十七个年头,主要教低年级。今年再次教三年级,总觉得 很惶恐,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于是假期里借来钱 梦龙与导读艺术一书,看看语文大师钱梦龙老师怎样教语文。读完此书后,感 觉受益匪浅。导读法是钱梦龙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其核心是“三主”思 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他特别强调学生在认 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三主”思想正是强调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主体作用 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在满堂灌填鸭式中的被动地位, 使之由“要我学”一 跃而为“我要学”,成为能动的“读者”。教师则发挥自己的才智学识以“训练 为手段”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鼓励、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 的思考,使之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知”。事实证明,钱梦龙老师在“三主” 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知识就越积越多,脑子也就越用越活,越转 越快,越灵了”,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学生“越上越要上”, 自己做了学习的主人。总结钱老先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 面我谈谈感受最深的几点:一、抓导入: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尤其公开课)前,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 准备状态。有的唱支歌,有的讲笑话,钱梦龙老师则善于因势利导,从具体情境 入手结合教学目标,弓I导学生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主角)和自己的学习

3、任务, 树立克服困难的斗志和成功的信心。有一次, 钱老师应邀到某地教说明文中国 石拱桥。台下坐了一千多的听课者。宽敞的舞台上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 旁视,过于“一本正经”的神情透露着他们内心的紧张。 于是,钱老师调整计划, 把原定的导入语改为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今天上课以后回到家里,如果爸妈问起:“给你们上课的那位钱老师长 什么样呀?”假如有个傻学生这样回答:“钱老师嘛,脸的中间有个鼻子,鼻子 上方一对眼睛,眼睛上面还有两道眉毛, 鼻子之下是嘴巴,头部两侧各生一只耳 朵。他五官不缺,四肢齐全,” 师:你们说,这个学生傻不傻?傻在哪里? 生:这是每个正常的人都有的长相,他说的全是废话。生:

4、他没有抓住特点来说,说了等于没说。师:说得对呀!要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介绍给别人,首先必须抓住特点。这堂课 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我们上课有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讲个笑话,猜个谜语,或其他等,总是感觉 游离于教学之外。而钱老师顺水推舟, 进入新课,不但使学生紧张的神情完全缓 和下来,而且没有游离之感,自然而然引入新课。二、抓提问。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对提问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钱梦龙老师的“曲问”堪 称是提问艺术的楷模。所谓“曲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 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中。 与一味正面提出的“直问”对比,“曲问”极 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其积极主动思维。

5、如钱老师教愚公移山时,要了 解学生多“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是否理解,没有直问:“且字什么意 思? ”而是问:“老愚公多大年纪了?”学生稍感疑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 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又如,要问“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遗男”一句中的“孀”字含义,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的邻居,那个 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学生被问住了, 看看课文 注释,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有爸爸! ”这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 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 之弦的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 “错综见意,曲折生姿”

6、的功效。三、抓话题。巧妙的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问答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 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表面看似乎思维很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 不主动。因此,我除了重视问题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 一起围绕话题进行平等的“交谈”。如钱老师教最后一课,在学生学完全文以后,我提出了一个“话题”:“我和韩麦尔先生一样,也是教本国语文的,你 们猜猜看,我读了小说会有怎样的感想?”同学们纷纷猜测,答案五花八门。最后钱老师肯定了一位学生的猜测。接着, 老师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和老师 交流。最后,老师顺势一点:“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 记住他们的语言

7、,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但今天我们已不存在亡国当奴隶的问题,拿着这把钥匙又有什么用呢?”“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这是一把金钥匙! ”孩子门几乎齐声叫起来。这节课就在这种“平等交谈”中愉快地结束了。正是在话题的情境下, 学生摆脱了被“牵”的处境,思维空间 拓宽了,主体意识和地位。结合书中的理论和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也谈一谈 自己的拙见:回归尝试一一把语文教学简单化。我觉得钱老师把现在很多人学习语文的方式进行了剖析:明明是简单的东西弄得繁琐了(化简为繁);把近距离可以理解的东西弄远了(化近为远);很实在 的东西弄虚幻了(化实为虚);很简单的东西弄得难懂了(化易为难)。那么,当 我

8、们对那些大的理论感到迷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尝试回归。其实, 那些理论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简单地说,阅读课就是教会学生读文章,如此而 已。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只是要在某 些地方点拨一下学生,提示一下学生,使学生在我们的合作下,悟出读一篇文章 该怎么入手,该怎么读。经常这样的训练,慢慢的学生就学会了读文章。所以, 我们所说的语文素养,也没有那么宽泛,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筐。那么,其实学习语文,尤其是阅读,就是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一一学习 语言上来。也就是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应该少

9、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 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尤其 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因为朗读和背诵有助于语料的积累和语感的习得, 是学习规 范、优美的书面语言的必由之路。认定了“学习语言”这个大目标,事情就变得 明朗了,语文学习也就变得简单了。我所教的是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科,我觉得钱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我平时的教 学的确有所联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对钱老师的教学理念感触良多。 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养语感,”这就非常明确地强调,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

10、课文内容,而是指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 会读书。那么现在的语文该怎样教学?钱老师的“粗茶淡饭教学”法,把语文课 的本质还原了,回归了。阅读教学不应是只强调方法、技巧,让学生学语文如同 是雾里看花;而应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兴趣, 在兴趣中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变 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教会学生, 唤 醒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我认为, 学习语文是学习我们母语, 每一个孩子都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每天我们说的话, 我们的思维都是中国式的, 所以学习语文应该让 学生像学习说话一样自然流畅。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做到润物无声。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 其实阅读对于每一个智

11、力正常的孩子而言并不是难 以接受和理解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是否认真的读了这篇文章, 是否读懂了这篇 文章。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我认为孩子是否认真读文章尤为重要。 大多 的孩子之所以阅读不好, 不是因为他不理解, 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有集中注意力去 专心阅读。针对这样的问题,我在班级中就尝试用了这样的方法: “三读再写, 边写边读, 文中找句”那么要想读懂文章, 读的量一定要达到, 读第一遍的时候, 学生可以知道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读第二遍的时候, 学生会弄清读这篇文章 有哪些要思考的问题, 读第三遍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体会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理 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所以

12、学生掌握了方法, 在充分读文的过程 中,教师只是需要在难懂的、 易错的地方对学生稍加点拨而已, 他们就自然而然 的学会了“阅读”,语文学习就水道渠成了。但正如钱老师所说,这个学习的过 程不是急于求成的,是在我们每一节语文课上,每一次阅读指导上逐渐形成的。语文教学, 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 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 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 因而一篇课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老师 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 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 有用的东西, 以充分发挥 教材的价值。“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伊始,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奚落”一词切

13、入课文的 学习,在理解“奚落”意思后,围绕“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学习陶罐 和铁罐所有的对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体悟铁罐 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至于课文的 1017 自然段,内容简单易懂, 老师只让学生在自读课文中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 其余的不做深入。 既 抓住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易,事半功倍。再比如 ,我在教学七颗钻石 涉及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了解七颗钻石故事,感知课文;研读水罐变化,感悟 爱心;续编七颗钻石 ,拓展延伸。在这三个步骤中,我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 读书,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了读进 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