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gm.docx_第1页
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gm.docx_第2页
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gm.docx_第3页
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gm.docx_第4页
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gm.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组织''层次的是()A. 迎春叶B.肝脏C.皮肤D.心肌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意义()A. 确立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最小生命单位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性B. 打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等生物学科间的学科壁垒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1. 芙蓉花是成都市的市花。下列从细胞水平对芙蓉花描述错误的是()可经过有性生殖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A. 体内的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芙蓉花

2、是由细胞和细胞分泌产物所构成的B. 每个体细胞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颤蓝细菌酵母菌变形虫小球藻绿藻HIV大肠杆菌甲型HiNi流感病毒肺炎双球菌A.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B.©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C.无核糖体的生物是D.®®能光合作用2. 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收集微生物种群样本时发现了一种能够分解石油的细胞生物新物种,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未发现细胞核。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该生物具有核糖体和DNA该生物是一种白养生物B. 该生物是一种真菌该生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质3.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分

3、子断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形成A|3,每经此过程生成1分子A。需要分子水。(3)A(3的空间结构如图2,许多证据表明,A0在健康人的大脑中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但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产生量过多,可形成不同的A0聚集体(图3为含12个Ap的聚集体),产生神经毒性并最终使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衰退的症状。可见,蛋白质功能的实现,是以其为基础的。(4)下列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思路正确的有。A. 开发抑制份分泌酶和/或V-分泌酶活性的药物开发促进A。水解或清除的药物B. 开发抑制A0错误空间结构的药物开发抑制A|3聚集的药物34. 下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注:1内填

4、标号,横线上填名称)。(1)图中的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有,f1o(2)若要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分别研究其功能,应用法。(3)图中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是“其内膜向内凹陷形成,使它的表面积加大,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4)若该细胞是衣藻的细胞,则图中还缺少某个无膜细胞器,该细胞器的功能是.(5)图中的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理由是,(6)现提取该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膜表面积的值S/2。(填“>”,"=”或“V”)如图一表示细胞膜的模型,表示物质,其中是一种脂质;图二“小窝"是细胞膜

5、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请据图回答:300350400450500300350400450500波长(nm)波长(nm)图三(1)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O(2)图一中的是;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答一项即可)。(3)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该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是«(4)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其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5)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中。(6)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

6、光,当胆固脖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三,据此分析,胆固醇与肽段的结合情况是参考答案i. D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A、迎春叶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B、肝脏属于“器官”层次,B错误:C、皮肤属于“器官"层次,C错误;D、心肌属于“组织”层次,D正确。故选D。2. B细胞学说是由德植

7、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I)细胞是一个有机体,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町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A、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并未揭示多样性,B错误;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从而打通了动物学、植物学等生物学科间的学科壁垒,并促使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等学科获得了共同的基础,C正确:D、细胞学说为后来达尔文的生

8、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正确。故选B。3. DI、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I)、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解:A、芙蓉花可进行有性生殖,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来,A正确:B、芙蓉花体内的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B正确;C、芙蓉花是多细胞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分泌产物所构成的,C正确;D、芙蓉花属于多细胞生物体,需依

9、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DoA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如颤蓝细菌、发菜、念珠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A、具有核膜的生物为真核生物,即酵母菌、变形虫、小球藻、绿藻,A错误;B、都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B正确;C、无核糖体的生物是病毒,即HIV和甲型HN流感病毒,C正

10、确;D、颤蓝细留、小球藻和绿藻都是能光合作用的白养生物,D正确。故选AoA分析题意:”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收集微生物种群样本时发现了一种能够分解石油的细胞生物新物种,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未发现细胞核”,说明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解:A、该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和DNA,A正确;B、该生物能够分解石油,因此为异养生物,B错误:C、该生物为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c错误;D、该生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oB细胞根据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解:A、都具有细胞膜,都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

11、架,A错误;B、都有细胞质,但是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出核糖体外还有其他细胞器,且两者细胞质中进行的代谢活动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细胞质的成分有一定差异,B正确;C、真核细胞中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错误;D、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是遗传物质一定是DNA,D错误。故选B。4. D分析图可知,甲中,表示物镜,由于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放大倍数,表示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所以放大倍数,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放大倍数;图乙和图丙中,丙的放大倍数大于图乙;图丁呈逆时针流动。解:A、分析图可知,放大倍数,®<

12、®,,所以丙中观察到的高倍图像应是图甲中条件下观测所得,A正确;B、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对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对面积的放大,所以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B正确;C、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应该“同向移动”,因此欲放大观察乙图左下方的细胞成丙图状态时,应先向左下方移动至视野的中央,C正确;D、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图丁呈逆时针流动,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D错误。故选D。5. D1、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

13、。蛋白质与双缩腿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2、双缩服试剂的使用:双缩服试剂A液为质量浓度为().l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双缩脉试剂B液为质量浓度为O.Olg/ml的硫酸铜溶液。鉴定蛋白质时先加1ml双缩服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34滴双缩服试剂B液。斐林试剂的使用:斐林试剂甲液为质量浓度为O.lg/ml的氢氧化钠溶液,斐林试剂乙液为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鉴定还原糖时,先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摇匀后加入待测样液。解:A、斐林试剂的甲液可以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乙液需要先稀释后才能检测蛋白质

14、,A错误;B、人胰岛素的本质是蛋门质,与双缩腿试剂反应时,C/+不能过量,因为过量会生成氢氧化铜,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鉴定花生种子是否含有脂肪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D、蛋白质与双缩服试剂反应产生紫色,采用双缩服试剂检测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紫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屈呈正相关,D正确。故选D。6. C据图分析,图形的含义是II和III属于I,II和III没有交集。解:A、据图分析,I包括II和III,而且II和III互不包括,核酸包含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应该是III包括I和II,A错误;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昔酸,B错误;C、固醇类包括

15、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C正确;D、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包括蛋白质类、固醇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等,D错误。故选c。7. D1、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解:A、淀粉为多糖,由前萄糖组成,彻底水解后能够得

16、到单糖;DNA和RNA中均含有五碳糖,故它们彻底水解所得产物中都有单糖,A正确;B、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中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B正确;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虫和昆虫的外骨骼中,C正确;D、人群中的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淀粉获取能量,人体无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8. C1、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梭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扳基。2、在形成多肽链的过程中,肽键数=脱去水的分子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解:A、此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蔑基总数-R基上蔑基数目=26-23

17、=3条,A错误;B、此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99-3=96个,B错误;C、氨基总数二日基上氨基数目+肽链数,故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5-3=22个氨基,C正确;D、99个氨基酸形成此蛋白质的过程中,共减少分子质量=(99-3)xl8=1728,D错误。故选C。9. A分析题图可知,催产素含有9个氨基酸,其中有两个Cys通过二硫键相连,所以含有8种氨基酸。解:A、己知Cys为半胱氨酸,其-SHR能存在于其R基,A正确;B、9个氨基酸形成催产素过程中,脱去8分子水,形成一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了18x8+2=146,B错误;C、由图可知,抗利尿激含有含有2个Cys,所以水解后共得到

18、8种氨基酸,C错误;D、断开二硫键,催产素的空间结构改变,功能改变,D错误。故选Ao【点睛】10. D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梭基,且都有个氨基和-个蛟基连接在同-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孩基(一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一NH?)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解:A、甜味肽的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所以一定是二肽,A正确:B、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的分子式为C3

19、H7O2N,依据“脱水缩合”的反应式可推知:该二肽水解后得到的另-种氨基酸X中,含有的C原子数为83=5,含有的H原子数为14+27=9,含有的O原子数为5+12=4,含有的N原子数为21=1,可见,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B正确;C、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即二者的性质不同,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C正确;D、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错误。故选D。11. D图中结构为核昔酸的模式图,为磷酸,为五碳糖,为碱基。细胞生物既含DNA,又含RNA,故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昔酸;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

20、4种核甘酸。解:A、DNA与RNA中的相同,都是磷酸;不相同,DNA中的是脱氧核糖,RNA中的是核糖,A错误;B、若为脱氧核糖,则可能是胸腺嗜嚏、胞唯昵、腺嗦吟、鸟噂吟,B错误;C、是碱基,在病毒中有4种,人体中有5种,C错误;D、大肠杆菌体内既含DNA、又含RNA,故核昔酸有8种,D正确。故选D。12. B肝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也有少量的糖类存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细胞膜的功能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含量越多,功能越复杂。解:ACD、肝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中

21、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即两种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和磷脂相同,糖类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起识别等作用,种类相同,ACD错误;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含量越多,B正确。故选B“A1、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A. 都有细胞质但是细胞质中的成分有一定差异B. 都有细胞壁但成分不一定是纤维素C.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定是DNA4.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物镜,表示目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

22、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错误的是()甲乙丙丁丙中观察到的高倍图像应是图甲中®条件下观测所得A.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欲放大观察乙图左下方的细胞成丙图状态时,应先向左下方移动至视野的中央B. 图丁物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顺时针下列与蛋白质鉴定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有()A. 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可以直接用来检测蛋白质人胰岛素与双缩服试剂反应时,加入CiP+越多,检测效果越好B. 鉴定花生种子是否含有脂肪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消毒采用双缩腿试剂检测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紫色的深浅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5. 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其

23、中I为大圆,【I和III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 I脱氧核糖核酸、II核糖核酸、III核酸B.I染色体、IIDNA、III脱氧核昔酸C. I固醇、【I胆固醇、III维生素DD.I蛋白质、II酶、III激素6. 糖类和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DNA和RNA彻底水解所得产物中都有单糖B. 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D. 素食者主要通过分解植物中的纤维素获得能量7. 有关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2、B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表示的是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

24、胞膜直接接触。3、C表示的是植物间形成通道进行交流的胞间连丝,图中表示胞间连丝。解:A、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的结构,如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B正确;C、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C正确;D、并非所有细咆间的信息交流都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来完成,如图A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两个细胞之间没有接触,D正确。故选AoD分析题图:【细胞不含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II细胞含有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结构,但没有中心体,属于高等植物细胞;III含有中心体、叶绿体和细胞

25、壁等结构,属于低等植物细胞;IV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细胞的一部分,属于原核生物;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表示细胞结构,中心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孔、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拟核。解: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B、图中分别是中心体和叶绿体,只有低等植物细胞出现两者共存,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B正确;C、由于II和III中都具有叶绿体,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IV类中的蓝藻也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病毒类生物只能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存,D错误。故选D。【点睛】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具有细胞的结构的生物分为

2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放线商、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环形DNA分了),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原生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注意动物细胞内没有液泡和叶绿体,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但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13. D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糖蛋白;为磷脂双分子层;为蛋白质,据此分析作答。解:A、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B、是糖蛋白,具有保护、识别等作用,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B正确;C、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C正确:D、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7、,其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均相关,D错误。故选D。14. D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一些细胞(如分泌细胞)分泌一些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递,运送到作用部位的细胞(靶细胞),被靶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受体(成分为糖蛋白)识别,引起靶细胞的生理反应;(2)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通过糖蛋白识别,将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结合;(3)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识别主要通过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来实现。2、由题干信息可知,外泌体是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解:A、细胞可以通过膜上的糖蛋白进行细咆间的信息传递,外泌体具有与细胞膜相同成分的磷脂双分了层,所以可

28、以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两者结合是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前提,A正确;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外泌体膜可以与靶细胞膜融合,将其内部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释放入靶细胞,B正确;C、外泌体的功能与来源细胞息息相关,其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细胞的生理状况,C正确;D、外泌体由来源细胞释放到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D。15. A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被,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由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崎,崎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崎的周围充满液

29、态的基质;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解: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生物膜,但其不属于叶绿体内膜,A错误;B、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成崎,其上附有大量的酶,因此在膜面枳和蛋白质含量上均大于线粒体外膜,B正确;C、胰腺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消化酶(分泌蛋白),因而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肌肉细胞的更发达,C正确;D、低等植物细胞内含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Ao16. A分析图1可知,若该

30、细胞是正常细胞,A化合物含量最多是水,B是蛋白质,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则A含量最多,表示蛋白质;分析图2可知,本题图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a含量最多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解:A、生物界有的元素在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索都是a(O元素),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错误;B、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因此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B正确;C、代谢旺盛的细胞及休眠状态的细胞水分等物质含量不同,图2中的元素相对含量会因为该细胞的生活状态改变而发生变化,C正确;D、细胞干重

31、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因此如果图1表示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化合物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必含元素为C、H、O、N,D正确。故选AoA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咆的形态。解:A、Mg2+是组成叶绿素的必要成分,叶绿素分子中应含C、H、0、N、Mg,A正确:B、构成血红素分子的元素是C、H、0、N、Fe,并不都是大量元素,Fe属于微量元素,B

32、错误;C、元素Mg是大量元素,不仅存在植物细胞中,元素Fc是微量元素,不仅存在动物细胞中,C错误;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故构成叶绿素分子和血红素分子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如叶绿素分子和血红素分子不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D错误。故选AoA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其中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凯氏定氮法原理是利用检测物质与浓硫酸和催化剂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铉,然后加碱蒸循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来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解:A、蛋白

33、质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的还含有S和P,根据凯氏定氮法原理可知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A正确;B、胆固醇元素组成为C、H、0,无N,B错误;C、淀粉元素组成为C、H、0,无N,C错误:D、脂肪元素组成为C、H、O,无N,D错误。故选AoB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发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解:A、镁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使叶片发黄,故

34、学校桂花树叶片泛黄,需施用一定浓度的Mg2+溶液,A正确;B、米饭中含有较多的淀粉,摄入淀粉过多,淀粉会转化为脂肪,容易发胖,B错误;C、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减少灌溉,减少自由水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其抗寒能力,C正确;D、汗液中含有水和无机盐,故运动员运动后要喝淡盐水,补充水和无机盐,D正确。故选B。17. D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2

35、、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3、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有的还有P甚至N(指磷脂);糖类的元素组成一般是C、H、O,有的还有N(指几丁质)。解:A、脂质中的磷脂含有N、P,等质量的脂质分了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A错误;B、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起固定和润滑的作用,还可以参与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会造成血管堵塞,对健康不利,B错误:C、米

36、饭和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人体内会被水解为葡萄糖,故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糖尿病患者也不可过量食用,应严格按照医嘱控制饮食,C错误;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淀粉是多糖的一种,可被水解为葡萄糖供能,所以建议选择富含淀粉的作物制成粮食制品作为主食,D正确。故选D。18. C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为C、H、0、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为C、H、0,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0、N、P,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苜酸或磷脂等化合物。解:A、抗体成分是蛋白质,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为C、H、O、N,最可能是蛋

37、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若为抗体的单体,则可能是氨基酸,A正确:B、组成元素是C、H、0,最口J能是糖类或脂肪,其中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且具有保温作用,若具有保温和减压作用,则是脂肪,B正确;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有少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分子中,若为该生物(人体)的遗传物质,则是DNA,C错误;D、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是在动物肝脏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是肝糖原,D正确。故选C。19. D分析题图可知:a包括脂肪、磷脂、固醇;b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则b为蛋白质;核酸分为DNA、RNA,则c是RNA。解:A、二糖中的蔗糖是非还原糖,A错误;

38、B、b为蛋白质,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时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未破坏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肽键,B错误;C、a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等,通常都不溶于水,其中脂肪和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0,磷脂含有C、H、0、N、P,C错误;D、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甘酸,D正确。故选D。20. A表格分析:题中指出该细胞为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器X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确定其为核糖体;细胞器Y中含有微量核酸还有脂质和蛋白质,因此可能是线粒体;细胞器Z中只有含蛋白质和脂质,因此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单层膜细胞器。解:A、线粒体可用光学显微镜借助染色观察,而其他的两种必

39、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错误;B、细胞器Z中只有含蛋白质和脂质,因此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可能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B正确;C、细胞器Y中含有微量核酸还有脂质和蛋白质,因此可能是线粒体,含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D、细胞器X只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说明无膜结构,所以表示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D正确。故选A。【点睛】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会随着光照强度和光照方向发生改变,一般来说,向光一面的叶绿体含最较多。因叶绿体有颜色,便于观察,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物。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该细胞新陈代谢

40、的强度有关,新陈代谢越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越快。解:A、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虚像,不管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动180度后不变,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环流方向和实际方向是相同,A错误;B、适当升高温度(分子热运动速率增加,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胞质环流的速度会加快,故温度可以影响胞质环流的速度,B正确: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和液泡内,C错误;D、幼嫩细胞新陈代谢相对于衰老细胞更旺盛,细胞质环流速度也要更快,物质运输也更快,故黑藻的幼叶比老叶更适合观察胞质环流,D错误。故选B。【点睛】C分析图甲:A是游离型核糖体,E是附着型核糖体;B内质网;高尔基体;F是线粒体;C是细胞内的蛋白质,D是分

41、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分析图乙:分泌蛋白的合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一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这样膜面积最终减少,应是内质网膜,膜面积有所增加应是细胞膜,膜面枳最终几乎不变应是高尔基体膜。解:A、图甲中的C物质是蛋白质,结构A是核糖体,C蛋白质物质形成的方式是脱水缩合,A正确;B、图甲中的C物质表示胞内蛋白,如呼吸酶、线粒体膜的组成蛋白和血红蛋白,B正确;C、若G是合成D物质的原料,则G物质为氨基酸,所经过的结构依次是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T高尔

42、基体一细胞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分别表示的结构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生物膜和物质转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T内质网进行粗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一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31.(1)二糖C12H22O110.05g/mL的C11SO4溶液砖红色沉淀(2)与实验组牛奶等体积的清水与实验组牛奶等体积的葡萄糖溶液(

43、3)甘蔗细胞中主要含蔗糖,土豆细胞中主要含淀粉,均不是还原糖,所以无明显颜色反应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脉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1)乳糖属于动物细胞中的二糖;乳糖是由一分了半乳糖和-分了葡葛糖组成的,其分了式是C!2H220h;斐林试剂的甲液是0.1g/mLNaOH溶液,乙液是0.05g/mL的C11SO4溶液;鲜牛奶中加入斐林试剂后

44、再水浴加热,若出现明显的砖红色沉淀则说明牛奶中含有还原糖。(2)为使还原糖鉴定的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再加设两组实验:对照组1加入与实验组牛奶等体积的清水后再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对照组2:加入与实验组牛奶等体积的葡萄糖溶液,从而证明是牛奶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3)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甘蔗细胞中主要含蔗糖,土豆细胞中主要含淀粉,均不是还原糖,所以无明显颜色反应。【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点,了解不同实验的取材、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结果与结论等,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32.(1)脱氧核糖腺瞟吟脱氧核昔酸G、C、T(或“鸟

45、瞟吟、胞嚅嚏和胸腺喘嚏”)(2)脱氧核昔酸链核昔酸链中含有T(胸腺唯陡),T是脱氧核昔酸特有的碱基(3)2遗传信息蛋白质(4)5图甲为某核昔酸的结构示意图,该核昔酸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为腺噤吟,所以该核昔酸为腺喋吟核糖核昔酸。图乙为某核昔酸链示意图,该核昔酸链中含有碱基T,推测该核昔酸链属于构成DNA的脱氧核甘酸链,其中1为脱氧核糖,2为含氮碱基(胞R密嚏),3为磷酸,4为胞嗜嚏脱氧核苜酸,5为脱氧核脊酸链。(1)甲图中的五碳糖是脱贫核糖,且含有的碱基是腺喋吟,所以该核昔酸的名称是腺瞟吟脱氧核昔酸。DNA中除了含有腺嘿吟外,还含有G、C、T(鸟喋吟、胞口密嚏和胸腺R密晚三种碱基)。(2

46、)图乙所示的是脱氧核甘酸链,因为图中的核苜酸链中含有T(胸腺嗜嚏),T是脱氧核甘酸特有的碱基。(3)DNA通常有2条乙脱氧核昔酸链构成;DNA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含有A、T、C、G和U,即5种碱基。【点睛】本题结合某核昔酸与核甘酸链示意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分类和分布、明确DNA与RNA组成成分的差异、掌握DNA分子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33.99曰林酸敌目.蔑基总数A.此蛋白质共有2条肽链B.此蛋白质共有95个肽键C.此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有22个氨基D.此蛋白质形成时

47、共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4I匚R基上的蔑基数目口即总数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与氨基酸致目'8. 已知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均是由9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类激素;如图为催产素的结构简式(图中一SS一为二硫键,是由两个一SH失去2个H后形成的),若将其中异亮氨酸(He)和亮氨酸(Leu)分别替换为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就是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一S、'Cys6CysProHLeu9Gly'Asn'Asn2Tyr3Ile'Gin催产素A.A.巳知Cys为半胱氨酸,R基中含一SHB.9个氨基酸形成催产素过程中,分了量减少了14

48、4C.抗利尿激素中包括9种氨基酸D, 断开二硫键,不影响催产素的功能下列关于氨基酸和多肽(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0O5N2,则该甜味肽是一种二肽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xHi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图为核甘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1)II<*C(X)H(1)II<*C(X)HINIL(2) 伊分泌醵和r分泌醵2空间结构(3) ABCD1、分析图1,淀

49、粉样前体蛋白经过伊分泌能和Y-分泌酶的催化作用下,最终形成A0。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Ap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o(1)R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H-C-C(X)II,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NH:的方式产生肽键进而连接成肽链。(2)由图1可知,淀粉样前体蛋白先后经过伊分泌酶和丫-分泌酶的催化作用,切断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形成Apo每经此过程生成1分子Ap需要切断2分子肽键,需要2分子水。(3)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其空间结构决定的。(4)根据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0淀粉样蛋白(

50、A0)在大脑聚集沉积形成斑块,结合题图,可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是防止A0聚集,具体思路为:开发抑制伊分泌酶和Y-分泌酶活性的药物;开发促进AQ水解或清除的药物;开发抑制Ap错误空间结构的药物;开发抑制A0聚集的药物等。故选ABCDo【点睛】本题结合阿尔茨海默病,考查蛋白质的相关内容,熟练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从题文和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4.(1) 叶绿体液泡差速离心法(2) 线粒体崎和细胞分裂有关(3) 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多种细胞器V分析题图: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是细胞壁,是细胞膜,是液泡,是细胞质基质,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是叶绿体,是核糖体,

51、是内质网,是细胞核。(1)图中的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II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2)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可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分别研究其功能。(3)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图中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线粒体。线粒体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崎,使它的表面积加大,有利于生化反应的进行。(4)衣藻是低等植物,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中还存在中心体,若该细胞是衣藻的细胞,则图中还缺少某个无膜细胞器一一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5)图中的细胞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核、多种细胞器,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6)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该细胞除了细胞膜还

52、具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现提取该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则细胞膜表面积的值S/2。【点睛】本题结合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解题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分布和功能。35.(1)流动镶嵌模型(2)糖蛋白识别或保护、润滑(3)磷脂双分子层C、H、0、N、P(4)脂质(磷脂)流动性(5)疏水性细胞质基质(6)胆固醇与肽段1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不与肽段2结合1、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蛋白质

53、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2、图一表示细胞膜的模型,表示物质,其中是一种脂质;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是糖蛋白,是磷脂,是蛋白质,是细胞骨架。(1)图示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2)图-中的是糖蛋白;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识别或保护、润滑的功能。(3)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的主要元素组成是C、H、O、N、P。(4)根据"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推断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其中蛋白质的

54、合成过程需要经过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5)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其中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小窝蛋白的这种分布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特点吻合。(6)由图3分析可知,肽段1+胆固醇的荧光强度明显弱于肽段1,肽段2+胆固醇的荧光强度与肽段2相比,变化不明显,同时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这说明小窝蛋白中间区段胆固醇与肽段I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不与肽段2结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组成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

55、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A. DNA与RNA中的和都不相同若为脱氧核糖,则一定是胸腺嗜嚏B. 在病毒和人体中分别有2种和4种大肠杆菌体内的核昔酸有8种9. 肝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功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不同B.蛋白质不同C.磷脂不同D.糖类不同10. 图为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bC所有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A.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细胞膜上有信息接受功能的物质很可能为糖蛋白B. 并非所有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来完成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

56、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II、III、IV绘出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II、III与IV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是A. 可以判断III为低等植物,因为它同时具有和II、III与IV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 V生物既可营寄生生活,也可以独立生存&墉具有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B.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无关外泌体是机体内大多数细胞能够分泌的一种微小膜泡,具有脂质双层膜,广泛分布于体液中,可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细胞间信息传递系统。下列

57、分析错误的是()外泌体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是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前提A. 外泌体膜可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释放其所含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来源的细胞类型,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细胞的生理状况B. 外泌体由来源细胞释放到胞外不需要消耗能量真核细胞有多种细胞器,不同细胞器的功能不同,下列有关叙述销谩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增大了内膜的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线粒体内膜在膜面积和蛋白质含量上均大于线粒体外膜B. 胰腺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比肌肉细胞的发达低等植物的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19. 如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元素元素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 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c依次是O、C、H图2中的元素相对含量会因为该细胞的生活状态改变而发生变化D.若图I表示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