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一类防雷建筑物,二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为了在不同建筑物上实行不同的防雷措施,将建筑物按防雷的要求分为3类。(1)一类防雷建筑物。属于一类防雷的建筑物有以下一些:具有特殊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特等火车站、国际性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等。属国家级重点爱护的文物建筑。超高层建筑物。(2)防雷措施:为防止直击雷,一类防雷建筑物安装的避雷网或避雷带的网格不应大于10m×10m,保证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或避雷网都不大于5m。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装避雷针,避雷针的爱护范围可按45
2、6;计算。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4m。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要求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处在雷电活动猛烈地区的一类防雷建筑物,其防雷爱护措施应满足以下要求:a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网。b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2m。c在建筑物的每层都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全部的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都要与均压环相连接。d防雷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冲击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5。e全线接受地下电缆引入。f建筑物内电气线路接受铁管配线。g建筑物外墙的金属栅栏、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h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道,在其进入室内处
3、应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i除有特殊要求外,各种接地与防雷接地装置可共用。(3)当一类防雷建筑物是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时,宜实行防侧击雷的爱护措施,其要求如下:建筑物顶部设避雷网,从30m以上起,每3层沿建筑物周边设一条避雷带。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每隔3层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全部引下线、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结构及金属物体均连在环上。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18m。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并构成闭合回路,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5。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线,在进入建筑物处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接。垂直敷设的主干金属管道尽量设在建筑物的中部和屏蔽的竖井中。垂直
4、敷设的电气线路,在适当部位装设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击穿爱护设置,建筑物内电气线路接受铁管配线。除有特殊要求的接地以外,各种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可共用。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1)二类防雷建筑物。属于二类防雷的建筑物有以下几种类型: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重要的办公楼、大型会场、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车站、港口、广播电视台、电报电话大楼、商场、剧院、影院等建筑物。省级重点文化爱护的建筑物。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及高度超过50m的民用和工业建筑。(2)防雷措施。为防止直击雷,二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实行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并保证屋面上任何一点相距避雷带不大于10m。屋面
5、上的突出部分一般可沿其顶部设环状避雷带。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当二类防雷建筑是30m以上的高层建筑时,宜实行防侧击雷的爱护措施,其要求如下:a自30m以上起每3层沿建筑物周边设一条避雷带。b30m以上的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c每隔3层设置沿建筑物周边分布的水平均压环,全部引下线、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连在环上。d防雷引下线的间距不大于24m。e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敷设并构成闭合回路,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5。f进入建筑物的埋地金属管道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接。g垂直敷设的主干金属管道尽量埋在建
6、筑物的中部和屏蔽的管道中。h垂直敷设的电气线路,在适当部位装设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间的击穿爱护装置。i除有特殊要求的接地以外,各种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可共用。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措施(1)三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应满足以下条件:年计算雷击次数为0.01及0.01以上的建筑物,同时结合当地状况,确定需要防雷的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物。年计算雷击次数N可按以下阅历公式计算:N=0. 015nk×(L+5h)×(b+5h)×10-6式中:N-年计算雷击次数;n-年平均雷暴日(由当地气象台、站供应);L-建筑物的长度(m);b-建筑物的宽度(m);h-建筑物的高度(m);
7、k-校正系数。一般状况下k值取1;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土山顶部、山谷风口、地下水露头处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各种建筑物以及特殊潮湿建筑物,k值可取1.52。建筑群中高于其他建筑物的建筑物、处于建筑群边缘地带高度在20m以上的民用及一般工业建筑物、建筑物上超过20m的突出物体,均属三类防雷建筑物。在雷电活动区,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度可由20m降低到15m,而在少雷地区高度可放宽到25m。高度超过15m的孤立的建筑物和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少的地区,高度可放宽到20m以上。历史上雷害事故严峻地区的建筑物或雷害事故较多的地区的较重要的建筑物。(2)防雷措施。为防
8、止直击雷,三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在易受雷击部位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接受避雷带爱护时,屋面上任何一点距避雷带应不大于10m。接受避雷针爱护时,单针的爱护范围可按60°计算。接受多针爱护时,两针间距不宜大于30m,或满足下列要求:D15h式中:D-两针间距(m);h-避雷针的有效高度(即突出建筑物的高度,m)。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最大不得超过40m。周长和高度都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及烟囱,其防雷引下线可用一根。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为了防止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侵入三类防雷建筑物,可在架空线的入户处或接户杆上将绝缘子铁脚与接地装置相连。进入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入户处也应当与接地装置相连。不设防雷装置的三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设计中的产品创新与市场接受度关系分析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方案评审试题及答案
- 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特性试题及答案
- 如何合理利用创业扶持政策资源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文化元素融合试题及答案
- 审计学b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及挑战探讨试题及答案
- 市场细分战略的试题及答案
- 小朋友的数学运动会试题及答案
- 尚硅谷笔试题b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 临床诊疗指南及规范自查报告
- 课前游戏-数字炸弹-模板可修改
- MOOC 电工学(电气工程学概论)-天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电厂预防触电培训课件
- DB13-T1725-2013高粱抗蚜性评价技术规程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评价表
- 西南科技大学井巷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 《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课程标准
- 船舶修造业通用安全知识讲义课件
- 新生儿死亡讨论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