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生物?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我国动物资源的描绘中,错误的选项是 A 我国地域辽阔,动物多种多样B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C 我国有鸟类1244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左右D 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2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外表爬得快的实验完毕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得当的是A 留下来玩 B 可以吓胆小的同学C 把它解剖 D 放回大自然3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A 水中 B 枯燥的陆生环境C 潮湿的陆生环境 D 土壤里4环保爱好者在制订保护东北虎的行动方案之前,需要先进展广泛的调查,其目的不包括理解A 东北虎的生存数量B 东北虎的

2、生存地区C 东北虎的药用价值D 东北虎的生活习性5在调查中,以下行为正确的选项是A 避开不喜欢的动物 B 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C 如实记录 D 采摘新颖的野果,趁鲜品味6响尾蛇能对哪种猎物进展追寻?A 活的未被咬伤的老鼠 B 被它咬伤的或咬死的老鼠C 没被它咬的死老鼠 D 以上三者都行7观察时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以下关于观察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观察时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B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作好观察记录C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D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82019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你认为杨利伟携

3、带的维持生命的根本物质是 A 食物、氧气、水 B 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C 食物、氧气、水、香烟 D 食物、饮料、啤酒9图中主要表达了生物的哪项根本特征 A 需要营养 B 能进展呼吸 C 生长和繁殖 D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10对于误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用精细的仪器可以防止误差B 让细心的同学测量可以防止误差C 屡次测量取出现频率最高的数据误差最小D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11为了理解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资料分析法 D 观察法12每年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小明想要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应该选用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实验法 D 调查法二

4、、填空题13下面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A狗尾草、B苔藓、C红蜘蛛、D松树、E蚯蚓、F小鸟、G马齿苋、H一串红、I爬山虎、J柳树、K仙人掌、L蜻蜓、M蚂蚁、N蚊子、O鼠妇、P青蛙请你帮他把这些生物分成动物与植物两类:动物:_植物:_14调查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_。15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就是沿着_和_流动的。16观察要有明确的_。根据观察_,仔细寻找被观察对象的_,并随时做好_。17观察是我们理解、掌握生物的_、_、_等第一手材料的根本方法,也是研究_的第一步。三、综合题18以下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活动过程中,所拍摄的五幅照片。 1根据

5、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 请对调查的详细地点进展简要描绘:_2假如将照片中的生物进展分类,你会怎样做?_写出你的分类根据: _列出你的分类结果: _19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着下,在野外进展了调查,并进展记录,发现了以下生物:1狗尾草; 2松树; 3蚂蚁; 4蜘蛛; 5麻雀; 6蟋蟀; 7蘑菇1调查的方法一般分两种,全面调查和_。2按形态构造特点,可把生物分为_,_ 和_。3上述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_ 。填序号20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对生物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有同学想理解水分对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无影响,进展了下面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水

6、分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作出假设: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水分对蚯蚓的生活和分布有影响。方法步骤:I制作如下图装置;II将20条蚯蚓放在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III一段时间后,翻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IV重复步骤 II和步骤 III几次;V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处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实验结果与结论:预期结果有三种情况,湿土中蚯蚓数目明显少于、根本等于或明显多于干土中的蚯蚓数目假设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为湿土中蚯蚓数目_干土中蚯蚓数目,那么假设成立实验分析:本实验的变量为_像该实验这样,除了一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一样的实验,叫做_ 实验2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

7、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一样的蚯蚓如以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了蚯蚓的生活?_。3蚯蚓的呼吸依靠_来完成。22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

8、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_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_作用。#;参考答案1B【解析】我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动物种类多种多样,A正确;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B错误;我国有鸟类1244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左右,C正确;人类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D正确。2D【解析】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

9、物体外表爬得快的实验完毕后,对蚯蚓处理方法得当的是放回大自然,D正确。3C【解析】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如今房屋茅草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假设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展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展搜集,因此鼠妇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的陆生环境。4C【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的范围,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可以从东北虎的经济价值、现状、生存数量、生存地区、生活方式、威

10、胁的原因、保护措施等方面予以考虑,摸清这些方面所处的状态以及破坏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故C符合题意。5C【解析】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A错误; 调查时,防止调查中断或发生危险,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易发生危险,不可取,B错误;调查过程中,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要如实记录,C正确;采下新颖的野果,趁鲜品味,应预防食物中毒,D错误。6B【解析】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猎物如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B正确。7A【解

11、析】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部分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外表现象所迷惑,有时观察需要很长时间,A错误;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方案、要耐心;要积极考虑,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展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BCD正确。应选A。8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根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根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

12、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太空没有氧气、温度变化极大,辐射非常强,因此杨利伟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根本物质是食物、氧气、水、保暖衣服。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9B【解析】鲸鱼喷出高高的水柱,说明生物可以进展呼吸。10D【解析】错误不是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那么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错误可以防止,而误差不可以防止,只能选择精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点睛: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就是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防止,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

13、差。11A【解析】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展进展研究的一种方法;资料搜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展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根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展的观测。为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应选A。12D【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案,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绘,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不合题意;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

14、,用数据来描绘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绘,B不合题意;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不合题意;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展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展统计。要理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应采用调查法,D符合题意。应选D。点睛: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要理

15、解某地青少年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13 C红蜘蛛、E蚯蚓、F小鸟、L蜻蜒、M蚂蚁、N蚊子、O鼠妇、P青蛙 A狗尾草、B苔藓、D松树、G马齿笕、H一串红、I爬山虎、J柳树、K仙人掌【解析】试题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它们分成植物界、动物界和其它的几个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题中的生物既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属于植物的有:A狗尾草、B苔藓、D松树、G马齿笕、H一串红、I爬山虎、J柳树、K仙人掌;属于动物的有:C红蜘蛛、E蚯蚓、F小鸟、L蜻蜒、M蚂蚁、N蚊子、O鼠妇、P青蛙。点睛: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和

16、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14样本【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展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展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15能量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织,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16 目的 目的 特征 记录【解析】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目的,自习寻找被观察对象的特征,并随时做好记录。记录时要实事

17、求是,不能依个人爱好来记录。17 形态 构造 生活习性 生命科学【解析】观察是我们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根本方法,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第一步。18淡水水域水分富足,生物种类繁多,温度适宜形态、构造生活习性根据形态、构造:动物和植物; 根据生活习性:水生生物、陆生生物【解析】1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有:莲、虾、蛙等,可知该同学是在淡水水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从拍摄的照片中可知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并且生长旺盛,可见这里的水分富足,温度适宜。2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展分类。分类的根据很多,如根据形态、构造,可分为动物和植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水生生物、陆生生物。

18、19 抽样调查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1和2【解析】试题分析:为了到达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方案比较全面的搜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1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察的对象的特征灵敏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展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准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2按照形态构造来划分,可将生物归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3上述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1狗尾草,2松树;属于动物的是3蚂蚁,4蜘蛛,5麻雀,6蟋蟀;7蘑菇是真菌。点睛: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详细做法。20 平均值 明显多于 水分 对照【解析】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趋于准确,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展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样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