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_第1页
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_第2页
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固体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005 5许多同学喜欢吃家庭腌制的小菜,腌制小菜的一般方法是: 将食盐、香料等一起放入水中煮制得浓盐水,盐水冷却后放入洗净待 腌制的鲜菜,腌制过程中还要不断翻开缸盖晒缸并及时补充食盐,一段时间后,即得成品小菜。假设室温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关于小菜 腌制过程中的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煮制浓盐水时,10 kg水最多可得到浓盐水13. 6 kgB .腌菜的过程中,原来的浓盐水会逐渐变稀C.晒缸的目的一是防止腌菜腐败变质,二是促使水分蒸发以保持 盐水的浓度D .补充食盐的目的是保持盐水的浓度,以利于食盐往蔬菜中渗透2006 4. 3分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2、随温度0 100C 的变化见下表:0C20 C40 C60 C80 C100CNaCI(g)35.736.036.637.338.439.8KNQg)13.331.663.9110169246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假设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20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 、“ 或“二; 某同学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别离出硝酸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2007 16.右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分别得到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选项是A. 图中阴影局部说明 A、B两溶液都是饱和 溶液B. ti C时,A、B两饱和溶

3、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等C. t2C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C时A物 质的溶解度D. t2 c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i C时析 出溶质的质量相同(2022) 4. (4分)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请分析曲线中A、B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后,答复下面问题:(1) 我们一般将20 C时溶解度大于l0g的物质称为应属于易溶物质,小于l0g的物质称为可溶物质。那么,B物质B两物质溶解性的共同点是 ;缚 育 心將斥/r=r aaa、i“ r=r ?/i=r日 八主件丄rt r=r AAar工丄(2) 比拟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看出 A、(3) 有同学认为“

4、同一温度时,可配得质量分数相同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你的观点是,理由是(2022) (2) (5分)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 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 有的溶解 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 快慢与多少呢?温度C)203040溶解度(g)31.645.863.95060708085.5110138168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 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影响因素: 实施方案: 通过实验得出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2022) 17.室温下,称取氯

5、化钠和碳酸钠各 30g放入同一烧杯中, 参加lOO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二者的混合溶液。请参照氯化钠、 碳酸钠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判断,以下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01 .1020304iJ凱化钠3- 58637 6io !is36.5A. 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B. 20C时,未溶解固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C. 30C时,溶液中氯化钠和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同D. 30C时,溶液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2022) (4分)下表提供了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 据,读取信息后答复:温度/c020406080100物质A27. 634. 040.045.551.156.7物质E13, 33L663.9110169246(1) A、B物质都属于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2) 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60和 制 ro icm fit 度 rc畑冊M财?DBfc IV 9- I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与A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曲线编 号);(3) 从A、B两物质的混合物中别离出B物质,一般采用的方法。(2022)降温结晶是别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 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 加热到80C ,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 解度曲线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80C时,溶液是硝酸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