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选择题(东莞理工)_第1页
大学物理选择题(东莞理工)_第2页
大学物理选择题(东莞理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选择题1、 一“无限大带负电荷的平面,假设设平面所在处为电势零点,取X轴垂直带 电平面,原点在带电平面处,那么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势U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2设有一“无限大均匀带正电荷的平面.取X轴垂直带电平面,坐标原点在带电 平面上,那么其周围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E随距离平面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规定场强方向沿X轴正向为正、反之为负:3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 距轴线的距离r的关系曲线为:4如下图,在坐标a,0 处放置一点电荷+q,在坐标a,0 处放p'L置另一点电荷一q.P点是Y轴上的一点,坐标为0,y.场强的大小为

2、:当y»a时,该点qq+q(A)4 oy2 .o 2(B)2 oy .-anaXqaqa33C2 oy .D4 oy .5相距为ri的两个电子,在重力可忽略的情况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到相距为r2,从相距ri到相距r2期间,两电子系统的以下哪一个量是不变的?(A) 动能总和;(E)电势能总和;(C)动量总和;(D)电相互作用力.6、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量为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那么球内距离 球心为f的P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E(A)E(B)E(C)0, U0, UE(D)2 '4 orQ4 or7如下图,CDEF为一矩形,边长分别为I和21在DC延长线上 CA=

3、I处的A点有点电荷+q,在CF的中点B点有点电荷一q,假设使单位正电荷从C点沿CDEF路径运动到F点,那么电场力所作的功等于:q.51(A)401、5 Iq1.5(B)4o15q3 1(C)4o1. 3q5 1(D)4o1.58 一个静止的氢离子( 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 (0+2 )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A) 2 倍.(B)22 倍.(C) 4 2 倍.(D)4 倍.9关于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值的正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置于该点的试验电荷的正负.(E)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场力对试验电荷作功的正负.(C) 电势值的正

4、负取决于电势零点的选取.(D)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第10题(4分)(1611)有三个直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小球1和2带等量同号电荷,两者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直径,相互作用力为F.小球3不带电,装有绝缘手柄.用小球3先 和小球1碰一下,接着又和小球2碰一下,然后移去.那么此时小球1和2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为(A) F/2.(B)F/4.(C) 3F/4.(D)3F/8.第11题(4分)(1253)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体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与距球心的距离r的关系曲线为:12题(4分)(1069)面积为S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分别带电量土q,假设不考虑边缘效应,那么两极

5、板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2qoS(B)2q2 oS(C)2q2 oS2(D)2qs20 S(A)Q1Q24or第13题(4分)(1514)如下图,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1、 带电量为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有电量Q 2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那么在内球面里面、 距离球心为r处的P点的电势U为:QiQ2(E)40 Ri 40 R2(C) 0.Qi(D) 4 oRi A和E为两个均匀带电球体,A带电量+q,B带电量一q,第14题4分4 or5084同心的球面S为高斯面,如下图那么A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S面上各点的场强为零.B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0 ,S面上场强的

6、大小为C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0, s面上场强的大小为D通过s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0,但s面上的场强不能直接由高斯定理求出.15题4分1445一个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C点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下图.质点运动的速率是递减的,下面关于C点场强方向的四个 图示中正确的选项是:第16题4分1443一个带正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出发经C点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下图.质点运动的速率是递减的,下面关于C点场强方向的 四个图示中正确的选项是:第17题4分(1490)如下图,两个冋心的均匀带电球面,Q 1,外球面半径为R2、带电量Q 2,那么在内球面里面、场强大小E为:Q

7、1 Q2(A)42 °r .Q1Q2(B)40R124 0 R2 .Q1(c)42 °r .(D)0第18题4分(1192)两块面积均为S的金属平板A和B彼此平行放置,板间距离为dd远小于板的线度,设A板带电量q1,B板带电量q2,那么ab两板间的电势差为q1q2dq1 q2 . d(A)20S .(B)4 oS.q1q2dq1 q2 . d(C)20S(D)4 oS.第19题4分1404电荷面密度均为+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设场强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A) El-&0O/fit)J 口伽-

8、_a X幷的IIIII第20题4分1516如下图,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Q 2.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那么在两个球面之间、距离 球心为f处的P点的电势U为:Q1 Q?(A) 4 or .Q1Q24 0 R1 4 0 R2Q1Q2(c)0r40 R2Q1Q2(D) 40尺4 °rIl1IIH-0a(D)Ei 為II I 1p*-3。第21题(4分)(1633)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球对称或轴对称静电场的某一物理量随径向距离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曲线可描述以下哪方面内容(E为电场强度的大小,U为 电势):(A)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

9、带电圆柱体电场的E f关系.(E)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场的Ef关系.(C)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体电场的U f关系.(D) 半径为R的均匀带正电球面电场的U f关系.第22题(4分)8(1047) 边长为0.3m的正三角形abc,在顶点a处有一电量为10 C的正点8电荷,顶点b处有一电量为 10 C的负点电荷,那么顶点c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和电势U为:(A)E =0, U= 0.(B)E =1000 V/m,U =0.(C)E =1000 V/m,U =600 V(D)E =2000 V/m,U =600 V第23题(4分)(1199) 如下图,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10、,放置着三个正的点电 荷,电量分别为q、2q、3q 假设将另一正点电荷Q从无穷远处移到三角形的4.3qQ(B) 40a .中心O处,外力所作的功为:2 , 3qQ(C)6 3qQ4 °a第24题(4分)(A)(D)8 3qQ4 °a(1555)将一个试验电荷 q。(正电荷)放在带有负电荷的大导体附近P点处,测得它所受的力为F 假设考虑到电量q0不是足够小,那么(A) F/ q0比P点处原先的场强数值大.(B) F/ q0比P点处原先的场强数值小.(C) F/ q0等于原先P点处场强的数值.(D) F/ q0与P点处场强数值关系无法确定.第25题(4分)(1564)图示为一轴

11、对称性静电场的Er关系曲线,请指出该电场是由哪种带电体产生的(E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f表示离对称轴的距离).(A) “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B)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半径为R) ;(C) “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半径为R) ;(D) 有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半径为R) .ACBCC BDBCD BBBDD DDCBC BBCAC第1题(4分)(1171)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电后,其电势为U。,那么球外离球心距离为r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R2U0U0(A)3 r(B) RR U0U0(C)2r.(D) r第2题(4分)(1632)C 1和C 2两个电容器,其上分别标明200p

12、F (电容量)、500V(耐压值)和300 pF、 900 V.把它们串连起来在两端加上1000 V电压,那么(A) C 1被击穿,C 2不被击穿.(B) C 2被击穿,C 1不被击穿.(C) 两者都被击穿.(D) 两者都不被击穿.第3题(4分)(1328) C 1和C 2两空气电容器并联起来接上电源充电.然后将电源断开,再把一电 介质板插入C 1中,那么(A) C 1和C 2极板上电量都不变.2极板上电量不变.2极板上电量减少.2极板上电量增大.(B) C 1极板上电量增大,C(C) C 1极板上电量增大,C(D) C 1极板上电量减少,C第4题(4分)M(1136)一带正电荷的物体M,靠近

13、一不带电的金属导体N,N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右端感应出正电荷.假设将N的左端接地,如下图,那么(A) N上的负电荷入地.(B)N上的正电荷入地.(C)N上的电荷不动.(D)N上所有电荷都入地.第5题(4分)(1466)同心导体球与导体球壳周围电场的电力线分布如下图,由电力线分布情况可知球壳上所带总电量(A) q>0.(B)q = O.(C) qVO.(D)无法确定.第6题(4分)(1454)在一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一块电介质如图放置,以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那么对此球形闭合面:(A) 高斯定理成立,且可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B) 高斯定理成立,但不能用它求出闭合面上

14、各点的场强.(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不成立.(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高斯定理也不成立.第7题(4分)(1101)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均匀电介质,假设测得导体外表附近场强为E,那么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b为(A)oE.(B)0 rE.(C)r E.(D)(or 0 )E第8题(4分)(1532) 将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接到电源上充电到一定电压后,断开电源再将一块 与极板面积相同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平行地插入两极板之间,那么由于介质板的插入 及其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储能的影响为:(A) 储能减少,但与介质板位置无关.(B) 储能减少,且与介质板位置有

15、关.(C) 储能增加,但与介质板位置无关.(D) 储能增加,且与介质板位置有关(1210)一空心导体球壳,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 2,带电量q.当球壳中心处再放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时,那么导体球壳的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为第9题(4分)qq(A)4 oR1 .(B)4 oR2qq(C) 2 oR1(D) 2 oR2第1o题(4分)(1356)一孤立金属球,带有电量1.2X 1o-8 C,当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 X 1o6V/m时,空气将被击穿.假设要空气不被击穿,那么金属球的半径至少大于(A)3.6 X 1o-2m.(B)6.ox 1o-6m.(C)3.6 X 1o-5m.(D)6.o

16、X 1o-3m.第11题(4分)(114o)半径分别为R和f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外表的电荷面密度之比(T R/ (T r为(A) R/f .(B)R 2/f 2.(C)r 2/R 2.(D)r/R.第12题(4分)(1211)两个同心薄金属球壳,半径分别为R1和R2(R2> R1),假设分别带上电量为 qi和q2的电荷,那么两者的电势分别为U1和U2 (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现用导线将两球壳相连接,那么它们的电势为(A)U1.(B)U2 .1 1 1 11(U1U2)(C)U 1 U 2(D)2第13题(4分)(1

17、464)三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 其中甲、乙两球带有等量同号电荷, 丙球不带电.已知甲、乙两球间距离远大于本身直径,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用带绝缘柄的丙球先 与甲球接触,再与乙球接触,然后移去,那么此时甲、乙两球间的静电力为:(A) F/2.(B)F/4.(C) 3F/8.(D)3F/4.第14题(4分)(1224)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某种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那么电场强度的大小E、电容C、电压U、电场能量W四个量各自与充入介 质前相比拟,增大(f)或减小(J)的情形为(B) Ej,Cf,Uj,Wj.(D) Ef,Cj,Uj,Wf.第15题(4分)(1460

18、)如果在空气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平行地插入一块与极板面积相同的金属板,那么由于金属板的插入及其相对极板所放位置的不同,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为:(A) 使电容减小,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B) 使电容减小,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C) 使电容增大,但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无关.(D) 使电容增大,且与金属板相对极板的位置有关.第16题(4分)o D dS 0(5621)在一静电场中,作一闭合曲面S, 假设有S(式中D为电位移矢量),那么S面内必定(A) 既无自由电荷,也无束缚电荷.(B) 没有自由电荷.(C) 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代数和为零.(D) 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为零.第17题

19、(4分)(1355)如下图,一带负电荷的金属球,外面同心地罩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那么在球壳中一点P处的场强大小与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分别为:(A) E=0,U>0.(B)E=0,U<0.(C) E=O,U=O(D)E>0,U<0.第18题(4分)(1234)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连接,假设用绝缘手柄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拉大,那么极板上的电量Q、电场强度的大小E和电场能量W将发生如下变化(A) Q增大,E增大,W增大.(B) Q减小,E减小,W减小.(C) Q增大,E减小,W增大.(D) Q增大,E增大,W减小.入而改变,那么板的附近左、右两侧的合场强为:(

20、A)EoEo2 o2 o .(B)EoEo2 o2 o .(C)EoEo2 o2 o .(D)EoEo2 o ,2 o第20题(4分)(1138)一“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其附近放一与它平行的有一定厚度的“无限(1186)一带电大导体平板,平板二个外表的电荷面密度的代数和为厂 置于电场强度为Eo的均匀外电场中,且使板面垂直于Eo的方向.设外电场分布不因带电平板的引大平面导体板B,如下图.A上的电荷面密度为+那么在导体板B的两个表面1和2上的感应电何面密度为:(A)12.111(B)2 . 22111(C)2 , 22 .(D)12o第21题(4分)第19题(4分)(1357)一半径为R的簿金属

21、球壳,带电量为一Q.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那么球壳内各点的电势Ui可表示为:Ui(A)(B) UiQQUi KK Ui 0(C)R (D) R第22题(4分)(5423)如下图,一封闭的导体壳A内有两个导体E和C.A、C不带电,E带正电,那么A、E、C三导体的电势UA、U B、U C的大小关系是(A) U A =U B =U C.(B)U B>U A =U C .(C)U B >U C >U A.(D)U B >U A >U C.第23题(4分)(1226)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C 1和C 2,串联后与电源连接现将一各向同性均匀A,C匚6电介质板插入C 1中,那么(A

22、) 电容器组总电容减小.(B) C 1上的电量大于C 2上的电量 .(C) C 1上的电压高于C 2上的电压 .(D) 电容器组贮存的总能量增大.第24题(4分)(5280)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介质外表极化电荷面密度为土,那么极化电荷在电容器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0 .(C) 0 r .(B)2 0 .(D) r .第25题(4分)(1360) 在一不带电荷的导体球壳的球心处放一点电荷,并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 布.如果将此点电荷从球心移到球壳内其它位置,重新测量球壳内外的场强分布,那么将 发现:(A)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无变化.(B) 球壳内场

23、强分布改变,球壳外不变.(C) 球壳外场强分布改变,球壳内不变.(D) 球壳内、外场强分布均改变.CCCBC BBADD DBCBC DBBAB BCDAB强度为I,/aob =30°.假设长直导线1、2和圆环在圆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B1 ,B2B3表示,那么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A)B0,因为B1B2B30 .(B)B0,因为虽然B10B20,但 B1B20, B30.(C)B0,因为虽然B30,但 B1B20 .(D)B0,因为B30B1B20,所以 B1B2B30.(5475)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方向经a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圆环,再由b点沿半径方向从圆环流出,经

24、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直导线上电流(2061)一个动里为p的电子,沿图示方向入射并能穿过一个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 r t的均匀磁场区域,那么该电子出射方向和入射方向间(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夹角为1coseBD1 eBD sin(A)P .(B)P . 1 sinBD1 BDcos(C)ep .(D)ep第3题(4分)第2题(4分)(2293)三条无限长直导线等距地并排安放,导线I、n、川分别载有1A,2A,3A同方向的电流.由于磁相互作用的结果,导线I,川单位长度上分别受力F 1、F 2和F 3,如下图.那么F1与F 2的比值是:(A)7/ 16.(C)7/8.(B)5/8.(D)

25、5/4.第4题(4分)(2022)边长为L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那么此框中心的磁感应强度(A)与L无关.(B)正比于L 2.(C)与L成正比.(D)与L成反比.(E)与I 2有关. 第5题(4分)(2084)如图,长载流导线ab和cd相互垂直,它们相距I ,ab固定不动,cd能绕中点O转动,并能靠近或离开ab 当电流方向如下图时,导线cd将(A) 顺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B) 顺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C) 逆时针转动同时离开ab.(D) 逆时针转动同时靠近ab.I Ca第6题(4分)(2292) 有一无限长通电流的扁平铜片,宽度为a,厚度不计,电流I在铜片上 均匀分布,在铜片外与铜片

26、共面,离铜片右边缘为b处的P点(如图)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oI(A)2(a b).oL a bIn(B) 2 a boI“In(C)第7题(4分)2a b)(D)2(5467) 电流I由长直导线1沿平行be边方向经a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正三角形线框,再由b点沿垂直ae边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 (如图)假设(A)B =0,因为B 1 =:B 2=B3 =0.(B)B =0,因为虽然B1M0,B 2M0,但 B1 B20 , B 3=0(C)BM0,因为虽然B2=0,B 3 =0,但B 1M0.(D)BM0,因为虽然B1 B20,但 B 3M0.载流直导线1、2和三角形框在框中心O点产

27、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B1 > B2和B3表示,那么O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第8题(4分)(2062)按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以质子为中心,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动,如果把这样一个原子放在均匀的外磁场中,使电子轨道平面与 示,在r不变的情况下,电子轨道运动的角速度将:(A)增加.(E)减小.(C)不变.(D)改变方向.第9题(4分)(2381)有两个半径相同的圆环形载流导线A、E,它们可以自由转动和移动,把它们放在相互垂直的位置上,如下图,将发生以下哪一种运动(A) A、E均发生转动和平动,最后两线圈电流同方向并紧靠一起.(B) A不动,E在磁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和平动.(C) A、E都在运动,但

28、运动的趋势不能确定.(D) A和B都在转动,但不平动,最后两线圈磁矩同方向平行.第10题(4分)(5465)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平行be边方向经过a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正三角形线框,再由b点沿eb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如图).直导线上的电流为I,三角框的每一边长为I .假设载流导线1、2和三角框在三角框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B1 > B2和B3表示,那么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A) B= 0,因为B 1 =B 2=B 3 =0.(B) B= 0,因为 B1 B20 , B 3=0.(C)B0,因为虽然B1 B20,但B 3M0.(D) B0,因为虽然B3=0,但 B1 B

29、20 .(D) B0,因为虽然B3=0,但 B1 B20 .11(5464)如下图,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ab边方向经a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正方形框,再由b点沿de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设载流导线1、2和正方形框在框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B1、B2和B3表示,那么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A) B= 0,因为B 1 =B 2=B 3 =0.(B) B= 0,因为虽然B 10、B 2 工0,但 B1 B2 0 , B 3=0.(C) BM0,因为虽然 B1 B20,但B 3M0.第12题(4分)(2085)长直电流I 2与圆形电流I 1共面,并与其一直径相重合如图(但两者间绝缘),设

30、长直电流不动,那么圆形电流将(A)绕I 2旋转.(E)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D)向上运动.(E) 不动.第13题(4分)(2291) 如图一固定的载流大平板,在其附近,有一载流小线框能自由转动或平 动线框平面与大平板垂直大平板的电流与线框中电流方向如下图,那么通电线 框的运动情况从大平板向外看是:(A)靠近大平板AB.(E)顺时针转动.(C)逆时针转动.(D)离开大平板向外运动.第14题(4分)(2473)如下图导线框abed置于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竖直向上),线框可绕AB轴转动导线通电时,转过角后,到达稳定平衡如果导线改用密度为原来1/2的材料做,欲保持原来的稳定平衡位置(即 不变),

31、可以采用哪一种方法?(导线是均匀的)(A) 将磁场B减为原来的1/2或线框中电流强度减为原来的1/2.(B) 将导线的be局部长度减小为原来的1/2.(C) 将导线ab和ed局部长度减小为原来的1/2 .(D) 将磁场B减少1/4,线框中电流强度减少1/4.第15题(4分)(5669) 在半径为R的长直金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f的长直圆柱体,两 柱体轴线平行,其间距为a,如图.今在此导体上通以电流I,电流在截面上均匀 分布,那么空心局部轴线上 o/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A)(C)第16题(4分)oI a22 a R2oIa22 a R2 r20 12 a r2(B)2 aR2220 1(

32、R22)a(D)2 a(A)BLdl0,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0(B)BLdl0,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M0(C)-BLdl0,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M0(2046) 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 那么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D) LBdl0,且环路上任意一点“常量.第17题(4分)(2354)通有电流I的无限长直导线弯成如图三种形状,那么P,Q, O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E p, B Q,B 0间的关系为:(A)B P>B Q>B O.(B)B Q>B p>B O.(C)B Q>B 0>B P.(D)B O>b Q>B P.第

33、18题(4分)(2059)一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两带电粒子在该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下图,那么(A) 两粒子的电荷必然同号.(B) 粒子的电荷可以同号也可以异号.(C) 两粒子的动量大小必然不同.(D) 两粒子的运动周期必然不同.第19题(4分)(2049)一载有电流I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和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R=2r),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 强度大小B R和B r应满足:(A)B R=2B r.(B)B R=B r.(C)2B R =B r.(D)B R=4B r.第20题(4分)(2022) 有一半径为R的单匝圆线圈,通以电流I,

34、假设将该导线弯成匝数N=2 的平面圆线圈,导线长度不变,并通以同样的电流,那么线圈中心的磁感应强度和线 圈的磁矩分别是原来的(A) 4倍和1 /8.(B) 4倍和 1/2.(C)2 倍和1/4.(D)2 倍和 1/2.第21题(4分)(5469) 电流I由长直导线1沿垂直be边方向经a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正 三角形线框,再由b点沿垂直ac边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 (如图).假设载流直导线1、2和三角形框在框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 示,那么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A)B= 0,因为B 1=B 2 =B 3=0.B1、B2 和 B3 表(B) B= 0,因为虽然B 10,B 2工0

35、,但 B1 B2(C) B0,因为虽然B 3=0,但 B1 B2 0 .0B30(D)B0,因为虽然B1B20,但B 3工0.22如图,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固定有四个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此正方形以角速度 绕AC轴旋转时,在中心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E1;此正方形同样以角速度绕过O点垂直于正方形平面的轴旋转时,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E 2,那么E 1与E 2间的关系为(A)B 1=B 2.(B)B 1 =2B 2.1(C) B1B2 .(D)B 1 =b 2/4.223(2022) 边长为I的正方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此线圈在A点(见图)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为2。1、2。1(A)4

36、 I .2。1(B)2 I .(C)I .(D)以上均不对24 (5120)载流的圆形线圈(半径a)与正方形线圈(边长a 2)通有相同电流I.右两个线圈的中心O 1、O2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 a 2为(A)l:l .(B)2:1(C)2:4 .(D)2:8 .第25题(4分)(2022)无限长直导线在P处弯成半径为R的圆,当通以电流I时,那么在圆心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A)2 R .(B)4R .(1丄)(C)0.(D)2R4R(1 1)(E)4RABCDDBCAADBCCACBDBBBACADD第1题(20分)(2398)关于稳恒磁场的磁场强度 H的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37、 H仅与传导电流有关.(B) 假设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那么曲线上各点的H必为零.(C) 假设闭合曲线上各点H均为零,那么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以闭合曲线L为边缘的任意曲面的H通量均相等.第2题(20分)|_|简1_1(助冷©Q)(2399)图示为载流铁芯螺线管,其中哪个图画得正确?(即电源的正负极,铁芯的磁性,磁力线方向相互不矛盾.)第3题(20分)M(2400) 附图中,M、P、O由软磁材料制成的棒,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当K闭 合后,(A) M的左端出现N极.(E)P的左端出现N极.(C) O的右端出现N极.(D)P的右端出现N极.第4题(20分)(2608

38、)磁介质有三种,用相对磁导率r表征它们各自的特性时,(A)顺磁质r>0,抗磁质r<0,铁磁质r >>1(E)顺磁质r>1,抗磁质r=1,铁磁质r>>1(C)顺磁质r>1,抗磁质r<1,铁磁质r>>1(D)顺磁质r>0,抗磁质r<0,铁磁质r>1.第5题(20分)(2609)用细导线均匀密绕成长为I、半径为a(l>> a)、总匝数为N的螺线管,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 r的均匀磁介质.假设线圈中载有稳恒电流I,贝y管中任意一点 的(A)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0 rNI.(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rNl/l(

39、C)磁场强度大小为日=0NI/I.(D) 磁场强度大小为日= NI/I.CCBCD第1题(10分)(2127) 如图,一矩形线框(其长边与磁场边界平行)以匀速v自左侧无场区 进入均匀磁场又穿出,进入右侧无场区,试问图(A) (E )中哪一图象能最 适宜地表示线框中电流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不计线框自感)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和a、c两点间的电势差 Ua Uc为(A)0,UaUcB I22(B)0,UaUcBI2 2 .(C)BI2,UaUcB 12 2(D)BI2,UaUcB I2 2 .(2315) 如下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架 abc放在均匀磁场中,磁场 于ab边,bc的长度为I .当金属框架绕

40、ab边以匀角速度 转动时,第3题(10分)(2405)半径为a的圆线圈置于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线圈电阻为R;当把线圈转动使其法向与B的夹角=60。时,线圈中已通过的电量与线圈面积及转动的时间的关系是(A)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无关.(E)与线圈面积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C)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成正比.(D) 与线圈面积成反比,与时间无关.第4题(10分)(2421)圆环式螺线管的自感系数为L.假设将该螺线管锯成两个半环式的螺线管,那么两个半环螺线管的自感系数(A)都等于 L/2 .(E)有一个大于 L/2,另一个小于 L/2 .(C)都大于 L/2 .(

41、D)都小于 L/2 .第5题(10分)(2501) 如下图,一矩形线圈,放在一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附近,开始时线圈 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矩形的长边与导线平行假设矩形线圈以图(1),(3), (4)所示的四种方式运动,那么在开始瞬间,以哪种方式运动的矩形线圈 中的感应电流最大?(A)以图(1)所示方式运动.(E)以图(2)所示方式运动.(C) 以图(3)所示方式运动.(D) 以图(4)所示方式运动.第6题(10分)(2506)一闭合正方形线圈放在均匀磁场中,绕通过其中心且与一边平行的转轴00 转动,转轴与磁场方向垂直,转动角速度为,如下图.用下述哪一种方法可以使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幅值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42、导线的电阻不能忽略)?(A)把线圈的匝数增加到原来的两倍.(E)把线圈的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而形状不变.(C) 把线圈切割磁力线的两条边增长到原来的两倍.(D) 把线圈的角速度增大到原来的两倍.第7题(10分)(2618)在如下图的装置中,当不太长的条形磁铁在闭合线圈内作振动时(忽略空气阻力),(A)振幅会逐渐加大.(E)振幅会逐渐减小.(C)振幅不变.(D)振幅先减小后增大.闭會线圈第8题10分5138在一自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a所示,假设以I的正流向作为的正方向,那么代表线圈内自感电动势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曲线应为图b中A、E、C、D中的哪一个?第9题10分5139如

43、下图,一矩形线圈,以匀速自无场区平移进入均匀磁场区,又平移穿出.在A、E、C、D 各1t曲线中哪一种符合线圈中的电流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逆时针指向定为电流正方向,且不计线圈的自感?rm第10题10分5141 有两个长直密绕螺线管,长度及线圈匝数均相同,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管内充满均匀介质,其磁导率分别为1和2.设 r 1 : r 2=1:2, 1 :2=2:1,当将两只螺线管串联在电路中通电稳定后,其自感系数之比L1 :L 2与磁能之比W m1 : w m2分别为:(A)L 1:L2 =11,Wm1Wm2 =11(B)L 1:L2 =12,Wm1Wm2 =11(C)L 1:L2 =12,W

44、m1Wm2 =12(D)L 1:L2 =21,Wm1Wm2 =21CBADC DBDDC第1题10分入射光illfr贞射光1Ae反肘光2“3163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薄膜上,经上下两外表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预,如图所示,假设薄膜的厚度为e,且n1 <n 2>n 3,入1为入射光在n 1中的波长,那么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为A2n 2 e.B2n 2 e 入 1/2n 1.C2n 2 e n 1 入 1/2.D2n 2 e n 2 入 1/2.第2题10分3171在双缝干预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假设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变窄,那么A干预条纹的间距变宽.B干预条纹的间距变窄.C干预条纹

45、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D) 不再发生干预现象.第3题(10分)(3174)在双缝干预实验中, 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假设将缝S 2盖住,并在s1 S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如下图,那么此时(A) P点处仍为明条纹.(B) P点处为暗条纹.(C) 不能确定P点处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D) 无干预条纹.第4题(10分)(3185)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预条纹,那么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A) 全明.(B)全暗.團中数字为蓉处酌浙附率(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第5题(10分)(3186)一束

46、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预加强,那么薄膜最小的厚度为(A) /4 .(B) /(4n).(C) /2 .(D) /(2n).第6题(10分)(3187)假设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那么干预条纹(A)中心暗斑变成亮斑.(B)变疏.(C)变密.(D)间距不变.第7题(10分)(3188)用劈尖干预法可检测工件外表缺陷,当波长为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假设观察到的干预条纹如下图,每一条纹弯曲局部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那么工件外表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局部(

47、A)凸起,且高度为/4.(B)凸起,且高度为/2.(C)凹陷,且深度为/2.(D)凹陷,且深度为/4.車色光(/ J / /第8题(10分)(3345) 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 慢平移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预条纹(A)向右平移.(B)向中心收缩.(C)向外扩张.(D)静止不动.(E) 向左平移.第9题(10分)(3498)在双缝干预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入,用玻璃纸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假设玻璃纸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2.5入,那么屏上原来的明纹处(A) 仍为明条纹;(E)变为暗条纹;(C)既非明纹也非暗纹;(D)无法确定是明纹,

48、还是暗纹.第10题(10分)(3507) 如下图,平板玻璃和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n=1.60的液体中,凸透镜可沿 00移动,用波长 =500 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从上向下观察, 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少是(A)78.1 nm(B)74.4 nm(C)156.3 nm(D)148.8 nm(E)0CCBDBCCBBA第1题(20分)(3354)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如下图,L为透镜,EF为屏幕;当把单缝S稍微上移时,衍射图样将(A)向上平移 .(E)向下平移.(C)不动.(D)消失1ri! fLn f第2题(20分)(3356)在如下图的单缝夫琅和费衍

49、射实验中,假设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那么屏幕上的衍射条纹(A) 间距变大.(E) 间距变小.(C) 不发生变化.(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第3题(20分)(5215)在如下图的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将单缝K沿垂直于光的入射方向(图中的x方向)稍微平移,贝U(A)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不变(E) 衍射条纹移动,条纹宽度变动(C) 衍射条纹中心不动,条纹变宽(D) 衍射条纹不动,条纹宽度不变(E) 衍射条纹中心不动,条纹变窄.第4题(20分)(5327) 波长入=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

50、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m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f为(A)2m.(B)lm.(C) 0.5m.(D) 0.2m.(E) 0.1m.5.、 (5328)在双缝衍射实验中,假设保持双缝S1和S 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不变,而把两条缝的宽度a略微加宽,贝U(A)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预条纹数目变少.(B)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预条纹数目变多.(C)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宽,其中所包含的干预条纹数目不变.(D)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预条纹数目变少.(E) 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变窄,其中所包含的干预条纹数目变多.CCDBD第1题(20分)(3369)三个偏振片P 1,P 2与p 3堆叠在一起,P 1与P 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 2与P 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 .强度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 1、P 2与P 3,那么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A) 10/4.(B)3 10/8.(C)3 10/32 .(D) 10/16.第2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