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审查规范培训_第1页
计量审查规范培训_第2页
计量审查规范培训_第3页
计量审查规范培训_第4页
计量审查规范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量审查规范培训计量审查规范培训 相关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相关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三三.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二二. 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一一. 计量审查的内容及要求计量审查的内容及要求四四. 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1、实施计量审查是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要求、实施计量审查是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年)的通知国发国发201310号号第(二十四)部分:强化能源第(二十四)部分:强化能源资源计量监管资源计量监管 加强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强制检定加强对用能单位

2、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强制检定的监管,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审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监管,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审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引导用能单位,强化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的主体责任,引导用能单位合理配备和正确使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资源计合理配备和正确使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建立能源资源计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分析、使用和管理,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能源资源计量数据分析、使用和管理,对各类能源资源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对各类能源资源消费实行分类计量。 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2、实施计量审查是法制要求实施计量审查是法制要求 国家质检总

3、局国家质检总局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第十七条规定(部门规章、工作的出处)定(部门规章、工作的出处)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 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3、实施计量审查实施计量审查是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单质检总局关于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

4、计量审查工作的通知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的通知国家质检量函国家质检量函2012)789号号文件要求文件要求(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在十二、五期间质监部门要完成对在十二、五期间质监部门要完成对列入列入“国家国家万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万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中工业、交通运输中工业、交通运输、宾馆饭店、商贸、学校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宾馆饭店、商贸、学校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一、实施计量审查的目的4、实施计量审查是约束用能单位科学用能的要求、实施计量审查是约束用能单位科学用能的要求 国家要求:到国家要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总值能耗下降

5、到0、869吨标准煤,比吨标准煤,比2010年年的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吨标准煤下降16%,并保证十二、五,并保证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并作为约束亿吨标准煤,并作为约束性指标,要求各级政府和用能单位必须完成。性指标,要求各级政府和用能单位必须完成。 用能单位实现用能量下降,必须要通过技术用能单位实现用能量下降,必须要通过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来实现,但实现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和管理节能来实现,但实现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要通过实施计量审查来强化,来约束,来节能,要通过实施计量审查来强化,来约束,来保证。保证。 二、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1、是科学用能

6、的基础 科学用能的内涵;一是实现能耗最小,能效最大,既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能效。二是将节能做到极限,把浪费降到零;三是解决能源流从“无序”,到“有序”。 要实现这三点 :用能量要计量、能计量,而且,计量的计量、能计量,而且,计量的要准;要准;用能量的多少要能控制(数量、温度、计算机与计量传感器配合等);用能量要有考核,有分析,要凭数据说话 ;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科学使用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科学使用。二、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3、是节能监管的依据 节约能源法列举了许多节能监管的内容,其中包括:对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

7、节能措施;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项目的能效评估;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 等。等。 考核需要靠数据说话,是否高耗能需对照国家标准进 行检测,能源统计数据真实与否,需计量器具所产生的数据来评定。 总之,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总之,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命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技术以生命科学、海洋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然及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然灾

8、害有效防御等领域都需要计量做支撑。灾害有效防御等领域都需要计量做支撑。二、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计量在节能中的作用 4、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a 是经济核算的基础; b 是制定能耗定额和考核能耗定额的依据; c 是控制产品消耗的保证; d 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是能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三、相关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三、相关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 熟悉和了解相关计量及节能基础知识是做好计熟悉和了解相关计量及节能基础知识是做好计量审查工作的基础,是把握工作要求的助手量审查工作的基础,是把握工作要求的助手 ,是,是从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应知的内容。从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

9、应知的内容。 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 计量是计量是指指“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的活动”。 计量的计量的目的及其基本任务目的及其基本任务是是“实现单位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计量的内容计量的内容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是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各项活动; 计量的最终目的计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民经济和科学就是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技术的发展服务。“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 计量的特点计量的特点准确性准确性溯源性溯源性特点特点AC法制性法制性D一致性一致性B 计量单位统一和计量单位统一和

10、单位量值一致是计单位量值一致是计量的两个方面,单量的两个方面,单位统一是量值一致位统一是量值一致的前提,量值一致的前提,量值一致是指量值在是指量值在一定不一定不确定度范围确定度范围内的一内的一致,即测量结果的致,即测量结果的可复现、可重复、可复现、可重复、可比较的可比较的。 由政府纳入法制由政府纳入法制管理,确保计量单管理,确保计量单位的统一,避免不位的统一,避免不准确、不诚实的测准确、不诚实的测量带来的危害,以量带来的危害,以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权益。的权益。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测量真值的接近接近程度程度 任何一个测量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计量标准结果或计量标准的量

11、值,都能通的量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比较链,与计量与计量基准联系基准联系起来。起来。 计量器具计量器具(measuring imstrument)(measuring imstrument)又称测量仪器,定义为又称测量仪器,定义为“ “ 单独地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测量仪器可分为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测量系统和测量设备。测量仪器可分为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测量系统和测量设备。计量器具(测量仪器)计量器具(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 1 1)灵敏度灵敏度 2 2)鉴别

12、力(阈)鉴别力(阈) 3 3)分辨力)分辨力 4 4)稳定性稳定性 5 5)漂移)漂移 6 6)响应特性)响应特性 7 7)响应时间)响应时间 8 8)死区)死区 9 9)准确度)准确度 1010)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 1111)示值误差示值误差 1212)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 1313)基值误差基值误差 1414)零值误差)零值误差 1515)固有误差)固有误差 1616)偏移)偏移 1717)重复性重复性 1818)引用误差)引用误差准确性的理解准确性的理解 高速铁路两根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一般为高速铁路两根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一般为14351435毫米,允许的毫米,允许的范围为范围为1

13、 1434-1436434-1436毫米,毫米,超出超出这个范围,都可能造成列车运行这个范围,都可能造成列车运行的不平稳,甚至带来脱轨的安全隐患的不平稳,甚至带来脱轨的安全隐患准确性灵敏度灵敏度概概 念念 灵敏度是指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响应的变化除以除以对应的对应的激励变化激励变化”。理理 解解 灵敏度是反映测量仪器被测量灵敏度是反映测量仪器被测量(输入输入)变化引起仪器示值变化引起仪器示值(输出输出)变变化的程度。它用被观察变量的增化的程度。它用被观察变量的增量即响应量即响应(输出量输出量)与相应被测量与相应被测量的增量即激励的增量即激励(输人量输人量)之商来表之商来表示。

14、示。如被测量变化很小,而引起如被测量变化很小,而引起的示值的示值(输出量输出量)改变很大,则该改变很大,则该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就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就高。稳定性稳定性2010年年1月月2010年年7月月2011年年 1月月2011年年7月月2012年年1月月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稳定性可以进行定量的表征,主要是确定计量特性随时间变化的关稳定性可以进行定量的表征,主要是确定计量特性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确定其是否变化。是系,确定其是否变化。是定性是衡量定性是衡量测量仪器好坏的重要指标。测量仪器好坏的重要指标。重复性重复性

15、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设备;同的测量设备;在相同地点;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在短时间内重复。重复性:是指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相同测量条件相同测量条件测量误差测量误差v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v 计算公式 =a-Av 式中:式中:v 表示表示绝对误差示示v a -测量值测量值v A-标准值标准值v 若a=1001kgv A=1000kgv 则 = 1001kg -1000kg=1kgv 相对

16、误差相对误差v 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约定真值之比。乘以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数值,以百所得的数值,以百分数表示。分数表示。v v 计算公式为:=/Ax100% v 式中: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 v 绝对误差 v A真值 当已知测量误差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当已知测量误差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修正值修正值(correcton)是指是指“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用代数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即与估计的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即与估计的系统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系统

17、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修正值修正值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准确度等级概概 念念理理 解解 指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等别、级别”。 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按照测量仪器的计量性在规定的参考条件下,按照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所能达到的允许误差所划分的仪器的等别或级别能所能达到的允许误差所划分的仪器的等别或级别,它反映了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它反映了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所以准确度等级是,所以准确度等级是对测量仪器特性的具有概括性的描述,也是测量仪对测量仪器特性的具有概括性的描述,也是测量仪器分类的主要特

18、征之一。器分类的主要特征之一。 准确度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测量仪器示值的准确度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测量仪器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当然有时还要考虑其他计量特性指当然有时还要考虑其他计量特性指标的要求。标的要求。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是同一个过程的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是同一个过程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是一个不间断的链。两种不同的表达,是一个不间断的链。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计量基准计量基准量值传递量值传递 通过检定,将通过检定,将国家基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标准器具标准器具逐级传递到逐级传递到工工作计量器具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

19、,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的量值的准确和一致。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量值传递是量值传递是以国家计量基以国家计量基准为源头准为源头自上自上而下而下,透过检,透过检定或校准定或校准逐级逐级传递到工作计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量器具。 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标准工作计量标准量值溯源量值溯源 量值溯源是量值溯源是自下自下而上而上的的自愿行为自愿行为,允许逐级或越级允许逐级或越级送送往计量技术机构检往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从而将定或校准,从而将测量结果与国家计测量结果与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相联量基准的量值相联系。系。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准确确保计量数据的真实准确1、公正计量数据要、公正计量数据要源于源于经检定校

20、准合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格的计量器具。2、公正计量数据要、公正计量数据要履行审核程序。履行审核程序。3、相关、相关计量数据不计量数据不得随意修改。得随意修改。4、各类计量数据都、各类计量数据都要有齐全的要有齐全的原始记原始记录录数据准确真实数据准确真实运输、经营成本运输、经营成本2、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一)(一) 、标准煤的定义的定义 为什么设置标准煤: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为什么设置标准煤: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行研究。 标准煤的定义标准煤的定义:GB258

21、9-2008定义,低(位定义,低(位)发热量等于)发热量等于29307千焦的燃料,称为千焦的燃料,称为1公斤标公斤标准煤。准煤。 GB258981定义:低定义:低(位位)发热量等于发热量等于29.27兆焦兆焦(或或7000千卡千卡)的固体燃料,的固体燃料,称称1千克标准。(已废止)千克标准。(已废止)2、所涉及的能源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能源基础知识 (二)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定义(二)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定义(GB17167表表1)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它单位kW t/at/at/am3/aGJ /at/aGJ /a限定值101004080

22、10000500050002926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定义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定义 a、 上表中只要有一种能源消耗大于或等于表中上表中只要有一种能源消耗大于或等于表中所列数值,这个用能单就是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所列数值,这个用能单就是主要次级用能单位。 b、任意一种、任意一种年年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2926GJ c、应以用能单位机构设置的文件为准。、应以用能单位机构设置的文件为准。 GB17167中表1其它2926GJ/a 2926GJ相当于相当于100吨标准煤,吨标准煤, (GB17167滞后滞后GB2589-2008) 按照按照GB258981标准煤的定义标准煤的定义 1

23、kg标煤标煤= 7000千卡千卡x 418J (20卡)卡) =29、26MJ 100t标煤标煤= 100 x1000kg标煤标煤 =1x105标煤标煤x1 kg标煤标煤 = 1x105标煤标煤x 29、26MJ =2926GJ (三)主要用能设备的定义(三)主要用能设备的定义(GB17167表表2)能源种类电力煤炭、焦炭原油、成品油、石油液化气重油、渣油煤气、天然气蒸汽、热水水其它单位kW t/ht/ht/hm3/hMWt/hGJ /h限定值10010.511007129.26 主要用能设备的定义主要用能设备的定义 a、 上表中用能设备能源消耗大于或等于表中所上表中用能设备能源消耗大于或等于

24、表中所列数值,这个用能设备就是列数值,这个用能设备就是主要用能设备主要用能设备。 b、任意一种、任意一种小时小时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能源消耗量大于或等于 29、26GJ的,这个用能设备也是主要用能的,这个用能设备也是主要用能设备。设备。 用能单元: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可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装置、系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统、工序、工段或集中管理的或集中管理的锅炉房、泵房锅炉房、泵房。 (四)(四)折标计算: 某厂以压缩空气作为耗能工质,假设1m3压缩空气的等价热值为1、172.3kJ,则该压缩空气的折标煤系数1、172.3/29307.6=0.040公斤kgce/m3 (或查表G

25、B2589-2008 ), 如果该厂消耗了5000m3压缩空气,折算成标准煤即为: 5000m3 0.040kgce/m3=200(kgce) 即5000m3压缩空气相当于200公斤标准煤 2、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五)(五)能源计量器具的定义及计量范围 能源计量器具的定义: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能量计量为对象的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计量目的划分,而不是以计量器具本身的特性来划分的。既用于测量能源的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的范围:包括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用能设备在能源及载能工质输入输出、消耗、自产、可回收利用,都属能源计量的范围。 (六)能源计量网络图能源计量

26、网络图 能源计量网络图既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网络图既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网络图,直观地概括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计网络图,直观地概括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计量检测的全貌,是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量检测的全貌,是企业各种能源流动和计量过程的图形表示,也是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来源过程的的图形表示,也是企业能源统计数据来源过程的表示,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表示,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载能工质是指由于本身状态载能工质是指由于本身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能够吸收参数的变化而能够吸收或放出能量的介质或放出能量的介质,即介质是能量的载体。水蒸,即介质是能量的载体。水蒸气是最重要的的载能工质

27、。气是最重要的的载能工质。能源计量网络图能源计量网络图 确定计量点是编制能源计量网络图的核心,应根据企业的确定计量点是编制能源计量网络图的核心,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能源管理的要求,在确定各级计量点的基础上实际情况和能源管理的要求,在确定各级计量点的基础上,设计编制能源计量网络图。,设计编制能源计量网络图。 “提出提出”即提出要建计量点的目的,内容包括在哪一环即提出要建计量点的目的,内容包括在哪一环节安装计量点、计量什么参数、量程范围、计量允许误差节安装计量点、计量什么参数、量程范围、计量允许误差、功能要求等;、功能要求等; “形成形成”即根据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条件、参数、即根据能源计量器具的

28、使用条件、参数、量程、准确度、频度等功能要求,选择适应的计量器具;量程、准确度、频度等功能要求,选择适应的计量器具; “绘制绘制”在企业计量部门统一组织安排下,由各有在企业计量部门统一组织安排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别进行绘制。计量部门在编制方法、标准等方面关部门分别进行绘制。计量部门在编制方法、标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监督。给予指导和监督。圆圈所表示依次为序号、计量型号或准确度、计量器具的数圆圈所表示依次为序号、计量型号或准确度、计量器具的数量、检定周期。量、检定周期。 煤 计 量 网 络 图煤 计 量 网 络 图1、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七)、 GB17167中表4

29、衡器要求的0、1级与三级秤的关系 0、1级; 100吨秤误差= 0、1/ 100吨=100kg (在100吨这个点上 ) 三级秤:100吨秤误差= 1、5e=75kg (e=50kg) 而且表明100吨及以上各点,其误差都不能大于75kg。 通常计量器具准确度用1;2;5x10-n表示,但衡器现行是用三级或四级表示,这主要是国际建议的通行做法,而且它的要求不是松了,而是严了。 1、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计量及能源基础知识(八 ) GB17167中表1类用户和2类用户要求电能表的准确度分别为0、5s和 0、5。 S表示电能表在设计、检定、使用中的负载电流范围更宽,即要求负载电流为1

30、%InImax时,电能表都能符合其准确度等级规定;而不S则表示负载电流要求为5%InImax。即0、5级电能表在负载电流为1% 5%以下时,误差不能满足0、5级要求,但0、5s电能表仍能满足0、5级要求。 第二部分计量审查规范第二部分计量审查规范 熟悉和熟悉和了解了解计量审查计量审查 相关内容和相关内容和重点重点,掌握掌握计量审查的计量审查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用能单位开展自查、顺是用能单位开展自查、顺利通过评审的关键。用能单位要在全面了解计量利通过评审的关键。用能单位要在全面了解计量审查审查 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每一个章节的重点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每一个章节的重点要求,填报好要求,填报

31、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节能量化评价)报告能量化评价)报告、检查(自查)记实检查(自查)记实以以及及5个表。个表。 第第4章章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重点:重点: 1、明确领导、明确领导 2、确立主管部门、确立主管部门 3、设置计量专职岗位、设置计量专职岗位 4、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制度、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制度 5、制定能源计量目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 (共有(共有10个必评审查项)个必评审查项)要求:要求:1、制定、制定计量制度计量制度 2、制定能源计量目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第第4章章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 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制度制度 1) 能

32、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 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校准管理制度; 4) 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5)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制度; 6)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v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33、针对能源计量管理事项所规定的有关岗位的工作职责针对能源计量管理事项所规定的有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对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岗位的责任、权限、义务等作。要对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岗位的责任、权限、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职责可在描述管理事项时反映出来,也出明确规定;管理职责可在描述管理事项时反映出来,也可在描述岗位的工作职责时反映出来可在描述岗位的工作职责时反映出来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应明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保存、运输、维护、使用应明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保存、运输、维护、

34、使用、修理、更换、改造、封存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修理、更换、改造、封存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法,并符合审查规范审查规范的要求。的要求。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校准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自行检定明确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标准校准的计量标准器)的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计划和执行方式或方法,并符器)的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计划和执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合审查规范审查规范的要求。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

35、理制度。、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岗位的人员配备要求,包括岗位任职条明确能源计量岗位的人员配备要求,包括岗位任职条件、专兼职规定等;应明确技术业务培训、考核的管理部件、专兼职规定等;应明确技术业务培训、考核的管理部门和培训、考核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门和培训、考核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审查规范的要的要求。求。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5、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范围、人员(岗位)、具明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范围、人员(岗位)、具体要

36、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包括数据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报告等)的职能部门和数据管理的方式或方法;明采集、报告等)的职能部门和数据管理的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等职能的归口管确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等职能的归口管理部门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理部门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审查规范的要求。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6、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工作自查等工作的管理部门、自

37、查计划明确能源计量工作自查等工作的管理部门、自查计划、自查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工作改进、自查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工作改进的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包括识别改进的机会、制订改进措的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包括识别改进的机会、制订改进措施、评定改进效果等,并符合施、评定改进效果等,并符合审查规范审查规范的要求。的要求。制定能源计量目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 1、能源计量目标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评价性。、能源计量目标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评价性。 2、能源计量目标应当是可测量的:、能源计量目标应当是可测量的: 3、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切合实际,具有可实现性: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切合实际,具有可实现性

38、:4、能源计量目标应当为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所、能源计量目标应当为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所认同:认同: 总体计量目标(举例)总体计量目标(举例) 全面贯彻全面贯彻计量法计量法、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及有关法律、及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计量管理体系,持续增强计量检测能力,法规,不断完善计量管理体系,持续增强计量检测能力,力争成为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力争成为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 能源计量目标。(举例)能源计量目标。(举例) 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预期达到目标(见、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预期达到目标(见GB17167 (包括进出、次(包括进出、次 级、主要用能设备的配备率目标);级

39、、主要用能设备的配备率目标); 2、能源计量器具受检率预期达到目标、能源计量器具受检率预期达到目标 包括进出包括进出100%、次、次 级级95%、主要用能设备的配、主要用能设备的配 备率备率90%目标;目标; 3、能源计量数据定期采集率、能源计量数据定期采集率 包括进出包括进出100%、次、次 级级95%、主要用能设备的配、主要用能设备的配 备率备率90%; 4、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包括计量原始数据准确性包括计量原始数据准确性98%,统计报表数据准确性,统计报表数据准确性100%。第第5章章 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重点:重点: 1、设置设置能源计量管理人员,检定能源计

40、量管理人员,检定/校准、配备等技术人校准、配备等技术人员,能源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人员;(共三个员,能源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人员;(共三个方面)方面) 2、开展开展上述三方人员能源计量管理、技术和业务能力上述三方人员能源计量管理、技术和业务能力方面的方面的培训培训,建立建立有关培训有关培训档案和记录档案和记录。从事检定工作人。从事检定工作人员应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检定人员证。员应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检定人员证。 (共有(共有5个必个必评审查项评审查项,其中人员资质也可不评)其中人员资质也可不评) 要求:要求: 1、用能单位要填写好、用能单位要填写好能源计量人员一览表能源计量人员一览

41、表(表(表B.1 2、做好能源计量方面的培训和考核(考试)、做好能源计量方面的培训和考核(考试) 软件保障软件保障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要求:1、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理工作; 能源计量专业人员的范围至少应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能源计量专业人员的范围至少应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校准和维护、能源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表)、能源

42、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能源计量职、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能源计量职责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责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要保证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落要保证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到岗位。实到岗位。 要保证能源计量各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到人。要保证能源计量各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到人。 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3、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法制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法制性和技术性都

43、比较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配备专人从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才能有,因此必须配备专人从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实施能源计量管理。效实施能源计量管理。 所谓所谓“专人负责专人负责”,是指专门指派的,相对长期固定,是指专门指派的,相对长期固定的人员,由其负责某项工作。的人员,由其负责某项工作。 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4、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用能规模和实际情况,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用能规模和实际情况,对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设置岗位,配备专人,对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设置岗位,配备专

44、人,并明确其职责。并明确其职责。 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岗位设置,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岗位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岗位,如设置抄表员、能源统计员、耗能分可以单独设置岗位,如设置抄表员、能源统计员、耗能分析员等岗位,也可以合并设置岗位析员等岗位,也可以合并设置岗位 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5、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实、准确。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往往有较强的专业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到能源基础知识和统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性,涉及到能源基础知识和统计

45、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应配备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掌握相应的专技能,所以,应配备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掌握相应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业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工作。分析工作。 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v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 相关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相关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1、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在职培训,使相关人员的能力与当前和预期、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在职培训,使相关人员的能力与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的任务相适应。2、对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对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

46、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参加考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参加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关的能源计量工作。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关的能源计量工作。第六章能源计量器具第六章能源计量器具重点重点 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配备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配备率的确认确认、计算,准确度的判定依据、计算,准确度的判定依据、使用环境的基本条件,编制计量网络使用环境的基本条件,编制计量网络 图)图) 2、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了解一览表的信息要求和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了解一览表的信息要求和器具挡案器具挡案 内容内容,),) 3、

47、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依法管理方式)校准(能源计量器具依法管理方式) 4、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使用的基本要求,保养、完好率,证书的有能源计量器具使用(使用的基本要求,保养、完好率,证书的有效期、)效期、) (共有(共有16个必评审查项个必评审查项, 其中有便携式计量器具等其中有便携式计量器具等4个可不评)个可不评) 要求:要求: 1、 用能单位要填写好用能单位要填写好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 (表(表B.2 ) 能源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计量器具一览表 (表(表B.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统计汇总表 (表(表B.4 )、)

48、、 2、能源计量器具要依法检定能源计量器具要依法检定/校准校准 3、建立重要计量器具挡案、建立重要计量器具挡案 (检定证书)、绘制计量网络(检定证书)、绘制计量网络 图。图。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的定义:实际装备的计量器具数量占应当安装计量器具数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RP =(NSN1)100% NS 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 N1 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 计量率=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计量能源量/能源消耗总量。 只考核配备率,而不直接考核能源计量率的原由。是因为用能单位的实际用能量是在变化的,考核起来操作有难度。而考核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比较直观。能源计量

49、器具配备率的计算 举例: 次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计算 解:、列出次级能源计量器具的应配、已配明细表,然后计算出二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煤 :应配 1 台, 已配 1 台油(柴油) :应配 2 台, 已配 2 台水(工业水、生活水) :应配 12 台,已配 11 台电 :应配 15 台,已配 15 台蒸汽 :应配 4 台, 已配 3 台、将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中计算RP2 =(NS2N12)100% =(1211153/1 212154)100% =(32/34)100% = 94%答:该化工厂二级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为94%。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过程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过程1、确定耗能品种、用途和来源;、

50、确定耗能品种、用途和来源;2、评定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或用能、评定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或用能单元;单元;3、确定分级分项计量的准确度等级;、确定分级分项计量的准确度等级;4、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5、按配备方案配置能源计量器具;、按配备方案配置能源计量器具;6、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验收。、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验收。确定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数量的步骤、原则及要求(以次级用能单位为例)确定能源计量器具应配备数量的步骤1、确定二级单位是否为次级用能单位。2、确定次级用能单位所辖的范围。3、确定次级用能单位所使用的能源品种。4、确定进出次级用能单位能源

51、有几种途径(几条线,几个计量点)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进行分类计量。具体的说就是电能、机械能、热能等分门别类,单独计量,煤、油、气等要分类计量。 (通则4.2.1) 第二原则:就是要对不同用途,不同部门的能源,分类、分项计量。(4.2.2)用能单位应对实际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分别计量。既按贸易结算、生产过程、按部门、按用途进行计量。同时要了解实现分别计量的主要目的 第三个原则:就是对重点用能单位应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 (4.2.3)第四个原则.必须实行生产和生活分别计量的原则,即生必须实行生

52、产和生活分别计量的原则,即生产和生活要分别安装能源计量器具,分别进行计量产和生活要分别安装能源计量器具,分别进行计量 用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a.用能单位加装能源计量器具是对用能单位的强制性要求,用能单位必须加装用于检测能源的计量器具。(因为它是数据管理的源头,解决包费制的重要手段),这是一项强制性条款。 b.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配备率必须满足表GB17167第列要求。除可回收利用的余能外,其它能源需进出用能单位的配备率应100%。 c.用能单位安装的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满足表要求。准确度是保证被测量准确可靠的保证,能源测量所需计量器具准确度必须等于或优于本标准表四的规定。准确度仅仅是保

53、证测量准确的一项指标。如稳定性、量程、分辨力、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等也很重要,但不可能一一列举并提出要求。需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准确度是就装置而言的。 d.能源计量器具应满足工艺和环境要求。 环境必须要满足计量器具的使用要求,如温度,振动,电磁干扰等,因为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计量性能和能源评价。 e.对适量配置便携式节能检测仪表没提出具体要求,其原因是大、中型用能单位规模大小差异很大,统一要求很难。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1、形成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形成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申 购、验收、保管、检定购、验收、保管、检定/校准、校准、维护和报废处理等环节;

54、维护和报废处理等环节;2、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主要,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台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分表账或一览表分表 ;3、能源计量器具档案;、能源计量器具档案; 4、粘贴、粘贴 标识标志。标识标志。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v编制能源计量器具编制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一览表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1、应列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应列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围、生产厂

55、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检定校准间隔、检定/校准状态。校准状态。2、台账或一览表的内容是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的要求、台账或一览表的内容是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的要求 ,各用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相关项目。,各用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相关项目。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重要能源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重要能源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的档案的内容至少应有:能源计量器具的档案的内容至少应有:1、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可能时或需要);、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可能时或需要);2、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书;、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书

56、;3、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计量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校准证书;校准证书;4、计量器具维护保养记录;、计量器具维护保养记录;5、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计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v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校准 : 能源计量器具必须检定能源计量器具必须检定/校准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凡经检定不合校准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凡经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格或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校准周期的能源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1、编制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编制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计划;校准计划;2、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实

57、施周期检定、对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实施周期检定/校准。校准。 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一、有效的检定一、有效的检定/校准状态校准状态 :1、在检定的、在检定的有效期或校准间隔内;有效期或校准间隔内; 2、经检定合格或校准符合要求;、经检定合格或校准符合要求;3、有效的证明计量性能的材料。、有效的证明计量性能的材料。二、专人负责:二、专人负责: 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与维护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应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与维护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应由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使用和维护由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使用和维护 。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三、受控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三、受控或已知满足

58、需要的环境 :1、所有的计量器具对使用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在规、所有的计量器具对使用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在规定的环境中使用,才能保证计量性能;定的环境中使用,才能保证计量性能;2、对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进行控制,保证能源计量器、对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进行控制,保证能源计量器具在已知满足要求的环境中使用;具在已知满足要求的环境中使用;3、安装、使用环境条件低于能源计量器具规定要求的,不、安装、使用环境条件低于能源计量器具规定要求的,不得使用。得使用。 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四、保护状态下使用:四、保护状态下使用:1、在用能源计量器具,其铅封、封印和保护装置发生变动、在用

59、能源计量器具,其铅封、封印和保护装置发生变动的,都应视为不合格能源计量器具的,都应视为不合格能源计量器具2、重新检定或校准,检定合格,重新打好铅封、封印和保、重新检定或校准,检定合格,重新打好铅封、封印和保护装置后才能使用护装置后才能使用 。第七章第七章 能源计量数据能源计量数据重点重点 1、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采集时间、受控条件、记采集时间、受控条件、记 录的基本要求录的基本要求 ) 2、 能源计量数据处理(不得随意修改、审核的能源计量数据处理(不得随意修改、审核的 要求)要求) 3、 能源计量数据应用(应进行计量数据分析)能源计量数据应用(应进行计量数据分析)(共有(共有9

60、个必评审查项个必评审查项,其中能源审计等其中能源审计等2项也可不评)项也可不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1、要建立各种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月、年)、要建立各种能源消耗统计报表(月、年)、记录记录 2、用能单位要填写好用能单位要填写好年度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年度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情况表情况表表表B.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1、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原则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原则 应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符,不得伪造或者篡改数据;应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符,不得伪造或者篡改数据; 应按分类、分级、分项要求设置能源计量采集点;应按分类、分级、分项要求设置能源计量采集点; 对各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等定期(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