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翅片管束管外放热和阻力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工实验的基本方法和特点;2 .学会翅片管束管外放热和阻力的实验研究方法;3 .巩固和运用传热学课堂讲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4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实验的能力。实验内容1 .熟练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学习正确使用测温度、测压差、测流速、测热量等仪表。2 .正确安排实验,测取管外放热和阻力的有关实验数据。3 .用威尔逊方法整理实验数据,求得管外放热系数的无因次关联式,同时,也将阻力数据整理成无因次关联式的形式。4 .对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三、实验原理1 .翅片管是换热器中常用的一种传热元件,由于扩展
2、了管外传热面积,故可使光管的传热热阻大大下降,特别适用于气体侧换热的场合。2 .空气(气体)横向流过翅片管束时的对流放热系数除了与空气流速及物性有关以外,还与翅片管束的一系列几何因素有关,其无因次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N=f(Re、Pr、H、星旦、且、N)DoDoDoDoDo式中:N=?Do为Nusselt数;Do?UmDo?GmR=_om=-om为Renolds数;Pr=_=C2_为Prandtl数;H、6、B分别为翅片高度、厚度、和翅片间距;Pt、P为翅片管的横向管间距和纵向管间距;N为流动方向的管排数;Do为光管外径,U、G为最窄流通截面处的空气流速(m/s)和质量流速(kg/m2s)且G
3、m=U?m)入、p、11>y>a为气体的特性值。此外,放热系数还与管束的排列方式有关,有两种排列方式,顺排和叉排,由于在叉排管束中流体的紊流度较大,故其管外放热系数会高于顺流的情况。对于特定的翅片管束,其几何因素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式(1)可简化为:NU=f(R、Pr)(2)对于空气,P数可看作常数,故N=f(R)(3)式(3)可表示成指数方程的形式N=CRn(4)式中,Gn为实验关联式的系数和指数。这一形式的公式只适用于特定几何条件下的管束,为了在实验公式中能反映翅片管和翅片管束的几何变量的影响,需要分别改变几何参数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整理。3 .对于翅片管,管外放热系
4、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公式,可以以光管外表面为基准定义放热系数,也可以以翅片管外表面积为基准定义。为了研究方便,此处采用光管外表面积作为基准,即:Qn?Do?L(TwoTa)(5)式中:Q为总放热量,(W,n为放热管子的根数,冗D0L为一支管的光管换热面积(m2),Ta为空气平均温度(C),Two为光管外壁温度(C),此处,a的单位为(w/nQC)。4.如何测求翅片管束平均管外放热系数a是实验的关键。如果直接由式(5)来测求a,势必要测量管壁平均温度Two,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任务。采用一种工程上更通用的方法,即:威尔逊方法测求管外放热系数,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先测求出传热系数,然后从传热阻中减去已知的各
5、项热阻,即可间接地求出管外放热热阻和放热系数。即(6)式中:K为翅片管的传热系数,可由实验求出Qn?Do?L?(TvT)其中:Tv代表管内流体的平均温度。ai是管内流体对管内壁的放热系数,可由已知的传热规律计算出来;RW由管壁的导热公式计算之。应当指出,当管内放热系数a>>a时,管内热阻工将远远地小于管外热阻1,、,.,r这时,ai的某些计算误差将不会明显地影响管外放热系数a的大小。5.为了保证ai有足够大的数值,一般实验管内需采用蒸汽冷凝放热的换热方式。本实验系统中,采用热管作为传热元件,将实验的翅片管,做成热管的冷凝段,即热管内部的蒸汽在翅片管内冷凝,放出汽化潜热,透过管壁,传
6、出翅片管外,这就保证了翅片管内的冷凝过程。这时,管内放热系数ai可用Nusselt层流膜层凝结原理公式进行计算,即:4:32g1i1.88(一)«-)3(8)式中,Q(9)rnDi为单位冷凝宽度上的凝液量(kg/sgm),其中,r为汽化潜热(J/kg),D为管子内径,式(8)中第2个括号中的物理量为凝液物性的阻合。圆筒壁的导热热阻为Rw-D±lnDom2lC/w2wDi(10)应当注意,式(6)中的各项热阻都是以光管外表面积基准的。四、实验设备实验的翅片管束安装在一台低速风洞中一一实验装置和测试仪表如图1所示。试验由有机玻璃风洞,加热管件、风机支架、测试仪表等六部分组成。有
7、机玻璃风洞由带整流隔栅的入口段,整流丝网、平稳段、前测量段、工作段、后测量段、收缩段、测速段、扩压段等组成。工作段和前后测量段的内部横截面积为300m忤300mm工作段的管束及固定管板可自由更换。试验管件由两部分组成;单纯翅片管和带翅片的试验热管,但外形尺寸是一样的采用顺排排列,翅片管束的几何特点如表1所示。4根试验热管组成一个横排,可以放在任何一排的位置上进行实验。一般放在第3排的位置上,因为实验数据表明,自第3排以后,各排的放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了。所以,这样测求的放热指数代表第3排及以后各排管的平均放热系数。试验热管的加热段由专门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电加热器的电功率由电流、电压表进行测量。
8、每一支热管的内部插入一支铜糠铜热电偶用以测量热管内冷凝段的蒸汽温度表1翅翅翅翅翅横纵管片片片片片向向排管管高厚间管管数内外间间径径度度距距距DiDoH8BPtPiNmmmmmmmmmmmmmm2026131475837TV。,电加热的箱体上,也安装一支热电偶,用以确定箱体的散热损失。偶的电动势由UI60型电位量计进行测量。网电图1实验风洞系统简图1.风机支架2.风机3.风量调节手轮4.过渡管5.测压管6.测速段7.过渡管8.测压管9.实验管段10.测压管11.吸入管12.支架13.加热元件14.控制盘空气流的进出口温度由刻度为0.1C的玻璃温度计进行测量,入口处安装一支,出口处可安装两支,以考
9、虑出口截面上气流温度的不均匀性。空气流经翅片管束的压力降由倾斜式压力计测量,管束前后的静压侧孔都是12个,均布在前后测量段的壁面上。空气流的速度和流量由安装在收缩段上的毕托管和倾斜式压差计测量。五、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原理,实验设备;2 .调试检查测温、测速、测热等各仪表,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3 .接通电加热器电源,将电功率控制在23KW之间,预热510分钟后,开动引风机,注意到引风机需在空载或很小的开度下启动;4 .调整引风机的阀门,来控制实验工况的空气流速,一般,空气风速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实验中,根据毕托管压差读值,可改变67个风速值,这样,就有67个实验工况;5 .在每一个实验工况
10、下,待确认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所有物理量的测量和记录,将测量的量整齐地记收预先准备好的数据记录表格中。6 .进行实验数据的计算和整理,将结果逐项记入数据整理表格中。在整理数据时,可以用手算程序,也可以用预先安排好的计算机程序。7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应注意,当所有工况的测量结束以后,应先切断电加热器电源,待10分钟后,再关停引风机。六、数据整理数据的整理可按下述步骤进行:1、计算风速和风量测量截面积的风速(10)其中:压差hPa(mmK柱或kgf/m2)空气密度Pkg/m3单位换算系数g=9.8kg ? m2kgf ?s2故得出速度的单位为m/s风量:Ma=F测p测其中:测量截面积
11、&=0.0750.3m:测量截面处的密度由出口空气温度Ta2确定。2 .空气侧吸热量:3 .电加热器功率Q = MCpa(Ta2-Ta1)Q2=IU(11)4 .加热器箱体散热。因箱体温度很低,散热量小,可由自然对流计算Q二民cFb(Tu- T 0)此处,ac为自然对流散热系数,可近似取ac=5w/R?C进行计算;F箱为箱体散热面积,匕箱体温度,To为环境温度。5.计算热平衡误差DQQi(Q2Q3)dQ(12)6 .计算翅片管束最窄流通截面处的流速和质量流速U测F测,Um-m/sF窄2GmUmkg/ms7 .计算R数DoGmRe二8 .计算传热系数Q,2,.一Kw/m?C(13)n?Do?L(TvTa)9 .计算管内凝结液膜放热系数由式(8)进行计算,对于以水为工质的热管,液膜物性值都是管内温度Tv的函数,因此,式(8)可简化为:Q-al(2456233404Tv9.677Tv2)()3(14)nDi10 .计算管壁热阻,由式(9)计算11 .由式(6)计算管外放热系数12 .计算Nu皿13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NuRe关系曲线,并求出其系数和指数。也可由计算机程序求NuRe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经纪业务合规文化建设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安全文化建设考核试卷
- 质检技术在电子产品销售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矿山企业经营管理考核试卷
- 电子运动数据分析平台市场前景预测考核试卷
- 电力设备绝缘性能检测与评估方法考核试卷
- 跨国婚姻与家庭法律问题考核试卷
- 谷物磨制企业产品创新与研发管理考核试卷
- 聚吡咯烷酮纤维制造考核试卷
- 校园食品安全培训
- 合伙养牛合同协议书
- 2025届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新高考5月全真模拟联合测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羽毛球场馆租赁合同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英语试卷(含答案)
- 河南省安阳市新乡市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无损检测(NDT)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现代农业产业园协议合同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系构建研究
- 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 《一榀框架的结构计算和设计21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