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概述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贸易理论概述国际贸易理论概述绝对利益论绝对利益论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 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古古典典贸贸易易理理论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一大柱石一一 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与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生产要素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

2、,加上企业家的管理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为四要素。才能为四要素。要素价格要素价格(factor price)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素的报酬。 在只有两种商品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和Y)、两种要素、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大于的比例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则称则称Y商品为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而称X为为劳动密集劳动密集型产品。型产品。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

3、ensity)指产品生产中某种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

4、素的相对价格。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一般要素禀赋一般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国拥有的要素对比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无关。总量无关。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国家。表表3-1:部分国家部分国家1990年人均资本存量(年人均资本存量(1985年国际价格计

5、算)年国际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国家或地区国家或地区 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均资本存量(美元/人)人) 瑞瑞 士士73,459德德 国国50,116加拿大加拿大42,745澳大利亚澳大利亚37,854日日 本本36,480法法 国国35,600美美 国国34,705意大利意大利31,640台湾地区台湾地区25,722英英 国国21,453韩韩 国国17,

6、995墨西哥墨西哥12,900H-O H-O 要要 素素 禀禀 赋赋 论论 赫克歇尔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俄林系统创立。主要通过对系统创立。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又称又称要素比例说要素比例说。基基 本本 假假 设设 (1) 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假定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劳动和资本)。(2) 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假定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7、即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3) 假定假定X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4) 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假定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利益不变。(5) 假定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假定两国进行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 (6) 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7) 在两国的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全的。在两国的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市场上,竞争是完全的。(8) 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假定在各国内部,生产诸要素是能够自由转移的,但在各国间生产要素是

8、不能自由转移的。间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转移的。 (9) 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假定没有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H-O理论理论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要素禀赋差异要素禀赋差异 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供给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要素禀赋点要素禀赋点 图 33图 34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封闭条件

9、下的相对价格 PaPb,即,即A国在国在X商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则在国则在Y商品上具有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 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即资本丰富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较优势,而劳动丰富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要素禀赋要素禀赋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价格差异相对价格差异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条件相同图 35H-O H-O 要要 素素 禀禀 赋赋 论论 基基 本本 内内 容容 俄林俄林逻辑分析逻辑分析: (1)国家间的商品国家间的商品相对

10、价格相对价格差异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2)国家国家间的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商品相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对价格的差异。 (3)国家间的国家间的要素相对供给要素相对供给不同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俄林俄林结论结论: 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一个国家生产和出口那些大量使用本国供给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就低,因而有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比较优势;相反,生产那些需大量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便贵,出口就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11、价格便贵,出口就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不利。各国应尽可能利用供给丰富、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宜的生产要素,生产廉价产品输出,以交换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别国价廉物美的商品。H-O定理定理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要素的产品。三三 要素价格均等说要素价格均等说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赫克歇尔尔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

12、要素缺乏流动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性使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代替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趋势。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使要素价格存在均等化趋势。萨缪尔森萨缪尔森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格的影响。要素价格均等说要素价格均等说(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y)可表述为:在满

13、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可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要里昂惕夫之谜是针对要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素禀赋论所提出的一种质疑,它的提出成为西质疑,它的提出成为西方传统微观国际贸易理方传统微观国际贸易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的转论在当代的新发展的转折点。折点。 一一 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对要素禀赋论的检验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

14、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年美国200个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个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约高出约高出30)。里昂惕夫的惊人发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被称里昂惕夫的惊人发现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被称为为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the Leontief Paradox)。里昂惕夫。里昂惕夫1956年又利用投人产出法对美国年又利用投人产出法对美国1951年的贸易结构进行第二年的贸易结构进行第二次检验结果与第一次是一致的。次检验结果与第一次是一致的。二二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对

15、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劳动效劳动效率的差率的差异异里昂惕夫的解释:有效劳动(里昂惕夫的解释:有效劳动(effective labor) 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由于劳动素质各国不同,在同样的资本配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力约为他国(比如意大合下,美国的劳动生产力约为他国(比如意大利)的利)的3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倍,因此若以他国作为衡量标准,则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倍。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从有效劳动数量看,美国应为(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对稀缺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成为相

16、对稀缺的要素。的要素。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论揭示的内容是一本密集型产品,与要素禀赋论揭示的内容是一致的。致的。 这种解释是行不通的。这种解释是行不通的。由于市场竞争不完全,国际间商品流通因受贸易壁由于市场竞争不完全,国际间商品流通因受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使要素禀赋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如垒的限制而使要素禀赋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如果实行自由贸易或美国政府不实行这种限制的话,果实行自由贸易或美国政府不实行这种限制的话,美国进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必定比实际高。鲍德温美国进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必定比实际高。鲍德温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国的进口商

17、品不受限制的话,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国的进口商品不受限制的话,其进口品中资本和劳动之比率将比实际高其进口品中资本和劳动之比率将比实际高5。 贸易壁贸易壁垒的存垒的存在在 有些经济学家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有些经济学家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谜谜”的的产生。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若将人力资本部分加产生。这些经济学家认为,若将人力资本部分加到有形资本当中,将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到有形资本当中,将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美国劳动比国外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为美国劳动比国外劳动包含更多的人力资本。劳动包含更多的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学凯恩(美国经济学凯恩(Pete B. Ke

18、nen)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后来发现,美国的出口以物质资本加人物质资本加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力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人力资人力资本的差本的差异异 二二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 自然资自然资源因素源因素被忽略被忽略 里昂惕夫是用双要素模型来进行分析的,未考虑其里昂惕夫是用双要素模型来进行分析的,未考虑其他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而实际上,一些产品既不他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而实际上,一些产品既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不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从

19、自然资源的角度看,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这样,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但却在统计中被计入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却在统计中被计入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从自然资源角度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要素密要素密集型逆集型逆转转 要 素 密 集 型 逆 转要 素 密 集 型 逆 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是指同一种产品在劳动丰是指同一种产品在劳

20、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情形。 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里昂惕夫是根据美国的技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术条件来测算进口商品在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他国生产时的要素密度,但在要素密度逆转存在的但在要素密度逆转存在的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误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误会会 。OY2LKYYXXY1X1X2P2P1 需求逆转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上的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

21、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原来依据会使得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pbXABpaYBAO图3-15v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主要的新理论:主要的新理论:规模报酬递增说、产业

22、规模报酬递增说、产业内贸易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内贸易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国家竞争优势说等。说、国家竞争优势说等。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二战后,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与战前相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与战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扩大,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对这些新情相对扩大,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作出有力的解释。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难作出有力的解释。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

23、ap Theory)(Technological Gap Theory)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又称创新与模仿理论(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ory)(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ory),由,由波斯纳波斯纳(M(MA APosner)Posner)于于19611961年在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的。一文中提出的。理论内容:理论内容:技术差距论认为一国在出口方面的优势是技术差距论认为一国在出口方面的优势是由技术优势决定的由技术优势决定的,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

24、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当一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因技术领先产品;当一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将逐渐缩小;随着技术差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将逐渐缩小;随着技术差距消失,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距消失,贸易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在动态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该产品的全部需求为止;在动态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的。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的。重重 要要 概概 念念模仿模仿滞后滞后 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

25、间的时间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间隔称为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Imitation Lag)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滞后滞后(Reaction Lag)(Reaction Lag)和掌握滞后和掌握滞后(Mastery Lag)(Mastery Lag)两个阶段。两个阶段。 反应反应滞后滞后 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是指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掌握掌握滞后滞后 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

26、品到其新产品进口为零的时间。 需求需求滞后滞后 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指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反应滞后阶段的初期间隔,是反应滞后阶段的初期 A国的生产 A国的出口,B国的进口 B国的出口,A国的进口 掌握滞后反应滞后需求滞后模仿滞后 t0 t1 t2 t3Q胡弗鲍尔的图形描述胡弗鲍尔的图形描述产品生命周期说 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生命周期说(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由由弗农弗农于于19661966年在年在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

27、国际贸易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威尔斯威尔斯( (Louis Louis T TWells)Wells)、赫希哲赫希哲(Hirsch)(Hirsch)等人不断完善。等人不断完善。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产品生命周期说是战后解释制成品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说是战后解释制成品贸易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经历五个不同的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先后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阶段,即:新生期;新生期;成长期;成长期;成熟期;成熟期;销售销售下降期;下降期;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28、,各让与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生命周生命周期期特点特点产品供应的市场产品供应的市场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贸易流贸易流向向新 生新 生期期新产品研发阶段,生产技新产品研发阶段,生产技术尚不确定,产量较少,术尚不确定,产量较少,无规模经济收益,成本很无规模经济收益,成本很高。高。生产国本国市场,满足生产国本国市场,满足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本国高收入阶层的特殊需求需求。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资本的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无无成 长成 长期期生产技术确定并趋于生产技术确定并

29、趋于成熟,生产规模随之成熟,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扩大。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创新产品,国内消费者普遍接受创新产品,国外开始模仿消费新产品,国国外开始模仿消费新产品,国外需求发展。外需求发展。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创新技术尚未扩散到国外,创新国仍保持其比较优势新国仍保持其比较优势。向外向外出口出口成 熟成 熟期期生产技术已成熟,批量生生产技术已成熟,批量生产达到适度规模。研发要产达到适度规模。研发要素 已 不 重 要 , 产 品 由素 已 不 重 要 , 产 品 由R&D密集型变成资本密密集型变成资本密集型。集型。本国与外国市场。本国与外国市场。生产技术扩散到国外,外国厂商生产技术扩散到国外,

30、外国厂商模仿生产新产品,竞争加剧。经模仿生产新产品,竞争加剧。经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成为比较营管理水平和销售技巧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一般发达工业优势的重要条件。一般发达工业国有比较优势国有比较优势。向外向外出口出口销售下销售下降期降期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生产成本降低。量生产,生产成本降低。国外生产能力增强到能满足其国外生产能力增强到能满足其需求,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上以需求,开始在第三国市场上以低于创新国产品售价销售其产低于创新国产品售价销售其产品。品。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优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优势,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

31、竞争。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创新国出创新国出口量不断口量不断下降下降让 与让 与期期创新国的该产品生产激剧下降,创新国的该产品生产激剧下降,RD要素不重要,甚至资本要素不重要,甚至资本要素亦不甚重要,创新国又利要素亦不甚重要,创新国又利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丰富的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丰富的优势进行再创新,开发其他新优势进行再创新,开发其他新产品。产品。模仿国在创新国市场上低价销模仿国在创新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其产品。创新国因完全丧失售其产品。创新国因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变为该产品的净进比较优势而变为该产品的净进口者,产品生命周期在创新国口者,产品生命周期在创新国结束。结束。低工资的非熟练劳动成为低工

32、资的非熟练劳动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发展中一定工业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创 新 国创 新 国变 为 该变 为 该产 品 净产 品 净进口者。进口者。 产品生命周期、比较优势与贸易流向产品生命周期、比较优势与贸易流向 产品生命周期图示产品生命周期图示美美国国销销量量售售生长期成长期成熟期让与期(4)销售下降期t0t1t3t2t4t5时间时间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其他发达国家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美国净净出出口口量量净净进进口口量量 产品生命周期图示产品生命周期图示某发达某发达国家国家消费消费生产生产t1t2t3t4t5数量数量O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出口出口进口进

33、口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创新国创新国生产生产消费消费生产生产消费消费其他发其他发达国家达国家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国家模仿国模仿国模仿国模仿国时间时间需求偏好相似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v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一、消费者行为假设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2.假设世界不同地

34、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根据上述两条基本假设,我们可推断两国根据上述两条基本假设,我们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即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v 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平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需的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OP表示二者的关系表示二者的关系v E和和F之间的商品,两国的之间的商品,两国的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重叠需求是两国

35、开展贸易的基础。的基础。v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品。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能越密切。 y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图51结论:v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品,所以,

36、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v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v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

37、er-industry trade),即),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产品之间的贸易。v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 -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规模报酬递增说规模报酬递增说 规模报酬递增说规模报酬递增说(Theory of Increasing (Theory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Returns to Sca

38、le)也称规模收益递增理论,也称规模收益递增理论,是是克鲁格曼克鲁格曼(Paul Krugman)(Paul Krugman)在与在与艾瀚南艾瀚南(Helpman Elhanan)(Helpman Elhanan)合著的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外贸易(1985)(1985)一书中提出的。一书中提出的。 保罗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 1953年出生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年出生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 1973年,写了一篇论文,表明汽油是长期需求年,写了一篇论文,表明汽油是长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富有价格弹性 (第一次对传统进行挑战)(第一次对传统进行挑战) 197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主修是

39、经济学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主修是经济学 197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直接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直接去耶鲁任教。去耶鲁任教。 1978年成名。写了一篇论文年成名。写了一篇论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people/krugman/index.htm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0QY1QY2QY3YQX1QX2XCIC1CIC2PAE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规模

40、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一产品。 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报酬递增是因为因为大规模生产经营,大规模生产经营, 一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一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厂房、机器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厂房、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取得内部规模经济效益设备的利用率,取得内部规模经济效益(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二能更好地利用交通运输、通讯设施、金融机构、二能更好地利用交通运输、通讯设施、金融机构、自然资

41、源、水利能源等良好的企业环境,获得外自然资源、水利能源等良好的企业环境,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部规模经济效益(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又称差异化产品理论(Differentiated Product Differentiated Product TheoryTheory),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最热门的课题之一,该理论博采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成

42、果,着重该理论博采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研究成果,着重产业内贸易的探讨,产业内贸易的探讨,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业的产品,国际间进行国际间进行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竞争同产业的产品异样化竞争,并认为这是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国际贸易。并认为这是更符合现实情况的国际贸易。 产品产品差异性差异性 各国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约束和科学技术的差距,各国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约束和科学技术的差距,必须进行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必须进行某些差别化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利益。因此,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常产自不经济利益。因此,每一产业内部的系列产品常产自

43、不同的国家。而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同的国家。而消费多样化造成的市场需求多样化,使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各国对同种产品产生互需求,从而产生贸易。 规模经济或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增与不完全竞争竞争 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专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某一产业部门内,各国将各自专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换于该产业部门的某些差异产品的发展,再相互交换( (即开展产业内贸易即开展产业内贸易) )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国以满足彼此的多样化需求。国家间的要素禀赋愈相似,愈可能生产更多相同类型家间的要素禀赋愈相似,愈可能生产更多相

44、同类型的产品,因而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将愈大。的产品,因而它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量将愈大。 偏好相似偏好相似 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它们之间的分工大多是部发达国家间产业结构相似,它们之间的分工大多是部门内产品内分工。它们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体门内产品内分工。它们收入水平相近,消费结构大体相同,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所以发达相同,对对方的产品形成广泛的相互需求,所以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国家间产业内贸易量大。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市场扩大会产生两种市场扩大会产生两种积极效应积极效应: 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益 ;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 贸易的贸易的福利效果福利效果: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