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专题_第1页
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专题_第2页
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专题_第3页
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专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键入文字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专题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研究琼海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12月2目 录第一章 引言1第一节 研究背景1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2第三节 研究依据3第四节 研究内容4第五节 技术路线6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7第一节 区位概况7第二节 自然条件概况8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8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9第三章 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分析10第一节 琼海市农用地现状10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12第三节 农用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15第四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17第四章 旱地改水田潜力调查与分析20第一节 旱地水浇地现状分析20第二节 旱地改水田潜力及潜力分级20第

2、五章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调查与分析22第一节 宜耕未利用地现状分析22第二节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22第六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与分析23第一节 琼海市农村居民点现状24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测算25第三节 农村建设用地实际潜力调查与分析29第四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级29第七章 土地复垦潜力调查与分析32第一节 采矿用地现状32第二节 采矿用地复垦潜力分析32第三节 土地复垦潜力分级33第八章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结论及建议34第一节 潜力分析结论34第二节 土地整治要求36第三节 挖掘土地整治潜力的政策建议37第九章 土地整治效益分析41第一节 资源效益41第二节 经济

3、效益42第三节 社会效益42第四节 生态效益43第十章 土地整治潜力实现的保障措施45II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专题研究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是深化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地区长远发展的大事。在新的形势下,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土地整治潜力是指通过土地整治活动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4、我国的土地整治必然从增加耕地数量的单目标向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科学分析土地整治潜力是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制定土地整治目标任务、进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为全面掌握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状况,做好土地整治基础研究工作,针对琼海市土地整治实际情况,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分析的专题研究。本研究以琼海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全面分析琼海市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土地整治潜力,为编制琼

5、海市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通过对土地整治潜力的研究,充分了解琼海市目前各类用地情况,通过对琼海市土地潜力的调查、了解新增耕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明确建设用地的潜力;并对土地整治挖潜进行效益分析,最后落实土地整治挖潜的保障措施,保障土地整治挖潜工作顺利进行,走出一条符合琼海市实际情况的资源集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为琼海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土地保障。规划期内,面对琼海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结合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阶段性成果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提升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6、,美化城乡生态环境,转变建设用地的供给方式,实现用地模式从外延扩张型走向内涵挖潜型的转变,做到保障发展和保护耕地资源的双赢。依据“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指导和规范琼海市土地整治工作,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总体规划的实施,全面加强土地管理;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琼海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提高。具体意义如下:(1)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土地开发整治复垦,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实

7、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依靠开源节流、综合管理。节流就是严格控制占用,开源就是土地开发整治复垦。从各地的经验看,通过对各类零星闲散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砖瓦窑场用地、乡镇企业用地以及已利用耕地的整治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整治出来的土地,投资少、质量高,对于解决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2)有利于总体规划的实施,全面加强土地管理土地管理部门要从批地转向土地的全面管理,是土地开发整治复垦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将村镇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图同时落实到土地利用规划上,做到“三位一体”,达到全面加强土地管理的目的。通过推进土地开发整治复垦,能够较好地协调了与农、

8、林、水、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关系,保护了基本农田,并为实现土地用途管制打下了坚实基础。(3)有利于农业增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开发整治复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整治后的土地便于机械作业,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通过对土地开发整治,可以增加高产农田,提高单产水平。并且,土地开发整治复垦过程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处理与农民原有产权的关系,尊重了农民的意愿,增加了农业收益,受到农民的欢迎。(4)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土地开发整治复垦,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一规划的农民住宅、新村庄,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体现了

9、新农村的景象,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全面发展。第三节 研究依据(1)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2)技术标准1、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 1035-2013);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3)其他相关规划和

10、文件1、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2、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3、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4、琼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5、琼海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6、琼海市统计年鉴(2015年);7、琼海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8、交通、水利、环保等十三五规划资料。第四节 研究内容根据目前我国土地整治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结合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和琼海市具体实际情况,本专题主要从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等四个方面的潜力对琼海市土地整治的潜力进行分析和挖掘。(1)农用地

11、整治潜力农用地整治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农用地整治潜力主要由新增耕地数量潜力、提高耕地质量潜力、生态条件改善潜力构成。本专题主要对新增耕地面积潜力(数量潜力)和耕地产能提高潜力(质量潜力)进行具体测算。耕地整理新增耕地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降低田坎系数、并通过填沟、整理零星地物和利用废弃闲散地等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通过调整田间道路、林网配套、沟渠改造等增加耕地面积;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比例,使部分分布于耕地中的零星园地、林地、草地和水面等改造成耕地

12、,以增加耕地、提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质量潜力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是原有耕地整治后,耕地质量等指数提高所带来的农用地单产提高,二是由新增的有效耕地所带来的新增产能。本专题依据琼海市耕地资源现状,调查本市农用地整治潜力来源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情况,研究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测算琼海市农用地整治规模及新增耕地潜力,并对潜力进行分级。(2)宜耕后备土地开发潜力宜耕后备土地开发潜力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宜农未利用地进行适当开发,从而增加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能力。琼海市宜耕后备土地开发潜力主要来自境内的荒草地,以及位于整治区的小片荒地和闲散地结合土地整治统一进行开发整治。(

13、3)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主要来自经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的内部空间结构、迁村及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等措施改造整治后所释放出的“富余”的土地资源数量。本专题根据琼海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总体规划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外业调查,了解琼海市农村居民点现状及潜力构成,研究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步骤与方法,测算规划期内琼海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并对潜力进行分级。(4)土地复垦潜力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

14、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潜力是指采取工程、生物措施,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各种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利用和经营可增加的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通过对琼海市采矿用地现状及采矿、生产建设挖空后形成的地表塌陷地情况,分析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土地复垦潜力现状、预测及适宜性评价,测算土地复垦潜力,并对潜力进行分级。第五节 技术路线 本专题在通过一定量的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为切实探索出琼海市土地整治的潜力规模及其分布格局,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

15、的土地整治潜力研究方法和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乡镇为单元对全市各类土地整治潜力进行分析测算与评价,并确立各单元的潜力等级序列。本专题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1。确定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准备调查资料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及等级评价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及等级评价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及等级评价灾毁及废弃地复垦潜力测算及等级评价土地整治总潜力测算及等级评价琼海市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专题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调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灾毁及废弃地复垦潜力调查图1-1 技术路线图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一节 区位概况琼海市地处海南岛东部,距省会海口市86公里,距南端的三亚市163公里。南距

16、万宁市60公里,西连定安、屯昌县,东濒文昌清澜港,辖嘉积、中原、博鳌、潭门、长坡、万泉、塔洋、大路、阳江、龙江、会山、石壁12个镇。辖区内包括203个村(居)委会以及东太、东红、东升等3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土地总面积171013.69公顷。第二节 自然条件概况琼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4,年平均降雨量2072毫米,年平均日照2155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米118.99千卡,终年无霜雪,日照充足,高温多雨,台风频繁,干季和雨季分明,每年6-9月台风和大雨多发。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弱倾斜,大部分为沿海低平地带。地形主要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东部沿海系海

17、相沉积平原,面积1248.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2.99%;中部为丘陵地带,面积440.20平方公里,占25.74%;西部与西南同定安、琼中、屯昌、万宁等县的交界处多为山区和半山区,面积为21.70平方公里,占1.27%。西南部的白马岭海拔1264.40米,为境内最高点。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有大小河流27条。主要为万泉河、文曲河、加浪河、塔洋河、白蜡溪和九曲江。境内海岸线长44.40公里。主要港湾有博鳌港、潭门港及青葛港,既是渔港又是对外交通运输港口。第三节 社会经济状况琼海市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02.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第一产业

18、增加值73.8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5亿元,增长10.2%。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5:13.5:50.0。与上年相比,一产、二产规模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占比均下调0.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4%。从人均发展水平看,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451元。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根据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171013.6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8082.03公顷(水田24896.81公顷、水浇地74.83公顷、旱地1

19、3110.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7%;园地面积82714.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37%;林地13021.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2%;草地1424.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195.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4%;交通运输用地3809.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858.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3%;其他土地1907.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土地利用情况详见附表1。第三章 农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分析第一节 琼海市农用地现状根据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2015年琼海市农用

20、地面积为141134.9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82.53%。一、耕地数量及分布全市耕地总面积38082.03公顷,其中水田24896.81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5.38%,水浇地74.8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0.20%,旱地13110.39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43%。琼海市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面连接海南岛中部地区,东临南海,具有西高东低、背山面海的特点。母瑞山向东伸展的余脉,构成了琼海西部的低山和丘陵地形,自西向东形成山地(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阶地等地貌。中部丘陵台地特别是万泉河两岸冲击平原是主要的耕地分布区,均有集中连片耕地分布。全市耕地集中连片区主要集中的以嘉积为中心,向西

21、北-东南两极扩散集中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耕地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长坡镇、中原镇、嘉积镇、大路镇和阳江镇,以上乡镇的耕地面积总和为22648.9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59.74%,其余各乡镇的耕地面积均少于5.0万亩。耕地面积最大的乡镇为长坡镇,耕地面积为5079.59公顷;面积最小的乡镇为龙江镇,耕地面积为1493.47公顷。二、耕地等级根据琼海市2016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琼海市耕地质量等别(国家利用等)分布范围为5等-11等。按照13等-15等为低等地、9等-12等为中等地、5等-8等为高等地、1等-4等为优等地的划分原则,2015年,琼海市高等地面积32318.29公顷,

22、占耕地总面积的84.86%,中等地面积5763.74公顷,占琼海市耕地总面积的15.14%,无低等地,农用地整理工作仍有一定的空间。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看,琼海市耕地普遍存在沟、渠、路不配套,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农田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多数土地利用不合理和不充分,耕作管理粗放等问题,而通过各地的土地整理实践表明,通过对现有农田深入挖潜,合理规划布局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通过田、水、路、林综合配套治理,农作物产量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耕地资源储备情况来看,十年的农用地整理工作,已对全市部分耕地条件好、集中连片的资源进行了整治。目前可整理资源整治难度和成

23、本增大。在以往整理过程中只注意整理数量、质量,对耕地生态及农田防护理念鲜有涉及,导致部分耕地,即使是整理过的耕地,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仍然不足。四、农用地整治情况琼海市积极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修编完成琼海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13960.32公顷(其中涉及基本农田整理面积为11733.83公顷、农用地整理717.70公顷),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44.01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100.06公顷,提高了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促进了耕地保护。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一、测算方法本专题农

24、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按以下步骤开展:(1)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各行政村内可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治农用地规模。(2)分析各村历年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统计出各村历年已实施项目中,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系数,确定各行政村规划期内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系数。(3)计算各村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将各村待整治农用地规模乘以各村新增耕地系数,即得各村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的数量潜力。公式如下:其中:i=1,n;n为某乡镇行政村的个数;乡镇新增地率;某村待整治耕地面积;某村新增耕农用地面积;乡镇新增耕地系数;乡镇待整治农用地总面积。(4)汇总各行政村待整治农用地面积、新增耕地

25、系数和新增耕地面积,得出各乡镇和全市农用地整治潜力。二、潜力测算1、资料收集以乡镇为组织单位,以行政村为调查对象,收集截止至2015年底已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农用地整理资料,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和询问的方式,测算各村通过整理新增耕地的系数与待整理区域的面积。2、内业整理以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扣除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生态红线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以及已竣工土地整治项目等红线范围内的农用地面积后,结合琼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入库成果,确定琼海市农用地整治规模。具体计算公式为:可整治农用地规模耕地图斑总面积+耕地后备资源规模+零星地物面积坡度25

26、°以上耕地图斑生态红线保护区及水源保护区内耕地图斑面积已竣工土地整治项目的整理实施规模。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统计后,按照集中连片原则最终获得琼海市可整治农用地空间分布情况和可整治农用地规模。3、潜力测算根据历年整理区的新增耕地系数确立不同乡镇不同行政村的新增耕地系数。从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中提取坡度小于15°、面积大于15公顷的集中连片耕地,扣除2015年前已整理区及琼海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得到农用地整治潜力底图。分析计算可得:琼海市农用地整理潜力为18870.29公顷,2016-2020年琼海市农用地整理潜力可新增耕地面积419.88公顷。表3-1琼海市农

27、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系数表单位:公顷乡镇名称现状耕地面积待整治区面积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面积嘉积镇4500.67 2373.53 0.54 19.88 万泉镇2851.84 769.40 1.72 17.02 石壁镇1525.40 749.21 2.33 17.46 中原镇4882.89 3037.47 2.62 95.19 博鳌镇2263.88 1447.641.20 17.16 阳江镇4055.54 2448.36 2.32 84.85 龙江镇1493.47 952.65 2.33 22.10 潭门镇2795.25 1172.54 0.26 2.44 塔洋镇2969.20 1123.26 1.

28、40 26.86 长坡镇5079.59 2338.52 1.10 75.05 大路镇4130.23 1936.92 1.93 39.7 会山镇1534.07 520.79 1.20 2.17 合计38082.03 18870.29419.88三、潜力分析由汇总数据可知,农用地整理潜力18870.29公顷,新增耕地潜力419.88公顷,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0.02。农用地整治潜力主要分布在嘉积镇、中原镇、阳江镇、长坡镇,这些乡镇的特点是耕地面积较大且连片分布,能够整治的耕地面积多。对表3-1进行图表转化,从图上可看出琼海市整治潜力最大的乡镇是中原镇,达3037.47公顷,最低的是会山镇,整治潜力为

29、520.79公顷;新增耕地潜力面积最大也是中原镇,面积达95.19公顷,面积最小的是会山镇,面积2.17公顷(图3-1)。图3-1 琼海市农用地整理实际潜力乡镇分布图第三节 农用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农用地(耕地)整治不仅仅是在数量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能力的过程。提高耕地质量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耕作条件,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不仅增加了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了灌排保证率,而且增加了农田的防洪、治涝、抗旱能力,增加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为粮食增产提供保障条件;二是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工程、生物措施,提高土壤肥力,

30、增加粮食产量;耕地中存在一些限制生产能力发挥的障碍因素,诸如土层较薄、土壤侵蚀、潜育化、盐碱化等,耕地整理针对这些障碍因素实施一系列的工程、生物措施,消除限制因素,达到增产的目的;三是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的水利化水平将大大提高,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一、测算方法本专题根据琼海市2016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评价成果,通过测算农用地利用等的提高程度来说明耕地质量提高的潜力。(1)分析各乡镇历年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测算各乡镇土地整治项目可提高的耕地质量的平均等级。(2)测算出的平均等级作为本专题中整治后耕地所能达到的质量等级,将其所对应的产能与整治前耕地质量等级对应的产能

31、进行比较,取差值用以衡量农用地质量提高的潜力计算乡镇农用地整治质量潜力。测算公式如下:式中:D测算单元的平均利用等等别提高程度; Dmax测算单元所在农用地分等的三级指标区的最高利用等等别; 为测算单元的平均利用等等别。二、测算结果测算琼海市2015年以前耕地经过整治后各等别构成变化情况,结果如表3-6所示:根据琼海市2016年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数据成果,琼海市耕地利用区间为5-11等,7个等别,其中最高等为5等,琼海市耕地平均利用等为6.68等。经农用地整治后提高到最高的5等,平均提高1.68个等别。其中,潭门镇农用地利用等别提高幅度达2.42个等别,为全市最高,大路镇土地利用等别提高幅度0.

32、71,为全市最低。各乡镇农用地等别提高程度详见表3-6。表3-6 琼海市各乡镇农用地等别提高潜力表单位:公顷乡镇待整治区面积整治前平均利用等别整治后平均利用等别等别提高程度嘉积镇2373.536.51 51.51 万泉镇769.46.83 51.83 石壁镇749.216.27 51.27 中原镇3037.477.14 52.14 博鳌镇1447.647.08 52.08 阳江镇2448.367.23 52.23 龙江镇952.656.15 51.15 潭门镇1172.547.42 52.42 塔洋镇1123.266.05 51.05 长坡镇2338.526.65 51.65 大路镇1936.

33、925.71 50.71 会山镇520.796.85 51.85 合计18870.296.6851.68第四节 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一、分级方法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划分时,应同时考虑农用地整治可补充耕地规模、新增耕地系数的影响,一般运用最低门槛法、四象限法进行等级划分。本专题研究采用四象限法进行分级。以各行政村可补充耕地规模、可新增耕地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将全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为四个等级: (1)一级:双指标不低于各自平均值; (2)二级:可补充耕地规模不低于平均值,可新增耕地系数低于平均值; (3)三级:可补充耕地规模低于平均值,可新增耕地系数不低于平均值; (4)四级:双指标低于各自平均值。从

34、琼海市农用地整理情况分析,综合基础设施条件、农用地整理潜力、新增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等因素,确定使用四象限法作为潜力等级的划分方法。二、分级结果根据上述分级方法,全市296个分区单元,级潜力区65个,整治规模8307.16,新增耕地328.51公顷,占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的78.24%;级潜力区20个,整治规模3050.16,新增耕地43.54公顷,占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的10.37%;级潜力区54个,整治规模560.76公顷,新增耕地15.55公顷,占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的3.70%;级潜力区157个,整治规模6952.21公顷,新增潜力32.28公顷,占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的7.69%。详见表3-7

35、。表3-7 琼海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分布表单位:公顷潜力等级分区个数整治规模新增耕地潜力比例(新增耕地)658307.16328.5178.24%203050.1643.5410.37%54560.7615.553.70%1576952.2132.287.69%合计29618870.29419.88100.00%级潜力区分布在除会山镇、潭门镇、博鳌镇以外的9个乡镇,其中以中原、阳江2镇整治潜力较大,均超过1000公顷,其中中原镇整治潜力规模2323.71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92.52公顷,阳江镇整治潜力规模2132.58公顷,可新增耕地84.25公顷。级潜力区分布在博鳌镇、塔洋镇、长坡镇和大路

36、镇4个乡镇,其中长坡镇潜力规模最大,1444.15公顷,可新增耕地18.62公顷。级潜力区分布于除博鳌镇、潭门镇、大路镇和会山镇的其余8个乡镇,其中塔洋镇整治潜力规模面积最大,为139.89公顷,可新增耕地4.21公顷。级潜力区分布于除石壁镇之外的11个乡镇,其中以嘉积镇、潭门镇2个乡镇整治潜力较大,2镇整治规模分别为2012.83公顷和1172.54公顷,可新增耕地面积分别为8.5公顷和2.44公顷。详见表3-8。表3-8 琼海市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各乡镇分布表单位:公顷乡镇潜力规模新增耕地潜力规模新增耕地潜力规模新增耕地潜力规模新增耕地嘉积镇325.8810.220034.821.16201

37、2.838.5万泉镇364.4612.010054.051.79350.893.22石壁镇658.7515.350090.462.1100中原镇2323.7192.520097.92.67615.860博鳌镇00754.99.0600692.748.1阳江镇2132.5884.250025.820.6289.960龙江镇861.1420.060087.372.044.140潭门镇0000001172.542.44塔洋镇618.4818.64106.471.49139.894.21258.422.52长坡镇242.5251.951444.1518.6230.450.97621.43.51大路镇7

38、79.6423.51744.6414.3700412.641.82会山镇000000520.792.17合计8307.16328.513050.16 43.54 560.76 15.55 6952.21 32.28第四章 旱地改水田潜力调查与分析第一节 旱地水浇地现状分析根据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及琼海市2016年度耕地质量年度更新与监测成果,提取全市旱地和水浇地图斑,并进行相关面积统计。全市旱地和水浇地面积共13185.22公顷,其中旱地13110.39公顷,水浇地74.83公顷;以高等地7等和8等较多、中等地10等和11等较多。各乡镇旱地与水浇地质量评价等级详见表4-1。表4-1

39、 琼海市各乡镇2015年末旱地与水浇地质量评价等级统计表单位:公顷乡镇5等6等7等8等9等10等11等合计嘉积镇1.3265.5251.16447.43188.32219.32164.081337.13万泉镇057.61423.58315.8249.0355.4521.52923.01石壁镇001.8181.9205.1700388.87中原镇6.7221.5625.7584.3401265.27432.611836.25博鳌镇0012.43111.3871.52194.86283.53673.72阳江镇007.69608.09194.54219.74607.731637.79龙江镇0037.

40、82211.79196.1103.85449.57潭门镇0033.03219.0763.34325.6508.801149.84塔洋镇0160.38491.01215.4646.090.280913.22长坡镇2.36117.98651.52556.2374.61155.62177.31735.62大路镇0291.411081.7234.290.42001407.84会山镇034.73573.0985.5321.5911.116.31732.36合计10.40 749.17 3590.60 3071.33 1110.74 2447.25 2205.73 13185.22 注:表中等别为国家利用

41、等。第二节 旱地改水田潜力及潜力分级以琼海市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中的旱地和水浇地为基础,扣除琼海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生态红线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坡度15°以上耕地,确定琼海市农用地整治规模。琼海市旱地改水田潜力为12680.35公顷,平均等别为8.54等。按照四象限法,同时考虑“旱改水”规模、质量等别,对琼海市宜旱地改水田耕地进行潜力分级,共分为四级。其中,大路镇为级,约占琼海市旱地改水田规模的10.96%;万泉镇、石壁镇、龙江镇、塔洋镇、会山镇、长坡镇为级,占比40.14%;嘉积镇、阳江镇、潭门镇为级,占比31.93%;中原镇和博鳌镇

42、为级,占比16.97%。上述为琼海市旱地改水田的理论潜力,在实际工作中,旱地改造为水田的地块要尽可能集中连片,周边有水源保障,优先选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区域内实施,严禁在总体规划确定的乡村建设用地边界线、城镇建设用地边界线范围内实施。由于水源及坡度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实际可以实施“旱改水”的耕地规模会偏小。表4-2 琼海市旱改水潜力等级单位:公顷乡镇5等6等7等8等9等10等11等合计等级嘉积镇0.8341.68206.49433.44191.97179.09154.551208.05万泉镇048.75428.22317.6247.3155.9419.18917.02石壁镇001

43、.88185.55197.0300384.46中原镇4.3813.4822.6785.7501156.13354.171636.58博鳌镇0012.6596.763.2144.06198.4515.01阳江镇007.65621.99196.48226.75619.061671.93龙江镇0036.09215.17198.7603.85453.87大路镇0292.381061.6834.840.42001389.32潭门镇0034.28222.0761.4335.58515.961169.29塔洋镇0130.29502.27215.9747.370.280896.18会山镇032.95553.4

44、785.2621.8511.296.46711.28长坡镇2.38115.82660.47543.6368.89156.07180.11727.36合计7.59675.353527.823057.991094.682265.192051.7312680.35第五章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调查与分析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适宜开发的宜耕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及开发利用为耕地和其他的农用地面积大小的潜力。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的对象不仅包含宜农荒草地(其他草地)、宜农盐碱地、宜农裸土地、荒滩地和其他未利用宜农土地,也包括可以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园地、未纳入林地保护规划且现

45、状地表为林木的残次林地。第一节 宜耕未利用地现状分析2015年琼海市未利用地面积6785.54公顷,其中其他草地776.86公顷、水域用地6008.68公顷。根据琼海市实际,宜耕未利用地开发的主要来源为其他草地,面积较少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中原镇和阳江镇。表5-1 琼海市现状其他草地分布情况表单位:公顷乡镇嘉积镇万泉镇石壁镇中原镇博鳌镇阳江镇龙江镇潭门镇塔洋镇长坡镇大路镇会山镇合计合计41.159.783.51259.3652.98123.0458.1535.3525.3430.2576.4561.50776.86第二节 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测算一、确定可开发规模根据海南省土地整治规划

46、(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海南省确定宜耕未利用地开发的8项因子:土层厚度不小于30cm;非严重沙化敏感区;非严重盐渍化分布区;非生态核心保护区与重要生态廊道区;非重要水源保护区;坡度小于15°分布区;海拔低于800m地区;非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占用区。根据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35-201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及海南省的各项要求,确定琼海市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本专题采用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图件与影像判读的方法,在ArcGIS软件上对琼海市待开发未利用土地及待开发农用地进行提取、调绘,并进行面积核算,参照

47、琼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和琼海市实际情况,通过影像判读调绘出宜耕后备土地图斑将连片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图斑舍去,不作为本次调查潜力。最终得到琼海市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规模为235.38公顷。二、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分级根据各行政村的宜耕未利用地规模总分频率曲线,将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进行分级评价,新增耕地面积大于30公顷为级、3-30公顷为级,0-3公顷为级,共划分为3级。级潜力区分布涉及2个行政村,可开发的宜耕后备资源潜力为共计130.18公顷。级潜力区分布涉及17个行政村,可开发的未利用地面积共计57.1公顷。级潜力区可开发的未利用地面积共计48.1公顷。第六章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与

48、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采用一系列措施对现有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迁村并点、内部挖潜改造再利用,可能缩减的农村居民点规模、增加有效耕地及其它用地面积、提高农村居民点利用率、实现土地增值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主要来源有:超标宅基地整治潜力、闲置宅基地整治潜力、农村居民点拆并整治潜力、建造多层住宅整治潜力。第一节 琼海市农村居民点现状一、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琼海市县域范围内有203个村(居)委会,辖区内还有3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农场和1个国营林场,辖区内农村居民点呈满天星式分布,用地集约度不高。根据201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琼海市农村居民点用地10

49、940公顷,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47.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52%),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9.40%。据统计,2015年琼海市农业人口27.07万人,人均用地404.14平方米,高于国家150平方米/人的上限,也高于海南现行人均175平方米的上限,用地粗放,有较大的整理空间。二、农村居民点利用特点及问题(1)农村居民点量大面广受自然条件、历史影响,琼海市农村居民点覆盖广且布局零乱分散,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分散且成本高,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2)农村居民点用地比较粗放琼海市农村居民点大多数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村庄内部的非农建设用地与以农用地、空闲地为主的其他用地相互混杂,不

50、利于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水平,同时也造成了村庄内部土地资源的浪费,制约了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规模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影响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3)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土地利用率低村庄建房大多弃旧建新,且选址多围绕原村庄道路及周边扩展,致使村庄不断蔓延,蚕食周围农田,占用耕地现象严重。而村庄内却闲置大量土地形成“空心村”。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主要来源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中的所有闲置、空置和利用效率较差的土地。可以概括为两种途径:一是降低人均宅基地标准。它是指将现状人均宅基地用地量降低为国家或本地区的人均宅基地占地

51、标准所节约的土地面积。二是整理农村居民点中的闲散、废弃土地。此外,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其它一些生产性用地,如庭院经济用地、荒废的临时生产用地等,也存在土地利用不充分和闲置、废弃问题。将这些利用不充分或闲置、废弃的土地进行治理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一、测算方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主要测算方法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总体规划法”。本专题中运用两种测算方法,分别对琼海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潜力进行测算。(1)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该方法是根据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国家或本地区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所形成的理论用地面积的差值来计算整治潜力。预测2020年琼海市各乡镇农村人口数量依据琼海市近10年人口数

52、据显示,近年来琼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区域稳定,在0.75%-0.8%之间,受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影响,预测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8%,结合琼海市2015年现状人口,预测结果:2020年琼海市总人口52.07万人。2010年以来,琼海市城镇化水平从40.23%提高到2015年的46.13%,平均每年提高1.18%。目前,琼海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且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的深入,使得城镇化机制逐步由二产业带动转型拉动三产业,初步预测城镇化水平会稳步升高,据此可以推测,未来10年琼海市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2%较符合琼海实际,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13%。上述可得,预测琼海市2020年农村人

53、口为24.93万人。规划人均用地标准确定根据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可分为5级,上限值为150平方米/人。表6-1 村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级别一二三四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608080100100120120140资料来源:村镇规划标准但考虑到海南省实际人均用地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人均居民点用地指标在参照值依据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四级上限值的情况下,将人均200平方米考虑在内。潜力测算方法各乡镇农村人口预测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市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i市县现状农村居民点规模;ii市县目标年农村人口总数预测值;i市县目标年人均农村居民点标准。综上,得到基于人均标准的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