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大数手抄报_第1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大数手抄报_第2页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大数手抄报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数手抄报数学的起源: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的j!0na( ma th e ma,其有学习、 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 础”。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一一“数学研究”。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 亦会被用来指 数学的。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 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 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 但也要充分肯定 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数学谜语1、两牛

2、打架(数学名词)一一对顶角2、三十分(数学名词)一一三角3、 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分母4、大同小异(数学名词)一一近似值5、1、2、3、4、5 (成语)一一屈指可数6、1000X 10= 10000 (成语)成千上万7、 周而复始(数学名词)循环小数.8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一一真分数9、五四三二一( 数学名词)一一倒数10、一元钱.(数学名词)一一百分数1、数学格言: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一一外尔(Weil)2、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一哈尔默斯(P.R.Halmos )3、 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 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希尔伯特(Hilber

3、t )4、 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 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一一高斯(Gauss)5、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shouchaobao/shouchaobao_12048.html6、 数学比喻: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号称悖论之父,他有四个数学 悖论一直传到今天。他曾讲过一句名言:大圆圈比小圆圈掌握的 知识要多一点,但因为大圆圈的圆周比小圆圈的长,所以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比小圆圈大,因此更感到知识的不足,需要努力去学习。7、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不要放过任何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

4、例题他们往往并不那 么简单,或者可以引申出很多知识点。9、会用数学公式,并不说明你会数学。10、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想学数学就不要想玩游戏一一你以为你 做到了,其实你的数学水平并没有和你通关的能力一起变高 其实可以时刻记住:学数学是你玩“生活”这个大游戏玩的更 好!数学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 因为老师想要休 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篇二:生活中的大数988A4数学电子小报成品,数学手抄报模板, 数学乐园趣味数学简报,小学生数学与生活板报篇三:华罗庚小报 大数学家华罗庚小报 名人小报 成品小报A4 横排电子小报手抄报模板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85612

5、) 出生于金坛金城镇,是世界著名 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 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 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一华不等式”等。 他为中国数学 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 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华罗庚小故事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 华罗庚的好奇 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 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 “那 边可能有好玩的,

6、我们过去看看好吗?”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 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胆大的华罗 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 得非常有趣。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 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 呆子。”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 法来计算 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 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 怕就要日出

7、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 坚定地说:“以后我一 定能想出办法来的。”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下。华罗庚学习小故事也许会有人这样认为,华罗庚小时候肯定就是数学尖子, 其实不 然,他幼时时反应并不敏捷,村镇上有人叫他“呆罗罗”。他 6 岁时上了本镇的小学,12岁入县立初中。初二前算(数)学成 绩并不出色,还得过“不合格”。他成名后,有人问起这事,他 坦诚地作了自我批评:“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 常常逃学去看社 戏。”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赶 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 渐地对

8、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 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 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思想汇报专题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 何?”(来自:爱 作文 网)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 却很快举手回答:“ 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 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 是 怎么算出来的? ”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 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X 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 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 ”老师兴奋地告诉 同学们:“华罗庚 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 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