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高 二 班级 语文 学科导学案 题目:种树郭橐驼传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衬托的写法。 3.把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重点: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把握。 难点:本文寓意的理解。课时:4课时 预 习 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写作背景2. 把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1、课前用约20分钟完成预习案
2、,交给小组长。2、不同层次的同学依据自己把握的学问选做其中的题目。老师期盼同学们挑战自我,突破自我!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2、吟诵,争辩、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I、学问预备 1.走进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与刘禹锡一起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同时被贬的还有七人,史称“八司马大事”。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3、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他的文学主见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需严峻认真。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有河东先生集。 2.写作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中唐
4、时期,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力衰落。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峻,仅有一点土地的农夫,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接受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见。 II、教材帮助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行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
5、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III、预习自测1柳宗元(773819) _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_。与韩愈共同提倡唐代_运动,并称韩柳。.2.给画线的字注音: 郭橐驼( ) 伛偻( ) 佝偻( ) 名我固当( )
6、窥伺效慕( )早实以蕃( )木寿且孳( ) 其莳若子( ) 好烦其令( ) 勖尔植( ) 缫而绪( ) 遂而
7、鸡豚( ) 辍飧饔( )3.依据提示,选择下列文句中虚词的正确用法 以(A.连词,又,并且,表递进并列关系;B.连词,表修饰关系;C.连词,来,用来,表目的;D.凭,介词) 且硕茂,早实以蕃 ( A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D )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 C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 B ) 且(A.连词,而且
8、;B.连词,况且;C.连词,尚且;D.副词,姑且;E.副词,将近) 郭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 A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E )且壮士不死即已( B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 ) 4.整理相关文言学问点:提示: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意动)特殊句式(推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我的怀疑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 究 案 案 (一)、通假字字而幼孩 (而通尔)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古今异义。(1)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
9、(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下面所说的是事实。(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我们小民 今义:指人格卑劣的人(4)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古义:用它作为 今义:“认为”(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名我固当早实以蕃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移之官理可乎/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其事以为官戒也2形容词作动词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3名词作状语旦视而暮抚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旦暮吏来而呼曰4意动用法驼业种树5使动用法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鸣鼓而聚之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四、一词多义1 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术业有专攻 职业,技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业以共济世业 事业,功业 若
10、业为吾全部 已经 2.如: 莫能如 及,赶得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 到去 日初出大如车盖 好像 洛阳亲友如相问 假如 公屡促之,必如约 依据 3. 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尔 本性 凡植木之性性质 性行淑均 性情4. 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道理、方法 当户理红妆 整理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治理得好 5. 尔:官命促尔耕你们 君尔妾亦然 这样 无他,但手熟尔 罢了 非死则徙尔 表示确定语气 6. 因 :因舍其名 (连词,表示承接,于是) 以为号焉
11、60;(连词,表示结果,于是) 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7. 且: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连词,而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连词,况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连词,尚且)五、特殊句式(一)推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
12、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训 练 案 诵读全文 其次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 2、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对比衬托的写法。3、学习郭橐驼勤奋豁达的性格态度。预 习 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13、160;(3)郭橐驼谈种树阅历。 (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我的怀疑 (5)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 究 案 案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思考题: 1. 划分层次,整体感知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传记仆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征。 其次部分(3)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阅历。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第三部分(4、5)由“养树”谈到“养人”揭出主旨-为官者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是“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修养生息。2.阅读第
14、一、二段,思考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留意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请找出一些例子作简要分析。 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阅历的植树能手。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如:“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肯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加了阅读的爱好。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
15、使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了。3. 阅读其次段,橐驼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这句话说明白什么? (1)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示意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这说明他的种树技艺超群,不仅所种的树不怕“移徙”,而且“他植者莫能如也”。由此可见,驼豁
16、达的共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缘由。 小结橐驼种树本事:A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B所带际遇争迎取养; C技艺超群不怕“移徙”;D他植者莫能如也。 4. 这里写橐驼种树本事全面超群-“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 于侧面描写。 训 练 案 1、下列加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C)A、郭橐驼(tuó)病瘘(l)名我固当(dàng)B、早实以蕃(fán)移徙(xí)使木寿且孳(z)C、其莳也若子(shì)硕茂(shuò)长人者(zhng)D、早缫而
17、绪(so)勖尔植(mào)辍飧饔以劳吏(yng)2、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原来)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哺育)3、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A、其土欲故,其筑欲密B、驼业种树C、吾从而师之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C、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含义或用法相
18、同的一组是(D)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上欲故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的深刻寓意。 2、体会本文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及对比衬托的写法。3、学习郭橐驼勤奋豁达的性格态度。预 习 案1.作者把一个什么道理寄寓于了个什么故事? 郭橐驼“顺木之性,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2. 课文为什么设计出“有问之”“问者曰”这样的问话者? 明确:这样造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郭橐驼的话,也就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请将
19、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 究 案 案 1.阅读第三段,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也就是“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什么?”)他从几个层次上作了具体论述? 面对古怪的询问,橐驼化奇特为平易,用谦和的语气娓娓道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阅历,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先谈“木之性”,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次谈种植方法,从实践上进行总结。然后中间插入谈论,重新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接着,又从反面申述,批判“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殊指出顾虑重重、过于认真的危害。最终,以“吾又何能为哉”发为感叹,在自谦中再次表明“种植之术”并不高深。 2.阅
20、读第四、五段,用原文回答官吏是如何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思考:“他植者”养树和“长民者”养民有什么共同点?作者要告诫治民者什么道理? 评价:“然吾居乡卒以祸。”“吾小人病且怠。”描述官吏治民的:“旦暮吏来而呼击木而召之。” (祸呼、鼓、聚、击、召) “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勤虑害树;“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则幼孩,遂而鸡豚。”繁政扰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种树人有“勤虑害树”
21、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3.依据以上的思考,归纳出本文的写作特色。简洁生动的语言 本文作为一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善结合,显示出作者超群的语言表现力。 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判。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婉约而多讽 训 练 案1下列划线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名我固当旦视而暮抚早实以蕃其筑欲密非有能硕茂之也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爪其肤以验其生
22、枯故木之性日以离矣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BCD2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D)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连词,即使)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D既然已,勿动勿虑(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B)A吾又何能为哉?B、摇其本以观其疏密C故不我若也D、又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
23、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提倡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留意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学校学过他的捕蛇者说。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德,寄予了他的政治主见,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进展。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颜色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
24、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夫的残酷无情的剝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留意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第四课时学习目标:通过训练把握所学文言学问点。一、基础学问 1.下列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橐(tuó)驼 病偻(lóu) 窥(ku)伺 B.寿且孳(z) 勖(mào) 缲(qiào) C.实以蕃(fán) 饔(
25、yng) 鸡豚(tún) D.硕(shuò)而茂 飧(sn) 殆(dài) 1.A(勖应为x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硕茂,早实以蕃 蕃:多B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滋长,繁殖C勖尔植,督尔获 勖:勉励D故病且怠 病:疾病解析:选DD项中“病”意为“穷困”3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且硕茂,
26、早实以蕃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解析:选CC.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A.将要;B.姑且;D.尚且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家乡人号之“驼”B既然已,勿动勿虑C不抑耗其实而已D驼业种树解析:选DA项,“家乡”是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的意思;B项,“既然”两个词,“既然这样”;C项,“其实”指“它的果实”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B故不我若也C理,非吾业也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解析:选CC项与例句都是推断句A项,定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二、课内阅读(一)
2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家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28、,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隆然伏行(脊背高起的样子)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B旦硕茂,早实以蕃(果实)宁许以负秦曲(辜负,对不起)C根拳而土易(更换)相如因持璧却立(退,退回)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背离,远去)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认真)解析:选BB项中的“实”为“结果”;“负”为“使担负、担当”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不如因而厚遇之B爪其
29、肤以验其生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D他植者则不然则请立太子为王解析:选CA.就/趁此;B.来/由于;D.却/就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犹如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才智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行扰民,主见顺应自然,让百姓疗养生息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
30、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一般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谈论说教解析:选D与正史写法不同,本文是传记兼具寓言性质但并非谈论说教,而是重在托讽 (二)阅读下面的片断,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
31、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下面对文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寿,长寿,活得长B.实,果实 C.若,假如D.爱,吝啬 (2)下列句式包含倒装的一项是() A.已去而复顾B.他植者则不然 C.故不我若也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对本文字
32、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驼业种树。“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把当作职业”。 B.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是形容词,使动用法。译“并没有方法使它们长得高大茂密”。 C.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句三个“以”都是连词,用法含义完全一样。 D.若甚怜焉。焉:代词,他们,指代老百姓。 (1)D(应为宠爱。)(2)C(3)C(前两句中的“以”字,都是目的连词。“验其生枯”是“爪其肤”的目的,
33、同样“观其疏密”是“摇其本”的目的。第三句是的“以”是修饰连词,“日”是“离”的状语。)难句翻译 、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译:所以都格外困苦而且疲乏。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莫非也有类似、吾又何能为哉 译: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偷偷地察看仿效,都不能赶上他。 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译:把你种树的道理,转用到为官治民上,可以吗? 5、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译:早点缫好你们的丝,早点纺好你们的线。 6、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译:这不是说得很好吗?我问养树,却得到了养民的方法。
34、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穷鬼传戴名世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 先生避席却行,大惊:“女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覆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愿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
35、也谈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剌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女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而其功亦有不行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且韩愈氏
36、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属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憧憬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注】 戴名世:清初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文中被褐先生即指自己为文:指韩愈送穷文寓庄于谐,文中韩愈认为被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鬼缠身剌谬:违反常情、事理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37、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九百余年 阅:经过B敢请其罪 敢:表示冒昧恳求的意思C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 矜:自夸D无可属者 属:嘱托解析:选D属:归属、跟随10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凡吾所以从先生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数千年而得韩愈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C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D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解析:选DA.一表缘由,一表凭借的手段B.一为连词,“才”,一表转折,“但”“却”C.一为 “的”,一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都为定语后置的标志1
38、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文章借助穷鬼与被褐先生的对话,抒写了作者的不平之意和愤世之情B穷鬼虽穷,却不愿苟且附人,附于被褐先生,是由于九百余年才找到一个像韩愈这样的人C被褐先生之所以要赶走穷鬼,是由于人一旦沾上穷鬼,就会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交游,时时困惑,事事困惑,于世不容D穷鬼与被褐先生相处几十年,使得先生“召笑取侮,穷而无归”,不能容于天下,终无所用,因而穷鬼不敢久留,匆忙离去解析:选DD项,“终无所用”错,原文说“颇得其功”“毕致之矣”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译文:(2)凡女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译文:(3)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农民工劳动合同
- 软件购销合同范本
- 分娩护理题库是非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员重要题库300条及答案解析
- 危化品行业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酒博会安全生产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常识类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二建市政实务真题及答案
- 家政服务试题模拟答案及答案
- 销售顾问的笔试题及答案
- 旧厂设备拆除方案(3篇)
- 2025年导游证考试试题
- 延长劳动合同期限协议书
- 代办土地证协议书
- 创意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 2025年有机生态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 GB 20071-2025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 (2025)营养指导员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注安道路运输安全实务真题卷(附解析)
- GB/T 45542-2025工业锅炉综合能效评价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