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税收与GDP相互关系研究摘要:本文针对我国税收水平是否合理的问题,研究了我国税收与GDP的发展及现状,并用比率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税收总额即各税种与GDP及各产业产值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税收 GDP 回归分析一、引言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上的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对单位或国民个人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一方面税收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税收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合理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不合理的税收却阻碍经济发展、使正常的经济陷入衰退的通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与GDP都
2、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近几年收入差距拉大、居民消费降低等问题的出现,我国税收与财政方面取得的成绩遭到了学术界与社会的质疑。那么,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水平是否合理,我国税收与GDP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研究的问题。二、我国税收与GDP的发展及现状1税收与GDP的总量状况(1)GDP总量状况。如图1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增长93倍,2009年达到340 506.9亿元。从总额来看,1978年,我国GDP只有3 645.2亿元;1986年突破1万亿大关,达到10 275.2亿元;到2001年,经过短短10年时间,GDP增长10倍
3、,突破10万亿,达到109 655.2亿元;又在2008年突破3万亿,达到314 045.4万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GDP现已超过日本,仅次美国之后,是世界第二大国。从各产业来看,由于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到2009年,第一产业产值35 226.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57 638.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7 642.1亿元;相对于1978年的第一产业产值1027.5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745.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872.5亿元,分别增长了34.3倍、90.3倍、169.2倍。图1 我国GDP增长趋势图(2)税收总量状况。如图2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
4、收总量增长115倍,2009年达到59 521.59亿元。从总额来看,1978年,我国税收只有519.28亿元;1985年增幅显著,达到2 040.79亿元;到1999年突破1万亿大关,达到10 682.58亿元。从各税种来看,现阶段我国以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为主,在2009年,各税收额分别为国内增值税18 481.22亿元,营业税9 013.98亿元,国内消费税4 761.22亿元,关税1483.81亿元,企业所得税11 536.84亿元,个人所得税3 949.35亿元。图2 我国税收总额增长趋势图2税收与GDP的增长状况 (1)GDP增长状况。如图
5、3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率为15.48%,为世界罕见。从总量来看,我国GDP增长率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90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GDP增长率年度变化大,增长不稳定;第二阶段是1990年至1999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GDP增长迅速增大又逐渐回落,是一个走向过热又逐渐回归的过程;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快速稳定,增长率逐渐上升。从各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增长率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平均年度增长率分别是18.33%、15.98%、12.38%,增长趋势与GDP总额增长趋势基本吻合。图3 我国GDP增长率
6、变化趋势图 (2)税收增长状况。如图4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率为17.65%,超过GDP平均增长速度。从总量来看,1992年以前,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期,政策变动较大,税收增长率也随之高低变化,增长不稳定;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与国民的持续快速增长,税收增长率也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10%以上,多在20%左右,平均为18.67%,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从各税种来看,增长率最快的是个人所得税,平均增长率为26.21%;其次是国内增值税,平均增长率为24.58%;第三是营业税,平均增长率为17.83%;第四是国内消费税,平均增长率为1
7、7.62%;第五是关税,平均增长率为16.82%;第六是企业所得税,平均增长率为15.65%。图4 我国税收总额增长率变化趋势图三、比率分析1税收弹性分析税收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变化率与经济增长率(通常用GDP增长率表示)之比,是用来表示税收的相对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对变化反应程度的指标。其公式为: (式1)其中E为税收弹性系数、T为税收收入总量、T为其增量,GDP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其增量。当E<l时称为缺乏弹性,它表示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新增的GDP中,税收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当E=l时称为单一弹性,它表示税收与经济是同步增长的;当E>1时称为富有弹性,它表示税
8、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参与经济增量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需要国家筹集更多的税收收入,这就要求E必须大于至少等于1,只有在与GDP同步或快于其增长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履行,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从理论上讲,随着经济的增长,税收收入也会相应增长,而且税收收入增长幅度还要大于或至少等于GDP的增长,这是任何社会能够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如图5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弹性呈上升趋势,平均为1.15,富有弹性。从总量来看,我国税收弹性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年至1996年,,税收弹性多在1以下,呈波动上升
9、的趋势;从1997年至2009年,税收弹性一直保持在1以上,且前6年持续在2左右,说明我国政府收入增长快速,政府职能加强。从各税种来看,税收弹性最大的是个人所得税,平均值为2.05;其次是国内消费税,平均值为1.56;第三是国内增值税,平均值为1.33;第四是营业税和关税,平均值均为1.25;最后是企业所得税,平均值为1.14。图5 我国总税收弹性变化趋势图2宏观税负率分析宏观税负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税收总量占同期 GDP 的比重来反映。宏观税负的高低,表明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也表明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功能的强弱。它是政府制定各项具体税收
10、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各项具体税收政策实施的综合体现。宏观税负是建立在微观税负,即每个税种的具体税率基础上的,同时宏观税负又是制定微观税负的政策依据,对每个税种税率的确定有着制约作用。因此研究宏观税负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其计算公式为: (式2)如图6所示,我国宏观税负率平均值为14.72%,属较低水平。根据数值大小和变化情况,我国宏观税负率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呈稳定趋势,各年宏观税负率差距较小,多保持在13%左右;1985年至1996年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历史最高水平22.64%逐渐下降,到1996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为9.71%;1996年至2009年呈上升趋势,
11、从最低水平又逐渐上升,到2009年达到17.48%,且增长速度平稳。图6 我国宏观税负率变化趋势图四、回归分析本文旨在研究我国税收与GDP的相互关系,为了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量化,此处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GDP与税收总额分别进行回归。1对GDP的回归(1)指标与数据的选取。因变量为GDP,自变量为各分税种税收,即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所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由于各税种数据只有1999年之后的,所以选取1999年至2009年的数据分析。(2)模型与方法的选择。由于此处是研究各类税收对GDP的具体数量关系,所以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了避免各种税收之间的多
12、重共线性对模型结果造成影响,回归方法选择逐步回归法。(3)回归结果的解读。表1显示的是方程拟合情况,可以看出本方程的相关系数逐步增长,调整相关系数在也在第三步达到1,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比较好。表1 GDP拟合过程小结Model SummarydModelRR SquareAdjusted R Square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1.998a.996.9965526.292521.000b.999.9992635.231531.000c1.0001.0001752.1697 表2显示的是本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每次拟合中,变量的显著性水平都比较高,说明所选变量
13、都应包含。 表2 GDP方差分析ANOVAdModel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1Regression7.742E1017.742E102.535E3.000aResidual2.749E893.054E7Total7.770E10102Regression7.764E1023.882E105.590E3.000bResidual5.556E786944445.053Total7.770E10103Regression7.768E1032.589E108.434E3.000cResidual2.149E773070098.499Total7.770E101
14、0 表3显示的是各步回归过程中的统计量,可以看出,通过3步回归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作为最终变量选入方程,且通过t检验,显著性水平都比较高,回归方程为: GDP=27121.044+25.541YYS+26.43GS+3.88QYSDS (式3)其中YYS表示营业税,GS表示关税,QYSDS表示企业所得税。 表3 GDP各步回归过程统计量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Std. ErrorBeta1(Constant)35208.5793411.68110.320.000营
15、业税35.037.696.99850.351.0002(Constant)17938.3173477.2755.159.001营业税30.023.952.85531.540.000关税36.3466.468.1525.620.0003(Constant)27121.0443597.9337.538.000营业税25.5411.487.72817.177.000关税26.4305.230.1115.053.001企业所得税3.8801.165.1693.331.0132对税收的回归(1)指标与数据的选取。因变量为税收总额,自变量为GDP中各产业产值,即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所
16、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用1978年至2009年的数据分析。(2)模型与方法的选择。由于此处是研究各GDP中各产业对税收总额的具体数量关系,所以选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了避免各种产业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对模型结果造成影响,回归方法选择逐步回归法。(3)回归结果的解读。表4显示的是方程拟合情况,可以看出本方程只进行了一步回归,相关系数、调整相关系数都达到1,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比较好。表4 税收总额拟合过程小结Model SummarybModelRR SquareAdjusted R Square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1.999a.998.998711.50986表5
17、显示的是本方程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第一步拟合中,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就比较高,F统计量达到5.28,说明所选变量都应包含。 表5 税收总额方差分析ANOVAbModelSum of SquaresdfMean SquareFSig.1Regression8.019E932.673E95.280E3.000aResidual1.417E728506246.275Total8.033E931表6显示的是各步回归过程中的统计量,可以看出,通过1步回归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都应作为最终变量选入方程,且通过t检验,显著性水平比较高,回归方程为: SSZE=1433.713-0.669D
18、YCY+0.187DECY+0.352DSCY (式4)其中SSZE表示税收总额,DYCY表示第一产业产值,DECY表示第二产业产值,DSCY表示第三产业产值。 表6 税收总额各步回归过程统计量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Std. ErrorBeta1(Constant)1433.713265.0745.409.000第一产业-.669.080-.409-8.415.000第二产业.187.069.5162.729.011第三产业.352.064.8795.544.000五、相关建议 1完善扩大投资方面的税收政策理论研究和国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一定的、较高的国内投资率的形成和保持是影响一个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中国这个发展快速、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必须制定政策、改革税制,刺激和鼓励企业投资。2实现有利于消费扩张的税收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的所谓奢侈消费品、非生活必需品有的已成为普通消费品;同时也涌现一些新的高档、奢侈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72-2025航空航天用带肋十字槽
- 材料力学与智能材料性能评估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断裂机理误差分析重点基础知识点
- 火灾风险应急预案演练记录(3篇)
- 行政法学的现实意义探讨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战略管理中的团队合作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学术研究试题与答案分享
- 2025年软件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更新
- 2025年编程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一二年级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500题(供参考)
- 食堂库存物的盘点表
- 单位闲置房屋盘活方案范本
- 美妙的高等数学(上)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江西师范大学
- 新员工入职报到通知书
- 2018年版电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浅谈如何做好财务安全工作
- 电动车分期付款的合同范本
- 高中英语-Live form the Louvr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2023北京高考英语答题卡ok
- 医务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门诊医生准时出诊率PDCA成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