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培训_第1页
全国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培训_第2页
全国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培训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基础复习题1.零件中的应力与允许应力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B).C).D).2.材料的极限应力问,对于塑性材料应取:A).limS (屈服极限)B).limB (强度极限)3.有80件某种零件,经t时间后,失效6件,其余仍能正常地工作,则此零件的可靠度R为:A) 0.075B) 0.75C) 0.925D) 0.254.变应力的循环特性的表示方法是:A)maxminB)maxminC)D)m inminmax5.对称循环变应力满足的关系是:A)amB)maxminC)maxminD)0min6.两构件通过()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A)点B)线C)面D)体7.两构件通过转动副联接,则

2、两构件间()。A)保留一个移动,约束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B)保留一个转动,约束两个移动C)保留一个转动和一个移动,约束另一个移动8.两构件通过滑动副联接,则两构件间()。A)保留一个移动,约束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B)保留一个转动,约束两个移动C)保留一个转动和一个移动,约束另一个移动9.平面运动副可分为()。A)移动副和转动副B)螺旋副与齿轮副C)高副和低副10.卜面哪种运动副属于咼副()。A)螺旋副B)转动副C)移动副D)齿轮副11. 4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可构成()个转动副。A)5B) 4C) 3D) 212.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出现局部自由度,对其处理的方法是()。A)计入构件数B)

3、计入运动副数C)“焊死”D)去除13.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出现虚约束,对其处理的方法是()。A)计入构件数B)计入运动副数C)“焊死”D)去除运动。A)满足,具有B)不满足,具有C)不满足,无D)满足,无22.图 6-85所示机构中,机构自由度的数目是()。A) 0B) 1C) 2D) 323.图 6-86所示机构中,机构自由度的数目是()。A) 0B) 1C) 2D) 314.15.16.17.18.19.20.21.图 6-84A) C 图 6-84A) C 图 6-84A) C 图 6-84A) 9 图 6-84A) 11 图 6-84A) 0 图 6-84A) 0 图 6-84B)

4、DC) E 或 E'D) F所示机构中,构成局部自由度处是()。B) DC) E 或 E'D) F所示机构中,构成虚约束处是()。B) DC) E 或 E'D) F所示机构中,可动构件的数目是()。B) 8C) 7D) 6所示机构中,低副的数目是()。B) 10C) 9D) 8E)7所示机构中,咼副的数目是()。B) 1C) 2D) 3所示机构中,机构自由度的数目是()。B) 1C) 2D) 3所示机构中,该机构()确定运动的条件,所示机构中,构成复合铰链处是(各构件间)确定的相对图 6-87图 6-8825.26.27.A)曲柄摇杆机构E)双曲柄机构根据尺寸判断图6-

5、87b所示平面连杆机构,是A)曲柄摇杆机构E)双曲柄机构根据尺寸判断图6-87C所示平面连杆机构,是A)曲柄摇杆机构E)双曲柄机构根据尺寸判断图6-87d所示平面连杆机构,是A)曲柄摇杆机构E)双曲柄机构图6-88所示平面连杆机构中,已知C)C)C)C)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28.为摆动副的是()。A) A,E E) E,CC) C,D29.图6-88所示平面连杆机构中,已知 为整转副的是(A) A,E E) E,CC) C,DLAE=60mm,LEC=80mm,LCD=100mm,LAD=110m m则其运动副D) A,DE) A,

6、B,C,DLAE=60mm,lBC=80mm,LCD=100mm,lAD=110m m则其运动副D) A,DE) A,B,C,D)的运动规律。A)在推程作等加速,回程作等减速E)前半程作等加速,后半程等减速30.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是指其在()曲线。C)在回程作等加速,推程作等减速D)前半程作等减速,后半程等加速31. “反转法”是将()沿凸轮转动相反的方向转动。A)凸轮 E)从动件C)机架 D)整个机构32. 图6-89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AE段为凸轮的推程廓线,试在图上标注推程运动角t及升程h°33.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

7、是在()廓线上度量的。A)理论E)实际34.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是理论轮廓线的)曲线。A)不等距E)等距35.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是理论轮廓线的(A)不等距E)等距36.(为斜面倾角,)°A)摩擦力为摩擦角,当时,要维持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水平力F为E)驱动力C)阻力37.(为斜面倾角,)°A)摩擦力为摩擦角,当时,要维持滑块沿斜面等速下滑,水平力F为E)驱动力C)阻力38.为螺纹升角,为摩擦角,为当量摩擦角,三角形螺纹的自锁条件可表示为()°A)B)C)D)39. 用普通螺栓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F时(如图44所示),当摩擦系数f=0

8、.15、可靠性系数C=1.2、接合面数目n=1时,预紧力Fo应为()。A ) F0 8F B) F0 10FC) F0 8F D) F0 6F40. 在受轴向工作载荷的螺栓联接中,Fo为预紧力,Fe为工作载荷,Fr为残余预紧力,Fa为螺栓实际承受的总拉伸载荷。则Fa等于()。A) Fa FE B) Fa FE FRC) Fa FE FoD) Fa Fo41. 螺栓在轴向工作载荷 Fe作用下,为保证联接可靠、有效,残余预紧力Fr应始终()。A) 小于零 B) 等于零C) 大于零42. 为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 Fa的变化围,可以()。A) 增大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联接件刚度B) 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联接

9、件刚度C) 减小螺栓刚度或减小被联接件刚度D )增大螺栓刚度或减小被联接件刚度43. 为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可采用圈数多的厚螺母,其可以提高联接强度。()A)正确 B) 错误44. 为减小螺栓上的应力集中,可()过渡处的圆角半径。A) 增大 B) 减小45. 在铸件或锻件等未加工表面上安装螺栓时,需要有()。A) 垫片B) 凸台或沉孔46.适用于联接用的螺纹是()。A)锯齿形螺纹B)梯形螺纹C) 三角形螺纹D )矩形螺纹47.若要提高螺纹联接的自锁性能,可以()。A) 采用牙形角大的螺纹B)增大螺纹升角C) 采用多头螺纹D)增大螺纹螺距48.若要提高非矩形螺纹的传动效率,可以(()。A)

10、采用多头螺纹B)增大螺纹升角C) 采用牙形角小的螺纹D)增大螺纹螺距49.下列防松方法中,属于摩擦防松的方法是()。A)开口销B)双螺母C)粘接剂D)止动垫圈50. 采用铰制孔螺栓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受到()作用。A)扭转和弯曲B)拉伸和剪切C)剪切和挤压D)弯曲和挤压51. 带传动是靠()使带轮产生运动的。A)初拉力B)圆周力C)摩擦力D )紧边拉力52. 当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 )。A) 小于,弹性滑动B) 大于,弹性滑动C) 小于,打滑D ) 大于,打滑53. 当带传动的结构参数相同时, V 带传动的传动功率()平带传动的传动功率。A)

11、小于 B) 等于 C) 大于54. 带传动中,皮带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分布在皮带()。A) 作圆周运动的部分 B) 整个带长上 C) 作直线运动的部分55. 皮带在大带轮处的弯曲应力()在小带轮处的弯曲应力。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56.皮带上最大应力发生在()的接触处。A) 松边与大轮B) 松边与小轮C)紧边与大轮D)紧边与小轮57.弹性滑动是由()引起的,弹性滑动是()避免的。A) 拉力差,可以B) 拉力差,无法C)摩擦力,可以D) 摩擦力,无法58. 当带绕过主动轮时,皮带的速度( )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当带绕过从动轮时, 皮带的速度( )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A) 落后,超前B

12、) 落后,落后C)超前,超前D)超前,落后59. V带传动的计算功率为Pc=6.2 kW,小带轮转速n=1250 r/min ,则应选取()型带。A) Z B) AC)BD) C60.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是皮带的()。A) 疲劳破坏 B) 松弛 C)弹性滑动D) 颤抖61.在V带传动中,小轮包角应大于或等于()。A) 90B) 100C)120D) 150m4 2.5, 4 20 ,四个齿轮参数,能够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齿轮( )。A) 1 和 2 B) 1 和 3 C) 1 和 4 D) 2 和 463.已知一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m=3mi,z=19,试计算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

13、、齿顶 高ha、齿根高hf、顶隙c、齿顶圆直径 da、齿根圆直径 df、基圆圆直径 db、齿距p、齿厚s 和齿槽宽 e。64.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通常按()设计确定尺寸,然后验算()。A) 轮齿弯曲强度,齿面接触强度B) 齿面接触强度,轮齿弯曲强度65.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通常按()设计确定尺寸,然后验算()。A) 轮齿弯曲强度,齿面接触强度B) 齿面接触强度,轮齿弯曲强度66.齿轮材料为40MnB调质,齿面硬度为260HBS其接触疲劳极限Hlim为()MPa。A) 190B) 240C) 580D) 70067.齿轮材料为40MnB调质,齿面硬度为260HBS其弯曲疲劳极限Fiim为()MPaA

14、) 190B) 240C) 580D) 70068.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19,齿形系数Yf为()。A) 2.90B) 2.95C) 3.00D) 3.262. 已知: m12.5, 1 15 ; m22.5, 2 20 ; m3 2, 3 15)的齿数,对传动有利。69.齿轮设计中,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可选择(A)较多70.斜齿圆柱齿轮的圆周力B)较少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在从动轮上与运动方向()。A)相同,相反B)相反,相同 C)相同,相同 D)相反,相反71. 一对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轮齿的旋向应()。A)相同B)相反72. 蜗轮蜗杆传动中,蜗轮轮齿的旋向与蜗

15、杆轮齿的旋向应()。A)相同B)相反73. 对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m=4mm z仁22 , z2=80,标准中心距 a为()°74.A) 408 mmB) 204 mmC) 102mm一对渐开线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D) 306 mm)°A) mn1mn2m,n1n2,12B) mn1 mn2 m ,n1n2,12C) m1 m2 m ,1275.一对斜齿圆柱齿轮,轮齿上的作用力关系,正确的是()°A) Ft1Ft2 , Fa1Fa2 , F“ Fr2B)Ft1Ft2 ,Fr1Fr2C) Ft1Fa2 ,Fa1Ft2 ,Fr1Fr2D)Ft1

16、Ft2 ,Fa1Fa276.一对蜗轮蜗杆传动轮齿上的作用力关系,正确的是()°A) Ft1Ft2 , Fa1Fa2 ,Fr1Fr2B)Ft1F r2 ,Fa1Fa2 ,Fr1Ft2C) Ft1Fa2 ,Fa1Ft2 ,Fr1Fr2D)Ft1Ft2 ,Fa1Fr2 ,Fa2Fr177. 圆柱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宽度应()大齿轮的宽度。A)小于B)等于 C)大于D)无要求78. 在图6-90所示的双级蜗杆传动中,蜗杆1的转向如图所示,则蜗轮3的转向为()°A)顺时针B)逆时针79. 在图 6-91 所示的轮系中,已知 zi=15 , Z2=25 , Z2,=15 , Z3=30

17、 , Z3j =15 , Z4=30, Z4=2 , Z5=60,若n1=500 r/min ,求齿轮 5转速的大小和方向。图 6-90图 6-9180. 在图6-92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i=20 , z 2=30, z 2, =50, z 3=80, n 1=50r/min , 求nH的大小和方向。81. 在图6-93所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i=30 , z 2=25 , z 2 =20, z 3=75 , n 1=200r/min (箭头向上),n 3=50 r/min(箭头向下)求 nH的大小和方向。图 6-92图 6-9382. 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为()。A)

18、心轴B)转轴 C)传动轴83. 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为()。A)心轴B)转轴C)传动轴84. 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为()。A)心轴B)转轴C)传动轴85. 已知一传动轴传递的功率为37 kW,转速n=900 r/min,若轴上的扭切应力不许超过40 Mpa,试求该轴的直径。86. 在运转中实现两轴的分离与结合,可采用()。A)离合器B)联轴器C)刚性联轴器D)弹性联轴器87. 联接载荷平稳,不发生相对位移,运转稳定且较好对中的两轴,可采用()联轴器。88.89.90.B)刚性凸缘C)齿轮A)滑块用于联接距离较大且有角度变化的两轴,宜采用(A)滑块B)万向C)齿轮B)万向弹

19、性套柱销)联轴器。双万向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为(A)角接触球轴承B)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为(A)圆柱滚子轴承B)推力轴承选用深沟球轴承,已知转速n=2900 r/minC)向心轴承向心轴承C)要求使用寿命Lh=5000D)深沟球轴承91.P=2360 N,工作中有轻微冲击,常温下工作,试求该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92.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指(D)滚针轴承 小时,当量动载荷C。A)在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B)在额定工况和额定动载荷作用下,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C)在额定工况和额定动载荷作用下,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D)同一批同型号的轴承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中,

20、90%轴承所能达到的寿命93.滚动轴承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载荷之间的关系为Lh10ftC60n fPP,其中P是轴承的()oA)基本额定动载荷B)当量动载荷C)径向载荷D)当量载荷94.深沟球轴承型号为 61115,其径等于()oA) 15 mmB) 115mmC) 60 mmD)75mm95.角接触球轴承型号为7102,其径等于()oA) 10 mmB) 12 mmC) 15 mmD)17mm习题解答及参考答案1.(C)零件工作时实际所承受的应力,应小于或等于许用应力故正确答案应是Co2.(A)材料的极限应力衍,对于塑性材料应取屈服极限S,对于脆性材料应取强度极限b ,故正确答案应是 Ao3.(

21、C)零件可靠度可表示为 R Ns 1No0.925,故正确答案应是 Co804.(D)变应力的循环特性的表示方法是min与max的比值,即minomax5.(B)对称循环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即 maxmin,故正确答案应是B o6. (C)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故正确答案应是Co7. ( B)两构件通过转动副联接,则两构件间保留一个转动,约束两个移动,故正确 答案应是B o&(A )两构件通过滑动副联接,则两构件间保留一个移动,约束另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故正确答案应是A o9. (C)平面运动副按其接触情况分类,可分为高副和低副,故正确答案应是Co10. ( D)在所例出

22、的运动副中只有齿轮副属于高副,故正确答案应是Do11. ( C) 4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可构成 3个转动副,故正确答案应是C o12. ( C)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局部自由度的处理方法是先将其“焊死”后,再确定机构的构件数及运动副数目,故正确答案应是Co13. ( D)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虚约束的处理方法是先将其去除后,再确定机构的构件数及运动副数目,故正确答案应是Do14. (A)在图6-84所示机构中,在 C处构成复合铰链,故正确答案应是A o15. ( D)在图6-84所示机构中,在 F处构成局部自由度,故正确答案应是Do16. ( C)在图6-84所示机构中,在 E或E'处

23、构成虚约束,故正确答案应是Co17. ( C)在图6-84所示机构中,去除局部自由度后,可动构件的数目是7,故正确答 案应是 C。18. ( C)焊死局部自由度 F、去除虚约束 E或E '并考虑C处复合铰链后,低副的数目 是 9 个,故正确答案应是 C。19. ( B)在图6-84所示机构中,只有凸轮与滚子构成高副,故高副的数目为1。20. ( C)根据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 3n 2Pl Ph 3 7 2 9 1 2,故该机 构自由度的数目是 2。21. ( A )因为机构自由度数目等于原动件数目,满足运动确定条件,故该机构具有确 定的相对运动。22. ( B)焊死局部自由度滚子,则n

24、=8 , pL=11 , pH=1,根据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F 3n 2PLPH 3 8 2 11 1 1,故该机构自由度的数目是 1。23. ( C)焊死局部自由度滚子,并注意两处拨叉处,各计一个高副,则n=4, pL=4 ,Ph=2,根据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F 3n 2Pl Ph 3 4 2 4 2 2,故该 机构自由度的数目是 2。24. ( B )因为 40+110<70+90 ,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故为双曲柄机构,正确答案应是 B。25.26.27.(A)因为 45+120<70+100, 杆机构,正确答案应是 A。(C)因为 60+100>62+700 ,

25、 是 C。(C)因为 50+100<70+90 , 构,正确答案应是 C。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架杆,故为曲柄摇不满足杆长条件,故为双摇杆机构,正确答案应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连杆,故为双摇杆机28. (C)因为60+110<80+100,满足杆长条件,摆动副应为不与最短杆相邻的转 动副C、D,故正确答案应是 C。A。29. (A)同上题,整转副应为与最短杆相邻的转动副A、B,故正确答案应是30. (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前在半程作等加速、后半程等减速的 运动,故正确答案应是 B。31. ( D )“反转法”原理是在整个机构上叠加了一个与凸轮转动相反方向的转动,

26、 故正确答案应是 D。32. (略)33. (A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是在理论廓线上度量的。34. ( B)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是理论轮廓线的等距曲线。35. (A)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实际轮廓线是理论轮廓线的不等距曲线。36. ( C)当时,滑块在重力作用下有加速向下滑动的趋势, 平衡力F为正,它阻止滑块加速下滑以保持等速运动,故 F 是阻力(支持力) 。37. ( B)当时,滑块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滑,即处于自锁状态,平衡力F为负,其方向相反,F为驱动力,即欲维持滑块等速下滑,必须施加于滑块上 的驱动力。38. ( D)三角形螺纹的自锁条件为螺纹升角小于

27、材料的当量摩擦角,即',故正确答案应是D。39. (C)普通螺栓是靠结合面间的摩擦力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所以螺栓的轴向CF 1 2F力Fa等于螺栓的预紧力Fo为Fa F0 -8F,故正确答案应是 C。mf 1 0.1540. (B)受轴向工作载荷的螺栓联接,螺栓实际承受的总拉伸载荷Fa应等于工作载荷Fe与部分预紧力(即残余预紧力Fr)之和,故正确答案应是B。41. (C)螺栓在轴向工作载荷 Fe作用下,为保证联接可靠、有效,残余预紧力Fr应始终大于零,故正确答案应是Co42. ( B)为提高螺栓联接的强度,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 Fa的变化围,应减小螺栓刚度或增大被联接件刚度,故正确答案应

28、是B。43. ( B)采用圈数多的厚螺母,不能够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即对提高联接强度效果不明显,故正确答案应是B。44. (A)为减小螺栓上的应力集中,可适当增大螺栓上过渡处的圆角半径,故正 确答案应是A。45. ( B)在铸件或锻件等未加工表面上安装螺栓时,必须要有已加工过的凸台或沉孔, 否则螺栓上会产生附加载荷,仅使用垫片是错误的。46. ( C)对联接用螺纹的基本要其应具有可靠的自锁性,所以适用于联接用的螺纹是三角形螺纹,故正确答案应是Co47. ( A )非矩形螺纹的自锁条件为:。当量摩擦角越大,自锁越可靠。而tg ' f ' f ,为牙型角,所以要提高螺纹联接的自

29、锁性能,应cos2采用牙形角大的螺纹,故正确答案应是A。48. ( C)与上题分析相反,若要提高螺纹的传动效率,应采用牙形角小的螺纹,故正 确答案应是Co49. ( B)在所列的放松方法中,只有双螺母放松属于摩擦放松方法,故正确答案应是B。50. ( C)采用铰制孔螺栓承受横向载荷时,螺栓杆会受到剪切和挤压力的作用,故正 确答案应是Co51. ( C)根据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是靠摩擦力使带轮产生运动的。52. ( D)当带所传递的圆周力大于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 打滑,打滑是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53. ( C)当带传动的结构参数相同时,V带传动的传动功率大于平带传动

30、的传动功率。54. ( B)带传动中,传动带作圆周运动的部分会产生离心力,而离心力产生的拉力作 用在皮带的整个带上,所以离心拉应力分布在皮带的整个带长上,故正确答案应是B。55. ( A)皮带的弯曲应力与带轮的直径成反比,所以皮带在大带轮处的弯曲应力小于 在小带轮处的弯曲应力,故正确答案应是 A。56. ( D)皮带上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与小轮的接触处,故正确答案应是D。57. ( B)弹性滑动是由拉力差引起的,皮带要传递动力就会有拉力差,所以弹性滑动 是无法避免的,故正确答案应是 B。58. ( A)由于有弹性滑动,当带绕过主动轮时,皮带的速度会落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 度;当带绕过从动轮时, 皮

31、带的速度超前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 故正确答案应是 A。59. ( B)根据计算功率 Pc和小带轮转速n ,查图50可以确定应选取的带型为 A型带, 故正确答案应是 B。60. ( A)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是皮带的疲劳破坏,故正确答案应是A。61. ( C) V 带传动小带轮的包角应大于 120 ,故正确答案应是 C。62. ( D)根据正确啮合条件,要使一对齿轮能够正确啮合,应保证其模数和压力角分 别相等,所以能够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 2和 4,故正确答案应是 D。63. 结果为: d=57 mm、ha =3 mm、hf=3.75 mm、c=0.75 mm、da=63 mm、df=49.5

32、 mm、db=53.6 mm、 p=9.42 mm、 s=4.71 mm, e=4.71mm。64. ( B)因为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点蚀,所以通常按齿面接触强度 设计,确定齿轮的几何尺寸(分度圆直径 d或中心距a),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F ),故正确答案应是 B。65. ( A)因为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轮齿的折断,所以通常按轮齿弯曲强度设计,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模数 m),然后验算齿面接触强度(H ),故正确答案应是 A。66. ( D )齿轮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H lim需根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及可能达到的硬度查图58来确定,由图c可查得其接触疲劳极限Hiim

33、=700MPa ,故正确答案应是D。67. ( B)齿轮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Flim需根据材料及其热处理方法及可能达到的硬度查图60来确定,由图c可查得其接触疲劳极限Fiim=240MPa,故正确答案应是B。68. ( B)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f,应根据其齿数查图 59获得,故正确答案 应是 B 。69. ( A)齿轮设计中,在满足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可选择较多的齿数,可以提高齿轮 传动的平稳性,对传动有利。70. ( B)斜齿圆柱齿轮的圆周力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运动方向相反,在从动轮上与 运动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应是 B。71. ( B)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相互啮合时,其接触点处轮齿的齿向应相同,所以两轮轮齿的旋向应相反,故正确答案应是B。72. ( A)蜗轮蜗杆传动中,蜗轮蜗杆的轴线相互垂直,且其接触点处轮齿的齿向应相同,所以蜗轮轮齿的旋向与蜗杆轮齿的旋向应同,故正确答案应是A。173. ( B)对正常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心距a 乙 Z2,故正确答案应是 B。274. ( A)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