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记词语。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动物的特点进展说明。3.理解松鼠的习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2.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得意之处及生活习性,并通过与?鲸?的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本文作者的表达方法。3. 教学用具 课件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出示松鼠图片。 2、介绍作者布封。3、明确学习目的。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借助拼读或查字典,读准字音。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络上下文
2、的方法自主学习。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自由学习,同学研究。3.集体交流。1订正字音。良子实橡健帽玲 窄强2理解词语。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乖巧。驯良:和顺仁慈。矫健:强壮有力。玲珑:精巧细致。机灵敏捷。蛰伏:动物冬眠,埋伏起来不食不动。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敏锐地感觉到。三自主阅读,适时点拨1.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2.探究交流。1课文中哪部分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开头一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是怎样写松鼠的特征?概括写松鼠的特征。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统领全文的作用
3、。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松鼠的?从文中画出相应的内容。生甲:从形体方面表现它漂亮的特点。生乙: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这几方面的特点吗?生丙: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它们的住宅不接近人的住宅;它们乐于晚上出来活动;吃果实,喝露水。生丁:课文还从过河、警觉、跑跳、叫声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了它乖巧的一面。最后,从繁殖、换毛、喜欢干净说明其他生活习性。3松鼠为什么惹人喜欢?你喜欢它的哪几个方面?学生自主谈看法。四再读课文,感悟写法1.学习了课文,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本课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读了课文后,仿佛活泼得意的小松鼠就在眼前一样。选择
4、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加以体会。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松鼠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作者可以把小松鼠写得这么鲜活,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3.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就这两课在表达上的不同谈谈你的看法。生甲:?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生乙:?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学了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和顺仁慈。驯良2精巧细致或灵敏敏捷
5、。玲珑3合人心意,讨人喜欢。乖巧4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警觉5动物冬眠,埋伏起来不吃不动。蛰伏2.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CA.尾巴老是翘起来。B.它非常敏捷,非常机敏。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边听
6、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C.它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D.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
7、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3.以下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句是D“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