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杭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与群众安全感调查报告08本科刑事技术二区队 邱殿聪 【内容摘要】社会长治久安,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社会治安 安全感 对策思考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根据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浙江”、“法制浙江”的目标要求,调查了解全省各地城乡居民对当地社会治安认可度、群众安全感以及对公安工作的评价和

2、满意度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我省社会治安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同时,为了配合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学习理论研究及理论调查的方式方法,并促使警院学子走进、深入社会,通过与人民群众直接的沟通交流,了解掌握群众心声,对当前浙江的社会治安状况及群众安全感有理性的认识。以及结合调查地的特点,在现有的基础资料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总结和评价调查地的社会治安状况,思考其深层的原因及联系,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二、调查实施开展情况调查时间:2010年9月15日下午调查地点:杭州市滨江区调查方式: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以区队为单位,

3、两人一组分头展开。调查结果:调查活动开展期间,参与调查同学都十分认真地对待。因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调查活动基本集中在杭州滨江地区进行,最终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统一进行数据统计。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较高的广泛性,从回馈的问卷数据看,调查样本结构在总体上是比较协调的,并具有以下的特点:1、 被调查者以青壮年为主,高中(大专)学历居多;2、 新杭州人占了较大的比例;3、 被调查者职业多种多样,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四、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的总体数据反馈表明,杭州地区人民群众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评价良好,群众的

4、安全感较高。下面是就问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 被调查者对当地目前治安状况的评价在对“您认为您所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的回答中,选择“很好”的有35人,占了总数的10.0%;选择“较好”的有137人,占39.14%;选择“一般”的有154人,占44.0%;选择“较差”的有17人,占4.86%;选择“很差”的有7人,占了总数的2.0%。 如图一。(图一)图一表明杭州地区人们群众对当地目前的社会治安状况评价良好,选择“较差”和“很差”两项合计仅占了6.86个百分点;但就总体水平而言仍然较低,选择“很好”和“较好”也只占了49.14%,没有达到总体的一半水平,且有48.29%被调查者认为今年的

5、治安状况较去年一样。在调查中有19.71%的被调查者反映近两年中其及其家人遭受过不法侵害,还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有遭遇过自行车或电动车被盗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杭州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仍有待提升,尤其要加强对盗窃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 被调查者的社会治安环境安全感在对“您对所居住地区的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吗”的回答中,有26人选择了“很安全”,占7.43%;有122人选择了“比较安全”,占34.86%;有161人选择了“基本安全”,占了46.0%;有33人选择了“不太安全”,占了9.43%;有8人选择了“不安全”,占了2.29%。如图二。(图二)社会公众对治安环境的安全感较高,有88.3

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治安环境安全;不过认为“不太安全”和“不安全”所占的比例为11.7%,对于省会城市的杭州来讲仍是偏底的,还需要通过努力来消除这部分群众心中的不安全感。3、 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安全感的主要方面在对“您认为当前哪一类社会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的回答中,选择“刑事犯罪”的有69人,占了总数的19.71%;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有130人,占了37.14%;选择“黄赌毒”的有53人,占了15.14%;选择“交通事故”的有74人,占了21.14%;选择火灾的有4人,占了1.14%;选择“其他”的有20人,占了5.71%。如图三。(图三)数据表明当前人们群众的不安全感主要来自

7、对公共秩序的担忧,同时,在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当前的警力配置无法满足他们对加强公共秩序管理的要求,也即在公共管理上的警力投入不够,见警率低。4、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在对“目前搞好社会治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有89人选择了“加大打击力度”,占了总数的25.43%;有94人选择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占26.86%;有28人选择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占了4.41%;有36人选择了“加强巡逻”,占10.29%;有72人选择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占了20.57%;有17人选择了“提高群防群治能力”,占了4.86%;有14人选择了“鼓励见义勇为”,占了

8、4.0%。如图四。(图四)五、对策思考在调查的过程中,人们群众就自身的体会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建议,虽然不完全能适用于当前治安状况的实际,但对公安机关今后的治安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向意义。下面,我就结合被调查者反馈的信息及我自身在公安实践工作的见闻,提出我对加强治安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的对策思考。1、加强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普及治安安全知识。在调查及访谈中我们发现,随着新时期法制教育的推进,大部分群众拥有较高的法制意识,但仍有少部分群众的法制意识较低,对公安机关了解程度低,以至于不能客观地对当前社会治安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我们知道,公安宣传是联系群众和公安机关的桥梁

9、,只有让人们群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公安机关在开展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宣传工作,使老百姓知道公安机关“在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进而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还有,访谈中部分群众将因自身治安安全意识缺乏而造成的利益损失归咎于公安机关的失职,所以在宣传工作中公安机关也应注意加强治安安全知识的普及,将人民群众的“要我安全”观念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提高人们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见义勇为意识。2、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做好公安工作就要牢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想,广泛地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

10、,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补充力量,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调查过程中,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加强治安安全管理只是公安机关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这说明了当前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工作仍不够深入。群防群治工作自建国以来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实践证明了无论何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支有生力量,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缓解了政法部门警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了社会治安的打击和防范力量;二是加强了对社会面的控制,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三是维护了治安秩序,加强了治安防范,促进了社会治

11、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不稳定因素随之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和复杂,公安机关应加强群防群治管理,构建广泛有效的治安综合治理统一战线。3、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发挥科技优势,完善防控体系。在调查中,有37.14%的被调查能认为公共秩序混乱是影响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要原因,且在群众对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建议中,有10.2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公安机关见警率不高,还需要加强巡逻。从这两个数据显示,人们群众对当前公安机关的公共秩序管理的力度并不满意,当前的公共环境警力配置仍不能满足群众的心理需求。所以,公安机关应加强公

12、共环境秩序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巡逻,提高见警率。高见警率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在公共环境下的安全感,对于违法犯罪者也有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同时,公安机关应紧密结合实际,构建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在发案的重点地区、场所和路段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多管齐下,强化防控网络,挤压犯罪空间。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完善监控网络,做到人控和机控的完美结合。4、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对暂时未破的案件及时回访,赢得群众信心。群众看公安,首先看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影响强烈的案件,所以坚持快侦快破,让群众看到公安的工作能力,能极大地鼓舞群众,提升群众对公安的认同感。不过,实际公安工作

13、中案件出于多种客观或主观原因而不能及时破获,这样的情况处理不好,往往就会造成案件当事人怀疑公安机关工作能力,不信任公安机关。所以,为了进一步让未破案件的当事人了解公安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办案单位对暂时未能破获的刑事案件尤其是盗窃、抢劫等严重危害群众安全的案件当事人,要及时回访,向他们通报公安机关为侦破案件采取的工作措施,讲解案件进展情况,表明公安机关破获案件的决心,消除群众对公安机关不管不问和办事效率低下的误解,赢得群众的信心。5、重视小案件,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公安工作中,因为重大案件的社会影响性和社会危害性,公安机关普遍重视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能有效地做到“命案必破”,但

14、往往忽视了加强对轻微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在派出所见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基层公安机关普遍观念里认为对小案件的过多投入是一种对公安资源的浪费,对小额盗窃、自行车摩托车盗窃等轻微治安案件大多敷衍了事。在调查过程中,不少被调查者表示遇到轻微的自身利益被侵害的时候不会选择去报案,因为他们的认识中警察不会去处理这些小案件。现实就是这样,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案件大多就是这些小案件,有些群众一生也不会遇到一起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在群众面前展现职责能力的机会就是在于把这些小案件处理好,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那么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就上去了。6、其他具体有效的对策。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加强对重点区

15、域场所的整治等等。六、调查小结虽然这次调查持续的时间较短,调查的规模和范围也很有限,但是我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和体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们的能力。首先,在调查问卷及与被调查者的交流中,了解了人民群众对于当前治安安全最关注的方面, 对杭州地区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安全感有了理性的认识,增强了我们公安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其次,这既是一次社会调查的实践,也是一次展开群众工作的锻炼。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以及和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调查报告的撰写,既增加了我们社会治安方面的知识,又锻炼了我们笔头能力。本次调查活动能为我们以后学习治安管理学这本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将来的学习中我可以很好地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更能促进我们对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