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_第1页
某油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_第2页
某油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_第3页
某油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_第4页
某油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轻凝析油储罐罐底渗漏修补方案目录1 渗漏基本情况介绍2 编制依据3 罐内修补特点4 真空箱检测5修补步骤与措施5.1底板钻孔充氮5.2挖除缺陷5.3更换沥青砂5.4水冲洗5.5沥青砂垫层和砂层修补5.6开对接坡口5.7对接补丁钢板制作5.8补丁钢板对接5.9补丁钢板焊接5.10对接补丁钢板焊缝检测5.11覆盖补丁钢板5.12覆盖范围打磨5.13覆盖补丁钢板块的焊接6修补后的检测7清洁8罐内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渗漏基本情况介绍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XX)LOP罐区轻凝析油储罐T-xx罐底发生了轻微渗漏,根据XX生产部、维修部和XX三方工程师一年多来对T-xx检漏井内油水混合液的液位变化观察、记

2、录,渗漏甚微,渗漏量不到1升/天(油水混合物),在xx年秋、冬季和xx年春季,基本不发生渗漏。经过xx有限公司对罐底渗漏进行AE声发射检测,初步确定5个可疑点,可作为重点检测位置。目前该罐完成清洗工作,达到进罐条件。我们首先重点对AE声发射技术检测确定的5个可疑的大致位置处的罐底板焊缝和母材进行真空箱检测,精确找出渗漏点。然后根据渗漏的特点拟定具体的修补措施。该储罐直径20m,底板中幅板材质为Q235,板厚8mm;边缘板材质为16MnR,板厚10mm。 2编制依据2.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8-2005)2.2 油罐实用堵漏技术(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

3、)2.3油罐(中国石化出版社 xx年1月第1版)2.4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 -1999)2.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 -1999 )3罐内修补特点3.1由于渗漏甚微,储罐底板直径大(20m),虽然通过AE检测初步确定5个可疑点,可做重点检测;但通过真空箱检测进一步查找渗漏点仍十分困难。3.2储罐底板渗漏点的查找和修补必须在储罐区和罐内实施。因轻凝析油混合气易燃易爆,因此防火防爆等级高,要严格做好防火防爆措施。3.3因储罐有玻璃钢内浮盘,罐底上的浮盘支撑多,即使经过专业公司的清洗,要将罐壁和罐底的残留凝析油清理干净的难度仍比较大,清理工作量大。3.4储罐为受

4、限空间,储罐内残余轻凝析油气等有害气体,罐内通风不良,罐内作业对通风和防火的要求高,必须做好受限空间作业监控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 真空箱检测清罐合格后,首先重点对AE声发射技术检测确定的5个可疑的大致位置处的罐底板焊缝和母材进行真空箱检测,精确找出渗漏点。接着对罐底所有焊缝(包括焊在罐底板上的浮盘支撑架垫板),一边用电动钢丝轮清理,一边进行真空箱检测查漏。注意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对某些不能作真空箱检测的特殊位置,则做渗透(PT)检测。135 修补的步骤和措施虽然该罐渗漏甚微,但渗漏一年多,渗漏时间长,在渗漏点的周围沥青砂中已造成较大的油污染。尽管对油罐底板进行清洗,但仍无法排除底板

5、下的油气。据XX工程师介绍,轻凝析油的闪点很低,只有100多摄氏度。该罐底板中幅板厚度仅8mm,焊接时的热输入会很快地使底板下表面产生高温,容易引燃底板下表面的油气造成事故,动火修补存在着较大的不安全因素。所以,焊接的安全措施是修补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采用的修补措施需根据真正检测出来的缺陷情况而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根据xx年7月11日和7月25日XX生产部和XX工程师一起针对底板修补方案进行讨论,对底板缺陷进行小面积局部切除、更换并用“补丁钢板”进行焊补的方案达成共识。拟定的修补措施大致如下:5.1底板钻孔充氮在缺陷处用防爆钻钻出8的孔,并开出M8的管螺纹,接上M8的外螺纹管接头。用软管与管

6、接头连接,送入氮气,这样喷嘴垂直对着缺陷部位钻出的8孔吹入氮气,使缺陷周围的底板下形成氮气保护,降低空气浓度。5.2挖除缺陷如果缺陷位于底板母材上,非靠近焊缝位置,用防爆砂轮机在需要贴“补丁钢板”的缺陷位置的周边打磨切割出一个矩形方块,边充氮、边打磨切割、边浇水冷却。切除的方块的尺寸起码能把手和相应工具伸进底板下(约200×150mm),以取出含油沥青砂。矩形方块的长边与整块底板的长边相一致,如图一。如果缺陷位于焊缝位置,尤其是在三层钢板交汇搭接的焊缝位置,对中幅板,则切割缺陷位置搭接于上部的钢板,如图二;对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焊缝,则切割缺陷位置搭接于底部的钢板,如图三。注意绝对不

7、能使用割枪直接切割。底板挖除图如下:5.3更换沥青砂将缺陷位置挖除后,尽量将其下部及其四周的含油沥青砂垫层和砂层取出,挖除的范围需大于覆盖补丁钢板周边100 mm以上。5.4水冲洗将缺陷位置的含油沥青砂垫层和砂层挖除后,用软管引入干净水,对缺陷下的已挖除部位进行水冲洗,以降低其周围的油气。5.5沥青砂垫层和砂层修补将冲洗残留水清理干净后,按原来的要求,先填入干净的干砂,夯实后,接着重新填入与原沥青砂相一致的70mm厚沥青砂层。5.6开对接坡口重新填入新的沥青砂并确认不会引燃底板下的油气后,用砂轮机修整圆滑挖除的边缘,并打磨出坡口,磨除坡口及其附近的氧化层和油污等杂物,露出金属光泽。5.7对接补

8、丁钢板制作根据挖除的形状、尺寸制作对焊补丁钢板,并打磨出坡口。注意补丁钢板要与原底板母材同材质、同厚度。中幅板材质为Q235,厚8mm;边缘板材质为16MnR,厚10mm。补丁钢板与沥青砂层接触的一面按原要求进行防腐。5.8补丁钢板对接在底板下的坡口位置垫入40×4的扁钢(上表面要打磨光滑并露出金属光泽),共垫入四条扁钢,形成扁钢垫环。然后把预制好的补丁钢板放入,检查补丁钢板与原底板是否对接吻合良好。补丁钢板对接的示意图如下:5.9补丁钢板焊接在离补丁钢板边缘100mm处的周围敷湿布,以便在焊接时起降温作用。接着采用2.5焊条进行焊接,注意采用小电流对称、间歇焊接,焊接时焊条直线移动

9、,不摆动,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量输入。同时,注意焊接过程中随时更换湿布持续降温。材质为Q235(中幅板)时,采用焊条J422;材质为16MnR(边缘板)时,采用焊条J507。5.10对接补丁钢板焊缝检测对接焊缝焊接完成后,把焊缝打磨到与母材平齐。并对对接焊缝及热影响区做PT检测(渗透检测)。5.11覆盖补丁钢板根据覆盖补丁钢板所需的形状、尺寸(比对接补丁的周边大50mm),制作覆盖用的补丁钢板。如果缺陷位于焊缝位置或焊缝附近,覆盖的补丁钢板需根据所在位置焊缝的弧度,加热、敲打成适当形状,以使补丁钢板能很好地与底板紧密贴合。覆盖的补丁钢板加工示意图如下: 补丁钢板焊接边缘必须预先打磨至表面露出金属

10、光泽,且钢板边角修成圆角。5.12覆盖范围打磨把底板上表面需覆盖补丁钢板的部位彻底打磨干净、平滑并露出金属光泽,打磨范围需大于补丁钢板块覆盖到的部位。5.13覆盖补丁钢板块的焊接把覆盖用的补丁钢板块压在已完成焊接和PT检测的对焊补丁钢板上,同样在离补丁钢板边缘100mm处的周围敷湿布,以便在焊接时起降温作用。接着采用2.5焊条进行焊接,注意采用小电流对称、间歇焊接,焊接时焊条直线移动,不摆动,尽量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量输入。同时,注意焊接过程中随时更换湿布持续降温。修补完成后的示意图如下:6 修补后的检测6.1外观检测补丁钢板焊接工作完毕,应对焊缝外表面进行检查,并应符合如下规定:不得有裂纹、气

11、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6.2无损检测对补丁焊缝及热影响区进行100的磁粉探伤(MT)或渗透探伤(PT)。6.3真空箱检测对补丁钢板焊缝再次采用真空箱法进行渗漏检测,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53kPa。底板修补情况,由双方派员罐内检查最终确认并签字为准。7 清洁在撤离现场之前,认真清理罐底,需保证罐底的清洁度符合重新进油恢复生产的要求;同时,做好罐外场地的清洁工作。8罐内作业安全注意事项8.1因轻凝析油混合气易燃易爆,因此防火防爆等级高,要严格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对进入罐区和罐内作业的人员应进行防火、防爆、受限空间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作业交底。8.2进入罐区作业时必须办理罐区施工作业票(PTW),并按XX安全部门要求穿戴安全防护用品。8.3罐内部为受限空间,进出储罐困难,罐内空气质量差,罐内较黑暗;罐壁、罐顶的人孔都必须打开,一个罐壁人孔设轴流风机持续通风,另一个为进出口;且进入罐内前必须检查轴流风机运作良好。8.4进入罐内施工前必须办理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进入罐内作业前必须对罐内气体(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