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免疫系统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应答:遇病原体后首先迅速起防卫作用的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起重要作用(数分钟至96小时内),特点:先天具有、迅速发生、无特异性、无记忆。特异性(适应性)免疫应答:T、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克隆增殖及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和效应功能,消灭抗原。特点:后天获得、有潜伏期、抗原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T、B淋巴细胞),包括骨髓(B)、胸腺(T)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和
2、B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淋巴细胞:多功能干细胞-造血祖细胞-髓系干细胞f淋巴系干细胞fT、B细胞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双阴性-双阳性-单阳性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的CD4+CD8+T细胞继续分化,凡能与MHC分子相互作用的就能继续发育,其中与MHCI类分子作用的DP细胞发育为CD8+T细胞,与MHCn类分子作用的则发育为CD4+T细胞;而不能与MHC分子作用的DP细胞被克隆清除,此即阳性选择。阳性选择赋予成熟的T细胞获得识别MHC分子的特性阴性选择:经过阳性选择的CD8+T或CD4+T细胞如果能提高亲和力识别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
3、HC分子复合物,那么此类T细胞被克隆清除,此即阴性选择。阴性选择清除了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赋予成熟T细胞具有自身耐受的特性T细胞的表面标志:TCR-CD3复合体:TCR:识别抗原肽-MHC、CD3:传递信号;CD4和CD8分子;CD28分子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BCR复合体;CD40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体:膜表面免疫球蛋白、Ig和Ig成熟B细胞膜表面表达SmIgM、SmIgD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B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多为IgM和IgD、结合特异性抗原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
4、疫细胞专职APC:表达MHC-n类分子、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和各种粘附分子,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抗原(antigen,Ag):指能与T、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识别),启动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效应T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的二重性:1.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产生抗体和/或效应T淋巴细胞的能力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能和免疫应答产物特异结合的特性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而只具有抗原性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原性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性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
5、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区域。是抗原分子中与T、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特异结合的部位。又称表位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细胞辅助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不需要T细胞辅助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并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可变区VL(免疫球蛋白L链)+VH(免疫球蛋白H链)J链:浆细胞分泌分泌片: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2XFab;Fc胃蛋白酶:F(ab')2;pFc免疫球蛋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结合细胞(调理
6、作用、ADCC作用、介导I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和粘膜人工制备抗体类型: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基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基因工程抗体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血浆蛋白质,激活后可溶解细胞,参与炎症,可协助抗体清除病原体。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C3含量最高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替代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抗原与抗体结合,使抗体分子构型发生改变,抗体分子上Fc段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替代激活途径:激活物:G-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凝聚IgG4、IgA等;MBL激活途径:MBL+细菌甘露糖残基一(+丝氨酸蛋白酶)MASP共同末端效应(膜
7、攻击阶段):MAC:C56789n三条激活途径共同拥有的终末途径,是由C5C9构成的膜攻击复合物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经曲替代MBL激活物质Ag-Ab脂多糖凝聚IgA和IgG4细菌C3转化酶C4b2bC3bBbC4b2bC5转化酶C4b2b3bC3bnBbC4b2b3b生物学作用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溶菌及溶靶细胞作用、调理作用、免疫粘附作用、中和及溶解病毒、炎症介质作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的MHC称HLA复合体,其编码的基因产物为HLA。HLA: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分为I、n和出类基因区I类基因:经典I类基因包括A、B、
8、C;非经典I类基因:包括E、F、G、H基因位点经典I类基因(HLA-A、B、C各位点的基因)编码化学结本相似但抗原性不同的HLA-A、B、C肽链,即HLA-I类抗原的重链(链由HLA-I类基因编码)n类基因:包括DP、DQ、DR;新近确定的DN、DM、DOHLA-DP、DQ、DR各位点的基因各自编码着相应的HLA-DP、DQ、DR的肽链,即HLA-n类抗原?hla-I、n类抗原的分布:I类抗原: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n类抗原:存在于APC,胸腺上皮细胞及活化的B细胞?HLA-I、n类抗原分子的结构:HLA-I抗原分子的结构: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借非共价键连接而成异源双体(“、3链),重链:链
9、,由HLA-I基因编码;轻链:2微球蛋白(2m),其编码基因位于第15号染色体HLA-I抗原分子可分为: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样区;跨膜区;胞质区。肽结合区:位于链的氨基端(N端);由1和2两个功能区组成;1和2两个功能区之间构成了肽结合槽;肽结合槽是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决定了HLA-I分子的多肽性。跨膜区:将HLA-I分子固定在细胞膜上。胞质区:与信号的传递有关HLA-n抗原分子的结构:由一条链和一条链借非共价键连接而成,链和链均由HLA-n基因所编码。肽结合区:位于链和链的氨基端(N端);由1和1两个功能区组成;1和1两个功能区之间构成了肽结合槽;肽结合槽是与抗原肽结合的部位,决定了HLA-
10、n分子的多肽性。?HLA-I、n类抗原的生物学功能:1、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HLA-I抗原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HLA-n类抗原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2.诱导胸腺内T细胞发育。3.引起移植排斥反应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单体型遗传、复等位基因、共显性、连锁不平衡细胞因子: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或多肽物质的统称细胞因子的来源和产生特点:多源性、多向性细胞因子以生物学作用进行划分: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生长因子GF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1、: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1. 感应阶段:抗原经APC摄取、加工处理成抗原肽,与MHC-n类分子结合后,表达在APC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初始)识别。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TCR-抗原肽-MHCn类分子复合物;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D28-B7。活化的T细胞:表达CD40L和一些细胞因子受体,分泌IL-2、IL-4、IL-5、IFN-刺激巨噬细胞,使其产生IL-1、IL-12等。B细胞活化:B细胞通过SmIg识别抗原CD40-CD40L。活化的B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2. 反应阶段:活化的CD4+Th0细胞通过表面IL-4R和IL-4结合,可增殖分化为Th2细胞;Th2细胞增
12、殖分化后,可产生大量的CK,如:IL-4、IL-5、IL-6、IL-10;B细胞借助于以上的CK,可进一步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Ig。3. 效应阶段:浆细胞合成分泌的Ig发挥其生物学作用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初次再次应答场所胸腺依赖区生发中心抗原用量多少抗体生成潜伏期长(5-10天)短(1-3天)抗体生成量低高持续时间短长抗体类别以IgM为主以IgG为主抗体亲和力低高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抗原经APC摄取、加工处理成抗原肽,与MHC类分子结合后,表
13、达在APC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CD4+Th1介导的细胞免疫:CD4+Th1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后,释放IL-2、IFN-和TNF-等CK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Tc(效应细胞)通过TCR识别靶细胞上MHC-I类分子和抗原肽的复合物,释放穿孔素-粒酶,以及启动Fas/FasL途径,使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超敏反应:机体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I型:速发型超敏反应;n型: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出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I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由IgE抗体介导;可发生在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发
14、生快,消退亦快;使机体出现功能紊乱;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后,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型抗体应答,产生的IgE型抗体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R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激发阶段: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通过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的结合(膜表面FcR交联),使之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临床常见疾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消化道过敏症;皮肤过敏症防止原则:寻找变应原,避免接触;脱敏疗法;减敏疗法;药物治疗n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15、;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出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血流中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沉word 可编辑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积于血管基底膜或组织间隙,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细胞的参与下,引起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临床常见疾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uthus反应、类Authus反应;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IV型超敏反应主要特点:发生较慢,通常在机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后24-72小时方出现炎症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无抗体、补体参与。临床常见疾病: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迟发型超敏
16、反应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以维持机体生理稳定的一种功能天然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抗细菌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体液中的抗菌;特异性免疫:胞外菌感染的免疫、胞内菌感染的免疫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胞内菌感染的免疫:主要是CD4+Th1细胞、CD8+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D4+Th1细胞:释放CK,产生炎症反应和迟发性超敏反应?CD8+Tc细胞:释放穿孔素和粒酶、表达FasL,使胞内菌感染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抗病毒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获得性;特异性免疫:细胞介导免疫学防治:是应用各类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制剂来诱导、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特异性免疫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宁波余姚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南平市第二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有效的内容营销策略计划
- 战略创新与风险管理考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的法律理论与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法律语境变化与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云端的AI服务架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法学概论考试高分秘籍及试题答案
- 2025届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八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小学生民法典主题班会-民法典宣讲课件
- HG-T 4062-2023 波形挡边输送带
- 牛背山岩桑坪生态旅游客运索道项目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影响评价报告
-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
- 提水试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呼吸系统(0001)课件
- 单位食堂美食节策划方案
-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 GA/T 2015-2023芬太尼类药物专用智能柜通用技术规范
- 唱片行业前景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