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653-2006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旨在为消防监督机构及有关单位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用于识别和判定可能导致重大火灾事故的风险隐患。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在各类场所中如何识别和评估可能引发重大火灾的安全隐患,以预防火灾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存在火灾隐患的判定工作。
-
术语定义:对“重大火灾隐患”、“判定”等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的判定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
判定原则:提出了判定重大火灾隐患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合法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确保判定过程客观公正。
-
判定依据:列出了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时需参考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确保判定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
判定方法:详细阐述了具体判定步骤和方法,包括现场检查、资料审核、风险评估等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所(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易燃易爆场所等),制定了具体的检查项目和评判标准。
-
隐患分类:将重大火灾隐患分为直接判定要素和综合判定要素两大类。直接判定要素是指一旦存在即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形;综合判定要素则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定是否构成重大隐患的情况。
-
判定程序:规定了从隐患发现、信息记录、分析评估到提出整改意见的全过程操作程序,确保隐患判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流程化。
-
报告与处理:明确了判定结果的记录、报告方式以及对已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整改要求,强调了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和单位的整改责任。
-
复核与申诉:为保障判定的准确性与公正性,规定了隐患单位对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核和申诉途径。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6-10-25 颁布
- 2007-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原则,提供了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人民防空工程)及相关场所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形成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9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GB/T14107
消防基本术语
第二部分
GB5004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907、GB12268、GB13690、GB/T14107、GB50045、GB50067、GB50074、GB50084、GB50116、GB50156、GB50157、GB50222、GBJ1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重大火灾隐患
majorfirepotential
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3.2
公共娱乐场所
publicentertainmentoccupancies
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3
人员密集场所
assemblyoccupancies
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3.4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
placeofflammable&explosivechemical
materials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场所,包括工厂、仓库、储罐(区)、专业商店、专用车站和码头,可燃气体贮备站、充装站、调压站、供应站,加油加气站等。
3.5
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
operatingareasforladdertrucks
靠近建筑,供举高消防车停泊、实施灭火救援的操作场地。
3.6
重要场所
importantplaces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的场所。如:国家机关,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调度中心,广播、电视、邮政、电信楼,发电厂(站),省级及以上博物馆、档案馆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科研单位中的关键建筑设施,城市地铁。
4、总则
4.1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接判定或综合判定的方法,按照判定程序和步骤实施。
4.2符合第5章任意一条要素且不符合4.5规定的,应直接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4.3不符合第5章任意一条要素且不符合4.5规定的,应根据场所类型、重大火灾隐患的综合判定要素,按照6.3进行综合判定。符合6.2所列情形之一的应综合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4.4对火灾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应根据场所类型、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要素的具体情形和发生火灾可能的过火面积,以及物品价值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4.5下列任一种情形可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
a)可以立即整改的;
b)因国家标准修订引起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c)对重大火灾隐患依法进行了消防技术论证,并已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的;
d)发生火灾不足以导致特大火灾事故后果或严重社会影响的。
4.6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程序:
a)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并获取相关影像、文字资料;
b)组织集体讨论判定,且参与人数不应少于3人;
c)对于涉及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按照本标准判定重大火灾隐患有困难的,应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技术论证。专家组应由当地政府有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和相关消防技术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应少于7人;
d)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时,建筑业主和管理、使用单位等涉及利害关系的人员可以参加讨论,但不应进入专家组;
e)集体讨论或专家技术论证应形成结论性意见,作为判定重大火灾隐患的依据。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结论性意见应有2/3以上专家同意;
f)集体讨论和专家技术论证应当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期限。
5、重大火灾隐患直接判定
下列重大火灾隐患可以直接判定:
a)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b)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
c)甲、乙类厂房、库房或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住宅或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d)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
e)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6、重大火灾隐患的综合判定
6.1综合判定要素
6.1.1
总平面布置
6.1.1.1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车道或消防车道被堵塞、占用。
6.1.1.2建筑之间的既有防火间距被占用。
6.1.1.3城市建成区内的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储量达到或超过GB50156对一级站的规定。
6.1.1.4丙类厂房或丙类仓库与集体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
6.1.1.5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等与其他建筑合建时,所在楼层位置不符合规定。
6.1.1.6地下车站的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台及疏散通道内设置商业经营活动场所。
6.1.2
防火分隔
6.1.2.1
擅自改变原有防火分区,造成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定的50%。
6.1.2.2
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损坏的数量超过该防火分区防火分隔设施数量的50%。
6.1.2.3丙、丁、戊类厂房内有火灾爆炸危险的部位未采取防火防爆措施,或这些措施不能满足防止火灾蔓延的要求。
6.1.3
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
6.1.3.1
擅自改变建筑内的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与其他区域的防火分隔设施,或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被占用、堵塞而无法正常使用。
6.1.3.2
建筑物的安全出口数量不符合规定,或被封堵。
6.1.3.3
按规定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而未设置。
6.1.3.4
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距离超过规定距离的25%。
6.1.3.5
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未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或损坏率超过30%;其他建筑未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或损坏率超过50%。
6.1.3.6
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高层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
20%,其他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门的损坏率超过50%。
6.1.3.7
民用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室内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低于B1级。
6.1.3.8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楼梯间、疏散门或安全出口设置栅栏、卷帘门。
6.1.3.9
除5.4规定外的其他场所,其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
6.1.3.10
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既有外窗被封堵或被广告牌等遮挡,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
6.1.3.11
高层建筑的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被占用,影响消防扑救作业。
6.1.3.12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电梯无法正常运行。
6.1.4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6.1.4.1
未按规定设置消防水源。
6.1.4.2
未按规定设置室外消防给水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
6.1.4.3
未按规定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
6.1.4.4
除5.5规定外的其他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1.4.5
未按规定设置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的其他固定灭火设施。
6.1.4.6
已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其他固定灭火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运行。
6.1.5
防烟排烟设施
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使用或运行。
6.1.6
消防电源
6.1.6.1
消防用电设备未按规定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6.1.6.2
未按规定设置消防用电设备末端自动切换装置,或已设置但不能正常工作。
6.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7.1
除5.5规定外的其他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故障状态,不能恢复正常运行。
6.1.7.3
自动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联动控制。
6.1.8
其他
6.1.8.1
违反规定在可燃材料或可燃构件上直接敷设电气线路或安装电气设备。
6.1.8.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或防雷、防静电设施失效。
6.1.8.3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或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电气设备失效。
6.1.8.4
违反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可燃材料装修。
6.2综合判定规则
6.2.1
人员密集场所存在6.1.3.1~6.1.3.9和6.1.5、6.1.8.4规定要素2条以上(含本数,下同)。
6.2.2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存在6.1.1.1~6.1.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应对工作中突发事件的预案计划
- 资源共享在班级工作中的重要性计划
- 抢先获取2025年VB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
- 仓库成本控制与管理策略计划
- 2024年惠州市博罗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班级轮值制度的设计与实施计划
- 2024年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涂装工考试:中级涂装工考点(三)
- 医院重症监护室感染监控指南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融资融券实务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天天练1000道可打印带答案
- 2022北京东城六年级毕业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件-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检查方法
- 手术室的健康教育
- 海水的淡化技术及应用
- 食堂餐饮服务方案
- 中职学校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