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冷基础知识问答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1为什么说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蒸汽压缩式制冷理想和实际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 膨胀阀?答:1):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循环时, 高、低温热源恒定, 制冷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热源间无传热温差,制冷工质流 经各个设备中不考虑任何损失, 因此,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 它的制冷系数是最高的, 但工程上无法实现。 ( 见笔记,关键在于运动无摩擦,传热我温差)2):工程中,由于液体在绝热膨胀前后体积变化很小,回收的膨胀功有限,且高精度的膨胀机也很难加工。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均由节流机构(
2、如节流阀、膨胀阀、毛细 管等)代替膨胀机。此外,若压缩机吸入的是湿蒸汽,在压缩过程中必产生湿压缩,而湿压 缩会引起种种不良的后果,严重时产生液击, 冲缸事故, 甚至毁坏压缩机, 在实际运行时严 禁发生。因此,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应是干饱和蒸汽 (或过热 蒸汽),这种压缩过程为干压缩。2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与实际循环有何区别?答:1)理论循环假定: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冷凝器压降为 零,出口为饱和液体,传热温差为零,蒸发器压降为零,出口为饱和蒸汽,传热温差为零;工质在管路状态不变,压降温差为零。2)区别:实际压缩过程是多变过程;冷凝器
3、出口为过冷液体;蒸发器出口为过热蒸汽;冷凝蒸发过程存在传热温差tk=t+ tk,to=t- to。3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制冷系数? C.O.P 值? E.F.R ?什么是热泵的供热系数? 答:1)通常将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s与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k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即:n = £ s/ e k。2)制冷系数是描述评价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制冷剂的性质和制冷循环的 工作条件有关。 通常冷凝温度 tk 越高,蒸发温度 to 越低,制冷系数£ 0 越小。公式:£ 0=T0/ (TkT0)3) 实际制冷
4、系数(e s)又称为性能系数,用 表示,也可称为单位轴功率制冷量,用Ke 值表示。注:e s=Q0/Ne=Q0/N0 n s= e 0 n s。Q0是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N0轴功率Ne;e 0是理论制冷系数;n 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4) 是指热力完善度,既是指在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es与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e k之比。E.F.R=qO/wel= e 0 n el= e 0 n i n mn e n d式中:wel 电机输入比功;5)热泵的供热系数是描述评价热泵循环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4制冷系数 .答=QH/W=Th/( Th T) =1+
5、e> 1同一台机的相同工况下作热泵使用与作制冷机使用的热泵系数与制冷系数关系 5为什么要采用回热循环?液体过冷,蒸汽过热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答: 1)采用回热循环,使节流前的常温液体工质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蒸汽进行热交换,这 样不仅可以增加节流前的液体过冷度提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而且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吸气管道中的有害过热。2)液体过冷,可以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增加,而循环的压缩功并未增加,故液体过冷 最终使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提高了。蒸汽过热循环使单位压缩功增加了, 冷凝器的单位热负荷也增加了, 进入压缩机蒸汽的比容 也增大了,因而压缩机单位时间制冷工质的质量循环量减少了, 故制冷装置
6、的制冷能力降低, 单位容积制冷量、制冷系数都将降低。除了以上的方法外,还应该结合PH 图进行分析。6. TO (蒸发温度)TK (冷凝温度)的变化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答:1)假定冷凝温度不变, 当蒸发温度下降时: 单位质量制冷量 qo 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压缩机吸气比容增大了,因而单位容积制冷量qv及制冷量Qo都在减小;单位压缩功Wo增大了。因此,当冷凝温度不变,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Qo,制冷系数& o均明显下降,当压缩比 pk/pO约等于3时,功率消耗最大。2)假定蒸发温度不变,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o减少了;虽然进入压缩机的蒸汽比容 v1没
7、有变化,但由于 qo减小,故单位容积制冷量 qv也减少了;单 位压缩功Wo增大了。因此,当蒸发温度不变,随着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制冷量QO减少 了,功率消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注:本题还应结合 PH 图进行分析7. 什么是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空调工况?最大轴功率工况?最大压差工况?答: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分别是用来标明低温和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最大轴功率工况是用来考核压缩机的噪声、 振动及机器能否正常启动; 最大压差工况用来考核 制冷机的零件强度、排气温度、油温和电机绕组温度8. 为什么要采用双级压缩制冷?该循环的特点? 答:采用双级压缩制冷既可以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又可使
8、压缩机在的压缩比控制在合理围, 保证压缩机安全可靠地运行。双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是将来自蒸发器的低压(低温)蒸汽 先用低压级压缩机压缩到适当的中间压力 pO1 然后再进入高压级压缩机再次压缩到冷凝压 力9.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 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宜采用何种工质?其 P-H 图, T-S 图是怎么样的?其制冷系数是多少?答:中间完全冷却的压缩制冷循环一般是使用氨为工质; 而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循环则是 使用R12、R22作为工质。其P-H图,T-S图如下10. 如何确定两级压缩的中间压力?答:在工程中,一般都是按压力比例中项去确定中间压力p01= ( po pk) 1
9、/2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选配两台 (或两台以上的) 压缩机来组成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对于由两 台既定的压缩机(高压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为Vhg,低压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为Vhd)组成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中间压力,则应按高低压容积比Z=Vhg/Vhd为定值的条件确定。第二章:制冷剂、载冷剂和润滑油1. 对制冷剂、载冷剂有什么要求? 答:对于制冷剂:一、 在热力学方面的要求:1.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要适中;2.单位容积制冷量qv要大;3.临界温度要高而凝固温度要低;4. 绝热指数要小。二、在物理与化学方面的要求:1. 制冷剂的粘度和密度应尽可能小;2. 导热系数和放热系数要高; 3. 具有一定的吸水性;
10、4. 具有化学稳定性;5. 溶解于油的性质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不具有毒性、 窒息性和刺激性;、其它方面的要求: 1. 制冷剂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应无危害,2. 制冷剂应易于制取且价格便宜。对于载冷剂的要求: 1. 在工作温度围始终处于液体状态; 2. 载冷剂循环运行中能耗要低; 3. 载冷剂的工作要安全可靠; 4. 价格低廉,便于获得。2. 常用的制冷剂、载冷剂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性? 答:常用的制冷剂有:一、 无机化合物:如氨(R717):氨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温度一33.3 C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 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毒性, 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氨可以燃烧和爆炸,但是氨 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较
11、大, 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 氨还对钢铁不腐蚀, 但含水时会对铜及 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V0.2%,采用无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 而且极易获得, 但水的蒸汽比容很大, 因此它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 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 取0C以上的冷冻水;二、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 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发现,比重大,工质循环量大, 故流动阻力损失大, 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氟里昂遇到明火或 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
12、止明火和高温。如氟里昂12 ( R12):R12是早期中小型空调和冰箱中使用较普遍的制冷剂,R12在大气压下的沸点为一29.8 C,凝固点为一158 C。R12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的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高的冷冻机油。R12中水的溶解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 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长,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属于中温制冷剂。 氟里昂 22(R22): 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是一40.8 C,凝固点是一160C,但是R22不燃不爆,在大气中的寿命约 20年。R22对绝缘材料的腐蚀性较 R12为大,毒性也比 R12稍大。R22 的化学性
13、能不如 R12稳定,分子极性也比 R12大,故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强。氟里昂11(R11) R11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 23.7 C,凝固点一111 C。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 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大。R11的其它理化性质与 R22相近。R11是全卤化甲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寿命约4780年。属于高温制冷剂。氟里昂 114 ( R114): R114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3.55 C。冷凝压力很低,冷凝温度达60C时其饱和压力只有 0.596MPa。所以适用于高温环境中,如冶金厂的吊车用 空调机组。它的毒性及水在其中的溶解度与R12相近,与
14、润滑油的溶解度和 R22相似。R114是全卤化乙烷衍生物,在大气中的寿命长达 210320年。氟里昂134a (R134a) C2H2F4(四氯乙烷):R134a的分子量102.3,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是一 26.25 C,凝固点一101 C,临界温度101.5 C,临界压力 4.06MPa。R134a的热力性质与 R12非常接近,对绝缘材料的腐蚀程度比R12还稳定,毒性级别与R12相同。但R134a难溶于油,因此采用 R134a的制冷系统还需配用新型的润滑油。 目前R134a已取代R12作为汽车空调中的制冷剂。R134a在大气中的寿命约 811年。氟里昂123 (R123) CHC12CF3
15、(三氟二氯乙烷):R123的分子量152.93,大气下压力沸点为27.61 C,凝固点一107C,临界温度183.79 C,临界压力3.676MPa。R123的热力性质与 R11 很相似,但对金属的腐蚀性比R11大,毒性级别与尚待确定。R123在大气中的寿命约14年。R13CF3C1R14CF4着两种物质都属于低温制冷剂,它们的沸点分别是一81.5 C和一128C,性能稳定,微溶于水,不溶于油。三、 混合制冷剂:如氟里昂 502 ( R502): R502是由质量百分比为 48.8%的R22和51.2% 的R115组成,属共沸制冷剂。与 R22相比,压力稍高,在较低温度下制冷能力约大13% 在
16、相同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条件下压缩比较小, 压缩后的排气温度较低。 采用单级蒸汽压 缩式制冷时,蒸发温度可低达 55C。常用的载冷剂:1. 水:水可用作工作温度高于 0C的载冷剂。水的比热大,对流传热性能好,价格低廉。2. 盐水,一般由氯化钙 (CaCl2) 或氯化钠 (NaCl) 配制而成的水溶液:其可用于工作温度低于0C的载冷剂,盐水浓度越大,其密度也越大,流动阻力也增大;同时,浓度增大,其比热减小,输送一定冷量所需盐水溶液的流量将增加, 造成泵消耗的功率增大。 因此, 配制盐水溶液时, 只要使其浓度所对应的凝固温度不低于系 统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即可,一般使凝固温度比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58
17、C。盐水溶液对金属还具有腐蚀性, 尤其是略带酸性并与空气相接触的盐水溶液, 其腐蚀性更强。 为了降低盐 水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可在盐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3. 有机载冷剂,主要有乙二醇、丙二醇的水溶液。它们都是无色、无味、非电解性溶液。冰 点都在0C以下,对金属管道、容器无腐蚀作用。丙二醇是无毒的,可以与食品直接接触而 不致污染。乙二醇略带毒性,但无危害,价格和粘度较丙二醇低。3什么叫CFC?对臭氧层有何作用?答:把不含氢的氟利昂写成 CFC读作氯氟烃。由于CFC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当CFC类物质在大气中扩散、上升到臭氧层时,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才发生分解。
18、分解时释放出的氯离子对O3有亲和作用,可与 03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分子和氧分子。氧化氯又能和大气中游离的氧原 子作用, 重新生成氯离子和氧分子, 这样循环反应产生的氯离子就不断地破坏臭氧层。据测算,一个CFC分子分解生成的氯离子可以破坏近10万个臭氧分子。另外,CFC还会加剧温室效应。4. 蒙特利尔仪定书中规定哪些制冷剂要被禁用?答:蒙特利尔仪定书 中规定要被禁用的制冷剂有: CFC11、CFC12、CFC113、CFC114、 CFC115。 第四章:冷凝器与蒸发器1. 冷凝器与蒸发器和其它热工换热器相比,有何特点?答: 1. 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工作温度、压力围比较窄;2. 介质传热温差小,
19、传热系数比较低,使传热面积大,造成了设备也比较庞大;3. 制冷换热器要与压缩机相匹配;2. 冷凝器 /蒸发器有哪些形式?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答:根据冷却介质种类的不同,冷凝器可归纳为四大类:水冷却式: 在这类冷凝器中, 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 冷却水可以是一次性使用, 也可以循环使用。 水冷却式冷凝器按其不同的结构型式又可分为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和套管式等多种。空气冷却式(又叫风冷式):在这类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 空气可以是自然对流, 也可以利用风机作强制流动。 这类冷凝器系用于氟利昂制冷装 置在供水不便或困难的场所。水空气冷却式: 在这类冷凝器中, 制冷剂同
20、时受到水和空气的冷却, 但主要是依靠冷却 水在传热管表面上的蒸发, 从制冷剂一侧吸取大量的热量作为水的汽化潜热, 空气的作用主 要是为加快水的蒸发而带走水蒸气。所以这类冷凝器的耗水量很少, 对于空气干燥、 水质、水温低而水量不充裕的 地区乃是冷凝器的优选型式。这类冷凝器按其结构型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蒸发式和淋激式两 种。蒸发冷凝式: 在这类冷凝器中系依靠另一个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蒸发所产生的冷效应去 冷却传热间壁另一侧的制冷剂蒸汽, 促使后者凝结液化。 如复叠式制冷机中的蒸发冷凝器 即是。蒸发器也是一种间壁式热交换设备。 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传热壁的一侧气化吸热, 从而 使传热壁另一侧的介质被冷却
21、。被冷却的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为此蒸发器可分为两大类, 即: 1.冷却液体(水或盐水)的蒸发器,这种蒸发器又可分为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制冷剂在 管外蒸发的为满液式, 制冷剂在管蒸发的称干式) ,和立管式冷水箱。 2. 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有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空气做自然对流的蒸发排管, 如广泛使用于冷库的墙排 管、顶排管, 一般是做成立管式、 单排蛇管、 双排蛇管、 双排 U 形管或四排 U 形管式等型式; 另一类是空气被强制流动的冷风机, 冷库中使用的冷风机系做成箱体型式, 空调中使用的通 常系做成带肋片的管簇, 在这种的冷却器中, 制冷剂靠压差、 液体的重力或液泵产生的压头 在管
22、流动, 因为被冷却的介质是空气, 空气侧的放热系数很低, 所以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也很 低。为了提高传热性能, 往往是采取增大传热温差、 传热管加肋片或增大空气流速等措施来 达到目的。此外,还有冷却固体物料的接触式蒸发器。3. 有哪些冷凝器 / 蒸发器是氨系统和氟理昂系统专用的? 答:水冷却式冷凝器中的卧式壳管式 (简称卧壳式) 冷凝器可用于小型的氨制冷系统和氟利 昂制冷系统,而可用于氨制冷系统和氟利昂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是满液式壳管蒸发器。4. 为什么小型制冷装置采用空冷式冷凝器? 答:风冷式冷凝器和水冷式冷凝器相比较, 唯一优点是可以不用水而使得冷却系统变得十分 简单。但其初次投资和运行费均高于水
23、冷式;在夏季室外气温比较高(3035C )时,冷凝温度将高达50C,因此风冷式冷凝器只能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而且通常是应用于小型装 置,用于供水不便或根本无法供水的场合, 并且在全年运行的制冷装置中采用风冷式冷凝器, 可以通过减少或停止风机运行等措施弥补由于气温过低而造成冷凝压力过低引起的膨胀阀 前后压差不足,而致使蒸发器缺液。5. 什么是计算传热平均温差? 答:制冷剂和冷却介质分别通过冷凝器时都是变温过程。 制冷剂一侧由高温的过热温度先降 温到饱和温度(即冷凝温度) ,然后再降温到过冷状态的温度;冷却水一侧则由进水温度升 高到出水温度, 空气也一样。 这样计算两者之间的传热平均温差就很复杂。
24、 考虑到制冷剂的 放热主要是在中间的冷凝段, 由饱和蒸汽凝结成饱和液体, 而此时的温度是一定的, 为了简 化计算,把制冷剂的温度认定为冷凝温度,因 此在计算传热平均温差时应用下面的公式:式中 tmax冷凝器中冷却介质进口处的最大端面温差(C) tmin冷却介质出口处的最小端面温差(C)6. 分液器有什么作用? 答:分液器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解决分液不均的问题。7. 如何强化冷凝器 /蒸发器的传热? 答:强化冷凝器中传热的关键是如何减小凝液液膜的厚度,以及加速凝液从传热面上脱离。 主要措施有:1改变传热表面的几何特征,增大散热面积;2利用高速气流冲散凝液液膜;3及时排除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4经常
25、注意油分离器的工作情况;5及时清除水垢,并且水流速度采用0.50.2m/s为宜。强化蒸发器的传热措施有:蒸发产生的蒸汽应能够从传热表面上迅速脱离, 并且尽量缩短其离开蒸发表面的距离是十 分重要的。 事实证明,壳管式和立管式蒸发器中, 由于气泡生成后容易脱离,而且只有很短 的路程即可排出蒸发器, 同时, 下层脱离上浮的气泡对上层的传热表面又有扰动作用, 所以 它的换热性能都比较好。 而蛇形管式的蒸发器则相反, 其换热性能低下, 在设计蛇形管的蒸 发器时必须限制其长度不能太长。2在氨蒸发器中,传热面上的油膜热阻不可忽视,因此需要定期放油, 还要从整体上改善制冷系统中的分油能力。3适当提高被冷却介质
26、的流速是提高被冷却介质一侧放热系数有效途径。另需注意水或空气的流通短路、搅拌或风机的出力不够而使得流速下降。4被冷却介质一侧传热面的清洁工作(除垢、除灰尘)也应予重视。还应避免蒸发温度过低,致使传热面上结冰,或结霜过厚,以免增加传热热阻。第五章:节流机构、辅助设备、控制仪表各阀门1. 节流机构的作用? 答:节流机构的作用就是使冷凝器出来的高压液体节流降压,使液态制冷剂在低压(低温) 下气化吸热。节流机构还可用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2. 几种常见的膨胀阀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答:一手动膨胀阀(如 P89图5-1 ):膨胀阀的阀芯为倒立的圆锥体或带缺口的圆柱体,阀 杆的螺纹为细牙螺纹, 当手轮转
27、动时, 阀芯的上下移动量不大, 可调节的液体流通面积也很 小,这样就可以造成很大的局部阻力。 其工作原理是: 使液态制冷剂在压力差的作用下, “被 迫”通过一个适应系统中流量需要的“小孔” ,由于流体在通过此小孔时必须克服很大的流 动阻力,从而使其压力发生骤降,由冷凝压力降至蒸发压力。 液态制冷剂在通过膨胀阀的过程中, 随着压力的降低, 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相 应降低, 一部分液体气化为蒸汽, 并从其本身吸取气化潜热, 从而使膨胀后的气液混合流体 变成低温低压状态。二浮球调节阀(如 P90图5-2和图5-4):浮球调节阀系一种受液位控制,能自动调节阀口开启度的膨胀阀。 它的浮球室以液相和气相两根
28、均压管和受液管设备 (如 蒸发器、液体分离器、中间冷却器等)相连通,因此浮球室的液面是位于同一水平。当设备 中的液面低于规定液位时,浮球室中的液位也处于低位,浮球的下落使针状阀芯离开阀座, 高压液体即可通过阀口节流降压后进入受液设备, 使设备中的液位回复上升, 当回升到规定 液位时,阀口关闭。三热力膨胀阀(如 P91 图 5-5):热力膨胀阀系一种根据蒸发器回气过热度的变化,而自动 调节阀口开启度的膨胀阀。膨胀阀的顶部为感应动力机构,由气箱、波纹薄膜、毛细管和感 温包组成。 感温包里充注的是氟利昂或其他低沸点液体, 安装时将感温包紧固在蒸发器出口 的回气管上, 用以反应回气的温度变化。 毛细管
29、的作用是见感温包由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压 力变化传导到阀顶气箱中的波纹薄膜上方。波纹薄膜的断面呈波浪形,和罐头的底盖类似, 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能作上下 23mmB勺位移变形。波纹薄膜的位移推动其下方的传动块,再经过传动杆的传动作用于阀针座。 这样, 当波纹薄膜向下移动时阀针座也向下移动, 阀口开启 度增大;反之,则阀口开启度减小。阀针座的下部为调节部分,由弹簧、弹簧座和调节杆组 成。这部分的作用是用以调整弹簧的弹力以调整膨胀阀的开启过热度。这三种类型的膨胀阀一般在大、 中型装置中应用, 即可以是氨系统也可是氟利昂系统, 只是 在不同的系统中它们的具体机构不同,原理上是一样的。3. 热力膨胀阀按使用
30、条件分哪两种?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有于什么场合?答:热力膨胀阀按使用的条件可分为平衡式和外平衡史两种。在结构上,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和平衡式基本相同, 其不同之处在于作用在波纹膜片下方的不是蒸发器入口处的制冷剂 压力,而是经由平衡管连通的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这样就避开了蒸发器的阻问题, 不论阻是大是小,作用于膜片上方和下方的压力可以根据要求的过热度进行调节。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只能适用于蒸发器阻较小的场合, 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机和空调机。 而外 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则用于只有当蒸发器的压力损失较大时才采用此种膨胀阀。4. 热力膨胀阀和毛细管如何安装?答: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系安装在蒸发器入口处的供
31、液管上, 阀体应该垂直, 不能倾斜更不能 颠倒安装。 蒸发器配有分液器者, 分液器应直接安装在膨胀阀的出口侧, 这样使用效果较好。 当蒸发器和膨胀阀系安装在贮液器上方时, 将由于静压的影响而减少液体的过冷度, 若提升 高度超过一定限度,会由于管压力低于其温度相对应的饱和压力使得产生闪发蒸汽, 因而降低热力膨胀阀的工作稳定性。 如果必须提升相当的高度, 应保证 高压液体具有足够的过冷度。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系安置在蒸发器出口处的回气管上。在包扎前应 泡沫朔料再包扎,使之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5. 什么是静装配过热度? 答:静装配过热度是指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比进口处压力高而引起的。答:氨系统专有的有:
32、 ;过滤器;紧急泄氨6. 辅助设备中, 哪些是氨 / 氟里昂系统专有的, 哪些又是共有的? 集油器;气液分离器;空气分离器(又名不凝性气体分离器) 器。氟里昂系统专有的有:干燥过滤器;易熔塞;回热热交换器。两者共有的有:润滑油分离器;高压贮液器;安全阀;中间冷却器。7. 空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答:空气分离器的型式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空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 混合气体进入壳体后被蒸发管冷却, 其中的制冷剂蒸汽凝结 成液体留在壳体的底部,不凝性气体经放空气9. 双筒单效溴机的典型流程?h- E图?答:在吸收器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水蒸气后生成的稀溶液, 由发生器泵加压后经溶液热交 换器预热, 然
33、后送至发生器, 被发生器中管簇的工作蒸汽加热, 将稀溶液中沸点低的冷剂水 沸腾汽化成纯净的冷剂水蒸气(高压过热汽) ;与此同时,稀溶液被浓缩而变成浓溶液发生 器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挡板 (挡除液滴) 后进入上部的冷凝器, 在其中被冷却水去除过热和 凝结热后液化成饱和的冷剂水, 并积聚在传热管下的水盘中; 冷凝器出来的高压冷剂水经过“ U”形管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的水盘;然后被蒸发器泵汲入并压送到蒸发器中喷淋;冷 剂水低压下吸收传热管冷媒水的热量而汽化成低压水蒸气, 与此同时, 冷媒水得以冷却, 温 度降低到工艺要求。 蒸发器形成的冷剂水蒸气经过挡板(扫除水滴)进入吸收器, 被由吸收 器泵送来的中
34、间溶液 (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混合而成的溶液) 吸收,喷淋的中间溶液吸湿又变 为稀溶液。 溶液吸收水蒸气过程中放出的吸收热则被冷却水带走。 稀溶液再由发生器泵汲入并压走。 发生器中被浓缩而生成的溶液则流经溶液热交换器预冷却后流入吸收器,和稀溶液混合成中间溶液再用以吸收冷剂水蒸气。 如此完成溶液循环和冷剂水循环, 周而复始, 循环 不已。10. 为什么要采用双效溴机?其流程如何? 答:采用双效溴机和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它有如下区别和优 点: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装有高压和低压两个发生器, 在高压发生器中采用中压蒸汽 (压 力为 0.10.7MPa )或燃油、燃气直燃作为热源,而产生的冷剂水蒸气
35、又作为低压发生器的 热源, 这样有效地利用了冷剂水蒸气的凝结潜热, 同时也减少冷凝器的冷却水量, 因此单位 制冷量所需的加热量与冷却水量均可降低,机组的经济性提高。热力系数可达0.95 以上。此外,用于热源和水冷却装置的投资也可减少。 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增加了一个高压发生器 和一个高温溶液热交换器。 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水蒸气不是直接去冷凝器,而是通往低压发生器作为热源, 以利用其凝结热。 高压发生器生成的浓溶液不是直接去吸收器, 而是送 入低压发生器再一次蒸发, 继续分离出冷剂水蒸气。 高压的工作蒸汽在高压发生器中放热后 形成的凝水, 在凝结水热交换器中用来加热浓溶液, 使它的余热再度被加
36、以利用。 如此种种, 使得热源热能得以充分利用, 又减少了冷凝器的热负荷。 蒸汽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具 体工作流程是: 吸收器中的稀溶液由发生器泵和加压后, 经过第二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预热 后进入高压发生器, 被工作蒸汽加热后, 产生一部分冷剂水蒸汽, 初步浓缩的中间浓溶液经 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凝水热交换器后进入低压发生器, 被传热管中高压发生器中生成的冷剂 蒸汽进一步加热浓缩, 同时又再一次蒸发出冷剂水蒸气; 形成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 预冷后进入吸收器。 高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在低压发生器中放热后生成的冷剂水, 以及 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一并经过节流降压后进入冷凝器, 被冷却
37、后形成冷剂水, 由蒸发 器泵输送到蒸发器中蒸发而产生冷 效应。其他部分的工作流程与单效机相同,不再重复。11. 溴机的变工况特性?答:1工作蒸汽压力的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工作蒸汽压力提高可使得制冷机的制冷量增 大。这是因为在发生器中由于蒸汽压力的提高,浓溶液的温度升高,冷剂水的蒸发量增多, 冷凝器中凝结的冷剂水量也增多,所以制冷量也随之增大。另外,由于浓溶液的浓度增大, 而稀溶液的浓度变化不明显 (吸收器中吸收的水蒸气量, 由于循环的冷剂水量增大而增大) , 因而放气围变大,单位蒸汽消耗量减少, 使得热力系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浓溶液的浓度 增大,易产生结晶。而且由图可以看出,当蒸汽压力超过
38、设计值(通常为0.1MPa 表压)后,制冷量的提高幅度是有限的。2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冷却水进口温度降低可使 得制冷机的制冷量增大。这是因为在冷凝器中,由于冷却水温度降低而致使冷凝压力下降, 这又促使发生器中冷剂水的蒸发量增多, 循环的冷剂水量增多; 另外在吸收器中也因冷却水 温的降低以及稀溶液温度的下降, 使得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增强, 稀溶液的浓度减小。 如上分 析可只,由于冷剂水循环量增多以及放气围增大, 使得机组的制冷量提高, 热力系数也提高。 冷却水的温度限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太低, 据以上分析, 浓溶液浓度增大和稀溶液的 温度过低,都容易导致溶液产生结晶,所以一般不允许冷却水的进水温度低于20C°3.冷媒水出口温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冷媒水出口温度的下降可使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