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0_第1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0_第2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0_第3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0_第4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提升练(十)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叶肉细胞内C3、C5、ATP含量变化应分别是().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背阴处C3C3C5C5ATPATPATP含量不变A,B,C,D,【解析】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气孔部分关闭,CO2浓度下降,C3下降,C5上升,ATP由于消耗减少而上升。将植物由光下移到背阴处,光反应减弱,产生的H和ATP减少,消耗的C3减少,剩余的C3增多,同时消耗的C5不变,但生成的C5减少,总的C5下降。故选D。【答案】D2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

2、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解析】本题考查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理解。根据图示中不同色素的扩散距离可以判断出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防止色素被破坏;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丙、丁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衰老叶片中叶绿素被破坏,使得叶片中色素量变化为(甲乙)<(丙丁),所以B项正确。【答案】B3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膜上面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

3、膜分别是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B图甲中的H将要用于C3的还原,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解析】甲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乙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甲、乙两种膜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A项错误;图甲中的H将要用于C3的还原,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丙酮酸分解为CO2的过程,B项正确;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均可产生ATF,C项正确;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D项正确。【答案】A4(2015·南京一模)用一定强度的光束照射一株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测定光束照射前后植物吸

4、收CO2和释放O2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开始照射前,光反应和暗反应均无法进行B结束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强C开始照射后,暗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的速率D结束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解析】当光照等条件正常时,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时进行。据图可知,开始照射前,光反应无法进行,但暗反应正常进行。开始照射后,光反应迅速上升产生大量的O2,随后产生O2的曲线迅速下降,说明此时暗反应限制了光合作用的速率。结束照射后,光反应迅速停止。【答案】C5(2015·北京四中期中)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

5、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解析】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有机物和氧气,可以以植物体干重的增加量或氧气的释放量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A项错误;C点增加光照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所以BC段主要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B项错误;C点光照强度大于B点,光反应增强,能够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的量增多,则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的量降低,C项错误;如果E点之前光照强度已达到光饱和点,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则曲线为EG,若E点之前光照强度

6、没达到光饱和点,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为EF,D项正确。【答案】D6(2015·浙江外国语期中)如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在_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_(较低、相等、较高)。(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叶圆片,均分成若干份。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图1)。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叶圆片上浮

7、。测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如图2。实验的目的是_。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_。(3)另取相同的叶圆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叶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强度光照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叶圆片干重为B,丙组叶圆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_,实际光合速率为_(用A、B、C表示)。【解析】(1)分析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曲线,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2)根

8、据题干,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从a点到b点,随着NaHCO3浓度增加,给叶片提供的CO2在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在增加,产生的氧气在增加,叶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在缩短,因此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低。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原因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3)根据题干,A是初始叶圆片干重,B是呼吸作用进行一个小时后叶圆片的干重,C是一个小时光合作用一个小时呼吸作用后叶圆片的干重。因此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是CA,实际光合速率是CB。【答案】(1)D光强和温度较高(2)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低NaH

9、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3)CACBB能力层7某植物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为20 30 。研究人员为了筛选耐高温优良品种,利用同一植株的茎尖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获得HA、HB、HC三个品系进行了实验。下表为温度对各品系光合速率的影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品系光合速率/mol·g1·h120 30 35 HA20.3218.3217.36HB13.7815.5616.77HC8.329.369.07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HA品系光合速率最高B实验条件下,耐高温性较好的是HB品系C30 与20 比较,三个品系植物的光合速率均有提高D.20 时,不同品系

10、光合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30 与20 比较,HA光合速率降低,HB、HC光合速率提高。【答案】C8甲图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乙图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中三物质依次是氧气、水、二氧化碳B甲图中(二)(三)过程均能产生大量的ATPC乙图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的试管有A、BD乙图能发生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的试管有B、D【解析】甲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过程,(一)(二)(三)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是第二和

11、第三阶段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别是H2O和O2,是第二阶段的产物CO2,是第三阶段的产物H2O,A项错误;三个阶段中只有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ATP,B项错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膜上有进行光反应所需要的各种色素和酶,故B中能进行,而D中缺乏光反应所需要的酶,D项错误。【答案】C9(2015·湖南衡阳六校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BCD【解析】由表可知,甲同学

12、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乙同学的操作正确,实验结果应为,即自上而下4条色素带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会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情况下的窄,应为;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应为。【答案】B10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

13、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B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C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解析】本题考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的真正光合速率;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乙装置随着O2浓度下降,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也下降。【答案】C11(2014·山东高考)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

14、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甲乙(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上。需先用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18: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

15、【解析】(1)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根据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知,提取色素时需先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解色素。根据层析结果可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叶绿素a。据图甲可知,遮光率越高,叶绿素含量越多,所以该植物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2)分析图乙,从8:00到12:00,光照强度逐渐增强,温度逐渐升高,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气孔导度基本不变,由此可知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呼吸速率加快,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18:00时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叶肉细胞内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细胞呼吸,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16、。(3)若去除遮光物,则光照强度增大,导致光反应增强,H、ATP含量增多,这样C3被还原的量增多,故短时间内C3的含量会减少。【答案】(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无水乙醇(或丙酮)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含量(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叶绿体(3)减少12(2014·广东高考)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cm2)气孔密度(个·mm2)净光合速率(mol CO2·m2·s1)强浅绿13.6(100%)826(100%)4.33(100%)中绿20.3(149%)768(93%)

17、4.17(96%)弱深绿28.4(209%)752(91%)3.87(89%)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1)CO2以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和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_。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解析】(1)CO2等气体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进入叶绿体的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2)据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在弱光下,柑橘的叶色加深,平均叶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变小。故柑橘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来适应弱光环境。(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强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13.6×826×1001 123 360(个),弱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752×28.4×1002 135 680(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