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_第1页
QC成果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_第2页
QC成果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_第3页
QC成果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_第4页
QC成果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一、小组概况一、小组概况小组名称小组名称透气砖工艺控制透气砖工艺控制QCQC小组小组成立时间成立时间20112011年年6 6月月课题名称课题名称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降低透气砖冬季成型泌水比课题类型课题类型现场型现场型组长组长余同暑余同暑活动日期活动日期2011.62011.62012.2 2012.2 课题注册课题注册2011.62011.6小组成员小组成员9 9人人注册编号注册编号LIRR2011-02 LIRR2011-02 活动频次活动频次2 23 3次次/ /月月QCQC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323课时课时小组概况小组概况一、小组概况一

2、、小组概况小组成员简介小组成员简介序号序号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职称职称小组分工小组分工1 1余同暑余同暑 男男 2929研究生研究生工程师工程师方案设计、撰写报告方案设计、撰写报告 2 2张张 晖晖 女女3939博博 士士 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技术指导技术指导 3 3尹红丽尹红丽 女女3232研究生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技术指导技术指导 4 4刘志宏刘志宏 男男4545专专 科科 技师技师 组织协调组织协调 5 5武学峰武学峰 男男4343高高 中中 高级工高级工 过程实施过程实施 6 6毛庆龙毛庆龙 男男3131本本 科科 工程师工程师 过程实施过程实施 7 7

3、齐志刚齐志刚男男3131本本 科科 工程师工程师 过程实施过程实施 8 8陈陈 卢卢 男男2929研究生研究生 工程师工程师 过程实施过程实施 9 9张志雄张志雄 男男2828研究生研究生 工程师工程师 过程实施过程实施 二、课题理由二、课题理由透气砖简介透气砖简介二、课题理由二、课题理由工艺简介工艺简介狭缝式透气砖由于采用高纯浇注料成型,泌水现象时有狭缝式透气砖由于采用高纯浇注料成型,泌水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泌水的因素众多。发生,影响泌水的因素众多。透气砖成型过程中发生泌水,表现为浆体沿狭缝以及沿透气砖成型过程中发生泌水,表现为浆体沿狭缝以及沿模具底部向外渗浆。模具底部向外渗浆。泌水使透气砖使

4、用寿命降低;泌水使透气砖流量减小。泌水使透气砖使用寿命降低;泌水使透气砖流量减小。 二、课题理由二、课题理由实际状况实际状况 冬季泌水砖坯数量为冬季泌水砖坯数量为411411块,占泌水总量的块,占泌水总量的46%46%,而其他三季总泌水量,而其他三季总泌水量为为479479,占,占54%54%。 二、课题理由二、课题理由实际状况实际状况 现有厂房难以实现恒温恒湿的成型环境现有厂房难以实现恒温恒湿的成型环境 冬季砖坯泌水比为冬季砖坯泌水比为9.31%9.31%,明显高于其他三季。,明显高于其他三季。二、选题理由二、选题理由泌水使透气砖使用寿命降低;泌水使透气砖使用寿命降低;泌水使透气砖流量减小。

5、泌水使透气砖流量减小。 冬季泌水比高,制约生产进度;冬季泌水比高,制约生产进度;现有厂房难以实现恒温恒湿。现有厂房难以实现恒温恒湿。降低降低透气透气砖冬砖冬季成季成型泌型泌水比水比三、现状调查三、现状调查 “透气砖高度透气砖高度450mm450mm”占总泌水量的占总泌水量的90.27%90.27%,如果消除此问题造成的如果消除此问题造成的泌水就能解决大部分的泌水就能解决大部分的泌水量,降低泌水比。泌水量,降低泌水比。 透气砖高度越高,泌水透气砖高度越高,泌水越严重。越严重。 由此可以将问题的症结由此可以将问题的症结归纳为归纳为“高砖坯泌水严高砖坯泌水严重重”。制图人:余同暑 时间:2011年6

6、月23日四、课题目标四、课题目标 从排列图可以看出,只要解决主要问题从排列图可以看出,只要解决主要问题 “透气砖高度透气砖高度450mm450mm”的的90%90%,即解决,即解决“高砖坯泌水严重高砖坯泌水严重”现象,就能现象,就能够完成目标值。即:够完成目标值。即:9.31%-9.31%9.31%-9.31%90.27%90.27%90%=1.75%90%=1.75%2.00%2.00%。9.312.000.002.004.006.008.0010.00泌水比/%现状目标制图人:尹洪丽 时间:2011年6月25日五、原因分析五、原因分析“高砖坯泌水严重高砖坯泌水严重”的原因分析关联图的原因分

7、析关联图 1制图人:余同暑 时间:2011年7月29日序号末端因素末端因素1 1 外加剂匹配不当外加剂匹配不当 2 2 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力度不够 3 3 单次成型量大单次成型量大 4 4 细粉偏少细粉偏少 5 5 使用不合格原料使用不合格原料 6 6 砖坯进窑不及时砖坯进窑不及时 7 7 仪表未校准仪表未校准 末端因素统计末端因素统计2五、原因分析五、原因分析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培训力度不够1.外加剂匹配外加剂匹配不当不当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脱模时间210min。 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 现场调查 确认人确认人: :余同暑、武学峰、毛庆龙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 2011.8.8131.1

8、.查阅内容:查阅内容:透气砖成型记录、透气砖混料记录2.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1)在正常烘烤制度下,10年冬季随机记录的30次脱模时间中, 超过3.5小时的次数为22次,占73%。(2)为保证配方料的稳定性,外加剂未根据季节的变化而调整。单次成型量大细粉偏少砖坯进窑不及时使用不合格原料仪表未校准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2.2.培训力度不培训力度不够够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成型加水工、加料工使用熟练工;新员工培训率100%。 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查培训记录、操作技能和工艺规程考试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 2011.8.115 确认人确认人: :张志雄、武学峰 1.1.查阅内容

9、:查阅内容:员工培训记录、砖坯成型记录表2.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1)成型2班共在岗14人,熟练工11人,新员工3人,培训率100%。(2)成型关键岗位(加水工、加料工)均由熟练工人操作。(3)10年成型关键岗位人员流动率低,如两班加水工2人均未换岗或离岗。(4)对员工操作技能的考察和工艺规程考试见下表:14名员工操作技能均达到良好以上;工艺规程考试均全部通过。单次成型量大细粉偏少砖坯进窑不及时使用不合格原料仪表未校准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培训力度不够细粉偏少砖坯进窑不及时使用不合格原料仪表未校准3.3.单次成型量单次成型量大大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震动台负载400kg;震

10、动时间15min。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对比试验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 2011.8.130确认人确认人: :余同暑、陈卢 1.1.现场调查:现场调查:震动台最大成型量6块(A砖),震动台负载超过400kg。8、9月随机抽取成型6块、4块各30次的震动时间进行统计,见下图。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培训力度不够细粉偏少砖坯进窑不及时使用不合格原料仪表未校准3.3.单次成型量单次成型量大大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震动台负载400kg;震动时间15min。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对比试验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2011.8.130确认人确认人: :余同暑、陈卢 2.2

11、.震动台振幅、振动力测量:震动台振幅、振动力测量:中心位置的两参数均较边缘位置低;震动台负荷增加,两参数均大幅度降低。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细粉量占总比例的XX%范围内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2011.8.1530确认人确认人: :余同暑、刘志宏 1 1查阅内容:查阅内容:透气砖成型记录、透气砖混料记录、工艺变更单2 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A配方料细粉量超过XX%范围内;B配方料未超过XX%范围内。A配方料泌水比25.6%;B配方料泌水比3.85%。3 3调查结论:调查结论:浇注料中细粉含量偏少,致使浇注料保水性降低,易发生泌

12、水、漏浆,致使透气砖泌水比增加。培训力度不够单次成型量大砖坯进窑不及时使用不合格原料仪表未校准4.4.细粉偏少细粉偏少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原料未检验使用次数为0 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2011.7.19.30确认人确认人: :毛庆龙、武学峰 1 1查阅内容:查阅内容:原材料预混记录表、原材料检验记录表、混料工艺规程2 2调查结果:调查结果:2010年112月,原料未检验使用次数为0;2011年7月9月的现状调查,原料未检验使用次数为0;混料工艺规程规定原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培训力度不够单次成型量大砖坯进窑不及

13、时细粉偏少仪表未校准5.5.使用不合格使用不合格原料原料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砖坯成型后及时进窑,间隔时间5min 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现场调查 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2011.8.110.30确认人确认人: :武学峰、刘志宏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 810月份,针对 “进窑间隔时间”随机抽样调查50次培训力度不够单次成型量大使用不合格原料细粉偏少仪表未校准6.6.砖坯进窑不砖坯进窑不及时及时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外加剂匹配不当确认标准确认标准: :仪表检验周期1年;温度误差范围(5)确认方法确认方法: : 调查验证确认时间确认时间: : 2011.8.

14、1530确认人确认人: :毛庆龙 确认情况:确认情况:8个干燥窑仪表检验周期均达到检验周期要求,均1年;仪表控制精度达到要求,见以下统计表。 培训力度不够单次成型量大使用不合格原料细粉偏少砖坯进窑不及时7.7.仪表未校准仪表未校准外加剂匹配不当外加剂匹配不当1单次成型量大单次成型量大2砖坯进窑不及时砖坯进窑不及时3微粉偏少微粉偏少4六、要因确认六、要因确认要因确认结果要因确认结果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对策一:调整外加剂种类及比例对策一:调整外加剂种类及比例 1要因要因要因要因措施措施其他其他 目标目标外加剂匹外加剂匹配不当配不当1.1.脱模时间脱模时间3.5h3.5h2.2.加水量加水量3.

15、6%3.6% 负责人:负责人:毛庆龙、陈卢、毛庆龙、陈卢、余同暑余同暑完成进度:完成进度:11.11.1-12.2.2011.11.1-12.2.20实施地点:实施地点:混料、成型工段混料、成型工段对比试验对比试验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对策二:确定合理的成型量对策二:确定合理的成型量2要因要因措施措施其他其他 目标目标单次成型单次成型量大量大 振动时间振动时间超过超过15min15min的比例降的比例降低至低至20%20% 负责人:负责人:余同暑、张志雄余同暑、张志雄、刘志宏、刘志宏完成进度:完成进度:11.11.1-12.2.2011.11.1-12.2.20实施地点:实施地点:成型工段成

16、型工段对比试验对比试验重新设定参数重新设定参数 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对策三:增加细粉量、球磨预混对策三:增加细粉量、球磨预混3要因要因措施措施其他其他 目标目标细粉偏少细粉偏少提高浆体提高浆体黏度至黏度至1mp.s1mp.s 负责人:负责人:尹洪丽、毛庆龙尹洪丽、毛庆龙完成进度:完成进度:11.11.1-12.2.2011.11.1-12.2.20实施地点:实施地点:混料、成型工段混料、成型工段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现场验证现场验证 七、制定对策七、制定对策对策四:控制间隔时间对策四:控制间隔时间4要因要因措施措施其他其他 目标目标砖坯进窑砖坯进窑不及时不及时 进窑间隔进窑间隔时间时间5min5

17、min百百分比提高分比提高至至80%80% 负责人:负责人:刘志宏、武学峰刘志宏、武学峰 完成进度:完成进度:11.11.1-12.2.2011.11.1-12.2.20实施地点:实施地点:成型工段成型工段加强考核加强考核 实施一:外加剂匹配不当实施一:外加剂匹配不当 调整外加剂比例:调整外加剂比例: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实施一:外加剂匹配不当实施一:外加剂匹配不当 改变外加剂种类:改变外加剂种类: 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 通过方案一的实施,随机抽取通过方案一的实施,随机抽取1010次,计算其脱模时间与实施前进行对比,统次,计算其脱模时间与实施前进行对比,统计结果见

18、下表计结果见下表8-38-3所示:所示: 由此可知,通过调整外加剂比例,显著降低脱模时间,由此消除了脱模时间由此可知,通过调整外加剂比例,显著降低脱模时间,由此消除了脱模时间的延长对泌水的影响。的延长对泌水的影响。 制图人:武学峰 时间:2012年2月10日实施二:单次成型量大实施二:单次成型量大 确定合理的成型量:确定合理的成型量: 针对振幅、振动力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成型量为针对振幅、振动力分布情况,确定合理的成型量为4 4块。块。加强考核制度加强考核制度 : 对生产员工的执行力度进行考核:违反规定确认人为因素,对生产员工的执行力度进行考核:违反规定确认人为因素,单次考核单次考核5 5元元

19、/ /人。人。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 该实施方案于该实施方案于20112011年年1010月月1010日开始实施至日开始实施至1212月月3030日,随机检查日,随机检查100100次成型,次成型,成型量均成型量均4 4块,震动时间统计数据见下表块,震动时间统计数据见下表8-48-4所示:所示:制图人:张志雄 时间:2012年1月14日实施三:细粉偏少实施三:细粉偏少 增加细粉含量:增加细粉含量: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l 增加了细粉含量增加了细粉含量(B)(B),提高了基质浆体黏度,改善了泌水率;但烧后,提高了基质浆体黏度,改善了泌水率;但烧后强度和热震稳定性发生了

20、明显的变化强度和热震稳定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 宜采用不显著改变其他性能的实施方案:不改变配方组成,提高基质宜采用不显著改变其他性能的实施方案:不改变配方组成,提高基质浆体,改善浇注料泌水性。浆体,改善浇注料泌水性。实施三:细粉偏少实施三:细粉偏少 基质球磨预混基质球磨预混 :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l 提高了基质浆体黏度,改善了浇注料泌水率;提高了基质浆体黏度,改善了浇注料泌水率;l 常规力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满足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常规力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满足质量的稳定性要求;l 本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本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此方案具有可行性。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 通过通过Br

21、ookfiled R/SBrookfiled R/S流变仪测量实施前后基质浆体表观黏度,测量流变仪测量实施前后基质浆体表观黏度,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实施后浇注料基质浆体黏度明显增大,有利于降低浇注料由此可知,实施后浇注料基质浆体黏度明显增大,有利于降低浇注料泌水程度,满足了该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泌水程度,满足了该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实施四:砖坯进窑不及时实施四:砖坯进窑不及时 进窑间隔时间进窑间隔时间( (5 5分钟分钟) )列入成型关键控制点;列入成型关键控制点; 制定考核制度,保证有效实施制定考核制度,保证有效实施 在实施期间(在实施期间(1111年年1111月

22、月1212年年1 1月)有专人进行随机抽查,按抽查结月)有专人进行随机抽查,按抽查结果进行考核,实施期间的抽查结果见下表果进行考核,实施期间的抽查结果见下表8-78-7所示。所示。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 由此可见,通过对进窑间隔时间的有效控制,使进窑间隔时间由此可见,通过对进窑间隔时间的有效控制,使进窑间隔时间5 5分分钟频率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钟频率大幅度提高,由实施前的20%20%提高到实施后的提高到实施后的88%88%,因进窑不及时这,因进窑不及时这一因素得到有效的消除。一因素得到有效的消除。八、对策实施八、对策实施最大成型量最大成型量为为4 4块块控制震动时

23、控制震动时间间1515分钟分钟加强考核加强考核对策实施二对策实施二基质球磨预基质球磨预混混对策实施三对策实施三控制进窑间控制进窑间隔时间隔时间5 5分分钟钟加强考核加强考核对策实施四对策实施四对策实施一对策实施一外加剂外加剂A/BA/B比比例改为例改为7/37/3九、实施效果九、实施效果对策前后主要指标对比对策前后主要指标对比制表人:余同暑 时间:2012年2月21日实施项目对策前对策后结果外加剂A/B比例改为7/3脱模时间3.5h;泌水率为2.13%脱模时间210min;泌水率为1.79%;施工性有所降低泌水性得到改善;脱模时间满足要求最大成型量为4块;规范工艺规程;加强考核振动时间不受控制,振动时间15分钟概率约83%振动时间受控,振动时间15分钟概率约12%振动时间处于可控范围内基质球磨预混浆体黏度约0.73mpa.s;泌水率2.21%浆体黏度约1.52mpa.s;泌水率1.92%加水量减少,浆体黏度增大,泌水率改善;常规性能未明显变化控制进窑间隔时间5分钟;加强考核进窑间隔时间无控制;成型工艺规程无相关规定进窑间隔时间受控制;成型工艺规程得到规范进窑不及时这一因素得到有效的消除 九、实施效果九、实施效果 十、实施效果十、实施效果节约节约6.96.9万万避免原料浪费避免原料浪费节省人工节省人工节省能源节省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