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_第1页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_第2页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_第3页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_第4页
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信息经济学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概念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和商品市场的信号显示;激励机制教学重点: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委托一一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效激励机制的设计教学难点:信息不对称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一、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一)不完全信息1、价格有效调节经济运行的前提:充分信息,即所有经济主体拥有一切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2、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的或掌握的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3、不完全信息产生的原因:(1)经济的不确定性(2)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二)非对称信息1、非对称信息

2、(asymmetric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2、非对称信息的分类:(1)按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selection),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hazard)。(2)按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分为行动非对称和知识非对称,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hiddenaction),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模型(hiddenknowledge)或隐藏信息模型(hiddeninformation)(三)二者区别:不完全信息指的是

3、缺乏完全信息的情况,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但可以是对称的,即交易双方拥有的不完全信息是一样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分布不均匀,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完全的。可见,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完全的表现之一。二、信息市场1、信息市场的定义信息具有价值,人们愿意为得到它而支付费用。就像劳动和资本有市场一样,也存在着信息市场,信息也有价格,不同之处在于,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是信息。目前,学术界对信息市场的界定很不统一,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易的场所。第二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信息这种特殊商品的交换关系及其所要求的法制关系的总称。第三种观点:信息市场是指信息产品的供需

4、双方按一定的条件和方式,对信息产品进行交易的领域和场所。第四种观点:信息市场是人们信息交换的总和,是信息商品的交换、流通或信息贸易,也包括信息商品化所引起的信息有偿服务。第五种观点: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信息市场是指与其它商品进行交换的信息商品,是通过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来表现的,它可以传递、处理并且经过加工后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亦即通常所说的“软”信息,如计算机软件,情报资料、统计数据等非物质形态的信息产品;在广义信息市场中,信息商品则包括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生产、处理和流通中所消费的一切资源,如计算机、半导体、电信、光电子和机械电子等产品。信息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市

5、场是指对信息商品进行交易的场所,如信息发布会、技术交易市场等,都属于狭义的信息市场。而广义的信息市场则是指信息拥有者与信息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1、有限性:信息市场可以改善信息不完全的状况,但无法消除。2、不完善:信息市场本身也存在道德陷阱等问题。3、信息的置信度问题:怀疑信息提供者的动机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三、信息经济学1、信息经济学:又可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是有关非对称信息情况下的交易关系和最优交易契约安排理论。从本质上来讲,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2、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联系和区别:(1)两门学科研究的着眼点不同

6、,博弈论研究的是在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终的均衡结果;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给定的信息结构下,最优的契约安排。由于信息经济学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对策和博弈,因此,可以说它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2)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而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3)博弈论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信息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性学科。3、信息经济学的演化(1)产生: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评论的文章,可视为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1960年代斯蒂格勒发表题为信息经济学、劳动市场的信息和寡占三篇文章。他批判了传统经济学中完全信息的假定,认为与其他商品一样,信息也有成本和收益,市场中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

7、称,并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以及政府干预的错位。他的信息搜寻理论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发展:1970年代,产生大量有意义的成果。阿克洛夫的次品市场;赫什拉法的信息市场理论;马尔萨科和拉德纳的团队经济理论;斯本思的信号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的“格罗斯曼一斯蒂格利茨悖论”;维克里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构成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阿罗发表了大量文献,对信息、信息成本、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不对称信息与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下风险转移等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研究。(3)成熟:198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系统化、逻辑化的阶段,标志着信息经济学逐步走向成熟。国外相继出版了信息经济

8、学的代表作。如1981年加兰廷和莱特的信息经济学,1982年斯蒂格勒的信息经济学,1984年阿罗的信息经济学等;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形成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4、主要模型:委托一代理模型。信息经济学将博弈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据此,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一代理模型的框架下进行分析。5、分析方法: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

9、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节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一、商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假定前提: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但对别人的专业所知甚少,导致信息不对称。商品市场参与者:生产者、零售商和最终购买者。三者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生产者具有最充分的信息,零售商次之,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二、道德风险(一)道德风险1、含义:道德风险是

10、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的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2、道德风险的产生:(1)在购买了全额保险之后,人们的行为会变得不合情理。如购买了家庭财产盗窃险的人不愿花钱加固门锁;购买了汽车偷盗保险的车主不再愿意安装先进的防盗装置。这些行为都是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由于属于道德范畴,故无法用法律对投保人实施强制性约束。(2)道德风险对保险公司的不利影响:改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使损害发生的概率上升。在有道德风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能被迫提高他们的保险费或者甚至拒绝出售保险。(3)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上当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在保险和约签定后

11、,保险公司无法观察到投保人的行为,或无法完全获知投保人行为的全部信息时,投保人就能利用这种不对称信息使自己受益而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保险公司获知的信息只是最后遭受损失的事实情况,但这种损失发生的真实原因,即是纯属意外抑或投保人行为不当使然,保险公司无从得知。(二)投保人的选择1、无保险情况下,个人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模型假设一个风险规避者面临着发生损失L的可能性,会降低他的初始财富WQ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用n来表示,而且这种可能性受到他采取防范措施的花费A的影响。如果用V(W)代表该个人的效用函数,在购买保险的情况下,他的两种状态(不发生损失1和发生损失2)的财富分别为:W1=W0-AW2=W0

12、-A-L改个人要是他的预窥效用最大化;EV=(l-1E)V(Wi)-bJT由于Tt是A的函数,EV最大化的条件为:由于,上式表示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个人采取的防范措施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为防范措施再支付1元成本的预期效用损失(等式的左边)应等于这1元成本能达到的预期效用损失的减少值。2、有保险赔偿情况下的模型个人购买保险之后,若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偿额为X,为此个人需支付P的保险费(P取决于X),此时两种状态下的财富分别为:个人将选择一定的A和X来使预期效用最大.如果保险公司能够监督个人的防范行为而且知道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那么保险费P=5TK,因此,vAL+(lJ)X*假设不发生和发生损失

13、这两种状态是相互独立的,由于保险公司提供全额保险(L=X),则加恤该个人通过选择一定的天来使JS期效用最大,即要使E产口一五)(Wj+JCV(肌)最大。在全额保险情况下,个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又由于W1=W2?这个在全额保险下的边际条件同没有保险情况下的边际条件相似。个人为了使预期效用最大,他为采取防范措施的边际成本(在这里是1元)应该等于着额外的1元支出所能达到的预期损失的减少额。因此,在全额保险和收取正确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投保人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是能达到社会的最优状态的,资源的配置是最优的。3、保险公司面临的道德风险以上分析的基础是保险公司能监督每个投保人采取防范行为,并能确切地知道每

14、个投保人损失发生的概率,根据这个正确的概率来向他收取保险费。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前提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很难成立的,保险公司不可能时时监督投保人的行为来决定真实的损失发生概率。而且,保险公司也不可能根据各个投保人的行为来收取不同的保险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根据损失发生的平均概率来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不因其是否采取防范措施而使用不同的费率。因此,保险公司将面临道德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因加%二机一A-P/归L%在的L的情况下,无论保障费以及防范措施的支出是多少,郎二(1-兀加加十XSE仆(三)解决道德风险的市场方案1、政府实行强制保险2、部分保险:保险公司只对承保财产的部分价值承担风险,其余部

15、分由投保人自己负责。3、在保单内加入扣除条款:在保单内规定保险公司对某一数额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通过3两种办法,使投保人有动力去采取防范措施口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沿用上面的模型,要证明L-K>0时,EVAET能解成立.其中?EV=U一/加幡-AP)+工专U-PT理)一其中上>0,表示采取防范措施时的预期效用.小E/=(1一兀')v(woF)+元7(woFL+X)*表示不采取防范措施时的预期效用.显然宽'>祀-一T情况下,财富的效用函数是随着时富的上升而单调上升的,而且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在3"Vva)“W,BPYM

16、>Y(stb)-v(bh因此,十,EV=(1JT)V(KA3LV(WoAPL+X)(1JC)7(Wt-PJ-?(A)+XV(邛。-PL+X)网幻=(1)v(P)+5TV(KPL+Z)T(h”在兀'>JV,L-时,*一工)N(WP)7飙十(L-X)>0+我们在这里假设L-H的值大到能够满足:+'(宽一兀)由鸣明r(儒-ptl-工)>$CQu则(1Jt)V(Wo-P;+Vh*P-L+K)-V(A)X1-3CV(Wo-T)+V(Wo-P-L+X)=EV;可以成立,即EV>E也能好成立.这就意味着在部分保险的情也下,投保人会采取防范措腿.v二、逆向选择与旧

17、车市场(一)逆向选择: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那么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并进行交易。逆向选择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二)市场均衡一一劣品驱逐优品。三、信号显示(信号传递)1、信号:在市场外形成并在市场上使用,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2、信号手段:(1)以品牌和信誉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向消费者传递有关信息优势一方关于生产工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信息;(2)广告方式,广告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它能提供可供选择的商品的信息,同时广告也是厂商宣传其产品具有高质量的一种方式:高额的广告费用会使消费者相信厂商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从而间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18、。(3)“二次信号”发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产品上粘贴防伪标识;二是名牌产品与名牌商家的结合;三是产品与保险公司相结合。3、斯宾塞劳动力市场模型四、信息搜寻1、信息搜寻:搜集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搜寻。这是一种重要的、有代价的经济活动。2、信息搜寻成本与信息搜寻决策:要分析此问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间接效用函数V,与一般效用函数不同,间接效用函数是收入和价格的函数。假设消费者去快餐店的同时又会购买饮料,其间接效用函数为:飞=0ElPf弘中1.产算中I是指收入(在这里,旗设收入为Z0元,汽代表怏料的价格(假设为2.5元),F僦是汉堡包的价格(工5元或12.5元L如果消费者随机地(比如说用秘旗币的方

19、法)选择一家快饕店购买汉堡包和恢科,笳题效用由下苴决定:YEU=O.bWCP产0.5V(PF12.E)/=0.EK。.5乂2。义2.57*乂L。卬15X0.FX2OX2,于仃XIZ6"=2.049-如果消费者打道哪一冢店的汉堡包更便宜,他显然会到这家店去购买,预期敕用为,*5"=1X0.5X20X2,="SOW因此,关于汉堡包侨格的信息能通过改变事件的概率,使消费者能而氐廉的价格进行效用极大化i夬策来提高敕用.T收入为117元(=0X2.049/2,309)并且知道哪家快餐店的汉堡包比较便宜的消然者与收入为加元、随意选择快餐店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于是,这一

20、消费者愿意支付2.3元来获取这一信息第三节委托一代理问题与激励机制设计一、委托一代理问题1、委托一代理问题: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工作的成果同时取决于它的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两种因素对委托人来说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这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2、委托一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信息明显多于委托人,委托人无法区分代理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而无法有效地监督代理人的行为。3、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风险分担(1)委托人是风险中立(或爱好)者而代理人是风险规避者。(2)委托人是风险规避者而代理人是风险中立(或爱好)者。(3

21、)双方都是风险规避者。二、激励机制的设计1、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适当的激励机制必须让报酬在一定程度上与产量相关。有效激励机制的原则:(1)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2)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L3.2委任代理机制2、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1)租金。农场主可以按某一个价格水平R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而农民将获得出去租金以后的所有产品。这一激励机制用函数来表示就是:Sf(X)=f(X)-R农民将努力使净收益Sf(X)-C(X)=F(X)-R-C(X)极大化。为了达到极大值,农民将把努力程度X调整到X*,使MP(X*)

22、=MC(X*),即付出努力带来的边际收益(此处等与边际产值)正好等于边际成本,而这一努力水平正是委托人所希望的。激励相容约束得到了满足。租金R的大虾则由参与约束决定,农场主将使在民的净收等于不参与工作的“即:gpO-RY(T)=U2于是R寸尔卜C(T)Us这样的租金将他农民自愿地付出X,水平的努力,代理人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工作的同时也为委托人创造了理想的产量.,'(2)烟b工逑.&场主也可以规定一个单位劳动工赍率叫农民的报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固定收入西兄一部分为#擅劳分配”的工盗,这种激励机制的形式为m/*(乂)士般的此时关键在于工资率W应如何固定,需要定在这样一个水平,使代理人正好漉意付出T水平的劳动.邛应该等于农民付出重水平劳动时的边际产值阳00,而K的选择只要考虑参与约束就可以了.此外,代理人努力使净U攵益极大化就是快*乳f(K)-C(X)=O+K-CCx)射极大化.达到极11的边际条件使边际收益一此处为工资率明等于MC(国),又由于gMHN),多以代理人的最隹选择就是K',使MFCTh肥(X)成立,这也正是农场主瞑意看到的.w确定之后,长逋这参与约束呢理工(£)手肌可确定£口K=C国)4%一晚,(3)目标户重承包,这种方法最为简单,委托人给代理人这样一种选择:如果代理人愿意付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