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操作程序_第1页
发酵罐操作程序_第2页
发酵罐操作程序_第3页
发酵罐操作程序_第4页
发酵罐操作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发醉罐操作程序.准备检查电路、水路、气路(蒸汽、空气)、阀门、仪表是否正常.将所有阀门、电控开关打到关停位置;2.打开蒸汽总阀;3.打开排冷凝水阀,待冷凝水排完后关闭此阀;4.打开空气总阀;5.打开循环水总阀;6.打开电源总开关,以及仪表电源、控制回路电源、各支路(光照,搅拌)电源开关。.空气精过滤器灭菌消除精过滤器及过滤器到发酵罐之间的所有管路的杂菌,保证精过滤器处于无菌状态,并作好各项操作记录1.打开蒸汽支阀、空气支阀,按压控复位按扭2.打开“蒸汽-空气阀”;3.打开精过滤器下边的排冷凝水阀,待冷凝水排完后,将此阀打到微开状态;4.将自动补压开关打到手动位置,使补压电磁阀处于开通状态;

2、5.打开精过滤器后边的补压手动阀;6.打开进罐气液混合阀上的小阀,打开进料阀上端的小阀,打开“精空气-上料阀”上的小阀,直到各小阀有蒸汽“丝丝”喷出为止,保证有一定量的蒸汽通过精过滤器;7.调节“蒸汽-空气阀”,使精过滤器上的压力表指示在0.11MP-0.15MP之间,并保持30分钟;8.计时完毕,迅速打开空气阀并关闭“蒸汽-空气阀”,吹干吹凉,一般二十分钟可达到要求;9.关闭所有相关小阀门。.空消直接将蒸汽通入发酵罐内,对发酵罐进行灭菌,并对所有电路、管路、仪表及发酵罐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各项操作记录1.将“灭菌-发酵”开关打到灭菌位置;2.关闭补压手动阀,半开排气阀;3.打开火套下排水阀;

3、4.打开“蒸汽-精空气阀”;5.打开“精空气-上料阀”、上气液混合阀,使蒸汽从上路进入发酵罐内;6.打开下气液混合阀、卸料底阀,使蒸汽从下路进入发酵罐内:7.当温度达到121度时,打开取样阀、取样灭菌阀,微开过料阀及过料阀小阀门,调节“蒸汽-精空气阀”、上气液混合阀、排气阀以及下气液混合阀、卸料底阀,将温度控制在121-125度之间,压力控制在0.11-0.15MP之间,保持30分钟8.计时完毕,依次关闭卸料底阀、下气液混合阀、上气液混合阀、取样阀、取样灭菌阀、过料阀、过料小阀、“精空气-上料阀”、“蒸汽-精空气阀”;9.半开排气阀。1 四.加料将培养基从加料桶泵压到发酵罐.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

4、加料桶,搅拌均匀,调PH值到规定值;2.打开排气阀;3.关闭料桶排水阀,打开入泵阀,出泵阀,闭合上料泵电源;4.打开进料阀;5.打开上气料混合阀,使培养基从上路进入发酵罐内;6.打开“精空气-上料阀”,打开下气液混合阀,以及卸料底阀,使培养基从下品&进入发酵罐;7.当培养基达到规定剂量时,关闭卸料底阀、“精空气-上料阀”、进料阀、上气料混合阀;8.关闭上料泵入、出阀,关闭上料泵电源。1 五.实消用蒸汽对罐内的培养基全面彻底灭菌,作好各项操作记录.夹套预热:A将“灭菌-发酵”开关打到灭菌位置出打开夹套下排水阀;C打开夹套蒸汽阀;D半开排气阀;E当夹套底部完全发烫时,关小夹套泄水阀,调整夹

5、套蒸汽阀,使夹套压力不高于0.05MP;F调整排气阀;G当温度达到50度时开搅拌;F当发酵罐温度达到100度时,关闭夹套蒸汽阀。2 .发酵罐内通蒸汽:A关闭补压手动阀,打开“蒸汽-精空气阀”、“精空气-上料阀”、上气液混合阀,使蒸气从上路进入发酵罐;B打开下气液混合阀、卸料底阀,使培蒸气从下路进入发酵罐;C关闭种子罐上气液混合阀、补压手动阀,打开种子罐“蒸汽-精空气阀”、下气液混合阀、输料阀、过料阀,使蒸汽从中路进入发酵罐;口调整排气阀,使温度与压力同步上升;E当温度上升到121度,压力到达0.11MP,调整“蒸汽-精空气阀”、排气阀,使发酵罐内温度保持121-125度之间,压力在0.11-0

6、.15MMP之间,并计时30分钟F保温保压30分钟后,依次关闭卸料底阀、下气液混合阀、“精空气-上料阀”、过料阀、种子罐输料阀、“蒸汽-精空气阀”,打开种子罐手动补压阀、上气液混合阀。六.冷却尽量快速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到可以接菌的温度,一般在30-35度,并作好各项操作记录1.关闭夹套下排水阀;2.打开夹套上排水阀;3.打开强制冷却阀;4.将“灭菌-发酵”开关打到发酵位置,将补压开关打到自动位置,打开补压手动阀,关小上气液混合阀5.当温度降到80度时开搅拌;6.当温度降到30-35度之间,关闭强制冷却阀,将冷却开关打到自动位置。.接菌将种子罐种液压力输送到发酵罐.关闭种子罐上气液混合阀、手动

7、补压阀,打开种子罐“蒸气-精空气阀”、下气液混合阀;2.打开过料阀的小阀门,至有蒸汽“丝丝”喷出;3.持续30分钟后,迅速打开种子罐补压手动阀,关闭种籽罐“蒸气-精空气阀”,吹干吹凉过料管,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4.将种子罐补压开关打到手动位置,手动控制种子罐手动补压阀或者上气液混合阀,使种子罐压力高于发酵罐压力,种子罐压力最高不超过0.11MP;5.将发酵罐补压开关打到停的位置,调整排气阀,使两罐获得较大的压差,但发酵罐压力不能低于0.02MP;6.打开种子罐卸料底阀,关闭种子罐下气液混合阀;7.待过料阀的小阀门有种液漏出,迅速关闭小阀门,打开过料阀;8.待种子罐内种液压输完毕后,种子罐压力会

8、迅速下降,此时关闭过料阀,关闭种子罐各阀;9.将自动补压开关打到自动位置。1 .发酵为结种后的料液提供适宜的温度,正确的压力,充分的光照,足够的溶氧,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压力、光照电压、电流,随时检查各阀门与各开关所处的位置是否正确.菌肥:A关闭排气阀出打开第一组灯管(1.3.5,7灯管),并将灯管电压调到190伏,二十四小时后,开第二组灯管(2.4.6.8灯管),同样将灯管电压调到190伏,再过二十四小时,将两组灯管电压调至200-210伏,再过二十四小时,将两灯管电压调到220伏.饲料添加剂:A调整排气阀,使排气流量计指示1.5-2.0立方米之间;B用黑布遮住上下视窗;C将加热开关打

9、到自动加热位置。九.取样发酵过程中,及时了解发酵状况,为化验提供最佳基样,为产品合格提供有力依据1.打开“蒸汽-精空气阀”;2.打开取样灭菌阀,开度以有蒸汽“丝丝”喷出为佳,计时30分钟;3.计时完毕,迅速打开“精空气-上料阀”,关闭“蒸汽-精空气阀”,吹凉取样管;4.打开取样阀,关闭取样灭菌阀,火焰圈套在三角瓶口,使基样从火焰圈中流入三角瓶,接适量基样后,关闭取样阀。十.出料将发酵好的药液无菌送至灌装缓冲罐,保证罐装顺利进行,并记录出罐起止时间1.清洗出料管过滤器;2.打开“蒸汽-精空气阀”、下气液混合阀、输料阀、输料三通阀;3.调整罐装缓冲罐进料阀,使缓冲罐排气阀有大量蒸汽冒出,微开缓冲罐

10、排水阀,将冷凝水排出,并保持30分钟;4.计时结束,迅速打开“精空气-上料阀”,关闭“蒸汽-精空气阀”、上气液混合阀,吹干吹凉输料管,一般为20分钟;5.打开卸料底阀,关闭下气料混合阀、“精空气-上料阀”,打开上气液混合阀,6.有药液进入缓冲罐时,关闭缓冲罐排水阀;7.若为菌肥,还需将照明电压调到0伏;8.调整缓冲罐进料阀,使缓冲罐内液体不超出液位玻璃管上下刻线(上刻线离缓冲罐顶部10厘米,下刻线离缓冲罐底部10厘米)。十一.清洗出料结束后,将罐内残留药液冲洗干净,以保设备的清洁性1.将所有电控开关打到关停位置;2.关闭输料阀,打开排气阀、清洗排水阀;3.打开视窗,用高压水枪冲洗,或用其他方法

11、,直到罐内各玻璃管、发酵罐壁、各棱角彻底干净为至;4.关闭清洗排水阀,向发酵罐内注入一定量的冲洗水,打开输料阀,调整罐装缓冲罐的排水阀,直至卸料管,出料管过滤器与罐装缓冲罐清洗干净为止;5.关闭所有阀门;6.如继续使用,向发酵罐内加注培养基,若闲置不用,则向罐内注满清水,拧紧玻璃视镜。.发酵罐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1)校正pH电极和溶氧电极。2)罐体灭菌。根据需要将培养基配入罐体,按要求封好后将罐体放入大灭菌锅灭菌(115c,30分钟)。3)待罐体冷却后,将其置于发酵台上,安装完好;打开冷却水,打开气泵电源,连接通气管道开始通气,调节进气旋钮使通气量适当;打开发酵罐电源,设置温度、pH、搅拌速度

12、等,640r/min下开机转动30min,设定溶氧电极为100。4) .待温度稳定,各项参数都正确后,将预摇好的种子接入,开始发酵计时,并开始记录各种参数。5) .发酵完毕后清洗罐体和电极,将电极插入有4M氯化钾的三角瓶中待用。.发酵罐的维护保养1、如进气管与出水管接头漏气,当旋紧接头不解决问题时,应添加或更换填料。2、压力表与安全阀应定期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调换或修理。3、清洗发酵罐时,请用软毛刷进行刷洗,不要用硬器刮擦,以免损伤发酵罐表面。4、配套仪表应每年校验一次,以确保正常使用。5、电器、仪表、传感器等电气设备严禁直接与水、汽接触,防止受潮。6、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及时清洗干净,排尽发酵

13、罐及各管道中的余水;松开发酵罐罐盖及手孔螺丝,防止密封圈产生永久变形。7、操作平台、恒温水箱等碳钢设备应定期(一年一次)刷油漆,防止锈蚀。8、经常检查减速器油位,如润滑油不够,需及时增加9、定期更换减速器润滑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10、如果发酵罐暂时不用,则需对发酵罐进行空消,并排尽罐内及各管道内的余水。三。其他注意事项1)罐体灭菌前务必检查其中液面高度,要求所有的电极都没于液面以下。2)打开电源前务必检查冷却水是否已打开,温度探头是否已插入槽中,否则会烧坏加热电路。3)发酵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工作台的清洁,用过的培养瓶及其它物品及时清理,因故溅出的酸碱液或水应立即擦干。4)对罐体安装,拆卸和灭菌时要特别小心pH电极和罐体的易损又昂贵部件。一种获取巨大芽抱杆菌高活性的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巨大芽抱杆菌发酵种子液0.4-1%、玉米粉1.5%-4%、豆粕粉1.0%-2.0%、小麦次粉0.5%-1.2%、鱼粉0.2%-0.8%、碳酸钙0.05%-0.15%、无机盐0.01%-0.08%、水92-96%,其发酵工艺为,在发酵罐内直接加水定容,预先通入空气,将各种原料称好,直接投入罐内搅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